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合集下载

4.2._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4.2._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1)制动力;(2)制动力平衡要求;(3)车轮阻滞力;(4)制动协调时间。

2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1)用反力式滚筒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即油污。

驾驶员将车辆驶上滚筒,位置摆正,变速器置于空档,启动滚筒,使用制动,测取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以避免车轮抱死,允许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和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和作用力不计入轴荷;也可采取防止车轮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2)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或油污。

驾驶员以5km/h~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得的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

3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技术要求(1)(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车轴制动力的要求见表4-1。

表4-1车辆类型制动力总和整车质量的百分比%前轴制动力于轴荷的百分比%空载满载汽车、汽车列车60 50 60*注:空、满载状况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比较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3)车轮阻滞力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5%。

(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了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5)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限制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0.8s。

编制说明-商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商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商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一、引言商用车制动系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装备,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制定,对于保障商用车行驶安全、提高制动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商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二、技术要求1.制动力输出商用车制动系统应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力输出,以确保在各种路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停车。

制动力输出应根据车辆的载荷和速度进行调整。

2.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商用车制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应具有稳定的性能。

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应短,制动力输出应平稳,制动褪力和传递系数应稳定。

3.制动距离商用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要求。

制动距离应足够短,以减少事故风险。

4.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商用车制动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正常工作。

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零部件的耐久性应得到保证。

5.制動系統的回控性商用车制动系统在制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回控性能,司机在操纵过程中应感到灵敏和准确,能够及时调整制动力的大小。

三、试验方法1.手动制动力测试使用相应的测力传感器和测试仪器,对商用车制动系统的手动制动力进行测试。

根据车辆的负载和速度,通过手动制动踏板测量并记录制动力的变化。

2.制动稳定性试验在特定路况下,对商用车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试验。

根据车辆的负载和速度,进行多次制动,记录制动褪力和传递系数的变化,并评估制动系统的稳定性。

3.制动距离测试在规定的路况下,测试商用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

根据车辆的起始速度和制动力,记录制动距离,并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进行评估。

4.制动系统可靠性试验通过长时间的模拟使用和特定条件下的试验,评估商用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记录系统的工作时间、故障次数和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评估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5.制动回控性试验在特定条件下,对商用车制动系统的回控性能进行试验。

通过模拟常见的操纵动作,记录司机操纵制动系统的反应时间和准确度,并评估制动系统的回控性能。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标准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是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因此,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准确的试验和评价,对于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和驾驶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应包括制动距离试验、制动灵敏度试验和制动稳定性试验。

制动距离试验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效果。

通过在不同速度下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可以得出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从而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

制动灵敏度试验则是评价汽车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通过对制动踏板的响应时间和制动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试验,可以评价出汽车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制动稳定性试验则是评价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包括制动时的侧滑情况和车辆的稳定性。

其次,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在进行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试验结果,才能真实有效地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

同时,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应采用专业的试验设备和仪器,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专业的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支持下,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最后,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应定期进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汽车制动性能是一个动态的指标,随着汽车的使用时间和里程的增加,汽车的制动性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应定期进行,及时发现汽车制动性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是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采用专业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定期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保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则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依据。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汽车制造商、检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提高汽车制动性能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制动力平衡、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失灵、制动温升等方面的内容。

制动力平衡是指在不同路面条件下,车轮的制动力是否能够保持平衡,避免因制动不均匀而导致车辆失控。

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制动状态下所需的距离,这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制动灵敏度和制动效果。

制动稳定性则是指车辆在制动状态下是否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制动过程中的侧滑或打滑现象。

制动失灵和制动温升则是指车辆在长时间制动或紧急制动情况下,制动系统是否会出现失灵或者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影响制动效果。

其次,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重要性何在?首先,汽车制动性能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一辆制动性能良好的车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制动,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规范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行为,促使其加强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控制,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

最后,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汽车检测行为,保障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如何有效执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呢?首先,汽车制造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设计和生产,确保制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汽车检测机构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对新车和在用车辆进行定期的制动性能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制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驾驶员也应定期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制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做到安全驾驶。

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是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制动距离指的是车辆从制动开始到完全停下所需的距离,是评估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而制动稳定性是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包括不抱死、不打滑、不漂移等。

制动距离的要求通常涉及两个方面:制动时间和制动力。

首先,制动时间是指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到制动器开始发挥作用所需的时间。

制动时间越短,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快地停下来,从而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

因此,制动系统需要快速响应驾驶员的指令,并传递给刹车器使其迅速发挥作用。

其次,制动力是指刹车器对车轮施加的力量,用于减缓车辆的速度。

制动力越大,车辆的制动距离越短,但过大的制动力可能导致车轮抱死或打滑等问题。

因此,制动系统需要在提供足够的制动力的同时,确保稳定的制动效果。

制动稳定性主要与制动力的分配和转向稳定性有关。

一方面,制动系统需要能够根据车辆的不同状态和道路条件,在前轮和后轮之间合理分配制动力。

一般情况下,汽车前轮的制动力要大于后轮,这是因为在制动过程中,汽车的重心会向前转移,导致前轮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

然而,过大或过小的制动力分配都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过大的制动力分配可能导致车轮抱死,使车辆失去操控性,而过小的制动力分配则可能导致制动不足,延长制动距离。

另一方面,制动过程中车轮的转向稳定性也需要得到保证。

制动过程中,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如果车轮发生打滑或漂移,将极大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甚至导致事故。

为满足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现代汽车制动系统通常采用以下技术和装置:1.制动助力装置:制动助力装置能够帮助驾驶员施加更大的制动力,减小驾驶员的踏力,缩短制动时间。

2.防抱死刹车系统(ABS):ABS能够根据车轮的转速变化,实时调整制动力的分配,避免车轮抱死,保持最佳的制动稳定性,并防止车辆的打滑。

3.刹车盘和刹车片:刹车盘和刹车片的材料和结构对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21670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1670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1670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必要制定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以下是关于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制动系统技术要求方面,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 制动力要求: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以确保车辆安全停车。

2. 制动距离要求: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应能在一定速度下,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将车辆停下。

3. 制动稳定性要求:制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出现抖动、偏移等现象。

4. 制动系统灵敏度要求:制动踏板的操作应灵敏且具备可控性,能够让驾驶员精确控制制动力度。

5. 制动系统的耐久性要求:制动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并能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

6. 制动系统的防抱死功能要求:制动系统应配备防抱死系统(ABS),以避免车轮抱死情况的发生。

其次,在试验方法方面,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需要进行以下试验以确保其符合技术要求:1. 制动力试验:通过测量制动力大小,检验制动系统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2. 制动距离试验:在规定速度下进行紧急制动,测量车辆的制动距离,以评估制动系统的性能。

3. 制动稳定性试验:进行频率和幅度变化的制动试验,以观察制动系统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4. 制动灵敏度试验:测试制动踏板的操作灵敏度和制动力度调节的可控性。

5. 制动系统的耐久性试验:进行长时间的制动工作试验,以评估制动系统的耐久性能。

6. 防抱死系统试验:测试防抱死系统的功能性能,包括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操作响应和制动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要求的制定和试验方法的执行,可以确保乘用车行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这对于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也提升了乘用车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单元四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单元四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单元四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等方式获取车辆信息;2.能够正确掌握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3.能正确的制定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工作计划,并和小组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工作任务;4.能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检测设备对检测车辆进行检测;5.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6.能正确填写任务工作单;任务描述:东风标致研制出一款新车,派你对其进行燃油经济性检测。

学习任务一汽车制动性能标准的确定一、相关知识1.对汽车制动系的要求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状况的变化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停车的安全性。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提出的部分要求如下:(1)机动车必须设置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汽车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系统的操纵机构的任何部件失效时,仍具有应急制动功能。

(2)行车制动系的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该车的有关技术条件。

(3)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时的踏板力,对于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500N,对于其他车辆不大于700N。

驻车制动手操纵时,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400N,其他车辆不大于600N;脚操纵时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500N,其他车辆不大于700N。

(4)液压行车制动在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时,踏板行程不得超过踏板全行程的3/4,制动器装有自动调整间隙装置的车辆的踏板行程不得超过全行程的4/5。

驻车制动的操纵装置一般应在操纵装置全行程的2/3以内产生规定的制动效能,驻车制动机构装有自动调节装置时允许在全行程的3/4以内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

(5)采用气压制动的机动车当气压升至600k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mm后,其气压的降低值应不大于10kPa。

在气压为600kPa的情况下,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单车气压降低值不得超过20kPa;列车气压降低值不得超过30kPa。

制动系检测

制动系检测

次试验全部完成,提高试验或检测效率。
4)结构简单、安全方便,不需专门的混凝土基础;日常维护 方便、耗电量低。 5)重复性差、占地面积大、需要助跑车道;
(3)惯性式制动试验台
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用旋转飞轮的转动惯量模拟车辆 道路行驶时的平移动能,测试结果与实际工况更为接近。
制动时,轮胎对滚筒表面产生阻力,由于滚筒传动系统具 有一定的惯性,因而滚筒表面将相对于车轮移过一定距离。因 此,惯性式制动试验台可以模拟道路制动试验工况。
(1)反力式制动试验台
(1)驱动装臵 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 (2)滚筒装臵 由四个滚筒组成。 每对滚筒独立设臵,有主动
电动机的转动 通过减速器内的蜗轮 蜗杆和圆柱齿轮传动 传递给主动滚筒 通过链传动
滚筒和从动滚筒之分。
传递给从动滚筒
工作过程
(3)测量装臵
主要由测力杠杆、测力传感器和测力弹簧等组成。 测力杠杆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减速器连接 测力杠杆的位移或力
杠杆前端的测力传感器
反映制动力大小的电信号
工 作 过 程
指示与控制装置
(4)举升装置 为了便于汽车出入试验台,在两滚筒之间设有举升装 置,一般由举升器、举升平板和控制开关等组成。
(5)第三滚筒 测量车轮转速;当被检测车轮制动时,转速下降至接近
抱死时,向控制装置发出信号使驱动电机停止转动,以防止
滚筒剥伤轮胎、保护驱动电机。
现用的路试检测检测设备
1.非接触式多功能速度仪
可检测:制动距离、速度、MFDD、减速度、油耗、制动时间
2.制动踏板力计
3.转向盘转动量扭矩检测仪
美国现代便携式制动性能检测设备
VC3000便携式制动性能检测仪
测量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机动车类型
制动
初速度 km/h
空载检验制动 距离要求
M
满载检验制动 距离要求
M
试验通道宽度
m 三轮汽车 20 ≤5.0
2.5 乘用车
50 ≤19.0 ≤20.0 2.5 总质量不大于 3500kg 的低速货车 30 ≤ 8.0 ≤ 9.0 2.5 其他总质量不大于 3500kg 的汽车 50 ≤21.0 ≤22.0 2.5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列车 30 ≤9.5 ≤10.5 3.0 其他汽车 30 ≤9.0
≤10.0 3.0 两轮普通摩托车 30 ≤7.0 —— 边三轮摩托车 30 ≤8.0 2.5 正三轮摩托车 30 ≤7.5 2.3 轻便摩托车
20 ≤4.0
—— 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 20 ≤6.0
≤6.5
3.0 手扶变型运输机
20
≤6.5
2.3
1.1.1.1 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验行车制动性能
汽车、汽车列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及制动稳定性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规定,且制动协调时间对液压制动的汽车应小于等于 0.35s ,对气压制动的汽车应小于等于 0.60s ,对汽车列车、铰接客车和铰接式无轨电车应小于等于 0.80s 。

对空载检验的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有质疑时,可用表 4规定的满载检验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进行。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DD :
=
MFDD ()
b
e e
b S S V V --92.2522
式中: MFDD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m/s 2 );
o V ——试验车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 b V ——0.8o V ,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 e V ——0.1o V ,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
b S ——试验车速从o V 到b V 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 ); e S ——试验车速从o V 到e V 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 )。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表 4规定的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或表 6所规定的制动力)的 75%时所需的时间。

表2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要求
机动车类型
制动
初速度
km/h
空载检验
充分发出的
平均减速度
m/s2
满载检验
充分发出的
平均减速度
m/s2
试验通道宽度
m
三轮汽车20 ≥3.8 2.5 乘用车50 ≥6.2≥5.9 2.5 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低速货车30 ≥5.6≥5.2 2.5 其他总质量不大于3500kg 的汽车50 ≥5.8≥5.4 2.5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列车30 ≥5.0≥4.5 3.0 其他汽车30 ≥5.4≥5.0 3.0
1.1.1.2 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要求
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以下要求:
a)满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
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500N;
其他机动车≤700N。

b)空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
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400N;
其他机动车≤450N。

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除外)检验时,踏板力应小于等于350N,手握力应小于等于250N。

正三轮摩托车检验时,踏板力应小于等于500N。

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运输机组检验时,踏板力应小于等于600N。

1.1.1.3 合格判定要求
汽车、汽车列车在符合7.10.2.规定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下的路试行车制动性能如符合7.10.2.1 或7.10.2.2,即为合格。

表3 台试检验制动力要求
机动车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荷a的百分比空载满载前轴b后轴b
三轮汽车———≥60 c
乘用车、其他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汽车≥60≥50≥60 c≥20 c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列车≥55 ≥45 ————
其他汽车≥60≥50≥60 c≥50d
普通摩托车——≥60≥55
轻便摩托车——≥60≥50
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动态轮荷之和计算。

b 机动车(单车)纵向中心线中心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用平板制
动试验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

c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均应满足此要求。

d 满载测试时后轴制动力百分比不做要求;空载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35%;总质量大于3500kg的
客车,空载用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时应大于等于40%,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