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PPT课件

2.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 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称为诱因。
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负)和物质(精神) 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 满足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 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
-
34
(三)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
-
27
2、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
28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 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 完全满足,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 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
-
3
二、个性的心理特性:
• 2.个性的整体性的表现:
1)个性的内在统一性 。即 各种心理成分的一致性, 能正确评价认识自己,能 及时地调整个性中的矛盾 成分,使其心理和行为保 持一致。
人格分裂:二重人格或多 重人格
-
4
二、个性的心理特性:
2)个性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 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出发, 才能更好地认识个别。 同一行为,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 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也就说,按照 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 康的人格,我们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 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
18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
• 需要 • 动机 • 兴趣 • 价值观 • 信念和世界观
-
19
一.需要:
9 个性倾向性课件

• 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的、最强烈的、对行为影 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 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
• 主导动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非主导动机对行为 起辅助作用。
LOGO
• (5)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 分类依据: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分类。 • 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
LOGO
需要是有机体内一种不平衡状态,既可是 生理的,又可是心理的。
需要总是指向满足需要的某种客观物体和 事件的。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 动力的来源。
人与动物的需要是有区别的。
LOGO
• •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
映.
LOGO
2.需要的特点
对象性、动力性、紧张性、周期性、差异 性、发展性
LOGO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贡献: 1、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 展的规律。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2、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 。
3、人类的需要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按 波浪式演进。高级需要满足前先必须满足低级需 要。
LOGO
2、不足
1、马斯洛认为把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 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LOGO
达到自我实现层次者的特点
• 正确认识并适应现实; • 自发性、简朴、自然 • 有使命感 • 有独立性需要 • 自主,不受所在文化或环
境的左右
• 不断重新评价 • 有惊人和颠峰式的经历 • 向全人类认同并有亲情
• 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执友
第九章 个性倾向性(复习稿、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教学要求: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一般概述(一)需要的一般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三、需要的结构(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第二节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一)动机的一般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二)动机与需要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
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三)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
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
时髦等。
我饿!!
想让人陪!!
一、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1.理论提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 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 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 一个系统。
•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 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 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个性结构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二)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三)艾森克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我们有性欲的 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 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
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一、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 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 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
社会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chapter9个性倾向性

四、如何激励学生?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2、选择恰当的激励源 3、恰当地使用外部奖励 4、及时反馈 5、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他们的自 我效能感
五、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 认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 体验、自我控制等。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信、自爱、自重
1. 作用 2. 构成(242-244页) (1) 求得赞许动机 (2) 成就动机 (3) 求知欲
三、兴趣
(一)兴趣——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249页)
(二)兴趣的品质(250页) 1、广度 2、中心 3、稳定性 4、效能
(三)兴趣的影响因素
稳定性 稳定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
自我荣耀——天堂之路 自我接纳——解脱之路 自我憎恨——地狱之路
常模:
男:45.02+4.95 女:46.07+4.79 分数越高,说明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越有 可能达到自我实现。
~~谢 谢!
依 恋
依恋的四种模型
自我的模型(是否有价值) 积极 他 人 的 模 型 ( 是 否 信 任 ) 消极
积极
安全型 全神贯注型 因为亲密和自主性 全神贯注于人际关 而感到舒适 系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 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 ,它 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人类 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也 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习得性无助感
个性及个性心理倾向性

三、个性的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1、含义: 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中最 活跃的因素。 2、组成: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1、含义: 是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 特征。 2、组成:气质、能力、性格
第二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一)定义 即个体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定对象的 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种类 1、依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 (自然)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依据需要的对象上,可分为: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3)动机的功能 2、本章难点 (1)个性形成的过程 (2)动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 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一般特性 (一)整体性 (二)独特性 (三)稳定性与可塑性 (四)社会性与生物性
一、名词解释 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二、简述题 1、简述个性的一般特征。 2、简述需要的类型。 3、简述兴趣的品质。
高尚正确的动机与低级错误的动机 4、依据动机作用的时间及与活动目标的关 系,可分为: 短暂具体的动机和长远概括的动机
第三节 兴趣
一、兴趣的概念 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 动并伴随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二、兴趣的种类 (一)依据兴趣与事物及活动的关系,可分 为:
1、直接兴趣(事物本身、活动过程) 2、间接兴趣(事物的意义、活动的结果)
(二)依据兴趣的对象,可分为: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及活动兴趣 (三)依据引起兴趣的需要的层次,可分为: 高级兴趣和低级兴趣 (四)依据兴趣持续的时间可分为: 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广阔性 (二)兴趣的集中性 (三)兴趣的指向性 (四)兴趣的持久性 (五)兴趣的效能性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精品文档26页

本章重点
1、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运用** 3、需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5、兴趣的品质 6、学习兴趣的培养 7、需要、动机、兴趣的分类 8、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依 恋
他 人 的 积极 模 型 ( 回 避 消极 )
依恋的四种模型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 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3)利用反馈 4、竞赛
(246—248页)
三、兴趣
(一)兴趣——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249页)
(二)兴趣的品质(250页) 1、广度 2、中心 3、稳定性 4、效能
自我的模型(依赖)
积极
消极
安全型
全神贯注型
因为亲密和自主性 全神贯注于人际关
而感到舒适
系
规避型 回避亲密关系 反向依赖
恐惧型 惧怕亲密关系 社交回避
烦,淋雨 真痛快!
没处躲雨
好奇心
自 信
谢谢!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信、自爱、自重
案例分析练习: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 食足而知荣辱”。试用需要理论 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这句古语有一定道理,因为根据马 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人的需要是有多 个层级的。人们总是在获得低一层级需 要的满足之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 足,即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 产生的基础。人们的需要是不会停止的, 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又会去寻求 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需要(依恋)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236页)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九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掌握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二、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1)动机的理论(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2.本章难点:(1)需要层次理论(2)动机的理论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 讲授法2.心理测量四、教学时数4学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个性有时和人格同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
”具体来说,个性是由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的。
个性倾向性是指每个人特有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与能力等几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方向性和制动性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人具有的较稳定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内容,而个性心理特征则较多地影响着这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
但是,个性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具体的某个人身上。
关于个性的研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研究他的学生的个性。
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方,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
他还概括地指出学生的个性。
如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等。
他研究了解学生个性的方法基本上是“听其言,而观其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个性概念的理解。
(一)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涵括了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在任何人身上,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均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要求:
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
一、需要的一般概述
(一)需要的一般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
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
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
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
三、需要的结构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
(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
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
(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第二节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
(二)动机与需要
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
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
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
↑←←←←←←←↓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4.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据动机作用的大小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
(1)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例:产生名列前茅的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学习
(2)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
例:学习的成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又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了类型
1.求得赞许的动机
2.成就的动机
3.求知欲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能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的动机。
3.利用反馈
利用反馈能激发学生的求得赞许的动机、成就的动机。
4.竟赛
竟赛能激发学生的求得赞许的动机、成就的动机、求知的动机。
第三节兴趣
一、兴趣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兴趣往往和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
有关。
(二)兴趣的种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据内容分)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据起因分)
(3)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据社会价值或社会意义分)
思考:以下现象属于哪一种兴趣?
A、对漂亮衣服的兴趣
B、对书的兴趣
C、对学习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但对学习的分数感兴趣
D、对琴、棋、书、画感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1)广度
(2)专一性
(3)稳定性
(4)有效性
案例分析:以美国威斯星康州大学白水分校读12年本科还不愿毕业的29岁大学生约翰尼·莱希纳为例,分析其兴趣的品质。
二、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
(一)能力因素
(二)年龄与性别
(三)价值观
(四)家庭和环境
三、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探究学习的意义,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二)即学即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学习兴趣
(三)积少成多,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
第四节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
(一)关注“自我形象”
(二)对个性品质的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
(三)自尊心有较大的发展
三、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坚持正面教育,培养自我接受能力
(二)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复习与思考:
1、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2、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1、2、
3、4 、5、6题。
做一做:
一、填空
1、__________是个性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性与选择性。
2、____是个体积极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3、从需要的对象来看,需要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4、____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它是行为
的____原因。
5、从动机所起作用的主次、大小来看,动机可分为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种。
6、人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____、信念和______等。
7、____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性。
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_______态度。
8、从兴趣的起因来看,兴趣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二、判断
1、个性倾向性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
(1 )
2、社会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需要。
()
3、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0 )
4、辅助动机和主导动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
5、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导动机是交往动机。
()
6、通常表扬比批评、奖励比惩罚可以更好地激起学习动机。
(1 )
7、兴趣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1 )
8、男女两性在兴趣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
9、从根本上说,需要是兴趣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10、只有处于很高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做到自我实现。
(0 )
1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10 )
12、人们只会对那些符合自身需要并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事物感
兴趣。
()
三、选择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1 )需要是最优先的。
A、生理
B、安全
C、尊重
D、自我实现
2、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学习,这是属于(1 )动机。
A、交往
B、成就
C、求知欲
D、学习
3、(3 )动机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A、成就
B、求知欲
C、求得赞许 D 、学习动机
4、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一种(2 )兴趣。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交往兴趣
D、间接兴趣
5、小张很喜欢游泳,但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从来不曾下过游泳
池,这说明他对游泳的兴趣是(43 )的兴趣。
B、狭窄B、缺乏中心
C、不稳定
D、无效能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揭示了兴趣具有很大的(42 )成
分。
A、需要
B、动机
C、信念
D、自我信念
7、学习动机中,(32 )是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 、学习动机
8、(12 )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
A、社会
B、物质
C、精神
D、生物性
四、简答
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中,人的需要层级有哪些?
2、合理的需要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案例分析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样说有道理吗?
而红军战士为什么又能够在“高原寒,炊断粮”的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呢?试用需要理论分析其中包含着什么心理学道理。
六、论述
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应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