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
语文中考文言文翻译

一、原文: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翻译: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
三、解题思路:
1. 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逐字逐句进行翻译,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3. 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对翻译进行润色,使语句通顺。
四、具体翻译步骤:
1. 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学习、友谊和人格修养的看法。
2. 逐字逐句进行翻译:
- 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时常温习。
-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
-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
- 不亦乐乎:不是很快乐吗?
-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 不亦君子乎:这不也是君子吗?
3. 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对翻译进行润色: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
五、总结: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逐字逐句进行翻译,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3. 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对翻译进行润色,使语句通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积累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公输》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公输》
1.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义固不杀人。
译:我坚持道义,一定不会杀人。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译:楚国有的是土地,却缺少民众,如今去杀自己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4.胡不见我于王?
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他。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我知道用来抵抗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7.我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我知道你用来抵抗我的方法了,我不说。
8.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中考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第一册1、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原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原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原文: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原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原文: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翻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原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曹刿论战》★★★★ 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2、肉食者...(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7、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
——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13、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
——齐军溃败。
鲁庄公正要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
2022年江西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2年江西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
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而安陵君却凭借着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亦头抢地耳。
译: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7、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译: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中考冲刺文言文《论语十二章》翻译句子练习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疑惑了。
(4)吾日三省吾身。
译文: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强迫其改变志向。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口技》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口技》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间一起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
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远远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走。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5、竖子,不足与谋。
小子,不值得和你共商大计。
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调 整
状语后置
词
式 3、 马之千里者
序
定语后置
规 代 等置后语殊言调
范 调 整 语 序
调 汉 , 、 置 前 句 文 整
语 要主、置式中语
的 语 法
按谓 照倒 现装
状 语 后
、 定 语
:
如 宾
一序 些。 特文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
。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省主语
遇 2、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补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固
定句式
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
留删换调补贯
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调 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叱咄( duō ) 翌日( yì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动词,担忧、忧虑的意思
(2)色愈恭,礼愈至
至: 周到、到位
(3)濂具以实对
具:同“俱”,都,完全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否:好坏优劣
3.下面含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D )(2分)
A.帝密使人侦视 B.坐客为谁?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
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
基本方法 :直译和意译 6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留、补、删、 换、调、贯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朝代 年号 地名
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国
年号 时间
人名
地名
保
年
3.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 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分) 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 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总结:中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 (封地)焉,曰:“以此修衣。”曾子不 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 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 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 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 其节也。”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 《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 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 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 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皇帝自称。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
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 病。
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5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
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 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
有
省数量词
充
省 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整
略 溪行,忘路之远近。
齐
行文省略的内容
语 省有 见 显语的 补
, 省 介 词
谓, 语省 ,主 省语 宾,
的 省 略 内 容
得句
通 顺 。 常
, 使 译 文
省 略 成 分 或
补 出
文 言 文 中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修
借代
辅
辞 用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词类活用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双 音 换 替
单音变双
换 词 字通换式汉词翻
成 现 代 汉 语
类 活 用 词
、
古 今 异 义
假 字 换 成 本
成 双 音 词 ,
: 单 音 节 词
语 。 基 本 模
汇 换 成 现 代
换 译
时 把 古 代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1、忌不自信。
。 宾语前置
倒 装 句
2、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华佗再见
2011年中考专题复习
之
文言文句子翻译
丽阳中学:张利哲
学习目标
1. 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 本方法。 2. 利用掌握的方法学会课外的文言语句的 翻译。 3.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 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留
官
人名
官名 人名 官名
不
地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
和现代汉语没有任何变化的词
不 词语词职器地号凡
留 动 , 也 或 等 物 名 、 朝
。 皆通现专名、人代
保用代有、书名、 留的汉名官名、年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假字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单 音 词 语
古今异义 3、策之不以其道。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2006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 (2007年)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2008年)
从内容上看,容易考 关键语句;
从古汉语角度,容易 考特殊句式;
从来源上看,容易考 课文下注释中的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009年)
C.卒获有所闻 D.善者与臣友
4.翻译下面句子。(2分)
诚然,卿不朕欺。 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5.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表现
濂 勤奋好学,尊敬老师 的品质;[乙]文表现宋
濂 实事求是,荐人唯贤
的品质。(2分)
我给你的
你要做的
试一试,翻译下列句子。
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以 意
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借代
译
译 活 根事说婉互修指
贯 出 、 据 的 法 说 文 辞 文 贯 上地,等、的言 通 下方用手借(句 地 文,典法代比中 灵要用)、喻带
命题者会选择什么类 型的句子翻译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03年)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005年)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2010年)
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
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分)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 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