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量超过1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基础工程、水坝、桥梁和高层建筑等工程。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预防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1. 按层次浇筑: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若干个层次来浇筑,每层间需留置接缝带。

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温度和收缩变形分散到不同层次,减小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 控制浇筑速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应适度控制,避免瞬时浇注过快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4. 温控浇筑:采用温控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实时调整混凝土温度,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小温度梯度,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6. 冷却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冷却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保温等,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小温度梯度。

三、裂缝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设计阶段,需合理进行结构布置和裂缝控制设计,避免因结构形状和尺寸不合理而引起的裂缝。

2. 使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减小收缩变形。

3. 加强细部处理:采取细部处理措施,如设置伸缩缝、接缝带、连接钢筋等,以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和抗裂性。

4. 防止内部孔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内部产生孔洞,如振捣、挤压等,以减小裂缝的产生。

5. 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如保持湿润、覆盖保温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稳定,减小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6. 强化监测:通过安装应变测量器和温度测量器等监测设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变形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结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文档模板范本一、引言本文档旨在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防裂问题,提供详细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该类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会导致结构损坏和功能失效,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裂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配制1. 水胶比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采用低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致密性,从而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

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水胶比,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

2. 粉料控制采用细度合适的粉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裂性能。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矿物粉料,并控制其掺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 控制混凝土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如果不合理控制温度可能引起裂缝。

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降温剂、覆盖湿布等方式控制混凝土温度。

三、施工工艺控制1. 合理的浇筑顺序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合理的浇筑顺序可以避免结构内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浇筑顺序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并避免短期内浇筑太大体积的混凝土。

2. 确保充分振捣充分的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裂性能。

应采用适当的振捣设备和方法,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充分振捣到位。

3. 控制收缩内力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收缩内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引起裂缝。

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收缩内力,如使用适当的养护材料、采取合理的养护方法等。

四、监测与维护1. 监测裂缝形成和扩展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裂缝的形成和扩展情况。

可以通过裂缝计测量、激光测量等方法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2. 维护裂缝处发现裂缝后应进行维护处理,包括填缝、加固等。

应根据裂缝的性质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维护方法,并确保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 加强日常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养护期内需要加强日常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原材料: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同时,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灰比。

2.优化配合比: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例如,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砂率,掺加适量的膨胀剂等。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对骨料进行洒水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浇筑等。

4.加强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温度梯度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洒水、喷雾等方式进行养护。

5.适当增加构造钢筋:在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部位,适当增加构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6.施加外力约束: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外力约束,如加装钢板约束带、预应力钢筋等,限制混凝土的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

7.加强温度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测,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法、养护方式、构造钢筋增加、外力约束和温度监测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变,经常会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通过喷浆、加水等方式来冷却混凝土,降低其温度,从而减少热应力。

2.增加混凝土内部的缝隙: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或掺入空心微珠等材料,可以形成一定的缝隙,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从而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使用抗裂混凝土:抗裂混凝土中添加了抗裂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补充措施: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预应力钢筋或加固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裂缝程度和裂缝宽度。

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及时维护和修复,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混凝土抗裂措施
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配筋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受力情况,合理
设计配筋方案。

通过增加梁、柱等构件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提高
整体的抗裂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二、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抗裂性能。

例如,可添加合适的高分子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韧性
和抗拉强度,有效防止裂缝的扩展。

三、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开
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
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裂缝的生成。

四、严格控制浇筑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工艺,采取适当的浇筑
方式和工艺措施。

避免混凝土过早硬化或过热,导致内部应力集中,
引发裂缝的出现。

五、定期维护和检测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及时处理潜在的裂缝,修复已有的裂缝,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1:一:引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为了提高其抗裂性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在合适范围内。

2. 选择适宜的胶凝材料,如选用聚合物改性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增加混凝土的抗张性能1. 添加适量的短纤维增强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2. 使用金属纤维增强剂,能够在混凝土裂缝出现时起到一定的抑制裂缝扩展的作用。

四: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1.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渗透性和较高的抗渗能力。

2. 使用防水剂进行表面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五:合理安排结构的形状和布置1. 设置合理的缝隙和热应力缓冲区,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

2. 选用合适的引伸缝和防裂带,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六:加强施工技术控制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快干缩引起的裂缝。

2.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引起的裂缝。

七:结语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附件:相关参考资料和图纸。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沙、石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掺和而成的人工石料。

2. 抗张性能:指材料或结构受张力作用下的抵抗力。

3. 抗渗性能:指材料或结构防止液体渗透的能力。

2:一: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裂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选择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 选取合适的骨料和矿渣,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力学性能。

三: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1. 控制水灰比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1. 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选择低收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在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控制浇水或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以防止裂纹的发生。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减少混凝土的热应力,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使用降温剂等措施。

4. 使用添加剂: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等问题,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

5. 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浇筑高度、振捣等施工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这些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控制裂纹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建议您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混凝土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节水技术推广研究中心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节水中心工程项目部
工程概况及特点
本工程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 500 mm,在砼中掺入3%的ART-F
微膨胀复合防水剂,后浇带的砼采用填充用膨胀砼,在砼中掺入5%
的ART-F微膨胀复合防水剂,主楼承台尺寸大于1米,混凝土总方量约5000 m3,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保温及温度监测等相应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温升和温降速度,避免底板出现温度裂缝和较大的温度应力。

组织本次大体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从:汽车泵、混凝土固定地泵、混凝土运输罐车的配备,商品混凝土供货速度,混凝土罐车进场运输路线,浇筑小分队及振捣手、振捣机具安排,混凝土浇筑分区、分层设计等方面做细致、认真的布置,确保完成 5000m3 的任务。

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方案
1、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一般定义,混凝土构件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且混凝土芯部与表面温差超过20℃的均为大体积混凝土。

本合同段中的承台和墩身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施工控制,防止裂缝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构件体积大,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造成内部的温度升高速度比表面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此时,混凝土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

当温差引
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极限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表面裂缝。

在混凝土降温阶段,由于温度降低和混凝土硬化反应,混凝土会发生体积收缩。

混凝土收缩时受到基底或者结构本身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局部表现为拉应力),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就会引起收缩裂缝。

这种收缩裂缝有时会贯穿结构全断面成为危害严重的结构性裂缝。

3.验标要求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

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

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夏期施工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水泥、矿粉、粉煤灰等胶凝材料需提前15天进料自动降温。

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天。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时,环境温度每日检查4次。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

4、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将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混凝土不会产生表面裂缝。

选择合适的浇筑时间,在混凝土浇注时合理分层、控制浇筑速度、充分振捣,浇注完毕后严格控制混凝土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都能有效防止收缩裂缝的发生。

4.1.降低混凝土浇注时和硬化反应过程中的温度
影响混凝土温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和水的温度。

降低石子和水的温度是得到较低温度混凝土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夏季施工时可以采取比较凉的水搅拌混凝土;用蓬布或搭凉棚遮盖堆放场的骨料防止日晒,以及给骨料喷洒水雾的方法来降温,保证混凝土温度在30℃以下。

4.2.保持和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
对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实行保温潮湿养护,将降低混凝土表面散热速度,使其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主要措施有当采用带模板养护时在模板外挂草帘;混凝土侧面及表面可以喷涂保水率在90%以上的无机砼保护剂并覆盖塑料薄膜,必要时加盖草袋进行保温养护。

实际施工时养护方式将根据气候和测温情况来随时调整。

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12h内开始;养护时间约为28d。

4.3.合理分层,控制浇筑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采取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大跨
度连续梁下层承台必要时设置水平施工缝,以放松约束程度,并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4.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天。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时,环境温度每日检查4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及时拆除钢模,对混凝土表面包裹蓬布及塑料布进行保湿保温,满足大体积砼温控要求。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5、夏季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5.1夏季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的关键点
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规范的有关要求,夏季炎热天气中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是控制混凝土温度,包括入模温度、养护过程的温度等。

以避免混凝土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引起的较大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结构物开裂。

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如下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5.2混凝土拌和物控制措施
为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验标要求的5℃-30℃范围,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以免在炎热气候中拌和物入模温度超过规定标准。

尤其要加强混凝土出场温度监测,以保证入模温度不超标。

5.2.1砂石料和搅拌用水温度的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温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和水的温度。

降低石子和水的温度是得到较低温度混凝土的最有效的方法。

粗细骨料等大批堆放的原材料必须用蓬布或凉棚遮盖,防止日晒。

必要的时候给骨料喷洒水雾降温。

夏季的拌和用水温度应尽可能降低,在骨料温度偏高的时候采取用冰水搅拌混凝土能有效减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5.2.2混凝土拌和物出场控制
搅拌楼中拌和出的混凝土,由商砼厂驻站人员要监督商砼厂试验人员测量砼出机温度、坍落度、含气量的技术指标,并做好记录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场使用。

尤其控制夏天出机温度不得高于30℃。

因夏季气温高,坍落度损失快,含气量和坍落度控制指标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取大值。

5.2.3混凝土拌和物现场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车到达现场后,由现场试验人员实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技术指标。

不满足要求的不得使用,全车退回。

5.3浇注混凝土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5.3.1浇注前对模板、钢筋的温度控制
夏季混凝土浇注前要注意对模板、钢筋的温度控制,以免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入模的实际温度。

对露天存放的模板和钢筋应进行有效遮挡,避免阳光直射。

5.3.2浇注时间的选择
夏季混凝土浇注时间要选择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凌晨进行,并
尽量缩短浇注时间,避免浇注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变化过大。

5.3.3浇注合理分层
采取分层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并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避免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5.4混凝土养生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养生阶段,尤其是前7天水化反应活跃的阶段,对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覆盖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防止开裂。

2013年7月
安徽省节水技术推广研究中心项目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