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培养液的配制

合集下载

LB配料

LB配料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Ampicillin (100 mg/ml)IPTG(24 mg/ml)X-Gal (20 mg/ml)LB 培养基■ 组份浓度100 mg/ml Ampicillin■ 配制量50 ml■ 配制方法 1. 称量5 g Ampicillin 置于50 ml 离心管中。

2. 加入40 ml 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 用0.22 μm 滤器过滤除菌。

4. 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 组份浓度24 mg/ml IPTG■ 配制量50 ml■ 配制方法 1. 称量1.2 g IPTG 置于50 ml 离心管中。

2. 加入40 ml 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 用0.22 μm 滤器过滤除菌。

4. 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 组份浓度20 mg/ml X-Gal■ 配制量50 ml■ 配制方法 1. 称量1 g X-Gal 置于50 ml 离心管中。

2. 加入40 ml DMF(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 小份分装(1 ml/份)后,-20℃避光保存。

■ 组份浓度1%(W/V)Tryptone,0.5%(W/V)Yeast Extract,1%(W/V)NaCl■ 配制量 1 L■ 配制方法 1. 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 L 烧杯中。

Tryptone 10 gYeast Extract 5 gNaCl 10 g2. 加入约800 ml 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 滴加5 N NaOH(约0.2 ml),调节pH 值至7.0。

4. 加去离子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 L。

5. 高温高压灭菌后,4℃保存。

TB 培养基0.5%(W/V)Yeast Extract1%(W/V)NaCl0.1 mg/ml Ampicillin■ 配制量 1 L■ 配制方法 1. 称取下列试剂,置于1 L 烧杯中。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各操作步骤试剂与缓冲液的配制碱裂法提取质粒1、LB培养基(配制1)胰化蛋白胨1%酵母提取物0.5%NaCl 1%(pH7.0)方法:分别称取胰化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NaCl 10 g,溶于950 ml 去离子水中,加热直至溶质全部溶解。

用5 mol ·L-1 NaOH(约0.2ml)调pH至7.0。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 L。

在0.1 M pa高温下蒸汽灭菌20 min。

(若制备固体培养基定容前加入2%的琼脂,加热使其溶解,调pH至7.0。

再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

在0.1 M pa高压下蒸汽灭菌20 min。

)2、碱裂解溶液Ⅰ(配制100 ml)葡萄糖50 mmol/LTris-Cl(pH 8.0) 25 mmol/LEDTA (pH 8.0) 10 mmol/L方法:分别称取0.9909 g 葡萄糖、0.3029 g Tris 、0.3722 g EDTA 置于100 ml 的烧杯中,加入80 ml的蒸馏水使之溶解,用浓盐酸调pH至8.0后转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

在0.1 M pa压力下灭菌15 min,装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于4℃。

3、碱裂解溶液Ⅱ(配制100 ml)0.005 mol/L NaOH1% (m/V) SDS方法:分别称取0.02 g NaOH 、1 g SDS置于100 ml的烧杯中,加入80 ml 蒸馏水使之溶解,转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

装于棕色试剂瓶中,室温保存。

注:碱裂解溶液Ⅱ要现用现配制,室温下使用。

4、碱裂解溶液Ⅲ(配制100 ml)5 mol/L 乙酸钾60.0 ml冰乙酸11.5 mlH2O 28.5 ml方法:用量筒分别量取5 mol/L 乙酸钾60.0 ml[5 mol/L乙酸钾的配制(100 ml):称取29.4420 g乙酸钾置于100 ml的烧杯中,加入80 ml蒸馏水使之溶解,转入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

]、11.5 ml冰乙酸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LB培养基

LB培养基

LB培养基:10 g牛肉膏蛋白胨,5 g酵母浸膏,2 g氯化钠(NaCl),0.1 g 葡萄糖(C6H12O6),5 g乳酸钠(C3H5NaO3)溶于1 L水,自然pH值;固体培养基中加入2.5%的琼脂。

取制得的土壤样品用于分离筛选重金属抗性菌株,称取10 g晒干的土壤样品于150 ml已灭菌的锥形瓶中,加入10 ml灭菌培养基,于30 ℃培养箱中培养4 d,在火焰旁放入装有10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震荡10min,使土样中的菌体、芽孢或孢子均匀分散,制成稀释度为10-1的土壤悬液。

另取6支装有9ml无菌水试管,用特种铅笔编写10-2、10-3、10-4、10-5、10-6,放在试管架上。

让制好的10-1土壤悬液静止0.5min,取1支无菌移液管,从移液管包装纸上半段(近吸管口)撕口,将包装纸分成上下两段,去上段包装纸,左手持锥形瓶底,以右手掌及小指、无名指夹住锥形瓶上棉塞,在火焰旁拔出棉塞(棉塞夹在手上,不得放在桌面上),去下段包装纸,将移液管吸液端伸进锥形瓶内,吸取1ml土壤悬液(常用嘴巴吸取,也可用定量移液器或自动移液器吸取),右手将棉塞插回锥形瓶上,左手放下锥形瓶,换持编号为10-2的无菌水试管,在火焰旁拔出棉塞(试管塞),将移液管伸进无菌水试管内,放入土壤悬液,并在试管内反复吹吸3次,使之充分混匀,制成10-2土壤稀释液,取出移液管,插回棉塞(试管盖)。

接着换一支无菌移液管,按照前面的方法从编号为10-2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加入编号为10-3的无菌水试管中,混匀后制成10-3土壤稀释液。

继续上述操作,一次制成10-4、10-5、10-6土壤稀释液。

本次实验共取样6份,随机抽取两份土样,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土壤稀释液Ⅰ组和Ⅱ组,待下面实验备用。

用移液枪从第Ⅰ组和第Ⅱ组的10-4、10-5和10-6稀释液中分别取0.1 ml 接种于含有重金属的LB固体培养基上(0,0.005,0.01,0.02,0.05,0.1g/L),编号分别为A、B、C、D、E、F,轻轻转动平板,将菌液用三角棒涂布于培养基上,将平板倒置于30℃培养箱中培养5 d,观察菌落的形态,采用常规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并用相机拍照。

lb培养液的配制

lb培养液的配制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1.称量:准确称取各成分。

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钠0.5g,加水50ml。

配置LB固体培养基时还需加1g琼脂。

2.溶化:加热熔化,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

配置LB固体培养基时还需加琼脂,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3.调pH:用1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偏碱性。

4.灭菌:在两个250ml的三角瓶中分别装入50ml LB液体培养基和50ml LB固体培养基,加上棉塞。

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灭菌锅内,1kg压力灭菌15min。

5.倒平板:灭菌后,待固体培养基冷却至6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其过程是:①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左手拔出棉塞;②右手拿三角瓶,使三角瓶的瓶口迅速通过火焰;③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三角瓶口的缝隙,右手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立刻盖上皿盖;④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倒过来放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基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水滴落到培养基表面。

向培养皿中转移已灭菌的培养基时,也不要把培养基沾在皿壁上。

否则,空气中杂菌会在这些粘附培养基上繁殖,并污染皿内培养基。

三、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①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④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方法:①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②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巴氏消毒法;③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④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3.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③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lb培养基配方

lb培养基配方

lb培养基配方LB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培养和研究。

它最早由英国微生物学家Luria和Bertani于1950年代开发而成,主要用于大肠杆菌的培养。

LB培养基无需添加任何氨基酸、维生素、需氧物质和辅酶,因此制备简单、成本较低,也适合于其他许多细菌的培养。

LB培养基的配方如下:1. 蛋白消化物:LB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

通常使用的是胨(peptone)和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胨是将蛋白质消化后得到的胨肽混合物,为细菌提供氮源;酵母提取物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其他重要的生长因子。

2. 水合工业砂:水合工业砂是一种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胶剂,用于将液体培养基凝胶化,增加其黏度,方便细菌生长和扩散。

3. NaCl盐:用于提供适当的离子浓度和渗透压,促进细菌的正常生长。

4. 磷酸缓冲液:用于控制培养基的pH值,维持在适宜的范围。

一般使用磷酸盐缓冲液。

5. 蓖麻油:LB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的蓖麻油,可以防止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氧气。

6. 蒸馏水:用于制备培养基的溶液,保证其纯净无菌。

配制过程如下:1. 称取适量的胨和酵母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蒸馏水中。

2. 加入适量的溶液并搅拌均匀。

3. 调节pH值,通常为7.0左右。

可以使用酸或碱溶液进行调节。

4. 加热溶液至沸腾,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5. 将溶液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合工业砂。

6. 装瓶后密封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7. 置于合适的温度(通常为37°C)下储存。

在制备LB培养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各种成分,避免超量或不足。

2. 确保蒸馏水和其他物品的无菌性。

3. 倒入容器后,要尽快加入水合工业砂并搅拌均匀,以避免结块。

4. 灭菌条件要符合规范,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总之,LB培养基是一种简单经济、易于制备的培养基,适用于细菌的一般生长和实验研究。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进行,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LB液体培养基:Bacto-蛋白胨10g酵母抽提物5g氯化钠10g加950ml蒸馏水溶解,用5N氢氧化钠调pH至7.0,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保存。

LB固体培养基:每升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2g琼脂粉,高压灭菌后保存。

SOB液体培养基Bacto-蛋白胨20g酵母抽提物5gNaCl 0.5g加950 ml水溶解,加入250mmol/L KCl 溶液10ml,用5 N NaOH调pH至7.0,定容至1000 ml,高压灭菌后保存。

使用前加入5ml经灭菌的2mol/LMgCl2。

SOC液体培养基SOB中加入经灭菌的葡萄糖溶液至终浓度为20mmol/L。

麦康凯固体培养基每1000ml水中加52g培养基粉,煮沸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

NA固体培养基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蛋白胨蔗糖琼脂粉5g 10g 15g加950ml蒸馏水溶解,调pH至7.0,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保存。

TB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Bacto-蛋白胨12g酵母抽提物24g甘油4ml各组分溶解后高压灭菌。

冷却到60℃,再加100ml灭菌的170mmol/L KH2PO4/ 0.72 mol/L K2HPO4的溶液。

高压灭菌或用0.22um的滤膜过滤除菌。

溶液Ⅰ葡萄糖2.25 g 50mmol/L1mol/L Tris·Cl(pH8.0) 6.25ml 20mmol/L0.5mol/L EDTA(pH8.0) 5ml 10mmol/L调pH至8.0后,用水定容至250 ml,高压灭菌后保存。

溶液Ⅱ10 mol/L NaOH 2ml10% SDS 10ml用水定容至100 ml,现配现用。

溶液Ⅲ5 mol/L 醋酸钾60ml冰醋酸11.5ml水28.5ml高压灭菌后保存。

高盐TE缓冲液10mmol/L Tris.Cl, pH 8.0*0.1mmol/L EDTA, pH 8.0*1mol/L NaCl于室温保存(可在几年内保持稳定)CTAB抽提液2%(w/v)CTAB(古立烷基三乙基溴化铵)100mmol/L Tris.Cl,pH 8.0 *1.4mol/L NaCl于室温保存(可在几年内保持稳定)CTAB/NaCl 溶液(10% CTAB/0.7mol/L NaCl)在80ml H2O中溶解4.1g NaCl,缓慢加入10一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同时加热并搅拌。

常用分子实验技术

常用分子实验技术

LB液体培养基:酵母粉5 g/lC(0.5%),胰蛋白胨10 g/l(1%),NaCl 5 g/l(0.5%) 称取各组分,加入去离子水后用10 mol/l NaOH调pH至7.0,并用去离子水定容。

混匀后121°C 高压蒸气灭菌25 min。

LBS液体培养基:酵母粉5 g/l,胰蛋白胨10 g/l,NaCl 15 g/l(3%) 称取各组分,加入去离子水后用10 mol/l NaOH调pH至7.0,并用去离子水定容。

混匀后121°C高压蒸气灭菌25 min。

LB/LBS固体培养基: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加入1.5%琼脂粉,倒入锥形瓶,混匀后121°C高压蒸气灭菌25 min,冷却后倒入平板即可。

AIX平板的配置:100ml 1%LB+100 μl Amp+100 μl IPTG+100 μl X-gal1% (W/V) Trytone0.5% (W/V) yeast extract1% (W/V) NaCl0.1mg/ml Amp0,024mg/ml IPTG0.04mg/ml X-Gal1.5%(W/V) agar100ml体积=1% LB+10mg Amp + 2.4 mg IPTG+4mg X-gal储存:Amp:100mg/mlIPTG:24mg/mlX-gal:20mg/mlLB/Amp培养基:0.1mg/ml AmpAmpicilin(1000×): 100mg/ml Ampicillin称5g Ampicilin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定容至50ml,过滤灭菌,-25度保存。

100×:10mg/ml:1g Ampicillin+ 100ml H2OIPTG 24mg/ml:1.2g+50ml d H2O,定容,过滤灭均X-gal 20mg/ml:1g+40mlDMF(二甲基甲酰胺) 溶解后定容至50ml,分装,-25度冻存IPTG(238.3)终浓度0.1mM/ 1mM:称0.2383g(0.4766g)IPTG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10ml(20ml),过滤灭菌,分装,得到100mM IPTG对于终浓度0.1mM 为1000×浓缩液对于终浓度1mM 为100×浓缩液M9培养及(基础盐培养基)配每升M9培养基,在7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加入:5×M9盐溶液200ml适当碳源的20%溶液20ml ,如20% 葡萄糖溶液灭菌水补足5×M9盐溶液1L:NaHPO4.7H2O 64gKH2PO4 15gNaCl 2.5gNH4Cl 5.0g每200ml一份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PBS缓冲液:137mmol/L NaCl2.7mmol/L KCL10mmol/L NaHPO42mmol/L KH2PO4用800ml dd H2O溶解:NaCl 8g,KCL 0.2g,NaHPO4 1.44g,KH2PO4 0.24g;用HCl调pH至7.4,加水至1L,灭菌。

液体培养基配制实验报告

液体培养基配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体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熟悉液体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体培养基是一种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混合物,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组成。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可以配制不同类型的液体培养基。

本实验以LB液体培养基为例,介绍液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胰蛋白胨:25g(2)酵母提取物:5g(3)氯化钠:5g(4)蒸馏水:1000mL(5)pH试纸(6)高压蒸汽灭菌锅2. 实验仪器:(1)分析天平(2)烧杯(3)玻璃棒(4)量筒(5)三角瓶(6)棉塞四、实验步骤1. 称量:准确称取25g胰蛋白胨、5g酵母提取物和5g氯化钠。

2. 溶解:将称取好的原料放入烧杯中,加入约5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定容:将溶解好的培养基转移至三角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4. 调pH:用pH试纸检测培养基的pH值,若pH值不在6.8-7.2之间,可用1M的HCl或NaOH溶液进行调节。

5. 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灭菌瓶中,用棉塞塞紧,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灭菌15min。

6. 冷却: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即可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配制了LB液体培养基,培养基颜色呈淡黄色,透明度良好。

2. 结果分析:(1)称量准确是保证培养基质量的关键,本实验称量误差控制在±0.1g以内。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可防止原料沉淀,确保培养基均匀。

(3)定容过程中,需注意量筒的读数,避免定容过量或不足。

(4)调节pH值时,应遵循“宁酸勿碱”的原则,避免过度调节。

(5)灭菌过程中,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压力和温度对灭菌效果有重要影响,本实验灭菌效果良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液体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方法和步骤,了解了液体培养基的灭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称量:准确称取各成分。

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钠0.5g,加水50ml。

配置LB固体培养基时还需加1g琼脂。

2.溶化:加热熔化,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

配置LB固体培养基时还需加琼脂,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3.调pH:用1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偏碱性。

4.灭菌:在两个250ml的三角瓶中分别装入50ml LB液体培养基和50ml LB固体培养基,加上棉塞。

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灭菌锅内,1kg压力灭菌15min。

5.倒平板:灭菌后,待固体培养基冷却至6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其过程是:①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左手拔出棉塞;②右手拿三角瓶,使三角瓶的瓶口迅速通过火焰;③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三角瓶口的缝隙,右手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立刻盖上皿盖;④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倒过来放置的目的是防止培养基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水滴落到培养基表面。

向培养皿中转移已灭菌的培养基时,也不要把培养基沾在皿壁上。

否则,空气中杂菌会在这些粘附培养基上繁殖,并污染皿内培养基。

三、灭菌和消毒
1.无菌技术:①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④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方法:①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②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巴氏消毒法;③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④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3.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③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4.比较消毒和灭菌:
5.注意事项:①实验中用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因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造成污染。

灭菌后,通常在60~80℃烘箱中除去灭菌时的水分;②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有利于锅内温度升高,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加热结束切断热源后,要使温度自然降低,气压务必降至零时打开锅盖,其目的是防止容器中的液体暴沸;③在用任何器皿转接时,瓶塞和封口膜只能夹在手上,不许放在台面上,接种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④培养基一定不能沾在三角瓶口、试管管口和培养皿壁上,否则容易污染;⑤接种时要胆大心细,动作快捷,这是减少污染的关键;⑥接种后,培养皿必须倒放(盖在下方)在恒温培养箱中,如正放则水蒸气在盖上凝成水滴,滴到接种后的培养基表面,水流扩散会使菌落扩散,就很难形成单菌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