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正确答案)B.56C.57D.54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正确答案)D.统一和团结3、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正确答案)B.散居C.杂居D.群居4、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正确答案)D.维护或者改变5、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o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正确答案)D.地方部门6、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正确答案)D.—定名额7、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oA.自治县B.自治旗C.民族乡(正确答案)D.自治州8、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

A.有期徙刑或者拘役(正确答案)B.有期徙刑C.拘役D.管制9、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oA.补充规定B.变通规定(正确答案)C.具体措施D.具体办法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B.沿海地区C.经济发达地区(正确答案)D.中心城市1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B.专项资金(正确答案)C.教育基金D.助学基金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 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民族团结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及答案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为了加深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C.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D.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答案:B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个级别?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 直辖市、自治区、自治州C. 省、市、县D. 省、自治区、市答案:A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政府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答案:B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哪些方面?A.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 管理本民族事务C. 制定本民族的宪法D. 拥有独立的军队答案:A二、填空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____。

答案:民族平等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____。

答案:自治权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由____组成。

答案:本民族人民9.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自治权时,必须遵守____。

答案:宪法和法律10.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还包括____。

答案: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

1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重要形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民族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A. 文化交流B. 经济互助C. 政治合作D. 以上皆是答案:D2.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3.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目的是什么?A. 促进经济发展B. 维护社会稳定C. 加强民族团结D. 以上皆是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正确做法?A.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B. 学习并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C. 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D. 公平对待每个民族答案:C5.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民族平等政策C. 民族优待政策D. 民族融合政策答案:A二、填空题1.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________、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答案:尊重2.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民族________和民族发展。

答案:平等3.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树立正确的民族________观念。

答案:观念4. 在我国,任何民族的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的________。

答案:保护5. 民族团结是社会________和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答案:稳定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它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强各民族的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

民族团结还有助于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存,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阐述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答:加强民族团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确保每个公民都了解并遵守民族政策和法律;其次,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再次,公平公正地解决民族间的利益矛盾,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最后,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 描述我国民族政策的特点。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得分:1、“三个离不开”指:(C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B、各民族件离不开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2、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C )。

A、对民族的认同B、对制度的认同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3、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C )。

A、维护民族自治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C、维护民族团结4、三热爱一坚定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D )和坚定理想信念。

A、热爱中华民族B、热爱华夏儿女C、热爱民族政策D、热爱中国共产党5、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三年强基础、(b )创先进A、九年B、八年C、六年D、五年6、我省“三区”建设指的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C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A、建设文化文明先行区B、建设华夏文明先行区C、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D、建设政治文明先行区7、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B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B、狭隘民族主义C、地方民族主义8、截止目前,我国共召开了(D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A、二次B、五次C、六次D、四次9、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少数民族(C)个?A、6B、7C、5D、910、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A )个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8%。

A、7,B、2,C、6,D、511、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截止目前,全省民族乡总数为(A )个。

A、28,B、27,C、26,D、2512、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A )两类。

A、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B、拱北C、嘛呢康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14、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B )个自治县(旗)。

民族团结试题题库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题库及答案

民族团结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4个D. 53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3.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A. 壮族B. 回族C. 维吾尔族D. 藏族答案:A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个级别?A. 省、市、县B. 省、自治区、自治州C. 省、县、乡D. 省、市、乡答案:B二、多选题1.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互助D. 民族区域自治答案:ABCD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哪些类型?A. 自治区B. 自治州C. 自治县D. 民族乡答案:ABC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B. 保障各民族的自治权利C. 保障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D. 保障各民族的发展权利答案:ABD4.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国家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C. 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D. 推动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答案:ABCD5. 我国民族政策中提倡的“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A.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C.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D. 各民族都离不开国家答案:ABC三、判断题1.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答案:正确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答案:正确3.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民族平等。

答案:错误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自治区。

答案:错误5.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民族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A. 文化交流B. 经济互助C. 政治合作D. 以上都是2. 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政策?A. 汉朝B. 唐朝C. 元朝D. 清朝3. 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哪个宪法中明确规定的?A. 1954年宪法B. 1978年宪法C. 1982年宪法D. 2004年宪法4. 下列哪个不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A.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B.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C. 强制推行单一文化D. 加强民族间的教育交流5. “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是指什么?A. 各民族离不开党的领导B. 各民族离不开经济建设C. 各民族相互离不开D. 各民族离不开文化传承二、填空题1.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__________。

2. 我国有__________个民族,其中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3.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旨在促进各民族共同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保障少数民族的__________权、__________权和__________权。

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民族团结。

3. 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作用。

四、论述题请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C5. C二、填空题1. 民族自治2. 563. 繁荣、发展、富裕4. 自治、管理、发展三、简答题1. 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和文化繁荣,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

2.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民族团结可以通过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参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在工作和学习中积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同胞等方式实现。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平等B. 自主C. 团结D. 互助答案:A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A. 省、县、乡三级B. 省、市、县三级C. 省、自治区、县三级D. 省、自治区、市三级答案:C4. 我国哪个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壮族D. 回族答案:B5. 我国哪个民族有“东方犹太人”之称?A. 汉族B. 回族C. 维吾尔族D. 满族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_______。

答案: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8. 我国各民族共同的节日是________。

答案:国庆节9.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是根据________。

答案:民族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意愿10.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包括________。

答案: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判断题11.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

()答案:错误(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2. 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案:正确13.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不包括经济自治权。

()答案:错误(包括经济自治权)14.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自行决定本地区的一切事务。

()答案:错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15.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法律。

()答案:错误(不能制定法律,但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四、简答题16.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重要途径。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一、判断题1.傣族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已被收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东巴经》是用东巴文撰写的纳西族宗教经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傣族普遍信仰大乘佛教。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白族的主要节庆活动有“三朵节”“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有饮“转转酒”吃“坨坨肉”习俗的是羌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苗族的酸汤很有名。

他们喜欢油腻的食物和羊肉,不吃狗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彝族人喜欢带走他们招待客人的食物,认为这会带来好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白族的三月街、扎染技艺、绕三灵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被民族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彝族的传统房屋是船屋和金字塔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鼻笛是土家族特有的乐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黎族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所以禁止头朝门睡觉。

女人有纹身的习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黎族妇女穿双排扣无袖上衣,百褶裙和刺绣图案。

这些裙子长度不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土家族喜食酸辣,有“辣椒当盐”之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20世纪50年代,它创造了拉丁字母音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土家锦又称“西兰卡普”,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结实耐用而著称,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工程系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A、藏族
B、蒙古族
C、壮族
2、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A)。

A、藏文、蒙文、维文、壮文;
B、藏文、哈萨克文、满文、壮文;
C、苗文、回文、彝文、蒙文;
3、(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4、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5、我国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6
B、57
C、55
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B)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区域、共同生产生活
B、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C、共同的文化底蕴、共同的生活习惯
7、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A)。

A、西域
B、楼兰
C、西洋
8、在我国公民个人的民族成份依据(C)来划定。

A、父亲的民族
B、母亲的民族
C、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A)民族。

A、水族
B、瑶族
C、傣族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B)
A、占68%
B、占64%
C、占69%
11、(A)族有着“游牧民族”之称。

A、蒙古族
B、藏族
C、羌族
12、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B)个人口较少民族。

A、20
B、22
C、23
13、我省哪几个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A)
A、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B、藏族、回族、撒拉族
C、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满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15、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 B )个世居民族。

A. 14
B.12
C. 16
D.10
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

A、赫哲族
B、高山
C、珞巴族 D.黎族
17、(B)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A、壮族
B、回族
C、满族 D.瑶族
18、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A)个自治州、21个自治县。

A、6
B、7
C、8 D.9
19、代表56个民族欢乐祥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在( B )年隆重发行。

A、1996
B、1999
C、2001
D、2002
20、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B
A.普米族
B.德昂族
C.基诺族
D.保安族
21、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C
A.门巴族
B.珞巴族
C.基诺族
D.仫佬族
22、中国近现代“民族”一词的来源B
A.中国自古固有的
B.从国外引进的
C.中国近代自造的
D.从外文中译造的
23、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
24、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B
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朝时期
25、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索伦族”更改为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畲族
26、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
27、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D )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新创文字。

A. 25
B. 26
C. 27
D. 28
28、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2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C)
A.改变隶属关系
B.改变名称
C.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
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D)。

A.1947年1月1日
B.1947年3月1日
C.1947年4月1日
D.1947年5月1日
31、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C)。

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
32、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被概括为“两个共同”两个共同,具体是指(C)。

A.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B.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C.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D. 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
进步
33、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超过1千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B)。

A.土家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侗族
34、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佧佤族”更改为(D)。

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佤族
35、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各类建设人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D)综合性民族院校。

A.10所
B.11所
C.12所
D.15所
36、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5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大检查,这两次检查的时间是(D)。

A.1953年和1954年
B.1952年和1955年
C.1951年和1956年
D.1952年和1956年
37、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C)个少数民族。

A.8
B.9
C.10
D.11
38、政务院做出《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是在(C)。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4年
39、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D)政策。

A.补贴
B.照顾
C.减税
D.优惠
40、(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

A.新疆
B.内蒙
C.西藏
D.云南
41.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D)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5
B.2006
C.2007
D.2009
42.《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是在(C)施行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4年43.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D)政策。

A.补贴
B.照顾
C.减税
D.优惠
44.(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

A.新疆
B.内蒙
C.西藏
D.云南
45.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D)举办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46.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D.四川
47.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邓恩铭是(B)。

A.土家族
B.水族
C.苗族
D.布依族
48.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民族特征和(A)。

A、民族意愿
B、国家规定
C、历史推定
49.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仅( B )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1/70。

A、1.2
B、1.6
C、2.6
5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国情依据、民族特点依据和( C )。

A、现实依据
B、历史依据
C、实践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