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卷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卷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卷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卷

第Ⅰ卷:最佳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a)

①思想②信念③道德④沙漠⑤海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2、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 d )

A、唯一道路

B、根本途径

C、唯一手段

D、重要途径

①深远持久的②潜移默化的③客观实际的④快乐健康的

4、文化对人影响作用的特点是( 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这说明( c )

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为龙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②科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关键

③科技创新发展,才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在政治上占据有利地位

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力量。( a )

A、精神

B、物质

C、革命

D、道德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 d )

A、迅速的、直接的

B、直接的、持久的

C、快速的、客观的

D、有形的、强制的

8、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d )

A、人际传播

B、商业贸易活动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

9、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 a )的努力之中。

A、时代精神

B、先进思想

C、青春活力

D、民族精神

10、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 b )的特点。

A、先进性和艺术性

B、实用性和整体性

C、先进性和整体性

D、艺术性和实用性

1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d )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实现文化繁荣,提高人的素质

C、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b )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7、xx年,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43.59亿美元,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这说明( c )

A、先进、科学的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用

B、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13、xx年,第三届“北京xx”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节拍”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奥运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奥运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c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4、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c )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5、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b )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

C、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16、优秀文化作品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b )

A、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17、我们丰富和发展文化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 c )

①传统文艺②传统建筑③传统思想④传统道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 )

A、特有的包容性

B、薪火相传

C、一脉相承

D、特有的独创性

19、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 a )

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

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0、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b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

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b )

A、一定时期的政治生活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一定阶段的经济生活

D、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22、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b )

A、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要彻底摒弃

B、坚持辨证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

D、文化对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不可小看

23、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b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4、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b )A、集体主义国际主义 B、爱国主义

C、团结统一勤劳勇敢

D、不断创新

25、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应该坚持的方向是( ab )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向

C、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向

D、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向

26、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坚持“三个面向”的要求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7、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核心的、本质的要求是( d )

A、“三个代表”的要求

B、“三个面向”的要求

C、“四有”公民的要求

D、“社会主义”的要求

28、文化建设的灵魂是( a )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

C、政治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强调( b )为重点。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助人为乐

D、保护环境

30、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的不同建筑艺术体现了( a )

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的社会性

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

31、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烟花竞放,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地围在饭桌旁,辞旧迎新。而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小孩子们翘首企盼圣诞老人的礼物。从以上两个节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c )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③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下列各项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a )

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

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写的《史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3、我们所指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b )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

34、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 ( b )

A、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B、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做到“百花齐放春满园”

D、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5、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市场经济越不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可使中国人民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6、xx年6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这说明( c )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

37、“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d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3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

①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②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④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9、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 )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娱乐、演出、艺术品市场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 )

①优化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②弘扬传统文化,提倡超前消费

③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需要

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主观题(共三题,第41题8分,第42题8分,第43题24分,计40分)

42、简答(12分):材料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未成年人的教育来说,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材料二、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⒊67亿,占总人口的28%。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未成年人自身心理脆弱、自控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诱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腐败现象屡禁

不止,这些也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写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6分)

(2)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如何建立思想道德体系。

43、辨析(8分):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44、分析说明(12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此,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10xx年开始,将每年9月份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1)请列举出一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至少写出三个)(3分)

(2)、请你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几条宣传用语。(3分)

(3)、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设计一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方案。(6分)

南京市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答题纸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41、

42、

43、

44、(1)表现:雷锋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精神等等,(至少写出三个)(3分)(2)设计的宣传用语只要主题鲜明,能够反映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要求即可。如“民族精神耀中华”、“让民族精神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等。(3分)(3)、说明:设计的活动方案应做到:活动名称新颖,指导思想符合主题,活动过程具体、完整。(提示:活动方案应包括活动名称,指导思想,活动过程等。)(6分)

遂溪一中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题答案

35,(10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必须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辨证关系,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请回答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

抓?

39,(20分)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

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

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分)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分)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宜中暑假第二阶段提优补差检测

高二政治答题纸

三,简答题

34,(9分)(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6分)(2)表现:雷锋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精神等等,(至少写出三个)(3分)

35,(10分)(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辨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2分)(2)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它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思想保证。(6分)(3)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2分)

39,(20分)(1)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分)材料二、三共同说明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

(2)①民族精神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④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每点2分,共8分)

(3)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作用。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每点2分。共8分)《思想政治③·文化生活》X科第二套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思想政治③·文化生活》X科第二套训练题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

第II卷:问答题

三、探究:

25、xx年6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可归结为递进的方式:用手工工具生产、用机器生产、用高科技生产。正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财富的形式与结构才日益呈现多样性,形成当今物质生产、服务生产和知识及精神生产三大部门组成的现代产业结构,以及由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知识及精神产品三大类构成的现代财富结构。

从文化生活常识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

44、材料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未成年人的教育来说,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二、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⒊67亿,占总人口的28%。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未成年人自身心理脆弱、自控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诱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些也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此,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10xx年开始,将每年9月份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前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请你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几条宣传用语。(3)、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设计一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方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练习题

文化生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 ④ D.③④ 2.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 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 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5.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7.据报道,“中国首善”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中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裸捐”对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启示是( ) A.青少年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2017年12月1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这些网络用语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2017年11月11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拉开帷幕,大会吸引众多国内外诗人、酒商代理参与,将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促进了诗歌的推广和酒文化的发展,彰显了酒类产业的文化价值。这体现了() ①中国诗歌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诗歌文化的推广决定了精神生活质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我国将进入汽车社会。“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是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规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B.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汽车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D.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次讲演中提出:“衡量我们国家强大不强大,不是有几颗核弹,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的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最完美、最吸引人的文化是不是在中国”。上述材料说明(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 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7、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答题模板问答题总结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据新教材调整) 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9)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③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 3.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 ①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要求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5.“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 ①细胞学说②生物进化论③能量守恒定律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李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你能否帮助他选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 (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8、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9.最近,“土豪”“高大上”“点赞”等流行语爆红,其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1. 为什么重视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9)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③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 3.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 ①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要求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文化的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 传统文化 (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和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做到与时俱进,才会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而糟粕钳制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制约我们的价值取向。(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不能全盘照抄或断章取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要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5.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交流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必要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必须立足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附答案.doc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附答案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 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 3. 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 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 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4.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5.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6.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这主要表明 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政治. 含答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 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5.本试卷共6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2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觉得哲学没有实际效用。哲学对于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心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客观存在正确的反映 B.没有哲学理论的民族无法生存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反思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为自然界立法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A.③→①→④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4. 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 际上就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祝福别人“万事如意”,在担心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时又常常安慰自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哲学上看,“万事如意”与“成事在天”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总结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由学习频道为大家提供的范文,仅供参考! 一、文化与社会 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不同区域 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 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 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 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 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要做到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5、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196条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申请,应当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出 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的期间,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决定,但不得少 于六十日。 1)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 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问题式总结归纳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 1.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 4、文化多样性表现: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5、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6、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手段: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措施): 7、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 (2)传统文化的特点: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 8.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9、文化的发展、创新 (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4)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0.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3.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11.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爱国主义: (1)地位: (2)作用: (3)特点: (4)新时期的主题: 3、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为什么):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怎么办): 11.文化生活具有两面性: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12.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涵义、危害、态度: 2、如何应对不良文化现象(如何应对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或如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1)国家文化管理部门:①应该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②坚持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③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④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坚持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3)公民个人:①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自身的拒绝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②努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但真相往往不是漂在水上的浮萍,也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道理的哲学依据是【】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阅读材料,回答3~4题。 3.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称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5.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中唱到:“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A.属于不可知论 B.否认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 D.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范例分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范例分析 邯郸市教科所范凤菊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做出战略性规划。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首先就是明确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第二就是具体方法和途径;第三就是结果和目标达成。 以邯郸外国语学校李艳的《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教学设计为范本进行具体分析说明,供大家进行学习交流和研讨。首先,以单元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间。(展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李老师在单元设计中分析了本单元的地位:处于起点的地位,所要解决的是“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生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文化”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是整个教材展开论述的前提。这样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逻辑结构和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逻辑线索:文化现象----(引出)-----文化内涵----(感受)----文化力量,这样整理出来逻辑结构对教学内容就有了很好的理解。 以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为例,围绕新课标要求,(第一步)情景导入:典型案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步方式方法)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过的诗歌,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品质和心境;(第三步探究活动)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 【探究】1.文化对塑造人生起什么作用? 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3.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4.怎样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统一的? 5.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里?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评补充完成探究。(第四步形成理念)形成基本的文化生活观点:这一课理论知识其实只有三句话-----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五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加深对文化生活理论观点的理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总体把握不错,但是如果让学生观看极具震撼力的一些视频,例如:汶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应该说一次次的感人的事迹让我们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么这样的一些精神力量,在这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体现,我觉得应该把它很好地补充到我们的教材中来。 视频:5月19号,各界群众在三分钟默哀之后,在天安门广场呼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汶川挺住。看后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水。还有成龙的《生死不离》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话,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离。那么通过上述的情境,感受这样几句,让人振奋的话语,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下,它所含有的这种精神的力量,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从中感受到精神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年我国有多名省部级高官落马,10名以上省部级高官被判刑。材料体现国家的( ) A.统治属性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2.目前广东登记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共有28 500多个,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广东社会团体众多的现象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集会自由 B.公民积极履行政治性义务 C.公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D.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当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应做到() 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学习政治知识 ③既关心国家大事,更要维护好个人利益④在实践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在2012年进行的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候选人从“纸上”走到选民面前,接受选民的“面试”,这一变化( ) ①尊重了选民的知情权,扩大了选民的选举权利②可以帮助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③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彰显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④可以帮助候选人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D.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6.微博(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全国“两会”到强制拆迁,从社会热点事件到众多“草根明星”出炉,微博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利器。公民利用微博参与政治 ( ) ①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②促进了政府决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6考前文化生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与生活(第1课、第2课)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4两个问题经常结合一起)

(完整)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高二文科①②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而且对政治课不够重视。应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文化创新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修养水平。 4、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首先目标。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其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上还存在着落后、腐朽文化。因此,设置本模块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2、基本思路

第一单元的现象入手讲清文化概念,讲文化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第二单元讲文化发展问题,横向讲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纵向讲文化传承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讲文化创新(源泉、作用、途径)。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从总体上讲文化的基础上,专门讲中国的文化,一是从中华文化的历程说明它源远流长,二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不同区域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讲凝结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之魂,要大力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最后第四单元再专门讲当代中国的文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现实的文化选择入手,讲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讲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首先建设。全书既从总体上讲文化,又专门讲了中华文化,特别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概览了文化现象,又深入到文化的本质与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中,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中深入探讨文化。 3、基本结构 (1)文化与生活 ①文化与社会 a、体味文化; b、文化与经济、政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 a、感受文化影响;b文化塑造人生 ③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2)文化发展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专业班《文化与生活》第三课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计42) 1.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的集中表达。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B.民族文化民族情感 C.民族精神民族信仰D.民族生活民族习惯 2.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A.民族文化B.民族习惯C.国家精神D.国家文2 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 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B.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5.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的不同建筑艺术体现了建筑文化的A.多样性B.社会性,C.趋同化倾向D.积极作用 6,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 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A.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B.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7.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尚祖宗的民族,但许多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继承,值得庆幸的是不乏有珍视古人遗存者。之所以珍视古人遗存,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C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D.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 8. 9.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10.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段,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 )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 C: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 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文化影响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 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个人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对文化: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文化发展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色彩。 (3)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5)原则: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的原则。 (6)文化传播的途径与特点 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文化继承与发展 (2)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否则,就会阻碍 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 (3)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应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5)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正确对待传统 文化能够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内容形式。 (3)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 故鼎新”。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5)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 化的关系。 (6)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三、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