手术过程中无菌原则资料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 5、戴无菌手套: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手套套 口,翻折部,将手套取出。先以右手插入右手手 套内,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2、3、4、5指 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 并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 • 6、连续进行手术时,须按下述程序更换手套与 衣服。 • ①手术后洗净手套上的血渍,先脱手术衣, • 后脱手套。脱手套时皮肤不与手套外部接触; • ②消毒液侵泡5分钟或擦手2-3次; • ③穿手术衣、戴手套。
三、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
• 1、一般准备:进入手术室后,应先在更衣室更换手术室 专用的清洁衣裤和鞋帽(头发尽可能勿外漏)戴好口鼻罩, 修剪指甲,卷起衣袖至肘上20厘米处,然后洗手泡手, 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 2、洗手:范围指尖至肘上10厘米处,反复刷洗三遍, 共10分钟,冲洗时肘部在最低位置,无菌毛巾将手指至 肘部顺序擦干。 • 3、泡手:①侵泡时一般在10分钟左右 • ②擦手时需2-3遍 • 4、在空间较大的地方,两手提起衣领轻轻抖开,勿让衣 服外面对向自己或能碰其他未灭菌物品,将手术衣向空轻 掷,就势双手插入,两臂前举,请别人在背后协助拉好, 再双臂交叉提起腰带,交给别人在身后系好。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操作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器械、无菌材料,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手术创面处于无菌状态的一种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手术创面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1.无菌区域的建立:在手术前,手术室要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是干净、无菌的。
手术台、器械台、麻醉设备、监护仪等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手术室门开启后,只有佩戴了无菌衣、手套、帽子和口罩的人员才能进入手术室,以避免带入细菌。
2.严格隔离感染源:在手术时,要严格隔离感染源,避免感染源接近无菌区域。
手术室内的物品要放置整齐,手术台上只放置必要的手术器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严格监测无菌状态:手术室内要配备无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无菌状态包括无菌区、潜菌区、菌区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监测系统要覆盖整个手术区域,及时发现无菌状态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手术者的无菌操作:手术者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双手、前臂的无菌状态。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进行手部和前臂的消毒,佩戴手术无菌手套后,不能碰触非无菌物品。
手术者要保持呼吸道与患者切口的安全距离,避免留下口水、汗水等污染手术区域。
5.无菌巡视与交接: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无菌巡视,监测和评估无菌状态。
如发现无菌状态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细菌的传播。
手术结束后,要进行无菌器械与无菌物品的交接,以避免细菌污染。
6.资源管理:手术室要加强对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管理,保证其质量和无菌状态。
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要严禁重复使用,避免细菌污染。
无菌器械箱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
总之,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创面无菌状态的关键。
医疗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创面感染的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与安全。
同时,手术室要加强无菌区域的建立与管理,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和无菌状态。
手术室无菌原则

1、进行无菌操作时
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理由
2、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
理由
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中。
平时应遮盖
已被污染。
理由4、进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接触无菌区时
手套。
倾倒溶液时只许瓶口进入无菌区的边缘。
理由地心引力作用5、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
一位置上。
在经过未穿手术衣人员面前时6、无菌桌的无菌区域仅限于桌面
换新的无菌单。
7、手术进行中应保持肃静
8、术中因故暂停如进行X线摄片时
9、皮肤经消毒后
防污染。
在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时
10、术中关闭门窗
30cm以上。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1、手术室人员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手套之后,双手不得下垂、叉腰、夹在腋下或高举超过肩部,应放在胸前。
等待手术时,可站立在手术台侧方,避开其它忙于工作的人员。
2、开始手术时,手术人员应紧接手术台,可正面对向手术台,不应完全侧身,更不允许背对手术台;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背对背移位。
3、传递器械,只可在胸前平递,不可过低或过高,更不可从背后传递。
4、台下人员向台上传递器械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
持久无菌持物钳时,应保持水平位,避免持物钳上可能有液体流下引起污染。
5、一旦发现任何手术人员或物品受到污染,必须立即重新消毒或更换。
6、暂时不用的器械,用物摆放在器械桌上,并用无菌巾覆盖;尖锐器械、缝针应尖朝上,以防穿透无菌敷料被污染;需植入体腔内的物品,使用时应用专用器械或无菌敷料夹持,不能直接用手接触。
污染手术行隔离技术:在切开空腔脏器之前,应用盐水垫保护周围组织,并及时吸除外流的内容物,被污染的器械敷料应放在污染盘内,不再使用。
7、尽可能限制参观人员人数,减少污染机会。
参观手术时,不可站得太高,离术者太近,也不可经常在室内走动。
洁净手术部(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洁净手术部(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是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作为手术部(室)护士必须认真掌握一般无菌原则,手术中应遵循无菌原则和无菌物品储存原则,并将其贯彻于一切工作中,以维护手术过程的无菌性,减少和杜绝感染的发生,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一、一般无菌技术原则1.操作环境需清洁、宽敞、明亮。
为减少空气中的尘埃,无菌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流动。
2.无菌操作前,应修剪指甲、洗手、戴帽及口罩。
着长袖工作服时,应将衣袖挽至肘关节以上或束紧衣袖口,操作时应与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约20cm)o必要时,应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操作时注意衣袖、衣服勿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不可面向无菌区讲话、咳嗽或打喷嚏。
4.一切无菌物品均不能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原处。
若暂不使用,则应用无菌巾包好,超过4小时应重新灭菌。
5.瓶装的无菌溶液,瓶盖内应保持无菌。
倒溶液前做好瓶口周围的消毒,揭开瓶盖时,手勿触及瓶盖、瓶口,先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最好一次性使用,勿保存。
6.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经高压蒸气灭菌后的无菌物品保存期一般为1〜2周,梅雨季节为1周。
若超过灭菌时间,则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手术患者使用。
8•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时,不可再使用。
二、手术中无菌技术原则1.避免浮尘飞扬,影响手术间净化效果。
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各项操作动作轻柔,勿在手术间内抖动各种敷料,所有整理工作宜在术后进行。
层流手术部应使用少尘、无尘、无粉物品、如一次性物品、无粉手套等。
9.操作中无菌范围手术人员一经洗手,双手不得低于脐水平,两侧不得超过腋前线,上举不得超过锁骨连线;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后,遮盖式手术衣背部为相对无菌区,腰部以下和胸骨窝水平线以上为非无菌区,手术台无菌区应在手术台平面以上。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一)明确无菌概念,建立无菌区域
1. 手术人员经外科洗手消毒后,手臂即不能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2. 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腋中线以后、腰部以下、肩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不能触摸,双手应在胸前区域活动。
3. 手术中若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物品,应立即更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若受污染,应立即更换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口罩若潮湿,应更换。
4. 手术人员不能触及手术床及无菌器械台边缘以下的布单,凡下垂超过手术床、器械台边缘以下的器械、敷料等无菌物品不得再使用。
5. 打开无菌包的位置要宽敞、明亮,离墙的距离不得少于30cm;器械包第一层用手打开,第二层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手术器械台高度为90cm,无菌区域的无菌布单为4~6层,下垂30cm以上。
6. 器械护士移动无菌台时,不可手扶握边栏,巡回护士移动无菌台时,不可扶握下垂敷料单。
(二)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1. 无菌区内所有物品都必须是灭菌的,若无菌包破损、潮湿或可疑污染时,均应视为有菌。
2. 无菌区的布单若被水或血浸湿,应及时更换或加盖无菌巾,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3. 取用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并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视为有菌,取用无菌物品时不可。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一、手术者腰以上,肩以下,腋中线以前,袖口及肘部视为无菌区。
二、戴好手套后双手不可下垂至腰部以下,应双手内收紧靠体侧,置于胸前口袋中。
三、手术器械台上视为无菌,器械台边缘视为有菌,但周围人员不可触及。
四、铺无菌器械台时,器械台距离周围>30cm,操作者距离器械台>10cm。
五、无菌操作时手术人员应面对无菌区,交换位置时需背对背移动。
六、禁止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巡回护士在操作时不可跨越无菌区。
七、手术过程中避免交谈,以免飞沫通过口罩传播细菌。
八、限制参观人数(2 人),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参观者应远离手术者>30cm 距离。
不得随意在手术室互串手术间。
九、手术安排原则,即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间自净 30min。
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区域
经过灭菌处理而未 被污染的区域,称 为无菌区域。
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未经灭菌处理,或 经过灭菌后被污染 的物品或区域,称 为非无菌物品或区 域。
02
手术中无菌原则
手术中无菌原则
建立一个无菌区 正确使用无菌包或 无菌容器 正确接触无菌区
沾染手术隔离技术
器械传递与取放
无菌手术衣的应用
无菌桌的无菌范围
o 加强无菌技术监督,坚持无菌原则,任何人发现或被 指出违反无菌技术时,必须立即纠正
THANK YOU!
手术中无菌原则
4 无菌桌的无菌范围
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是无菌,桌缘平面 以下为菌,不能长时间保持无菌完整,应 视为有菌。 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 平面以下的桌布,以建立一个安全地带。 凡坠落于手术台边或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 物品应视为有菌。
5 正确接触无菌区
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 菌衣及戴无菌手套。 巡回护士取用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夹 取,并应与无菌物、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 离(约30cm),避免衣袖、衣服接触无 菌物及跨越无菌区,倾倒溶液时只许瓶口 进入无菌区的边缘。
o 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方,均 是违反无菌原则。不可任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
o 术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 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进行交换,以防触及对方 背部有菌区。但绕过器械台时,应面对器械台以 减少污染
o 尽可能限制参观人员人数,减少人员走动,减少 污染机会,参观者距离手术人员30cm以上
3 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
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 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利用包布 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 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外科手术治疗的成败和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有着密切关系。
参加手术的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否则已建立的无菌环境、已灭菌的无菌物品,仍有受到污染和引起伤口感染的可能,有时可因此而使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手术台上的无菌原则,是整个手术的无菌术,术中如有违反无菌原则者,必须立即纠正。
在整个手术进程中,必须按以下规则进行:
1.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穿手术衣戴手套后,脐平面以上,乳腺平面以下,两侧腋前线至胸前区为无菌区;背部,腰以下和肩以上都应视为非无菌区,不能接触。
2.在手术过程中只允许在无菌区操作,接触非无菌区即认为被污染。
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手术人员也不可伸手自取。
坠落到手术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均视为有菌。
如器械越过有菌区,应重新灭菌。
3.手术切口前,戴灭菌手套的手,不要随意触摸病人消毒水平的皮肤,触时应垫有灭菌纱布,用完丢掉。
切口边缘要以干纱布垫或无菌巾覆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于皮下,切开皮肤所用的刀、镊,不能再用于深部应更换。
(如术前皮肤加贴无菌薄膜者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可例外)。
4.术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进行交换,以防触及对方背部有菌区。
但绕过器械台时,应面对器械台以减少污染。
5.无菌单因水、脓、血等浸透,已失去无菌隔离作用,应加盖无菌单覆盖。
衣袖被浸湿或污染时应更换手术衣或加戴无菌袖套。
手套破损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6.切开空腔脏器(阑尾、子宫、胃肠、胆道)前,应以纱布保护好周围组织,被污染的器械、纱布应另放一弯盘内,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相关部分操作完毕后,所用器械不能再用于处理其它组织。
7.如因故手术需要暂停进行时(如等待病理冰冻切片报告),切
口应用无菌巾覆盖。
术中进行X线拍片、造影或病人躁动时,应注意保护无菌区不被污染。
8.术中保持安静,不可闲谈与大声喧哗。
必要的谈话或偶有咳嗽时,不要对向手术区,以防飞沫污染。
口罩潮湿后要更换,出汗较多时,应将头偏向于一侧,由其它人代为擦去,以免汗液落于手术区内。
9.两台手术同时进行,如手术已开始,则不应互相拿用器械、用品。
10.手术进行中,如需增加器械、物品,应由巡回士用灭菌钳夹持,传送时手不能靠近器械台。
11.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待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体腔内,产生严重后果。
12.切开皮肤及缝合皮肤前应用70%酒精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缝合皮肤后再用70%酒精涂擦一遍,最后覆盖无菌敷料。
13.参观人员离无菌区不可太近(应保持20厘米以外的距离),也不可站得过高,尽量减少在室内走动和说话,以减少污染机会。
有条件的医院应设专门的隔离看台,或采用网络电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