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46例体会

合集下载

腹股沟疝手术46例的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手术46例的治疗体会


腹 股 沟 疝 为 普 外 科 常 见 病 ,常 需 手 术 治 疗 ,我 院 自2 0 00 2 0年手 术治疗腹股沟疝 4例均 治愈 出院,术后随访三年 06 6
均 无 复发 ,现 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本组 男4 例 ,女3 。年龄2 8 岁 ,平均5 . 3 例 —2 6 岁 。其 中 腹 股 沟 斜 疝 4 例 ,腹 股 沟 直 疝 2 , 股 疝 2 , 嵌顿 2 例 例 疝4 ,其 中儿 童 2 , 成 人 2 , 嵌 顿 时 间 4 6 , ,均 无 肠 例 例 例 — d时 坏 死 ,双 侧 腹 股 沟 斜 疝 4 , 双 侧 直 疝 l , 复 发 疝 4 ,其 例 例 例 中1 为双侧复发疝 。 例 i 2 手术 治疗情况 依 据病人年龄 及局部具 体情 况选择 不 . 同术式 。儿童疝行疝囊 高位结扎术 ,其 中2 内环 扩大予加 例 强 内环 修 补 术 。股 疝 2 行 M v y 修 补 术 。成 人 中 小 型 腹股 例 ca法 沟 疝 仅 内 环 扩 大 用 改 良 巴 氏法 2 例 。较 大 腹 股 沟 斜 疝 及 腹 股 O 沟直疝 、裤 子疝 、腹横 筋膜 薄弱者 及 复发疝行 加拿 大法修 补 术 1例 , 及 进 口补 片 修 补 5 。 术 中 注 意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可 5 例 靠 , 术后 防 治 便秘 、 咳 嗽等 增 加 腹 疝 因素 。 2 结 果 2 1 4 例疝修补术均治愈出院 。 . 6 22 随访结果 术后三年随访4例无复发,6 失访 。 . O 例 3 讨 论 3 1 腹 股 沟 疝 手 术 的 现 代 化 和 合 理 化 . 熟 悉 重 视 腹 股 沟 区 的解 剖 和 生理 。生 物 进 化 过 程 中 ,人 类 直 立行 走 , 使 骨 盆 明 显 向横 向演 变 ,腹 前 外 侧 壁 的肌 肉和 筋 膜 处 于伸 展 并延 长 。 因 而 在 下 腹 部 造 成 一 个 薄 弱 的 区域 , 此 区域 是 所有 腹股 沟疝 及 股 疝 出现 的 部 位 。此 薄 弱 区含 有 三

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 R65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111-02小儿腹股沟疝的病因、发病特点、腹股沟部解剖、手术方法等均与成人不同。

通常不修补内环和腹股沟管壁,具有小儿疝的手术特点。

现结合我院10年间收治的751例小儿腹股沟疝,叙述手术治疗特点。

1 病因与发病特点小儿腹股沟疝的病因是腹膜鞘突未闭。

胚胎早期,腹膜在腹股沟内环处向外突出一袋状突起,称为腹膜过滤鞘突。

它随睾丸引带下降进入阴囊,鞘突盲端将睾丸大部分包裹,上端与腹腔相通。

出生前后由睾丸和内环两端向中间才形成纤维条索,若鞘突未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腹腔脏器进入鞘突就形成腹股沟疝。

小儿腹股沟疝是在解剖发育过程中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发病特点:以婴幼儿居多,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减少。

2 手术时机的选择2.1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时机据报道,新生儿90%有腹膜鞘突未闭,出生后6个月内还有继续闭合的可能,以后闭合的机会越来越小。

若没有箝闭的腹股沟疝,观察6个月不愈者,再行手术治疗。

2.2婴幼儿箝闭疝手术时机婴幼儿腹股沟管只有1.0—1.2cm,是成人的1/4,而且走行近于垂直状态。

腹压增加时内外环几乎重叠,外环又狭小,所以容易发生箝闭疝。

箝闭后自行还纳困难。

虽然经用镇静药、热敷、按摩等处理,有时能还纳,但反复箝闭,还能造成肠壁水肿、出血、穿孔。

我们认为,箝闭疝经8小时不能还纳复位,应急诊手术治疗。

若能还纳可暂不急于手术,因箝闭疝周围组织水肿、脆弱,分离疝囊困难,不但易损伤精索,也会撕裂菲薄的疝囊颈,造成高位结扎不全术后再发。

若还纳后再观察48—72小时,行手术治疗最为有利,切不可等待下次箝闭再手术治疗。

3 手术操作步骤及要点3.1切口选择可沿耻骨上方皮肤横纹,在内环处行横切口,也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行斜切口。

两者长均为3—4cm。

斜切口显露术野充分,解剖关系清晰,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3.2外环的处理婴幼儿腹股沟管短,不必切开外环,只用小钩牵拉外环就能达到疝囊高位结扎的目的。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摘要】目的:介绍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方法:应用腹腔镜、自制的带线缝针和体外缝合体外打结技术为500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 例复发,治愈率99.8 % ,复发率0.2 % ,1 例患者脐缘小切口大网膜突出,无血肿、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简单、快捷、损伤小、疤痕细微,比传统的高位结扎术优越。

【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 Methods Five hundred children with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were treated using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 a special needle and a technique of extraabdominal suture and high ligation of the hernia sac. The clinical data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Hernias recurred in 1 cases. The cure rate of this group was 99.8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0.2 %for the patients with a followup from one week to two years. Omentocele at umbilical incision was discovered in 1 cases. No hematoma , no bleeding a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in children using the laparoscopic technique is simple , safe , effective , and quick ,with least injury and scar. The advantage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with open techniques.为比较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比应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法的优势, 我们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0例, 现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经腹腔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50例研究心得

经腹腔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50例研究心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77 期2019 Vol.6 No.7733经腹腔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50例研究心得曹云峰(阿鲁科尔沁旗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5550)【摘要】目的 研究经腹腔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心得。

方法 将于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50例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经腹腔腹腔镜下行修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结论 对于腹股沟疝的修补治疗来说,经腹腔腹腔镜下进行修补治疗的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7.33.01腹股沟疝又称疝气,是由于内脏经腹股沟区的薄弱点或是空隙向体表突出而导致的。

腹股沟疝可发于腹股沟的任何位置,大小、形态不一[1]。

近年来,股腹沟疝气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对我国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开腹治疗与腹腔镜下治疗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患者,研究经腹腔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心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将于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50例纳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男性患者人数:女性患者人数=12:13,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26±1.12)岁,腹股沟疝类型:腹股沟斜疝15例、腹股沟直疝1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人数:女性患者人数=25:25,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66±1.32)岁,腹股沟疝类型:腹股沟斜疝16例、腹股沟直疝9例。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48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marlex mesh perfix plug 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其疗效。

结果: 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41 例得到随访,随访率 85.4 %,随访时间6月-2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迅速,痛苦小,是治疗腹股沟疝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4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18-01自1989年lichtenstein等[1]提出“无张力疝修补”以来,现代疝修补技术发生了飞跃性的进步。

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marlex meshperfix plug产品,进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病例4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随访尚未发现复发,现就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腹股沟疝患者共48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例;年龄30-80岁,平均46±2.35岁;右侧发病30例,左侧发病15例,双侧发病3例;腹股沟斜疝40例,股疝2例,直疝6例;病史2月-15年。

1.2 手术方法:依次切开找到疝囊后,在距疝囊颈约3 cm处横断疝囊,并分离周围组织到疝囊颈水平线约0.5~0.8cm,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关闭横断的疝囊口,材料均为由bard公司生产的marlex meshperfix plug产品,该产品是由聚丙烯丝编织的成型产品,包括一个锥型的疝环充填物和一个适合于重建腹股沟管后壁的补片,具有能短时间内与组织粘合固定、与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可吸收的特点。

2 结果患者一般术后6-12h可进食,术后l-2天下床活动,术后3天恢复正常生活,切口l周拆线,2周后可进行较重体力活动如骑自行车、慢跑等。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修补术术中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修补术术中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修补术术中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修补术的术中护理。

方法:通过统计2年内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小儿疝气修补术治疗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术中注意配合护理,术后观察患儿镇痛效果、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

结果:患儿疝气修补术后镇痛泵使用率为12.5%;术后患儿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11.76±1.59)分、(12.33±2.35)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

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修补术围术期给予患儿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疼痛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术中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103-01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

先天性因素是小儿疝气发病的主要原因,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是鞘状突未关闭,脐疝的发病原因是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疝气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发育不完全。

疝囊高位结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主要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较好。

为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术中护理,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0例疝气患儿进行分析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治疗的40例患儿,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2.02±6.39)岁。

患儿入院后均经B 超明确诊断。

术前行常规心、肝、肺等器官功能术前检查未发现异常,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1.2方法1.2.1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手术前30分钟器械护士提前纳入手术台,整理和计数器械台上的物品,确保器械的性能良好。

配合医师铺单,配合巡回护士和外科医生连接导线和光源线,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快速准确地与医生形成手术配合。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体会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体会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体会摘要】目的:回顾总结本科室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科应用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

手术时间为15~40分钟、平均19分钟,术后2~4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85例电话随访至今,无一例出现复发及并发症,5例失访。

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创伤较小、疼痛轻、切口美观等优点,并能在术中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的特点,【关键词】腹股沟疝;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3-0145-02The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Shan Song,Hu Tao, Cai Ning.Anshun 302 hospital of CNAC group, Guizhou Anshun 3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Review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Methods In May2012 to October 2014 lin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of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ll the operation one-time success. Operation time is 15 to 40 minutes, the average 19 minutes, postoperative 2-4 days out of the hospital,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occurred.ConclusionsPediatric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with simple operation, short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less trauma, incision pain, beautiful wait for an advantage, and can be foun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intraoperative and de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alateral occult hernias, 【Key words】Inguinal hernia; Children; Laparoscope; Surgery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自上世纪初以来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以下简称传统手术)被公认为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1]。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慢性剧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80%在生后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斜疝较常见,直疝罕见。

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右侧多见,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1-2]。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但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了82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

对照组中男36例,女5例;患儿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为(6.1±1.9)岁;观察组患儿男37例,女4例,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7岁,平均年龄为(6.4±1.5)岁。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提示两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1.1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1天到病房探视患儿,评估患儿的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宣教,多与患儿和家属交流,向家属讲解有关小儿腹股沟疝的知识,缓解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增强患儿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要熟悉腹腔镜的操作过程,掌握手术护理要点,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牵拉 , 即可找到疝囊 内口。⑥还纳疝 内容物 : 找到 内口后 , 如有 疝内容物 , 轻轻牵出确保组织 正常予还纳入腹。二】 内容物被 | 有疝
嵌顿, 不可用力牵拉以免损伤嵌 顿组 织 , 于腹壁 下动脉外侧剪 可 开疝囊前壁 ,扩 大内口将疝 内容物复位 。观察疝 内容物有无坏
死, 如有肠管坏死改变 , 做相应处理 。⑦修补鞘 状突 : 用蚊式钳提
性鞘膜积液 3例 , 中指检内环 口宽度超过 1 e 术 . m者 8 。 5 例
1 手 术 方 法 . 2
例 患儿 随访 , 现无一例复发。
①患儿术前排尿一次 , 避免膀胱充盈 , 中损伤膀 胱。②麻 术
3 讨 论
根据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 、 生理特点 、 解剖结构不 同 的特点 ,采用此术式与其他术式相 比具有 以下优点及应注意 的 情况 。①术式优点 :保持 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关系和保护机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 沿肌纤 维方 向分 开腹 内斜肌 、 腹横 肌和腹横
筋膜 , 显露腹膜 。其 中 1 例双侧疝患儿采用正中腹横纹切 E长约 l
3 c 向两 侧 牵 拉 用 此 切 口完成 双侧 手术 。⑤ 寻找 内 口 : 行 切 .m O 横 开 腹 膜 , 膜 切 口上 下 缘 用 蚊 式 钳 牵 开 , 起 腹 膜 切 口下 缘 并 向 腹 提
起 疝囊 内 口后 缘 ,在 确定 无 精 索 血 管在 内后 将 疝 囊 内 口后 缘 与 腹 膜 切 口 的 上缘 用 丝 线 连 续 缝 合 关 闭 腹 腔 ,将 痛 囊 内 口或 鞘 状
紊 乱的复发性疝 , 嵌顿时间较长 、 局部组织肿胀 明显 的嵌顿疝 的
手术。② 与其他 术式相 比较 : 经腹股沟管 手术 , 其结扎疝囊通常 不够高位 , 只加强 腹股沟管前壁修 补 , 略了对内环修补 , 忽 致使 术 后内环 口附近的腹横筋膜呈松弛或缺损状态 ,这些 均可导致 术后疝 复发的可能 。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需要在腹壁
醉: 均采用氯胺酮静脉麻 醉。③体位 : 头低位并予腰下 垫软垫避
免肠管及大网膜 下降 至切 口处影响术野及 出现副损伤。④切 E : l 采用下腹部 自然横纹切 口, 或腹 股沟中点 上一横指处作横切 口, 长约 2m左右 。 e 切开皮肤 、 皮下组织 , 钝性 分离 , 清楚显露并横行
的效果 。 本组病例有 5 例行此术式。 另有 8 例患儿术中发现 内环
日直径 >1 o ,腹壁肌肉有 明显薄弱 ,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方 .r 5e
法 。其 方 法 是在 缝 合 腹 膜 以后 , 在腹 外 斜 肌 腱 膜 下 面 向 下分 离 ,
显露联合腱 和腹股沟韧带 , 将其 间断缝合 2 ~3针 。此方法可有 效预 防复发 。⑧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 皮下组织 和皮肤 , 结束 手术 。⑨手术时 间: 一般 只需 1 3 ri 5~ 0 n均能完成手术。⑩术后 a 处理: 婴幼儿术后注意切 口勿被尿液污染 , 术后 6 h可进半 流食 , 3 后 离床活动 ,d d 5 拆线 。
1 资料 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本组 4 , 6例 男性 4 4例 , 女性 2例 , 患儿年龄 1 个 月 ~ 8 5岁 。
2 结果
本 组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2 ( 5 0 mi; 均 住 院 时 间 5 ;0 3 1 ~3 ) n 平 天 4
其中双侧斜疝 3 , 顿性斜疝 2例 , 复性斜疝 2例 , 交通 例 嵌 难 伴
【 中图分类号】 66 【 R 5. 1 文献标识码】 【 2 A 文章编号】 6390(00 1—4—2 17—7 12 1)3 180
腹股沟斜疝是l L b bJ # 科最常见疾病之一 ,通 常多采用经腹 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 。此术式操作简单 , 疗效满意。而在实际应 用中 , 有时会遇到一些病例由于疝囊情况复杂使操作 困难 。我院 于 2 0 年 1 一20 08 月 0 9年 1 2月采用经腹小切 口修补 内环术式行 / J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4 bL 6例 , 代替 了常规经腹股 沟疝囊高 位结 扎术式 , 经实践证明疗效 满意 , 现总结如下 。
突旷 于腹腔外。疝囊或鞘膜囊均无需做仟何处理 , 如有少量积
制, 结扎疝囊于鞘状突之上 , 达到真正高位结扎疝囊消除鞘状突
的 目的, 而且强调修补内环及其 附近松弛 的腹横筋膜 , 达到复发 率降低 、 疗效显著 目的。此术式减少 了手术步骤 , 缩短 了手术时 间, 减少 了手术创伤 , 且切 口远离会阴部 , 有效避免 了切 口感染 、 不解剖精索无 阴囊血肿 、输精管及神经损伤而影 响孩子 的生长 发育或导致不育等后遗症 , 虽经腹但对肠道功能影响小 , 术后 6 h 即可进食 , 后 1h多可排气 。而且此术式特别适用于解剖关 系 术 2
例复发。结论 对 年龄较小 的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经腹 腔内内环 口修补的手术方式 , 不仅方便术者 的手术操作 、 减少后顾之
忧, 而且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和健康成长 。其有住 院时 间短 、 费用低 、 不需特殊手术 器械 、 痛苦小 、 恢复快 的优势 , 临床 值得
推广 应 用 。
【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 ; 疝囊高位结扎术

临床 探讨 ・
21 0 0年 5月第 4 8卷第 1 期 3
经 腹小儿 腹股沟 修补术4例体会 斜疝 6
周 涛 许景伟 ( 齐齐哈尔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 黑龙江齐齐哈尔 1 14 ) 6 0 1
f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z J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方法 我 院 2 0 年 1 ~2 0 Jb , 08 月 0 9年 l 2月采用经腹小切 口修补内 环术式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4 例 。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 时间 2 (5~3 ) n 平均住院时间 5 ;0例患儿随访 , 6 3 1 0 mi; d4 现无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