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代代传
-关于写长征精神代代传的议论文作文_议论

关于写长征精神代代传的议论文作文_议论文从瑞金到陕西的长征征程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们能为集体牺牲自己: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机枪眼,让自己的战友安全度过机枪口,自己却中弹而牺牲;也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在过草地时,许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发现是死泥潭,但他们却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继续向前;更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在漫漫征程中,他们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决不会自己先起内讧,在粮食紧缺的时候,一只金色的鱼钩钓起的鱼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全连的战友先尝。
多么可歌可泣精神啊!如此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又怎能让它毁在我们手中呢?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具有远大理想,然后朝这个理想顽强奋斗,将梦想变为现实,让人生道路焕发光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正因为有这种精神, 神州五号才能成功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如果当时杨利伟想到只是自己的安危而退却了,那神州五号的设计和创造者废寝忘食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如果他退却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如果他退却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不会屹立于全世界了。
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那么,国家的兴衰是和我们紧密联系起来的,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国家的兴衰。
也许杨利伟就是想到了这一点,他才会义无反顾地甘愿乘飞船进入太空,他才会将理想和祖国的兴衰、命运结合起来。
传承长征精神,也是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
我们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
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地球之巅青藏高原的铁路才能建成,青藏高原铁路才会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上穿越里程最长的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长征精神代代传》课件

长征精神的定义
背景与历史
1
追求革命胜利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生存与发展而
艰难的征途
2
作出的极其艰苦的战略转移。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极端困难长征中发生的一系列英勇事迹和感人 故事至今令人激励。
核心价值观
坚定信仰
长征精神强调坚定的信仰,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结论和总结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传承与发扬。
团结合作
长征精神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不怕艰苦
长征精神告诉我们要有不怕困难和艰苦奋斗的勇气和毅力。
意义和影响
长征精神的意义和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世 界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
少先队队伍
长征精神在少先队队伍中得到 了传承和发展。
人民军队
长征精神是人民军队的宝贵财 富,激励着现代军人。
青少年教育
长征精神在青少年教育中得到 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当代社会的应用
1 企业管理
长征精神中的团结合作和坚持信仰的精神可以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
2 教育培训
长征精神中的不怕艰苦和坚持目标的精神可以在教育培训中得到应用。
3 国家建设
长征精神在国家建设中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奋斗。
长征精神代代传.

江 城 子 忆长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 飘。 浩气比 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 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 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七律 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作 乌兰夫 一九八六年十月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毅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一九三六年,余游击于赣南山脉一带,往来作战, 碑极艰苦。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 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 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长征魅力 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 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 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 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简介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 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 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 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 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 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 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 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 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 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 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 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 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 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 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每个世纪都有自己的神话。
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精英、军事天才和无数的贫苦农民完成的。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跨过了中国15个省份,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不化;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人烟罕至的沼泽草地;而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红军处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包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3天就发生一场激烈的大战。
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长征唤醒了中国千百万民众,给予他们时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
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
前几天报纸上说,一个博士自杀了,一个硕士跳楼了。
由此看来,我们当代青年的内心是多么脆弱!“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同70年前走在长征路上的红军相比,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是多么的幸福。
长征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照样听到红军战士的歌声,而且他们的歌声就是“我们真快乐,我们真快乐”,他们快乐什么?他们饥寒交迫,战斗和牺牲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但他们依旧是快乐的!今天的年轻人不愁吃,不愁穿,而且还有零花钱,而他们不快乐!一谈起个人事业、个人幸福、民族的兴衰,就不快乐了,就绝望自杀,多么可悲呀!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
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是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荣耀。
《长征精神代代传》课件

雪山草地
红军在雪山草地的极端环境中,凭 借坚定的信念,战胜了恶劣的自然 条件和敌人的围追堵截。
胜利会师
红军在胜利会师后,继续坚持信仰 ,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 了巨大贡献。
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血战湘江
在血战湘江的战斗中,红军将士 英勇抗敌,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
长征的起点。
四渡赤水
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红军英勇 无畏地穿越敌人的包围圈,展现
展望
在新时代,长征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需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长征精神的 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长征精神,传承和发扬 长征精神。
期待
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传 承方式和途径,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集体荣誉
红军将士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为了集体利益不 惜牺牲个人利益,展现了团结协作的崇高境界。
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乐观面对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将士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 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积极进取
红军将士在面对困境时积极进取,寻找突破口和机会,展现出了敢 于胜利的精神风貌。
勇往直前
05
总结与展望
对长征精神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评价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 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未来传承长征精神的展望和期待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重温革命长征情红色精神代代传征文优秀篇

重温革命长征情红色精神代代传征文优秀篇让我们重温长征中的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并传承长征精神吧!在艰难的长征路上,让长征火种代代传。
下面店铺整理了重温革命长征情红色精神代代传征文,供你参考。
重温革命长征情红色精神代代传征文篇1今天上午,我们“小浪花”追梦小队来到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听刘义夫爷爷、魏文英奶奶等新四军革命老前辈讲述革命的故事。
刘爷爷身穿别满军功章的军装,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让我们一下子喜欢上了他。
他给我们讲了他参加的抗日战争时的一次战役,日本鬼子见老百姓有啥就抢啥。
新四军战士挺身而出,虽然子弹在他们身后飞来飞去,但是他们个个都表现非常勇敢,不仅打败了日本鬼子,还帮老百姓夺回了失物。
到临睡前,刘爷爷脱下军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帽子顶上被子弹穿通一个孔,原来一颗子弹从他的头顶飞过了。
我以前听说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但我今天要说这颗子弹真的长了眼睛的!有惊无险啊!魏文英奶奶,其实她的年龄和我的马阿太一样大了呢!今年九十三岁高龄的她,精神奕奕,一打开话匣子,她滔滔不绝!她主要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她说当时朝鲜非常冷,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很多战士的脚趾被冻伤了,就要被截去脚趾,不然就会有截肢的危险,还会危及生命。
他们医疗队一切为了伤员,他们为伤员挖防空洞,他们把自己的血型都贴在帽子上记在心里,一旦手术室里有伤员需要输血,有合适血型的同志就自告奋勇马上跑到手术室,拉起衣袖就献血。
战友之间的情谊深啊!听魏奶奶讲抗美援朝战争,刘爷爷补充说他曾经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抓到一个美军空军飞行员,当时美军的战斗机被我军击落,这个飞行员跳伞时降落伞被大树挂住了,他就被我军俘虏了。
刘爷爷想审问这个俘虏,想知道敌军有多少装备,但是他不会说英语。
所以刘爷爷强调说要让我们小朋友学好英语很重要。
我们还问了革命老前辈很多问题,我们特别想知道新四军面对武器装备更先进的日本鬼子打胜仗容易吗?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天气那么冷,美军那么厉害,我军是靠什么获胜的呢?爷爷奶奶们耐心地回答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长征精神代代传

长征精神代代传 节选
诗歌二首
欣赏图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毛泽东(1893~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物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湖南湘 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 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 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 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长征精神代代传 节选
朗诵:胡晓骞
诗歌二首
朗诵:冯云洋
“长征精神代代传”主题策划

第一课时“长征精神代代传”主题朗诵会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从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在活动中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不怕困难迎刃而上,塑造乐观、耐挫、顽强、自强不息的健康心理让民族精神在他们身上闪烁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活动策划和组织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二、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长征的朗诵材料,或者自己创作。
2.先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合适的朗诵材料,做好分工。
再以班级为单位,对节目进行合理编排。
选出主持人、写好串词。
3.按分工进行排练。
对朗诵提出要求并进行相应指导。
4.对活动的道具、配乐、布景和化装进行简单准备。
三、活动要求: 1.搜集合适的朗诵材料,鼓励自己创作或者对已有朗诵材料进行改编整理。
2.小组之间要分工协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朗诵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进行节目训练。
3.要用普通话进行朗诵,口齿清晰、感情贴切。
对朗诵材料尽可能背诵下来。
4.节目表演时所需的化装、配乐和道具等准备工作由节目所在小组共同解决。
四、活动过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主持人合背景音乐《长征组歌》:。
这雄壮豪迈、深沉浑厚地歌声带着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七十一年前血与火交织的难忘岁月。
主持人1:草地,一望无际。
主持人2:空中无飞鸟,陆地无走禽。
主持人合::战士们脚印跟着脚印,勇敢地走不停。
长征精神,讲不完,革命事业,干不完。
祖国的希望在年轻的一代,我们不仅仅要记住那段历史,更要好好学习,让长征精神更上一层楼。
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华夏儿女,长征的赞歌将代代传颂“长征精神代代传”朗诵会现在开始。
第一篇章忆长征诗歌朗诵《深情回望长征路》。
学生1:回望长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优秀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学生2:它与我们愈挫愈奋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与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主的世纪梦想紧相伴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长征精神继承人
淮安市三河小学 朱梦雪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年前,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就是要我们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