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完整版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根据居民自愿原则,每年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 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中医体质辨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健康管理服务过程数据和效果指标内容应在健康档案中进行更新。

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老年人在其他符合资质机构的健康检查和检测结果导入健康档案。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评估,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 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

(三)体格检查。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肺部、心脏、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四)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和腹部B超(肝胆胰脾)检查。

(五)健康指导。

告知评价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 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等患者同时开展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 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

3. 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4. 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教授居民适合自身的中医自我保健适宜技术。

5. 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六)各区可根据本辖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以及辖区财力支撑情况等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健康教育与指导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资料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 ,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 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指导。
监管机制与措施
服务质量监控
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服 务符合规范标准。
投诉处理与改进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标 准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 服务标准与规范 • 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与监管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健康 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需要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规范标准。
实践经验总结
1 2
实践经验一
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根 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 康管理方案。
实践经验二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活动。
3
实践经验三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整合医疗、护理、康复等 专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心理支持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 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老年 人保持积极心态。
健康促进与教育服务
健康教育
运动建议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老年人传 授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宜的运动锻炼,提 供科学运动建议和运动方案,促进身 体健康。
营养指导
根据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帮助老年人 合理搭配膳食。
04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1.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

3。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肌肉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随机血糖(指血)。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B超、眼底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5。

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1)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管理。

(2)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居民要定期随访.(3)告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

6.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流感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教育。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1.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人口信息。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

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上门服务.4。

每次年检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及解释1.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

健康检查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检查表数/抽样的健康检查表数×100%.六、附表1.老年人健康体检年检表2。

老年人健康管理随访表附表1:老年人健康体检年检表**如因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而住院/家庭病床,请特别说明填表说明本表项目内容应参照表格内容进行,检查结果应如实填写,未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填写.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应在相应项目后填写相关说明。

特别须说明的项目:1。

症状:项目可以多选,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症状编号的数字,如有其它症状,请在“其它”一栏中具体描述。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引言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宝贵资源,其健康状况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需要制定一系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以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照顾和个性化的医疗护理。

健康管理服务要求1. 全面的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应始于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史、药物使用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将为后续的护理计划制定提供必要依据。

2.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基于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健康目标,为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3. 健康监测与干预:通过定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

包括测量生命体征、体重控制、疾病筛查和预防接种等。

4. 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因此健康管理服务应重点关注慢性病的管理。

包括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帮助老年人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5. 营养与运动指导:提供有关营养和运动的指导,帮助老年人保持适当的饮食结构和体力活动。

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和适当的运动,维持身体健康和功能。

6. 心理支持与康复:老年人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感问题,健康管理服务应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康复。

包括心理咨询、社交活动、兴趣培养等,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社交功能。

7. 医疗资源对接:协助老年人与医疗资源对接,包括转诊、预约等服务。

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专业意见。

8. 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通过宣传手段提高老年人对健康管理的认知。

提供相关资讯、健康讲座和培训等,让老年人了解重要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方法。

结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护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才能帮助老年人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

因此,相关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的落地实施。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有关规定一、服务对象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包括慢病居民。

二、工作内容(一)按照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二)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并做相应记录。

1.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及时告知服务对象。

2.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为居民发放相应的体质调养方案,并预约下次体质辨识时间。

(四)结合老年人体质的中医药保健方法,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

三、工作要求(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每自然年1次,两次之间间隔最短为6个月。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因工作需要,体质信息采集可以由其他医务人员完成。

(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要建立档案,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并建立电子档案。

(五)调养方案的发放:体质辨识后除平和质发放平和质调养方案外,其他情况均选择分值最高的偏颇体质发放相应的调养方案,并留取居民签名和联系电话。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准确、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档案。

(七)要加强中医药宣传,明确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八)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并记录到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登记表(附件4)。

四、考核指标(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XlO0%。

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2023修正)

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2023修正)

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2023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22号•【施行日期】2023.12.28•【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等12件地方性法规和废止〈上海市保护和发展邮电通信规定〉等6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施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居家养老服务第四章社区养老服务第五章机构养老服务第六章服务协调发展第七章医养康养结合第八章长期照护保障第九章养老服务机构第十章养老服务人员第十一章养老产业促进第十二章扶持与保障第十三章监督管理第十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养老服务工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老服务以及相关扶持保障、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养老服务,是指在家庭成员承担赡养、扶养义务的基础上,由政府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服务,主要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

本条例所称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以及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市养老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民城市建设”的要求,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基本、普惠多样的原则,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条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发展公益性养老服务,促进市场化养老服务,培育养老新兴业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颐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图文课件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图文课件
0~3分者为可自理; 4~8分者为轻度依赖; 9~18分者为中度依赖; 19分者为不能自理。
评估事项、内容与评分 可自理
轻度依赖
程度等级 中度依赖
不能自理
(1)进餐:使用餐具将 饭菜送入口、咀嚼、吞 咽等活动
独立完成

需要协助,如切
碎、搅拌食物等
评分
0
0
3
(2)梳洗:梳头、洗脸、 独立完成 刷牙、剃须洗澡等活动
改变老年健康的传统观念 挖掘老年健康正性因素
2015年WHO全球老年健康报告
老年健康状态不是随机产生的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与生命全过程中的个人生活方
式 而后者是可以干预调整的
老年 = 疾病
老年 = 失能 依赖
老年 = 负担增加
健康老龄化 维护和发展老年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功能发挥过程
健康管理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健康风险 功能 心理 疾病既往史状况信息
2.体格检查 血压 体重 口腔 视力 听力 认知 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 断
躯体情况信息
3.辅助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血生化检测(肝肾功能 血糖血脂) 心电图 B超检测
器官功能 形态 健康风险信息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 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填入体检表
老年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 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 保障生活质量
二、服 务 内 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一次的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态评估 体格体检 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健康管理基本过程
健康体检
(信息采集)
健康状态 评估
健康指导 干预
预防疾病损伤 促进健康
(一)老年健康体检(数据采集)
1.问诊 生活方式 健康状态自评 生活自理能力 慢性疾病常见症状 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等情况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6.08•【字号】沪民老工发〔2015〕4号•【施行日期】2015.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沪民老工发〔2015〕4号各区县民政局、老龄办:为了加快推进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根据上海市地方标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对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内容及要求作了进一步细化,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现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印发你们,请各有关单位、部门和组织机构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6月8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一、基本原则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遵循三个主要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以及安全便捷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指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每个老年人不同的实际情况,提供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是指在服务内容个性化的基础上,不因老年人身体、经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个体差异而产生服务歧视,做到一视同仁,确保公共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合理使用。

3.安全便捷原则安全便捷原则是指在社区内部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队伍,能够就近就便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有效服务,同时保护老年人及服务人员的安全。

二、服务对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有上门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等服务形式。

服务对象为本市年满60周岁及以上,依据《上海市老年人统一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经第三方评估,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老年人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根据居民自愿原则,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中医体质辨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健康管理服务过程数据和效果指标内容应在健康档案中进行更新。

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老年人在其他符合资质机构的健康检查和检测结果导入健康档案。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评估,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

(三)体格检查。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肺部、心脏、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四)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和腹部B超(肝胆胰脾)检查。

(五)健康指导。

告知评价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同时开展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

3.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4.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教授居民适合自身的中医自我保健适宜技术。

5.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六)各区可根据本辖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以及辖区财力支撑情况等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五、工作指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注:接受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健康体检表、中医药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

六、附件(一)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二)健康体检表(三)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及体质判定标准表附件1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0~3分者为可自理; 4~8分者为轻度依赖;附件2健康体检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老年人、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的年度健康检查。

一般居民的健康检查可参考使用,肺结核患者、孕产妇和0-6 岁儿童无须填写该表。

2.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不作为免费检查项目,不同重点人群的免费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执行。

对于不同的人群,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指按照相应服务规范要求做完相关检查并记录的表格。

3.一般状况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65 岁及以上老年人需填写此项,详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附件。

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方法:告诉被检查者“我将要说三件物品的名称(如铅笔、卡车、书),请您立刻重复”。

过1 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

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1 分钟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名称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

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方法:询问被检查者“你经常感到伤心或抑郁吗”或“你的情绪怎么样”。

如回答“是”或“我想不是十分好”,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老年抑郁量表”检查。

4.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

不包括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需进行的活动,如为上班骑自行车、做强体力工作等。

锻炼方式填写最常采用的具体锻炼方式。

吸烟情况:“从不吸烟者”不必填写“日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戒烟年龄”等,已戒烟者填写戒烟前相关情况。

饮酒情况:“从不饮酒者”不必填写其他有关饮酒情况项目,已戒酒者填写戒酒前相关情况,“日饮酒量”折合成白酒量。

(啤酒/10=白酒量,红酒/4=白酒量,黄酒/5=白酒量)。

职业暴露情况:指因患者职业原因造成的化学品、毒物或射线接触情况。

如有,需填写具体化学品、毒物、射线名或填不详。

职业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指因患者职业原因造成的粉尘、放射物质、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的接触情况。

如有,需填写具体粉尘、放射物质、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的名称或填不详。

5.脏器功能视力:填写采用对数视力表测量后的具体数值(五分记录),对佩戴眼镜者,可戴其平时所用眼镜测量矫正视力。

听力:在被检查者耳旁轻声耳语“你叫什么名字”(注意检查时检查者的脸应在被检查者视线之外),判断被检查者听力状况。

运动功能:请被检查者完成以下动作:“两手摸后脑勺”、“捡起这支笔”、“从椅子上站起,走几步,转身,坐下。

”判断被检查者运动功能。

6.查体如有异常请在横线上具体说明,如可触及的淋巴结部位、个数;心脏杂音描述;肝脾肋下触诊大小等。

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眼底检查,特别是针对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眼底:如果有异常,具体描述异常结果。

足背动脉搏动: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乳腺:检查外观有无异常,有无异常泌乳及包块。

妇科:外阴记录发育情况及婚产式(未婚、已婚未产或经产式),如有异常情况请具体描述。

阴道记录是否通畅,黏膜情况,分泌物量、色、性状以及有无异味等。

宫颈记录大小、质地、有无糜烂、撕裂、息肉、腺囊肿;有无接触性出血、举痛等。

宫体记录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附件记录有无块物、增厚或压痛;若扪及肿块,记录其位置、大小、质地;表面光滑与否、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与子宫及盆壁关系。

左右两侧分别记录。

7.辅助检查该项目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不同人群情况,有选择地开展。

老年人,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按照各项规范要求执行。

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潜血”可以填写定性检查结果,阴性填“-”,阳性根据检查结果填写“+”、“++”、“+++”或“++++”,也可以填写定量检查结果,定量结果需写明计量单位。

大便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胸部X 线片、B 超检查结果若有异常,请具体描述异常结果。

其中B 超写明检查的部位。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腹部B 超为免费检查项目。

其他:表中列出的检查项目以外的辅助检查结果填写在“其他”一栏。

8.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指曾经出现或一直存在,并影响目前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

可以多选。

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现患疾病或者新增的疾病需同时填写在个人基本信息表既往史一栏。

9.住院治疗情况:指最近1 年内的住院治疗情况。

应逐项填写。

日期填写年月,年份应写4 位。

如因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而住院/家庭病床,请特别说明。

医疗机构名称应写全称。

10.主要用药情况:对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了解其最近1 年内的主要用药情况,西药填写化学名及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用法指给药途径,如:口服、皮下注射等。

用量指用药频次和剂量,如:每日三次,每次5mg 等。

用药时间指在此时间段内一共服用此药的时间,单位为年、月或天。

服药依从性是指对此药的依从情况,“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11.非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史:填写最近1 年内接种的疫苗的名称、接种日期和接种机构。

12.健康评价:无异常是指无新发疾病原有疾病控制良好无加重或进展,否则为有异常,填写具体异常情况,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生活能力,情感筛查等身体和心理的异常情况。

13.健康指导: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是指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随访和健康体检。

减体重的目标是指根据居民或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下次体检之前需要减重的目标值。

附件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及体质判定标准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

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

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

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

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

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指导请注明。

体质判定标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