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民为贵》全文详细翻译

合集下载

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

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

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1、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译文孟子《民为贵》原文和翻译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孟子说:“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次要,君主较轻。

因此,得到众百姓之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之心的做大夫。

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

牺牲已经长成,祭物已经洁净,能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涝灾,就另立土神谷神。

”2、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1、【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

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5)委:弃。

(6)域民:限制人民。

域,界限.(8)畔:同“叛”。

(9)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民为贵》2

《民为贵》2
这里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 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 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 “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语言特色

一、长于譬喻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形象的说明老百姓归向“仁”的 形势自然而然,不可阻挡。
评析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 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 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 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 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 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 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 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 “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 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 难说了。
万章说:“尧把天下给 了舜,有这件事吗?” 孟子说:“没有。天子 不能拿天下给别人。” 万章说:“这样的话, 那么舜拥有天下,是谁授予 他的呢?” 孟子说:“是天授予他 的。” 万章问道:“天把天下 给舜这件事儿,是说天耐心 恳切地任命他、叮嘱他吗?” 孟子回答:“不是的。 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件显 示把天下给了他罢了。”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 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 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万章又问:“天拿行动和事件显示把天下给了 舜,是怎么样一回事儿啊?” 孟子说:“天子能把人举荐给天,但不能使天 把天下给这个人;诸侯能把人举荐给天子,但不能 使天子把诸侯的封国和人民给这个人;大夫能把人 举荐给诸侯,但不能使诸侯把大夫的封地和人民给 这个人。从前,尧向天举荐舜而天接受了他,把他 显露给百姓而百姓接受了他。所以说,天不说话, 拿行动和事件显示把天下给了他罢了。”

《民为贵》(带详细翻译)

《民为贵》(带详细翻译)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涛
2011年2月12 日在春节团拜会上, 温总理新春讲话: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 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 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 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 年至2020年又连续十七年发布以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 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 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农村免除 义务教育学杂费
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贫困生 补助制度
农民工领到工资
俺也有养老保险了
种小麦,双收入!
不交学费,我又能上学了!
灾后重建乔迁新居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 老百姓对官员的最低要求。为官者,必须有一种 对权力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和责任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 民才能让你坐台上。”
这是金文的“民”字的两种写法,上部是一个眼睛,其下 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表明在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极其残酷 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并强迫他们劳动。
• 在2020年的今天,政府为新冠患者“买单”,顺民意,得民心
• 腾讯新闻:
• 治疗新冠肺炎要花多少钱?近日,湖南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他晒 出了自己的治疗单,作为轻症患者的他治疗27天花费了5万多,而他一个重 症的朋友一星期就花了10万,这些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 “其实这个费用是远远低于实际的花费的。因为医生的防护服好多是国外 高额运费捐赠过来的,国内买口罩买防护服现在的价格也高了。包括从外 地调医护人员过来的食宿补贴、牺牲的医护人员的抚恤金……也许只有在中国,国家才会给你承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所有医 疗费用。”杨青峰医生也不由感慨。

(完整版)民为贵--详细注释串讲

(完整版)民为贵--详细注释串讲

2、齐宣王问曰:“汤放①桀,武王伐纣,有诸②?” 孟子对曰:“于③传④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⑤仁者谓之贼⑥,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⑦人,谓 之一夫。闻诛一夫⑧纣矣,未闻弑君也。”
【重点字词】①放:流放。 ②诸:“之乎”的兼词;之,代词,这;乎,句末语气词,相对于
“吗”。
③于:介词,在。 ④传:名词,传记 。 ⑤贼:动词,伤害、损害。 贼仁:贼害仁,指灭绝人性、暴虐无道的行为。 ⑥贼:名词,歹人、贼人。 ⑦贼义:贼害义,指损害正义、颠倒是非的行为。 ⑧之:助词,的。 ⑨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 士芥,是其祸也."
《左传 哀公元年》(下臣听说,国家的兴起,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受伤者一 样加以抚慰,这就是 它的福德;它的灭亡,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荀子》)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 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
9、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为,介词,替、给。“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 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 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①欲无 王②,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③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ài )也。苟④为不畜⑤,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⑥ ,终 身忧辱,以⑦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shū ) ⑧ ?载胥( xū) ⑨及溺( nì) 。’此之谓⑩也。”

民为贵

民为贵

解 放 区 土 地 改 革 说明:土地改革使许多赤贫的农民 获得了生产资料,实现了千百年来 农民拥有土地的梦想。
送 儿 上 前 线
为了保住手里的土地,解放区 人民踊跃参军。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老乡的 小推车推出来的 。
——粟裕
我们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是 被自己人打败的 。
——蒋介石
名言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 则覆舟。
民为贵
——《孟子· 尽心下》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 史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孟子曰: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 居。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 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 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 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 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 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 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年) ,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 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词的用法
• 1.民为贵 • 2.君为轻 • 3诸侯危社稷
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A.祭祀以时 B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C此之谓也 D苟不志于仁
疏通文意,注意下列重点语句的翻译
1、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翻译:百姓是最重要的,
国家次于百姓,君主的 地位更要轻些。
2、原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 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民为贵
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如下基 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稷_____ 粢盛_____ 桀____ 弑 ____ 獭___ 圹_____ 鹯____

第二单元三、民为贵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三、民为贵 Word版含解析

三、民为贵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

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美字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赏美文忧郁的老儒天一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

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无此四者,非‘人’也。

”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

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

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

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

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管,现在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

民为贵解析

民为贵解析

【原文】 5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 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 教得民心。”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 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 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 (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 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 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
? 【原文】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 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 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 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 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 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①,天下诸侯朝觐者, 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 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 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 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 曰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 之谓也。”
【译文】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 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 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 “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 “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 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 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 是弑君一类的事情。”
【原文 】 3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 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 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 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 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 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 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 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 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①此之谓 也。”

民为贵

民为贵
齐宣王不仅仅是故意刁难孟子,更是对‚君权天授‛ 和 ‚君贵民轻‛思想的执迷和忠诚维护。 孟子有力的回击齐宣王,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批判, 尽管孟子也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但更重视君 主的仁与德,虽然他本质上还是维护统治秩序,但在一 定程度上对于君主还是有着警告意义。
第三则
解释词语 得天下有道 : 方法 、办法 斯得天下矣: 这样 所欲与之聚之:给他 们、为他们聚集 犹水之就下:像 为渊驱鱼:替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如果 苟为不畜:如果、同“蓄”,积聚 以陷于死亡:以至于 其何能淑:善、好 载胥及溺:皆
民为贵
——《孟子· 尽心下》
第一则
解释词语
(1)社稷: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 (2)丘民:指庶民、众民。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5)然而:这样却
翻译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
小结
孟子的论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简单又 艰难。简单在于爱民,获得民心的支持;困 难在于这是违背统治者的人生准则和价值 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解释
1、尧以天下与舜: 2、谆谆然命之乎: 与,给。 耐心引导、恳切 。
3、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露,公开。 4、而事治: 治,处理的好; 5、夫然后之中国: 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 6、而居尧之宫: 而,如果。 7、天与之: 与,亲附。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 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转》
下臣听说,国家的兴起,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受 伤者一 样加以抚慰,这就是它的福德;它的灭 亡,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文言文《民为贵》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民为贵》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民为贵
选自《孟子》
孟子说:“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次要,君主较轻。

因此,得到众百姓之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之心的做大夫。

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

牺牲已经长成,祭物已经洁净,能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涝灾,就另立土神谷神。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