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2019高中人教版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42张PPT)

大封建主
保护
封建主作为领主
在各自的领地内 小封建主 独自行使权力提供土,农地耕
3.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耕种提供了合法性, 农民 出现了不同程度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孕育统一的力量。
的分裂割据局面。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契约(相互尽义务),控制力有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影响
知识拓展:封君封臣制度
人口增长;经
灾难与
济、城市发展
新变化
1000 教育振兴
1300 并存 1500
罗马
现
帝国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中期
中世纪晚期
代
晚期
欧
西罗马帝国
洲
空间:欧洲、西亚、北非
早 期
东罗马帝国
一、西欧封建庄园
2.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1.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条件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
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 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 依附农民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 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典型的庄园主要集 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13世纪成为庄园直接经营的兴盛时期。14—15世纪,随着经 济的衰退,自营地经营又变得 无利可图,庄园最终走向解体。
封
庄
土
园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0张ppt)

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
古代史
476年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近代史
14-15世纪
中国南北朝
中国明朝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
明的发无展论中如,何有,一中个世光纪辉都灿不烂是的一古个代沉,睡又的有、一可个怕光的芒时四代射,的而现是代一。但在 两者之个间充却满有变一化个的没时有代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 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美期叫朱做迪“斯中.M”.本世内纪特,《也欧就洲是中处世在纪“史光》芒”和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结果
异
前期加强地方统治 后期造成地方割据
维持手段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下共主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 ,不可越级统治
社会性质不同
西周:奴隶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3.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庄园的构成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 叫作庄园 ,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 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 有的庄园 。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基督教神权至上
一、西欧封建社会
2.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 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护宗教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 别人。这些武装扈(hù)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 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兵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 土地称为“采邑”。
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31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西 洋
的叫自
英格兰王国
苏格兰王因
海
地
爱 尔
中
重点突破: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思 考 (1)城市兴起的原因请用图示法说明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耕地面积增加动力技术进步人口增长
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
工商业复兴
城 市 兴 起
社会稳定
原因
①
③
2
(2)中世纪的城市自治“(英国)格洛斯特的市民除了向封建领主交纳实物以外,还向庄园交纳 数量不等的货币。在法国北部地区,许多城市的大部分人口仍依附于当地教会,尽管他们享 有在城市从事工商业的自由,但是至少在身份上仍然是圣徒的农奴……在法国 森里斯城的居民中,仍然有一部分居民是封建领主的农奴,不仅每年得在规定 的日期交纳地租” ……。
封君封臣制、庄园奴隶制体现了王权的王权的削弱,造成西欧分裂割据、 战乱不已。基都教会在西欧地位举足轻重。
农奴是农民和奴隶的结合。相较奴隶而言,农奴没有法律人身自由, 农奴主要庇护农奴;虽然被土地束缚,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
可保留一定的产品。自由受到限制;被束缚在土地上。
奴隶毫无没有人身自由,所生产的所有都必须交给 地 进步性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愿考 西欧城市兴起了,市民的生存现状如何?
受到教会贵族的宗教控制 和封建领主的经济剥削
城市自治 权利
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
材料一 : 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 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 ”… … 在西 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 品 市民阶层 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你 的 上层,发展为早 级解“城市是中同 《的世 朵古”史 统一 和王权 鞡代西方端文明期
的叫自
英格兰王国
苏格兰王因
海
地
爱 尔
中
重点突破: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思 考 (1)城市兴起的原因请用图示法说明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耕地面积增加动力技术进步人口增长
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
工商业复兴
城 市 兴 起
社会稳定
原因
①
③
2
(2)中世纪的城市自治“(英国)格洛斯特的市民除了向封建领主交纳实物以外,还向庄园交纳 数量不等的货币。在法国北部地区,许多城市的大部分人口仍依附于当地教会,尽管他们享 有在城市从事工商业的自由,但是至少在身份上仍然是圣徒的农奴……在法国 森里斯城的居民中,仍然有一部分居民是封建领主的农奴,不仅每年得在规定 的日期交纳地租” ……。
封君封臣制、庄园奴隶制体现了王权的王权的削弱,造成西欧分裂割据、 战乱不已。基都教会在西欧地位举足轻重。
农奴是农民和奴隶的结合。相较奴隶而言,农奴没有法律人身自由, 农奴主要庇护农奴;虽然被土地束缚,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
可保留一定的产品。自由受到限制;被束缚在土地上。
奴隶毫无没有人身自由,所生产的所有都必须交给 地 进步性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愿考 西欧城市兴起了,市民的生存现状如何?
受到教会贵族的宗教控制 和封建领主的经济剥削
城市自治 权利
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
材料一 : 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 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 ”… … 在西 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 品 市民阶层 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你 的 上层,发展为早 级解“城市是中同 《的世 朵古”史 统一 和王权 鞡代西方端文明期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三: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
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 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 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 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造成分裂割据”
封君封臣制度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概念解 读
中古时期,5—14世纪 欧洲,分西欧和东欧。
材料一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 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 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 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 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 “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 纪”。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兴起原因: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②封建经济获得 一定发展,耕 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 使用;工商 业复兴和繁荣。
(2) 基本特征: ①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②一 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
暴动, 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 些城市兴办大学。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二: 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
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但 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 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 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人教统编版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知识点2:中世纪西欧的经济 (1)封建庄园经济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 是我的附庸。
上述材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契约关系”与英国“限制王权”的传统
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一起交谈和 谈判。1215 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 《大宪章》。《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 之外征税;由25 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若违反规定, 臣民有权反抗。《大宪章》在原则上和实质上暗含议会具有征税权,臣 民具有参与并监督王国政务的权利。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 地和农民份地组成。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 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 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 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上述图片和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后期,西欧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知识点2:中世纪西欧的经济 (1)封建庄园经济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 是我的附庸。
上述材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契约关系”与英国“限制王权”的传统
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一起交谈和 谈判。1215 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 《大宪章》。《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 之外征税;由25 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若违反规定, 臣民有权反抗。《大宪章》在原则上和实质上暗含议会具有征税权,臣 民具有参与并监督王国政务的权利。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 地和农民份地组成。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 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 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 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上述图片和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后期,西欧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51张PPT)

——《世界历史读本》
“用拂特之制(封建制度),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 ——严复《原富》
【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都分土地
不同点
1.时间不同: 2.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封
庄
土
园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
地,自耕自收 向领 主缴
也要为领主服一定 时间的劳役
纳 租 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
税 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
.....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 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 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 压迫
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 的束缚更宽松。
2、结合教材第15页“学思之窗”及其他课文, 思考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主从, 契约(相互尽义务),控制力有限。
(一).封君封臣制度
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1.形成的条件
(1)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以土地为纽带,有条件的封赐)
“用拂特之制(封建制度),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 ——严复《原富》
【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同点
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4.都分土地
不同点
1.时间不同: 2.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封
庄
土
园
(中古西欧基本
的农业经济组织)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
地,自耕自收 向领 主缴
也要为领主服一定 时间的劳役
纳 租 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
税 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
.....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 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 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 压迫
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 的束缚更宽松。
2、结合教材第15页“学思之窗”及其他课文, 思考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主从, 契约(相互尽义务),控制力有限。
(一).封君封臣制度
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1.形成的条件
(1)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以土地为纽带,有条件的封赐)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9张ppt)

时空定位
前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5世纪 文艺复兴初期
南北朝 中世纪 明朝
中古时期的欧洲是怎样的时代?
黑暗? 曙光?
英十法字百军年东战征争
教会压迫
黑死病侵袭
悲惨农奴生活
工商业繁荣
城市和大学兴起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 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 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 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础梳理 2.经济:庄园制
相关史料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 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 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 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 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 婚 由教父主持婚礼
死 亡 涂香油,以求灵魂升天
3.思想:基督教
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德皇亨 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在德国和其 他国家掀起反亨利浪潮。同时,德 国一些贵族宣称,如亨利不得教皇 宽恕,将不承认他君主地位。德皇 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故 意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 莎行宫。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 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 才恩赐给德皇一个赦罪的吻。
“极度黑暗的时候,反而能看见星光” ——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 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 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 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 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前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5世纪 文艺复兴初期
南北朝 中世纪 明朝
中古时期的欧洲是怎样的时代?
黑暗? 曙光?
英十法字百军年东战征争
教会压迫
黑死病侵袭
悲惨农奴生活
工商业繁荣
城市和大学兴起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 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 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 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础梳理 2.经济:庄园制
相关史料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 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 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 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 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出 生 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
结 婚 由教父主持婚礼
死 亡 涂香油,以求灵魂升天
3.思想:基督教
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德皇亨 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在德国和其 他国家掀起反亨利浪潮。同时,德 国一些贵族宣称,如亨利不得教皇 宽恕,将不承认他君主地位。德皇 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故 意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 莎行宫。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 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 才恩赐给德皇一个赦罪的吻。
“极度黑暗的时候,反而能看见星光” ——中古时期的西欧
(一)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 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 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 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 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5张ppt)

东哥特王国
AD 395
古典时代 中古时期 近现代5世纪 15世纪西罗马 中世纪 新航路开辟帝国灭亡 又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文艺复兴东晋、南北朝、隋、唐、宋、明初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 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 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 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 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小亚细亚东 罗 马 帝 国
五 罗 马 带 国罗 马O
洲亚洲
盎格鲁-撒克逊王国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
中古西欧主要国家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 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 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 进入封建社会。
汪达尔王国IMPERII
- Provincia Diocesis ProvinciaPARTITIO
周王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帝王给予土地大封建主给予土地和保护小封建主提供农耕 土地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
大封建主效忠和服兵役小封建主服劳役和耕种
帝王效忠和提供军队
282AAAA
◎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
◎ 西 周 分 封 制 示 意 图
奴隶
农民
农民
周王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1088年1261年 1168年 1209年
阿如斯特丹布鲁吕○安械卫普巴黎 玻跛
果园
马厩
领主自自由农份地农奴份地
营地
①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②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③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磨坊
一、西欧封建社会2、 庄园与农奴制度(经济)
AD 395
古典时代 中古时期 近现代5世纪 15世纪西罗马 中世纪 新航路开辟帝国灭亡 又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文艺复兴东晋、南北朝、隋、唐、宋、明初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 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 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 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 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小亚细亚东 罗 马 帝 国
五 罗 马 带 国罗 马O
洲亚洲
盎格鲁-撒克逊王国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
中古西欧主要国家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 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 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 进入封建社会。
汪达尔王国IMPERII
- Provincia Diocesis ProvinciaPARTITIO
周王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帝王给予土地大封建主给予土地和保护小封建主提供农耕 土地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
大封建主效忠和服兵役小封建主服劳役和耕种
帝王效忠和提供军队
282AAAA
◎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
◎ 西 周 分 封 制 示 意 图
奴隶
农民
农民
周王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1088年1261年 1168年 1209年
阿如斯特丹布鲁吕○安械卫普巴黎 玻跛
果园
马厩
领主自自由农份地农奴份地
营地
①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②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③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磨坊
一、西欧封建社会2、 庄园与农奴制度(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欧洲君主们的新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与 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 上的支持。他们还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 和皇家造币厂经理,等等,来提供管理才能。作为回报, 新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 争和不合情理的要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6
知识总结:王权
17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中古西欧的城市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 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 量般不超过50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 右,像法兰西的巴黎, 意大利的米兰、威尼 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 的城市屈指可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概述
1 3 王权、城市与教会
拜占庭与俄罗斯
0
封建社会
2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
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欧洲)的多元面貌。
1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4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 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 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 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 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6
问题探究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 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 《西方社会史》上卷
阅读材料回答: 封君封臣制度的纽带是什么?这与我国西周时期的
分封制有何不同?
8
一、西欧封建庄园
2.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庄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园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
自收。
向 领 也要为领主服一
主 缴 定时间的劳役
纳租 税
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
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
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 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 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国 王 颁 发 的 城 市 特 许 状 19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材料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 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 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 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 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 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2
中古时期的欧洲
传统视角下的中世纪: 1.森严的等级制度;2.腐败的教会垄断;3.暴力的 军事征服;4.落后的生产模式;5.黑暗的生活方式; 6.肆虐的天灾瘟疫;6.疯狂的宗教迫害……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但 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 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 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 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 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 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
13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强化
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取得了在自己土地上行使行政和司法权力的特权,实际成 为割据势力。中古中后期(11世纪),随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 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根据材料说说封君 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封君封臣制 度的特点及影响?
5
一、西欧封建庄园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契约意识(相互尽义务)。
封君
军 队
土
+
地 +
政治契约
效 忠
保
+
护
金
封臣 钱
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 最高统治者,成为西 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 内独立行使权力,政 治上出现了分裂割据 局面。
14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在英、法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国王都曾与教会发生冲突。为贏得支
持,国王召集封建主和城市等方面的代表开会协商,或者寻求封建主
的同意以征税,由此产生了英国的议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
议会和三级会议并不能真正限制王权,而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城市
市民等寻求合作以统治国家的平台。如:英国议会是因国王约翰胡作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
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
Hale Waihona Puke 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
——《世界历史读本》
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
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
3
一、西欧封建庄园
1.封君封臣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是罗马帝国生产力与日耳曼人相对温和的奴隶制度和亲兵制度等结合 的产物。罗马帝国盛期早已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达到了古代的高峰,商 业贸易和城市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日耳曼人乘机进入帝国境内,夺取罗马人的土 地,并把大片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和亲信,以及部分自由的日耳曼农民。由于频繁的 战争和兵役的压迫,自由农民日益破产。国王为保证兵源,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要 求他们按照土地规模提供相应数量的兵员。大封建主们也大体依照这一模式,把土地分 封给自己的属下,属下继续分封,直到骑士。授予土地者为封君,接受土地者成为封臣。 封君要保护封臣,如提供司法建议或者在封臣遭到侵犯时保护封臣。封臣则以服兵役、 提供金钱等形式效忠封君,并且不能做不利于封君的任何事情。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 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 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 或奴隶主的压迫
变化: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 产关系进步。
10
知识总结:庄园制与农奴制
12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比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
......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 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 土地传给继承人。
非为,大封建主西门·德·孟弗尔为寻求其他封建主、骑士和市民的
支持而召开的;法国三级会议是腓力四世为
与教皇斗争,争取法国上下支持面召开的。
议会的产生扩大了王权统治的基础,近代的
代表议会制也与中古时期议会代表的产生有
直接关系。到近代,议会作为民意代表组成
的机关,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
英国国王与贵族们签订《大宪章》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 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 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契约关系,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立誓效忠仪式
7
知识总结:封君封臣制
8
一、西欧封建庄园
2.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封君分封土地时,大多是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道授予封建主。这些封地形成规模不等的 庄园。庄园内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由自由农民或农奴耕种。农民从领主 那里领取份地,每周要为领主免费劳动若干天。领主自营地随庄园面积大小不等,由农 奴耕种,收成全部归于领主。不过为领主劳动时农奴可能获得领主提供的饭食。农奴各 自的份地面积大致相等,由农奴自己耕作,收成归农奴。此外,庄园内还有公共牧场、 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
评价: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以利用法 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9
一、西欧封建庄园
3.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 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 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 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 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 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 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 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 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 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 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 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 主随意支配打发。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欧洲君主们的新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与 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 上的支持。他们还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 和皇家造币厂经理,等等,来提供管理才能。作为回报, 新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 争和不合情理的要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6
知识总结:王权
17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2.中古西欧的城市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 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 量般不超过50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 右,像法兰西的巴黎, 意大利的米兰、威尼 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 的城市屈指可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概述
1 3 王权、城市与教会
拜占庭与俄罗斯
0
封建社会
2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
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欧洲)的多元面貌。
1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4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 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 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 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 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6
问题探究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 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 《西方社会史》上卷
阅读材料回答: 封君封臣制度的纽带是什么?这与我国西周时期的
分封制有何不同?
8
一、西欧封建庄园
2.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庄 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园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
自收。
向 领 也要为领主服一
主 缴 定时间的劳役
纳租 税
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
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
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 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 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国 王 颁 发 的 城 市 特 许 状 19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材料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 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 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 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 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 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2
中古时期的欧洲
传统视角下的中世纪: 1.森严的等级制度;2.腐败的教会垄断;3.暴力的 军事征服;4.落后的生产模式;5.黑暗的生活方式; 6.肆虐的天灾瘟疫;6.疯狂的宗教迫害……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但 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 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 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 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 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 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
13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强化
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取得了在自己土地上行使行政和司法权力的特权,实际成 为割据势力。中古中后期(11世纪),随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 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根据材料说说封君 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封君封臣制 度的特点及影响?
5
一、西欧封建庄园
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契约意识(相互尽义务)。
封君
军 队
土
+
地 +
政治契约
效 忠
保
+
护
金
封臣 钱
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 最高统治者,成为西 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 内独立行使权力,政 治上出现了分裂割据 局面。
14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在英、法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国王都曾与教会发生冲突。为贏得支
持,国王召集封建主和城市等方面的代表开会协商,或者寻求封建主
的同意以征税,由此产生了英国的议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
议会和三级会议并不能真正限制王权,而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城市
市民等寻求合作以统治国家的平台。如:英国议会是因国王约翰胡作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
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
Hale Waihona Puke 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
——《世界历史读本》
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
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
3
一、西欧封建庄园
1.封君封臣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是罗马帝国生产力与日耳曼人相对温和的奴隶制度和亲兵制度等结合 的产物。罗马帝国盛期早已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达到了古代的高峰,商 业贸易和城市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日耳曼人乘机进入帝国境内,夺取罗马人的土 地,并把大片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和亲信,以及部分自由的日耳曼农民。由于频繁的 战争和兵役的压迫,自由农民日益破产。国王为保证兵源,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要 求他们按照土地规模提供相应数量的兵员。大封建主们也大体依照这一模式,把土地分 封给自己的属下,属下继续分封,直到骑士。授予土地者为封君,接受土地者成为封臣。 封君要保护封臣,如提供司法建议或者在封臣遭到侵犯时保护封臣。封臣则以服兵役、 提供金钱等形式效忠封君,并且不能做不利于封君的任何事情。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 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 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 或奴隶主的压迫
变化: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 产关系进步。
10
知识总结:庄园制与农奴制
12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比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
......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 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 土地传给继承人。
非为,大封建主西门·德·孟弗尔为寻求其他封建主、骑士和市民的
支持而召开的;法国三级会议是腓力四世为
与教皇斗争,争取法国上下支持面召开的。
议会的产生扩大了王权统治的基础,近代的
代表议会制也与中古时期议会代表的产生有
直接关系。到近代,议会作为民意代表组成
的机关,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
英国国王与贵族们签订《大宪章》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 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 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契约关系,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立誓效忠仪式
7
知识总结:封君封臣制
8
一、西欧封建庄园
2.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封君分封土地时,大多是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道授予封建主。这些封地形成规模不等的 庄园。庄园内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由自由农民或农奴耕种。农民从领主 那里领取份地,每周要为领主免费劳动若干天。领主自营地随庄园面积大小不等,由农 奴耕种,收成全部归于领主。不过为领主劳动时农奴可能获得领主提供的饭食。农奴各 自的份地面积大致相等,由农奴自己耕作,收成归农奴。此外,庄园内还有公共牧场、 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
评价: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以利用法 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9
一、西欧封建庄园
3.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 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 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 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 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 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 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 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 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 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 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 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 主随意支配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