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合集下载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 虚实 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煮酒把盏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 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 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作者推情感
清平乐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一生矢 志报国,收复中原,但始终 壮志难酬,忧愤而卒。词作
多为此类反映。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
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 代诗歌的 情感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对于诗歌鉴赏,学生最头疼的 就是:一首诗,读不懂,不知 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所以答题时东扯西拉,不得要 领,甚至答案跟作者要表达的 感情完全相反。
初步鉴赏作品形象、语言、 技巧,简要评价诗歌的思想 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诗歌 鉴赏,考查热点主要集 中在形象、语言、思想 内容、表达技巧四个方 面。 如何有效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五必看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五必看

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总结报告一、引言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诗歌的情感世界丰富多样,把握诗歌情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也是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法和技巧的总结。

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与技巧1. 了解诗歌背景(1)时代背景: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例如,了解唐代的繁荣与衰败,有助于理解唐诗中的豪放与婉约。

(2)创作背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遭遇、心情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例如,了解李清照创作《如梦令》时的心情,有助于把握诗歌中的忧伤与哀怨。

2. 分析诗歌内容(1)把握诗歌主题: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进而理解诗歌情感。

如,主题为离别送别、思乡怀古的诗歌,往往表达离别之情、家国之思。

(2)分析诗歌意象:诗歌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可以推测诗人的情感状态。

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时伤世之情。

3. 关注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1)关键词: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寓意,有助于把握诗歌情感。

如,“离愁渐远渐无穷”,“渐”字体现了诗人离别情感的逐步加深。

(2)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独特视角。

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4. 鉴赏诗歌韵律(1)朗读诗歌: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

如,朗读李白的《将进酒》,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豪放与奔放。

(2)分析韵律特点:分析诗歌的押韵、对仗等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歌情感。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仗的手法,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范例课件

快速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范例课件

借景抒情
总结词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山水、花草、风雨等,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中, 借助景物的变化和特点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直抒胸臆
总结词
直接表达内心情感。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直接陈述自己的情感,不加任何掩饰或借助其他手法,将情感直接传达 给读者。这种手法通常在诗歌的开头或结尾出现,以起到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 作用。
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其情感表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把握诗歌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艺术价值 和美感。
理解诗歌的社会文化背景
古代诗歌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通 过把握诗歌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 景和历史背景。
情感把握在诗歌学习中的作用
动物也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和 落寞感,借此抒发内心的悲伤情感。
自由向往
动物在古代诗歌中也被用来比喻自由 和向往,诗人通过赞美动物来表达对 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5
古代诗歌情感把握的实践 练习
练习一:怀古诗情分析
总结词:通过分析怀古诗中的意象,理 解诗人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和 思考。
3. 探讨诗人通过怀古表达对现实和未来 的思考和期许。
2. 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怀念、思考、 哀怨等。
详细描述
1. 选择一首怀古诗,关注诗中描述的地 点、景物和历史典故。
练习二:山水诗情分析
详细描述
2. 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愉悦、 宁静、豪放等。
总结词:分析山水诗中的自然景 观和人文景观,理解诗人对自然 和生命的感悟。
1. 选择一首山水诗,关注诗中描 述的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景观。

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辨题材看提示明意象品语句——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王林晓诗词鉴赏是中考试题的难点,其中体会情感是中考的必考点。

怎样读诗词、品诗体、悟感情呢?下面谈几种常见方法,供考生借鉴。

一、辨题材,明感情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因此,体会诗词感情可从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及情感有: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人的思念;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示时弊,同情人民;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

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诗,是一首田园诗,此诗通过结庐人境、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和恬淡闲适的心情。

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看提示,析感情。

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背景、诗派等,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我们要细读、细品,把它们作为打开诗词感情之门的钥匙。

有些诗词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个“送”字,抓住这个关键词,就知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知,这首诗将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表达诗人应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游山西村》中一个“游”字,就能看到山西村风土人情景色幽美。

抓作者,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经历、风格,能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经历,我们自然可以理解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想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word完整版)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

(word完整版)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

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欣赏古代诗歌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心境的提升。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一、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文如其人”,“诗言志”。

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三、抓“意象”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

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

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讲解学习

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讲解学习

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一、导入:读诗如读人。

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古语云:“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情感是诗歌的核心,所以,好精准的了解诗歌就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明确考纲(1)初步鉴赏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简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抓住考情热点: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关注学情问题:读不懂,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学会以最快的速度理解诗歌,把握诗歌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意思是说: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

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

要把握诗歌情感,就要抓住诗歌的文辞。

但是,诗歌是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深沉的情感,他的语言是非常含蓄隽永的,所以才会给我们鉴赏诗歌造成一定的困扰。

不过,一首诗中总会有些有效信息帮助我们很快的把握情感,这些信息都是比较直接、明显的,不需我们大费周章去揣摩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直观把握诗歌情感倾向的。

这些信息是什么呢?三、教学过程(一)标题显情感问题一:从下面这首诗歌的题目我们能不能体会到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情感?(思家)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点拨: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诗歌中包含了很多有效信息:《念奴娇·赤壁怀古》、《春夜喜雨》、《登岳阳楼》总结:诗歌揭示了诗歌的创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及诗歌的题材等等,可以说标题是鉴赏诗歌情感的导向。

(二)作者推情感问题二: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是登岳阳楼,诗人李白与杜甫所抒发的情感如此迥异?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关技巧和方法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关技巧和方法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有关技巧和方法一、关注诗歌题目,获取有关信息。

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往往能给我们提示,从而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例1、陆游的《书愤》,“书愤”即“书写悲愤之情”之意,有题目可知本诗的思想感情中应有“悲愤”之情。

例2、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3、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二、从直抒胸臆的词句入手。

读完一首诗,首先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向。

例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句。

例2、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三、关注有特定内涵的意象,借助他们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例1、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寒蝉”“酒”“杨柳”“残月”,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雁”“梧桐”“细雨”。

例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孙君直到夜郎西。

例3、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四、分析景物特点,把握思想感情。

例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当诗歌中出现了多个意象时,要整体把握,关注诗中直抒胸臆的词句,以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理解。

例2、墓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例3、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五、重视补充注释的辅助理解作用。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怎样快速把握
古诗的情感
对于诗歌鉴赏,同学们最头 疼的就是:一首诗,读不懂,不 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所以答题时东扯西拉,不得要领, 甚至答案跟品形象、 语言、技巧,简要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 诗歌鉴赏,考查热点主 要集中在 形象、 语言、 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四 个方面。
典故含情感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公碑,在今 湖北襄阳南的岘首 山上。据史书记载: 羊祜镇荆襄时,很 有政绩,死后,襄 阳百姓为他建碑立 庙,看了碑文的人 莫不为他的政绩而 感动流泪,因此人 们称此碑为堕泪碑。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 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
作家进行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对 客观现实的感触而产生内在感情,然后再通过 文辞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可以 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 感
显性:诗歌的情感比较明显, 并不需要我们大费脑筋去揣摩, 而是直接从字面上就可以把握 它的情感倾向。 隐性:诗歌的情感含蓄隐晦, 不着一情字,需要我们去揣摩 分析,才能领悟作者融入其中 的感情。
我与友人在离亭痛饮送别酒之后,挥手乘船西去。我 漂浮不定的人生啊,恰如那随风飘荡的蓬草,充满了太多 的遗憾与无奈。此时,我回首而望,只见岸边如烟似雾的 杨柳层层叠叠,遮挡了友人熟悉的身影。放眼远望,远处 云淡天阔,孤雁远征,残阳如血,一片凄寒。 今夜我的画船将在何处停泊?试想到了夜间,月色朦胧, 潮平水落,泊舟淮水边。但酒消人醒之后,万籁俱寂之时, 我怎能抵挡住那齐涌心头浓如黑夜的无边愁绪!那时唯有 明灭的残灯相伴身旁,孤枕难眠,耳边传来五更时晚风卷 起的暗浪,轻轻拍打着画船。
标题显情感
白居易《南浦别》
送别诗、依依惜别
托物言志、赞美高洁 即事抒怀、无限喜悦
骆宾王《在狱咏蝉》
杜甫《春夜喜雨》
作者推情感
清平乐
南宋豪放派词人,一生矢志报国, 收复中原,但壮志难酬 ,忧愤而卒。 ---辛弃疾 词作多为此类反映 。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 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 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绝句
漫兴(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 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 “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 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 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黄昏送别,孤帆远征。回头重重烟柳, 淡云暮烟。试想酒醒人静,只见孤枕残灯, 淮月朦胧,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风格柔丽,抒情婉转。
谢谢!!!
仕途失意
倍加凄凉
愁、悲 、恨、孤 客、别、思、乡
显性情感
情语 明情感 作者 标题 显情感 推情感 注解 点情感
意象寓情感
秋夜 ---朱淑贞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孤寂 悲凉 思念
景物融情感
绝句 漫兴(其三)
---杜甫 对闲适恬淡 生活的喜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注解点情感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在平叛中 立过功。后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情语明情感
羁旅漂泊 的愁思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景物 融情感
意象 寓情感
隐性情感
典故 含情感
作者
注解
情感
景物
牛刀小试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 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 人静 奈愁浓。残灯孤梦枕,轻浪五更风。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 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 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与诸子登岘山》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 的山水诗。此诗是作者因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 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 怀古伤今, 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 泪湿衣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