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和古希腊哲学,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和古希腊哲学,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西方哲学。
前面的文章,我们分享了从古希腊泰勒斯开始一直到后苏格拉底时期的四大哲学流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主义学派和犬儒学派。
其中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是对后苏格拉底时期,尤其是罗马帝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思想流派。
比如我们前面了解到,欧洲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就非常崇拜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他曾经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在后苏格拉底时期之后,罗马帝国横扫整个欧洲,成为欧洲的霸主,但在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在此后的1000年里,我们通常称欧洲这段时期为“黑暗的中世纪”。
这段时期的无论在科学、思想还是文化上,欧洲都陷入了黑暗无法自拔,但是在哲学思想上有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也出现了几位伟大的思想家,而这一千多年里,哲学思想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教父哲学阶段和经院哲学阶段。
教父哲学教父哲学阶段主要时间是从公元1世纪末到公元10世纪这段时间,在了解教父哲学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基督教的起源,基督教和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宗教派别。
基督教的发源地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会,起初只是犹太人中的一种信仰,其创始人是耶稣,这个人应该大家都听说过,就是哪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
而且我们今天的公元纪年,也是基于耶稣的出生日期来的,耶稣出生的哪一天被定位“公元元年”。
而为什么叫“基督教”呢?“基督”在希腊语里面是“救世主”的意思,而他的创始人耶稣就是“救世主”,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耶稣基督”。
那基督是谁呢?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因为有太多的版本了,但是基本上来说都是带有神话色彩的。
耶稣出生于伯利恒,在今天巴勒斯坦中部的城市),他是基督教的核心人物,在三十岁时左右开始传道,根据《圣经》记载,三十三岁左右时在罗马总督比拉多执政时受难、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后被门徒埋葬,第三天复活、并向门徒显现,四十日后升天,并预言他必要在世界穷尽的审判之日在光荣中降临,建立荣耀的天国,给善带来最后的胜利,所以,这里你就理解为什么被称为“耶稣基督”了。
古希腊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开端,对整个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古代希腊社会,也影响了罗马帝国以及中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现代文明。
那么,古希腊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起源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初期,发生在爱奥尼亚地区的“自然哲学家”们被认为是古希腊哲学的奠基人。
这些自然哲学家试图用理性思考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提出了诸如“万物由水构成”、“万物流变不居”的理论,开启了古希腊哲学关于自然和宇宙的探讨。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创建了柏拉图学派,并在《理想国》中提出了“理念”、“善”等概念,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柏拉图学院的学生,他对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西方思想。
各家流派除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外,古希腊还涌现出不少其他重要的哲学家和不同流派。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数学和数理思维,而唯心主义者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和人类自身。
斯多亚派则强调伦理实践,狄欧根尼派则探讨原子论等。
影响与传承古希腊哲学不仅对后世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影响到东方文化,并通过罗马帝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与古典哲学相结合,在教育、宗教和社会制度上产生深刻影响。
直至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哲学才重新被人们重新研究和传承。
今天看来,古希腊哲学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有着独特魅力。
从其起源、发展到各家流派及其思想内容以及对后世文明的影响和传承过程,都展示了古希腊哲学在思想领域里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
古希腊哲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
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
发展简史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东方伊奥尼亚地方的一些哲学家开始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
他们提出的非物质性的抽象原则,对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影响很大。
影响(来源:古希腊哲学南丰公益书院)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在宗教方面,古典希腊哲学对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腊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犹太教的希腊化,著名犹太哲学家:亚里斯多布鲁斯(Aristobulus)和斐洛,便采用了寓意的解经方法。
而在基督宗教当中,早期的教会父老(即教父)都融合了古希腊哲学的思想和解经方法。
由於受著名的教父游斯丁、俄利根和特土良等所影响,形成了很多基督教传统教义。
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基督教神学、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都可见得到。
前苏格拉底时期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特别是一群通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
这不是为了否认其他在古埃及、闪族以及巴比伦文化里出现的早期哲学家而作的谣传。
诚然,每个文化中都存在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而我们有证据证明一些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可能至少接触过某些古埃及和巴比伦思想的作品。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一、希腊哲学的起源1、前苏格拉底哲学:主要关注自然学和宇宙论,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等。
2、苏格拉底哲学:关注伦理学和人类学,以对话和质问的方式探究真理和美德。
3、柏拉图哲学:创立了理念论和灵魂三重结构,影响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
4、亚里士多德哲学:建立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关注实体、真理和逻辑原理。
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主要关注基督教信仰和神学,如奥古斯丁、拉克坦提乌斯等。
2、经院哲学:在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上,发展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如安瑟尔姆、阿奎那等。
三、现代哲学1、文艺复兴哲学:关注人文主义和人类自由,如伊拉斯谟、弗朗西斯·培根等。
2、经验主义哲学:关注经验和实践,强调观察和实验,如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等。
3、理性主义哲学:关注理性和演绎法,如笛卡尔、斯宾诺莎等。
4、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关注先验论和绝对精神。
四、20世纪哲学1、分析哲学:关注语言和逻辑分析,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现象学:关注经验和意识,探究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存在意义,探究人类的自由和责任,如萨特、加缪等。
4、后现代主义哲学:关注多元性和相对性,批判现代性和宏大叙事,如福柯、德里达等。
五、其他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1、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尼采:批判了基督教道德和现代性,提出了超人概念和永恒轮回学说,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对现代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探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观点、方法和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底蕴和精神。
浅谈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浅谈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摘要:基督教被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悠久的发展史及其中心神学思想源远流长,其神学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神学”、“诺斯替教”、“护教者的学说"、“逻各斯学说”、“自由意志和原罪”等阶段。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为信仰天主上帝,崇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基督教分为众多派系传遍全球,其主要包括有罗马公教(天主教)、正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
东方教会(景教)在3、4世纪传入中国、亚洲中部和蒙古等地.基督教中的罗马公教(天主教会)在全世界是信徒发展最多的宗派,人数占基督徒半数以上.在我国大陆,以新教教徒居多,教义及名词以新教《圣经》即和合本圣经版本最为普及和认知。
罗马公教(天主教)、正教(东正教)、仍保留着七大圣事和弥撒的圣礼。
全球共约有21—26亿人口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30%-37%、有信仰人口的40。
21%,为全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1].一、早期神学“神学”源于希腊文“theologia",由“Theos”和“logos”两词组合而成,古希腊哲学家用以指关于诸神谱系的研究和记述。
基督教早期教父用以指对《圣经》中论述上帝、基督及其与世人的关系的研究.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迅速发展,哲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基督教神学的涵义缩小为对基督教信仰内容作系统的研究和理论化的说明。
一般立论的出发点,都根据所信仰的启示,包括圣经和教会传统,并借用哲学推理对信仰以及基督教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作出论证.在基督宗教早期信仰体系的形成中,古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认为,“两希”(古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传统与基督宗教诞生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1世纪前后的罗马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早期教父时期所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处境是其得以建构起来的历史起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哲学是早期教父运用和借鉴希腊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一个必然的或基本的结果。
其基本的或必然的理论形态是神学思想或体系。
哲学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或可能的产物。
但是,某种体系只要运用或借鉴哲学思想及其观念,那么哲学的思考方式及其问题意识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到这一体系中,从而会催生一种特有的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
这种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形成一种相对连贯的思想体系或运动。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哲学思想背景作者:翟志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宗教学系主任。
宗教与哲学之间所具有的那种信仰与理性的张力关系,使得它们的相遇往往呈现出对立与冲突的态势。
因而,就宗教信仰体系本身或对某些神学家来说,哲学问题及与其关系,可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外在性,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意识。
这就是基督宗教产生时与希腊哲学遭遇中所呈现出的状态。
然而外在的对立并不是基督宗教与希腊哲学相遇中唯一呈现出来的东西。
就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其中发展和演变的思想处境来说,它与希腊哲学之间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的关系,除了公开的冲突之外,后者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体系和神学体系中还获得了一定的建构意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其探究的内在问题。
也就是说,在基督宗教神学体系的早期建构中,无论它是如何看待哲学的地位,哲学问题或由它提出的问题,则是这种建构必须回应的。
而这种回应既有对立与排斥,也有融合与接纳。
一、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处境基督宗教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
该地区隶属于罗马帝国政治控制、希腊文化在公共层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但同时它又是以色列民族长期生存和生活、希伯来宗教和文化传统在民间广为流行的区域。
基督宗教与希腊哲学的遭遇并展开的对立、冲突与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的。
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交融

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交融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欧洲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化传统,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交融,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希腊时期达到巅峰。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人在哲学、艺术、政治、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他们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和学者。
古希腊的艺术表现形式,如雕塑、绘画、戏剧等,至今仍然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欣赏和研究。
基督教文化则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之一。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中东地区,随后传播到罗马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
基督教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欧洲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基督教的教义和圣经对欧洲的法律、教育、政治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交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探索宇宙和人类的本质,提出了许多关于神的思考。
这些思想为基督教的神学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的艺术也对基督教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基督教的艺术形式中出现了许多古希腊的元素。
此外,希腊的语言和文化也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基督教早期,希腊语成为了传播基督教的主要语言,希腊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也渗透到了基督教的教义和仪式中。
基督教的教父和神学家们也受到了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他们将基督教的教义与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融合和解释。
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交融不仅在欧洲有着深远影响,也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交融充分展示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变迁性。
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交融使得欧洲文化更加丰富多样,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实用版】目录1.欧洲哲学史概述2.古希腊哲学3.古罗马哲学4.中世纪哲学5.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6.17 世纪哲学7.18 世纪哲学8.19 世纪哲学9.20 世纪哲学正文【欧洲哲学史概述】欧洲哲学史是对欧洲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涵盖了多个阶段的哲学思想。
它不仅包括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还反映了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对哲学思想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欧洲哲学史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其最早的哲学家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们试图寻找世界的本原。
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包括泰勒士、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
公元前 5 世纪,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哲学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向对人类自身及其道德、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方向。
【古罗马哲学】古罗马哲学受到古希腊哲学的直接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是西尼加和斯多葛派。
他们主张理性克制欲望,追求道德上的完美。
古罗马哲学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他将基督教教义与古罗马哲学相结合,为中世纪哲学打下基础。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哲学家们试图将基督教信仰与古希腊哲学相结合。
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是托马斯·阿奎那,他提出了自然法思想,并将基督教教义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相结合,为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并试图从中寻找人文主义的精神。
彼特拉克、埃拉斯谟等人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启蒙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
【17 世纪哲学】17 世纪哲学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哲学家们开始对宗教、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
他们主张怀疑一切,从理性出发重建知识体系,为启蒙时代的到来铺平道路。
【18 世纪哲学】18 世纪哲学是启蒙运动的高潮,哲学家们主张理性、自由和平等,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早期教父时期所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处境是其得以建构起来的历史起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哲学是早期教父运用和借鉴希腊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一个必然的或基本的结果。
其基本的或必然的理论形态是神学思想或体系。
哲学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或可能的产物。
但是,某种体系只要运用或借鉴哲学思想及其观念,那么哲学的思考方式及其问题意识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到这一体系中,从而会催生一种特有的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
这种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形成一种相对连贯的思想体系或运动。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哲学思想背景作者:翟志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宗教学系主任。
宗教与哲学之间所具有的那种信仰与理性的张力关系,使得它们的相遇往往呈现出对立与冲突的态势。
因而,就宗教信仰体系本身或对某些神学家来说,哲学问题及与其关系,可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外在性,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意识。
这就是基督宗教产生时与希腊哲学遭遇中所呈现出的状态。
然而外在的对立并不是基督宗教与希腊哲学相遇中唯一呈现出来的东西。
就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其中发展和演变的思想处境来说,它与希腊哲学之间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的关系,除了公开的冲突之外,后者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体系和神学体系中还获得了一定的建构意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其探究的内在问题。
也就是说,在基督宗教神学体系的早期建构中,无论它是如何看待哲学的地位,哲学问题或由它提出的问题,则是这种建构必须回应的。
而这种回应既有对立与排斥,也有融合与接纳。
一、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处境基督宗教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
该地区隶属于罗马帝国政治控制、希腊文化在公共层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但同时它又是以色列民族长期生存和生活、希伯来宗教和文化传统在民间广为流行的区域。
基督宗教与希腊哲学的遭遇并展开的对立、冲突与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的。
希伯来传统与希腊文化的交汇与互动构成了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这一背景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导致冲突与挑战的因素。
就前者来说,犹太教的信仰实践和罗马帝国的政治架构及其流行的希腊文化催生了基督宗教的产生,为其提供了赖以孕育和兴起的信仰资源和认知资源。
一方面,基督宗教与犹太教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
犹太教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上帝的观念、关于上帝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观念、关于对神圣的救世主(弥赛亚,Messiah)的期待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神论信仰等等,都为基督宗教的产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仰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有犹太教相关的宗教思想和信仰观念,基督宗教关于上帝的信仰、特别是关于耶稣基督的信仰则是难以想象的。
另一方面,希腊、罗马文化及其政治架构构成了基督宗教在其中孕育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希腊文化在为犹太教提供思想资源的过程中,也为基督宗教的形成开辟了一定的历史基础。
虽然在基督宗教刚刚兴起的时期,希腊文化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哲学呈现出了折中主义的颓势,出现了被蒂利希称之为以怀疑主义为终结的“希腊哲学家要建立一个意义世界的伟大企图”的“崩溃”。
然而从大约公元前4世纪开始的希腊化时期已将希腊文化与希腊精神扩展到了帝国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包括巴勒斯坦地区在内的东地中海世界,已是一个在社会政治(公共)层面上受希腊语言和希腊文化支配的世界――希腊哲学和传统多神教崇拜长期以来成为罗马公民流行的精神生活和信仰生活的基本核心。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希腊文化为基础的精神生活和信仰生活是受到强大的帝国权力为后盾并为它所竭力维护。
受到罗马帝国权力支撑和维护的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广阔的帝国疆域内逐步形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原则,蒂利希称之为“普世主义”的原则。
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覆盖了整个地中海区域,包括现在的南欧、北非和西亚广大的地区。
在这个由众多民族和文化构成的疆域内,罗马建立起了一种整体的和普世的意识,“要求帝国的权力普及于整个世界”。
虽然这种“普世主义”并一定象蒂利希所说的那样导致“民族与文化崩溃”这样严重的后果,但它确实产生了某种“与个别的民族历史相对立”的“世界历史意识”。
这种“意识”不仅强化了罗马帝国的政治控制和文化控制,同时也为基督宗教超越民族信仰的传播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塑造了普世性质――如使徒保罗的外邦传教立场及基督宗教在早期逐步形成的所谓的“公教”性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蒂利希宣称罗马教会“追随罗马帝国”并接受了它的“遗产”。
伴随着大一统的普世主义在罗马帝国流行开来的是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思想。
这些哲学思想长期以来对希腊罗马传统多神教信仰之神话和礼仪的批判性消解(怀疑主义)、对超验实在的推崇(柏拉图传统)、对逻各斯观念的解释(斯多亚学派)等等,都给予早期基督宗教以非常重要的影响,“成为许多基督教思想的直接来源”。
虽然犹太教传统和希腊罗马的文化政治理念,构成了基督宗教众多信念孕育与诞生的较为有利的思想文化环境。
然而,基督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团体在这种环境中的传播与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反它在一开始就遭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困难。
这些困难既有政治上的,也有宗教上的和哲学上的特别是哲学上的困境,具有更为长久的理论意义。
从源流上看,古以色列民族在长期颠沛流离生活中所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神教信仰和神圣性的“弥赛亚”观念构成了基督宗教产生的基本信仰基础。
因此,在新约时期,耶稣基督的信仰身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理解和被确认的。
虽然以色列人的犹太教构成了基督宗教得以产生出来的信仰母体,而且早期基督徒的前身份是犹太教徒,罗马当局也把最早的基督宗教团体视为犹太教的一个新支派。
然而,基督宗教是一种不同于犹太教的新型信仰形式。
这是它的创立者耶稣及其门徒在一开始就充分意识到的。
正是这种意识及其所表达出的言行,先后引起了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等犹太主要派别的不满与嫉恨,使得基督宗教在传统犹太教徒那里多少成为不受欢迎的宗教信仰形式。
基督宗教在早期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体现在早期基督徒对其独特信仰身份的宣告与强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传统犹太教社团的排斥,还在于在更为广泛的帝国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中所遭遇到的敌视。
后者对基督宗教发展的影响甚至更为重要。
这种状况在公元2世纪初前后、当基督宗教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派别时更为显著。
早期基督宗教团体和教会因其自身的信仰对象、礼拜仪式和群体生活而体现出了与传统的希腊罗马宗教和文化观念的不同(例如因不向罗马神庙献祭而被视为是对罗马政府的不敬,因其相对“封闭”的团体生活而被怀疑具有反政府和不道德的倾向),从而引起了罗马帝国当局和社会不同阶层的误解、迫害与压制。
这些误解和敌视最为集中地体现在以罗马皇帝为首的各级官员所实施的政治压制与迫害,以及以希腊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哲学文化批判与责难。
哲学的责难典型地体现在塞尔修斯(Celsus,约2世纪中后期)的看法上,他把基督宗教看做是狂热迷信和哲学片断的混合物,对之进行了影响极为广泛的批判。
这些迫害与敌视构成了基督宗教早期发展相当不利的外部环境。
虽然犹太民族的传统信仰与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为基督宗教的建构提供了内在的信仰资源和赖以理解的思想资源。
然而,当基督宗教以相对独立的信仰形式在犹太文化中确立并在罗马帝国疆域内传播的时候,它却遭遇到了“一种双重的控告”,政治上的控告把它视为是对帝国结构的破坏,哲学上的控告则把它看做是荒诞的――既自相矛盾又没有意义。
如何应对这些责难、控告与迫害而为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辩护,就成为摆在早期教会与众多神学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护教运动中的哲学诉求当基督宗教在公元100年前后以相对独立的信仰形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它尚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这些问题既包括了教会内部的信仰实践和教义的建构与解释,也包括了为应对罗马帝国政治迫害和希腊哲学批判而做出的辩护与回应。
对这些问题首先做出反应的是被称之为“使徒后教父”的一批神学家,他们对教会内部的信仰实践、信徒的行为与道德生活、律法主义、教会的正统性等有关基督徒正确信念和行为的问题,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与他们生存的时代几乎同时、但比他们的活动更为长久、意义也更为重大的是那些被称之为“护教士”的神学家。
与“使徒后教父”相比,护教士神学家更为关注政治与哲学上的敌对与歧视问题,关注公共话语层面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虽然“使徒后教父”对有关问题解释与说明的神学性质和信仰地位在历史上引起了颇多的争议,而护教士则过多地关注于基督宗教与罗马政治及其思想文化的关系,但他们却是在使徒时代之后最早对信仰实践乃至神学问题做出思考与探究的,在某种意义上开创了基督宗教神学思想的先河,从而在基督宗教神学思想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护教士神学家主要是在应对外部的误解、批判和敌视中开始神学思想历程的。
“辩护”(a-pology)来自于希腊文apologia,意思是在有人控告你时,对法庭上的审判做出答辩或回答,是一种为了或代表被告在法官面前所做的正式陈述。
那么,导致基督宗教早期神学家答辩的控告主要是由什么人在哪些方面作出的呢?控告主要来自于宗教人士(如犹太教徒和罗马传统多神教信仰者)、政治家(如罗马皇帝)和哲学家,谴责基督宗教信仰的荒诞性、不合理性以及对帝国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危险性。
或许,来自于政治和哲学的控告最为重要。
因为政治的控告往往伴随着或演变为暴力式的镇压,而哲学控告不仅涉及到基督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认知合理性问题,而且会为“政治当权者接收过来”,产生“非常危险”的“政治后果”。
这些“危险的政治后果”对于基督宗教团体或基督徒个人的生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为了消除这种后果或使它不至于无休止地继续下去,早期教会不仅采取各种政治手段来抗争被压制的命运,而且也运用众多书面的或其他说理的方式来为自身信仰的合理合法性辩护。
从实际效果上看,说服罗马当权者相信基督宗教信仰是合理的且不会对帝国的社会政治安全构成威胁,当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这乃是大多护教者的辩护词所致力的目标,在宣称其信仰合理合法并要求公正待遇的过程中,试图最终“从异教皇帝那里为基督徒获得正式认可的公开从事其宗教信仰的权利”。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或者说,护教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来为其信仰的合理合法性辩护?从实际可能性上看,这种辩护如果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政治层面和公共层面上为罗马当局所认可。
在当时,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所具有的主导地位,使它在社会层面上已然成为衡量各种思想体系与信仰体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主要标准。
因此,能否和如何借鉴并利用希腊哲学资源来为基督宗教辩护,就成为当时大多护教者思考的核心问题。
从辩护的角度上看,来自于哲学的是所有控告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且易于从中导引出一种可怕的政治灾难。
鉴于此,从哲学上消除基督宗教的不合理性,在护教士那里就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