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
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

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淋巴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
方法:回顾21例经胃镜活检(7例)、肠镜(3例)、手术(8例)或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3例)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分析其相关CT表现。
结果:胃肠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胃肠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和病灶内积气是回肠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多见于胃部,且病变厚度较其他类型淋巴瘤略薄。
结论:CT是诊断胃肠道淋巴瘤的有效手段,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Analysis of the CT Image of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ZHANG DingWanzhou Hospital, Chongqing 40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manifest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retrospectively. Methods The CT data of 21 cases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with verifield by pathology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To analyze the CTmanifestation .Results Lymphadenopathy was found and gastrointestinal wall was diffusely thickened in the most of GI NHL; Aneurysmal dilatation and air in thelesion were the characteristic sign of ileum Lymphoma; MALT were frequently found in stomach than that in other part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onclusion CT is a usefull method to diagnose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it is helpful for mapping the extension of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Key word: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ed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较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
胃癌与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解剖及分区• 将胃小弯和胃大弯各作3等份,再连接各对应点可将胃分为3个区域,上1/3为贲门胃底部U区;中1/3是胃体部M区,下1/3即胃窦幽门部L区。
胃的CT解剖Ø胃壁的厚度在5mm以下,胃窦部比较厚。
Ø胃壁可出现增厚的假象。
Ø收缩状态的胃窦较厚,多为对称性,浆膜面光滑无外突,与胃癌有所不同。
Ø贲门口部胃壁轻度增厚并向腔内隆起,特点是增厚以贲门口为中心且两侧对称。
Ø粘膜皱襞在CT横断面图像上,表现为类似小山嵴状的粘膜面隆起。
Ø增强扫描可见3层结构:内高-中低-外高。
Ø内层大致相当于粘膜层,中间层相当于粘膜下层,外层为肌层和浆膜。
临床表现Ø早期胃癌:多见于胃窦部和胃体部,尤以小弯最多,可无明显症状, 有时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
Ø进展期胃癌:疼痛与体重减轻为最常见症状,病人常有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下降,乏力贫血、恶病质等。
Ø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
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病理分型Ø早期胃癌:指癌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或有无转移。
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ØⅠ型:隆起型,癌肿隆起高度>5mm,呈息肉状外观。
ØⅡ型: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不形成明显隆起或凹陷,又可分为:Ⅱa型:浅表隆起型,癌灶隆起高度≤5mm。
Ⅱb型:浅表平坦型,与周围黏膜几乎同高,无隆起或凹陷。
Ⅱc型:浅表凹陷型,癌灶凹陷深度≤5mm。
ØⅢ型:凹陷型:癌灶深度>5mm,形成溃疡,瘤组织不越过黏膜下层。
病理分型Ø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越过黏膜下层已侵及肌层以下,常有近处的癌细胞浸润或远处转移,Borrmann分型法可分为。
ØⅠ型:巨块型、蕈伞型,为边界清楚突入胃腔的块状癌灶,基底较宽,胃壁浸润不明显。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诊断

01
胃肠道淋巴瘤的影 像学检查方法
X线钡剂造影
总结词
X线钡剂造影是一种传统的胃肠道检查方法,通过口服钡剂后 进行X线摄影,可以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蠕动情况。
详细描述
X线钡剂造影可以显示胃肠道的黏膜形态和病变范围,对于胃 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其分辨 率较低,对于较小的病变或早期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对于局限性的胃肠道淋巴瘤,可考虑手术切除肿 瘤病灶,以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胃空肠吻合术
对于胃部淋巴瘤引起的幽门梗阻,可采用胃空肠 吻合术解除梗阻。
肠段切除术
对于肠道淋巴瘤引起的肠梗阻或穿孔,可切除受 累肠段。
其他治疗手段
放疗
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常用于辅助化疗或手术后的巩固治疗 。
01
胃肠道淋巴瘤的病 理诊断
病理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胃镜、肠镜等手段获取病变 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诊断
。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染色 等方法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和性质 。
分子生物学诊断
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染色体异 常等,为淋巴瘤分型和预后判断提 供依据。
病理诊断标准
01
胃肠道淋巴瘤的鉴 别诊断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
通常生长缓慢,形态规则,密度 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较低 。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形态不规则,密度不 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且 常伴有周围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转 移。
其他淋巴瘤类型的鉴别
霍奇金淋巴瘤
多见于青年人,病变常累及多处淋巴 结,呈串珠样改变,淋巴结结构消失 ,强化程度较高。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肿瘤,常常给临床诊断带来挑战。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以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一、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1. CT表现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CT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一般呈多发性、节段性分布,表现为小肠壁增厚、腔内软组织肿块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小肠壁增厚表现为肠腔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增厚的肠壁可伴有不规则溃疡、息肉状突出、粘连、狭窄等。
CT上腔内软组织肿块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有时伴有壁外软组织肿块。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肠系膜窦内或腹腔内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甚至融合成块状病灶。
小肠肿瘤常导致肠腔梗阻,可以看到胃上移、胰头扩大、胆总管扩张等现象。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CT增强扫描上可表现为弥漫性或节段性边缘不规则的强化。
淋巴瘤的增强模式主要有均匀型、不均匀型和环形型,均匀型强化以肠腔周边及肠壁为主,而不均匀型强化以肠壁内及周边软组织为主,环形型强化则表现为肠壁呈环形强化。
CT增强扫描还有助于显示肠系膜淋巴结的强化程度,对于评估淋巴瘤的范围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3. 辅助检查在CT诊断之外,PET-CT、MRI等检查也可以作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辅助检查手段。
PET-CT对于小肠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MRI对于显示小肠的解剖结构、肠壁增厚的程度和位置、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等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变可以直接影响小肠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
1. 肠腔梗阻肿瘤的生长可导致肠腔狭窄和梗阻,引起肠蠕动减弱、肛门排气和排便的障碍,患者出现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
慢性肠腔梗阻还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细菌过度增殖,并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影响肠道蠕动和免疫功能。
2. 营养吸收障碍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可导致小肠黏膜破坏和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医学影像-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

§ 淋巴瘤引起的胃周或腹膜后淋巴结增大通常比在 胃癌多见.
与胃间质瘤的鉴别
§ 胃间质瘤:肿块常较局限,恶性者常较大, 可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坏死多见,增强扫 描病灶呈明显强化,常无腹腔淋巴结肿大。
§ 胃淋巴瘤:胃壁常呈弥漫性增厚,坏死少见, 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常有腹腔或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病灶沿肠壁血管长轴浸润性生长,受累的肠段一般较长, 肠腔狭窄程度较轻,大多数病变肠管形态可变,仍保持 一定的扩张度和柔软度.具备以下特点:
1.肠壁的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肠腔内或肠腔内外的软组 织肿块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间质瘤:一般病灶大,血供丰 富,易囊变或坏死,明显强化, 附近肠壁无明显增厚,一般肠 系膜根部和临近无明显淋巴结 肿大。
§ 以不同形式的胃壁增厚为主要特征.具备以下特点: 1.可多器官同时累及. 2. 病变范围广且胃壁增厚明显. 3.病变段胃壁有一定扩张性和柔软度,不同时期扫描胃腔 形态有改变;即使病变段胃壁弥漫性增厚,梗阻征象也 较少见。
4.病灶密度相对较均匀,内部很少坏死或坏死灶较小,增 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
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大多清晰,向周围侵犯较少。
6.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多见.
与胃癌的
§ 胃癌: 1.浸润型胃癌胃壁增厚的范围和厚度不及胃淋巴 瘤明显,且壁僵硬,病变局限形态固定,胃癌更 倾向于向外浸润(包括胰、脾、肝及周围组织), 在有明显外侵的情况下,诊断胃癌的可能性较大。 2.溃疡型胃癌溃疡较深,局部粘膜破坏,壁僵硬。
§ 结核:肠结核在临床上有“结核 中毒”症状,病灶边界不清,病 变肠管缩小,变形、僵直,伴相 邻腹膜强化,淋巴结通常表现为 周边强化,伴中央的干酪性坏死, 通常不融合。
胃淋巴瘤ct影像学表现

胃淋巴瘤ct影像学表现
一、概述
胃淋巴瘤这种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有胃癌非常相似的。
得了病之后病人的腹部会有明显疼痛的感觉,这种症状的发生概率可以高达90%。
而且很多病人就是因为腹部疼痛去医院检查才诊断出来胃淋巴瘤病的。
还有部分病人得了这种病之后体重会迅速下降,大约有60%的胃淋巴瘤患者会发生这种症状。
除此之外某些胃淋巴瘤患者还会有呕吐或者是贫血的症状表现。
二、步骤/方法:
1、胃淋巴瘤这种病通过ct检查可以得出初步的诊断,但是不能明确诊断出是此病。
通过ct检查的时候如果是本病的患者则可发现在胃壁会有节段性的浸润增厚现象,有的病人做ct检查的时候甚至可发现4到5厘米的浸润增厚现象。
2、ct可以发现患者的胃壁的外缘非常不整齐,而且内缘可能因为受到了增厚带来的压力而导致变形。
ct还可以发现患者的胃部在充盈的情况下大小以及形态均有所改变。
ct还可以发现患者的肠系膜以及肝脏、脾脏均均有肿大迹象。
3、不管如何,ct都不能直接检查出胃淋巴瘤,还需要结合x线做进一步的判断。
当病人通过ct检查之后发生了上述现象,并且通过x线检查之后发现有胃部充盈缺损或者是胃部半月后浸润型胃癌的诸多特征才可以判断为是胃部的恶性淋巴瘤。
三、注意事项:
胃部ct检查只能为胃淋巴瘤的检查提供某些方面的证据,不能直接诊断为此病。
另外本病很多时候容易与某些浸润性胃癌相混淆,需要加以区别。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

病理
• 胃肠道淋巴瘤主要来源于B细胞,DLBCL最常见,其次为MALT
胃肠道淋巴瘤分型
恶性程度
B细胞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侵袭性
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ALT) 惰性
套细胞淋巴瘤(MCL)
侵袭性
滤泡性淋巴瘤(FL)
惰性
Burkitt淋巴瘤 (BL)
侵袭性
霍奇金淋巴瘤(HL)
侵袭性
T细胞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
侵袭性
常见部位 胃、 肠 胃
肠、升结肠、直肠 十二指肠、空肠 末端 肠、 盲部 胃、小肠、结肠、食管 空肠、 肠、 盲部、 结肠
病理
DLBCL
低级别MALT
BL
EATL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与病灶部位及病理类型相关 • 胃淋巴瘤:上腹痛、消瘦、恶心呕吐及弛张热等 • 小肠淋巴瘤:持续性脐周钝痛,不规则发热、腹泻等 • 大肠淋巴瘤:腹痛较轻,脓血便、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等 • 食管淋巴瘤: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消瘦、上腹痛等
男,55岁,体检发现胃肿物5天(TL)
女,63岁,反复中上腹痛3月(MALT)
小肠淋巴瘤
• 淋巴瘤是小肠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占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20%-30% • 好发于末端 肠 • EATL最常见于空肠,肠穿孔的发病率高 • 小肠梗阻不常见
女,42岁,头晕乏力2年余(巴瘤(Dawson诊断标准):
•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 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 经手术证实病变局限于胃肠道
晚期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可广 泛播散,影像学和病理学上与 继发性胃肠道淋巴瘤难以区分
及引流区域淋巴结
• 无肝脾侵犯
胃淋巴瘤的影像诊断【23页】

胃角后壁3 x 4 cm不规则周边堤样隆起, 中央溃疡
胃淋巴瘤CT 表现分型
弥漫浸润型 节段型或局灶型 息肉型
胃淋巴瘤CT 表现
弥漫浸润型:胃壁广泛增厚,超过全胃的 50%或病变多发。表现为胃壁弥漫性或节段 性增厚,管腔变窄,管壁厚度1cm ~ 10cm,且向外周累及大部或全部管壁。腔 外轮廓大多光整,周围脂肪间隙大多清楚, 管壁较柔软。
现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腹部肿块纳差、消 瘦、贫血; 消化道梗阻症状
临床诊断原发性胃淋巴瘤依据
临床诊断PGL 的主要依据: (1)浅表淋巴结无肿大;(2)纵隔淋巴结
无肿大;(3)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4) 肝脾无异常;(5)病变以胃为主,可伴有 区域淋巴结转移。
如不符合上述条件则认为是继发性胃淋巴瘤, 即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分。
治疗
超过70%的胃MALT 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 菌感染有关,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成为早期 胃MALT 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手段
总结:治疗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早期 采取以手术为主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晚 期主要采取非手术疗法,拟订个性化治疗方 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任何N
M0
N年生存率 (%) 100 88.9 52.1
25.0
检查手段
PGL 的术前检查主要有内镜和影像学检查 胃镜下PGL 常表现为胃腔内隆起性黏膜下肿块,部
分可见表浅小溃疡,多伴有胃壁增厚 内镜活检确诊率较低(29.6%~56.4%)。其主要
原因包括:(1)胃黏膜活检取材较浅,常无法取到 黏膜下病变组织;(2)PGL 与低分化腺癌的镜下表 现相似,在取材组织较少的情况下极易混淆
脑回样改变较常见
膜皱襞集中、中断和破坏
等改变
密度与强化 淋巴结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 e CT e t r s o i a y g sr i e tna y pho a fa u e fprm r a t 0ntsi llm m
(fEN o g.HAo i I Yn Ka .SHA NG Y n — i ig Je.Y ANG nk i We r u .ZHANGWwe .X UE n i Pe g De a p ,, £t o d oo y.Z e g h uPe p e s ia 。Z e g h u,He a o i c 5 0 3 J Ra ilg h n z o o l' Ho p tl h n z o s n nPr vn e 4 0 0 ,P. h n RC i a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原 发 性 胃肠 道 淋 巴瘤 的 C 表 现 及其 诊 断 价值 。方 法 分 析 1 T 7例经 f 病 理 证 实 的 原 发 性 胃 肠 临床
道 淋 巴瘤 的 C T表 现 。 结果 原 发 性 胃淋 巴瘤 ¨ 例 ( 润 型 6例 、 疡 型 2例 、 块 2例 及 混 合 型 l ) 其 C 表 现 及 特 浸 溃 肿 例 . T 征 有 : 漫 或 局 限性 胃壁 增 厚 , 度 不 均 . 不 光 整 . 增 厚 内缘 呈 分 叶 状 或 波 浪 状 . 浸 润 型 中增 厚 胃壁 内缘 表 面 伴 有 弥 厚 壁 其 3例
【 sr c] Obet e To dsu st eCF fa u e fp i r a tone tn llmp o Abta t jci v ic s h et rso rmayg sr itsia y h ma ( GI P L)i r e O i rv h n o d rt mp o et e
【 关键 词 】 胃肠 道 淋 巴瘤 ; 层 摄 影 术 , 体 x线 计 算 机 中 图分 类 号 : 1 . 2 R 3 . ; 7 5 3 R8 4 4 ; 7 5 2 R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O 69 l ( O 2 0 — 5 8 O l O — O l 2 l )4 0 7 一3
深 浅 不 一 溃疡 影 , 围 间 隙存 在 . 强 后呈 轻 中度 强 化 。原 发 性 小 肠 淋 巴瘤 5例 ( 润 型 3 和 肿 块 型 2例) 原 发 性 升 结 周 增 浸 例 、 肠 淋 巴瘤 l 。其 C 例 T征 象 为 : 壁 呈局 限性 或 广 泛 性 不 均 匀 增 厚 。 伴 肠 管 管 腔 狭 窄 , 肠 可 壁柔 软 . 明显 梗 阻 征 象 . 强 后 无 增
dign ss. M eho s l a e t I pr ve y pa h og e ee ol d i hi t dy Re u t T h r e e l a e a oi t d 7 c s swih PG L o d b t ol y w r nr l n t ss u . e s ls e ew r c s sof l prm a y IGI 6 a e n it a in,2 c s sa l e y i r ' ( c s sofi flr to a e fu c rt pe.2 c s soft m ora d l c s fm i d t ae u n a e o xe ype The g s r i e t ) a t ont s i n ym p om a CT i i gs we e a o l all h fnd n r s f lows Fh nv o d ga ti al h . e i ole s rc w ls s owe if s d o oc lz d t c n n d d fu e r l aie hike i g. t e e h i r r m m a gi h n s owe a e o r d w v d orl bult d s p nd t e e t ro a gi s ce ry a e ha e a h x e ir m r n wa la l wih e i a t i a xitn t p rg s rc f te s i g. rhr e c s s of r e a c i a i y e oft ike n o t n r dge s f c s rc c r we e a s ca e w ih if e s de ofs d m sve t p hc nig f he i ne e ura e ofga ti ule s r s o it d t d fer nt ha s ha ow.
医 学 影 像 : 志 2 1 学杂 0 第 2 2年 2卷第 1期 』Me ma ig V 12 . O d I gn o. 2 No 12 1 2
胃肠道 淋 巴瘤 的 C T影 像 表现
陈 勇 , 郝 凯 , 英 杰 , 文 魁 , 尚 杨 张 伟 , 薛 鹏
( 粥 省 耶州 人 民 『 放 刖科 河 南 郑 州 河 院 40 0 ) 5 0 3
呈 轻 中 度强 化 。其 中 2例 见腹 膜 后 及肠 系膜 血 管 周 围增 大 淋 巴 结 形成 肿块 , 包 绕 肠 系 膜 血 管 及 周 围脂 肪 。结 论 原 发 并 性 胃肠 道 淋 巴瘤 的表 现 多 种 多 样 . 有 较 为 明显 的 CT 表现 及特 征 , 确 掌 握 其 表 现 特 征 将 有 助 于 胃肠 道 淋 巴瘤 的诊 断 。 但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