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貂毛色育种
怎样用杂交方法培育水貂优良品种-

怎样用杂交方法培育水貂优良品种?
怎样用杂交方法培育水貂优良品种??水貂为鼬科鼬属动物,有人曾促使水貂与黄鼠狼(鼬属77145.怎样用杂交方法培育水貂优良品种?水貂为鼬科鼬属动物,有人曾促使水貂与黄鼠狼)“结亲”,但未获成功。
水貂的种间杂交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种内杂交,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培育新品种和改良现有貂群为目的的杂交,二是以获得杂种优势为目的的杂交,培育新品种杂交: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或晶系进行杂交。
杂种后代再进行近交(育种学上称为“横交固定”),并根据新品种所要求的优良性状进行选择。
经过这样几代培育,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具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的亲本应具有各自的优良性状。
例如,一个体型大,毛色美观,另一个毛绒质量好,毛色深,如果二者杂交,就能培育出具有综合优点的杂交种。
杂种的亲本,不能一方好,一方次。
否则,就达不到把优良性状综合在一起的目的。
更不能让任何一个亲本含有不良的有害性状。
改良现有貂群的杂交:目前,主要采用“级进杂交”。
方法是s第一年将引入的优良种貂同原来的质量较低的种貂杂交。
第二年,再把杂交一代回交引入的优良种貂(回交时要避免近亲交配)。
第三年,再把杂交二代回交引入的优良种貂。
经过这样反复回交,杂交后代的遗传性中优良种貂遗传性比例越来越大,故称作“级进”杂交法。
获得杂种优势的杂交:基本途径是,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
优良的纯系或品种,把它们作为杂交亲奉。
其杂种后代就具有杂种优势。
水貂繁育原则与方式

水貂繁育原则与方式作者:洪学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09期育种是养貂业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长期性工作,对提高貂群生产性能和质量、育成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其育种方向应该是培育出毛皮品质好、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命力强、体形大的优良品种。
育种的具体做法必须贯彻“本品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相结合的育种办法,把育种工作和改善饲料结合起来,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
小型饲养场和专业户也应重视貂种的选育,引种时应引入优良品种,保持品种不退化。
一、繁育原则确定公母种貂的个体交配关系,避免在配种期出现盲目的抓放公母种貂进行错误交配,如出现近亲交配、体形大小、品质优劣的错误交配等,将直接影响兽群的品质、繁殖力和成活率。
二、繁育要点包括全场种貂的血缘关系、公共优缺点、每只种貂的体形外貌鉴定分类等。
如按体形分为大、中、小型三类;按毛绒质量、毛色深浅、细度、长度、密度、光泽、背腹毛绒的差异,分为上、中、下三等;按繁殖力、成活率高低查看上年度的选配效果作参考,等等。
三、繁育选配方式1.血缘关系选配。
为防止出现近亲交配,根据系谱档案,一定要查清每只公母种貂的血缘代数情况,三代以内无血缘关系的公母种貂均可安排选配;有血缘关系的公母种貂决不能交配,即便能怀孕,也会产出死胎、弱仔、畸形的怪胎,出现品种退化。
2.体形关系选配。
为使所产后代体形得到改良、增大,在体形选配方面,体形大的公貂可选配体形较大的大、中型母貂,体形中等的公貂可选配体形大、中、小型母貂。
在生产中,体形大的公貂与体形小的母貂选配易出现误交,体形小的公貂选配体形大的母貂,难以达成交配。
体形小的公貂与体形小的母貂也不宜选配,以免影响遗传后代的体形发育。
3.兽龄关系选配。
为了顺利完成配种任务,在安排配种时,最好使配种能力强的老公貂交配当年留种的母貂。
如果上年度所选配的公、母貂交配,产仔多,仔兽品质优良,应当还安排其进行交配。
为了培训当年小公貂的配种能力,应当多搭配些性情温顺发情好的老母貂,在初期配种时有利于交配成功,同时也要搭配一些当年的小母貂交配。
第三章水貂毛色育种

AlAlBaBaBiBiBmBmBpBpBsBsCCjjebeb,
•
分别改写成:AARRJJMMKKTsTsCHCHnnee,其余与美国 系统相同。
三、彩貂
(一)彩貂类型介绍
黑十字貂(SS、Ss)、银蓝貂(pp)、银紫貂(Ff:被毛灰 蓝,尾、四肢、腹部有白班、绒毛灰色、全身散布白针)、 帝王白(bbcc)……
第三方案(采用拥有二对特征基因的彩貂杂交)
第 1年 第 2年 9A ppB aappBB 蓝宝石貂 × ↓ 银蓝色 + 3A ppbb 银蓝色貂 银蓝亚麻貂 AAppbb 银蓝亚麻貂 × AappBb ↓ + 3aappB 蓝宝石 + 1aappbb(1/16) 冬蓝貂
AappBb
复习思考题
一、何谓特征基因? 二、掌握常见彩貂特征基因型。 三、熟练掌握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四、根据所给条件培育某种彩貂。
蓝宝石貂 暗褐色 ↓
27A—P—B— + 9A—P—bb + 9 A—ppB— 暗褐色 咖啡貂 银蓝色貂 + 9aaP—B— + 3 A—ppbb + 3aaP—bb + 阿留申貂 银蓝亚麻 衣力克 3aappB— + 1aappbb(1/64) 蓝宝石 冬蓝貂
阿留申 ↓ 银蓝色貂
F1
F2
× AaPp 暗褐色 ↓ 9A—P— + 3A—pp + 3aaP— +1aapp ( 1/16)
暗褐色 银蓝色 阿留申貂 蓝宝石貂
AaPp
P
SS PP
×
ss pp
黑十字貂 ↓ 银蓝色貂 F1 SsPp × SsPp 黑十字 ↓ F2 9S—P— + 3S—pp+ 3ssP— +1sspp 黑十字 银蓝十字 暗褐色 银蓝色 其中(SSpp1/16 )
水貂的纯种繁育

水貂的纯种繁育纯种繁育就是在主要性状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大部分相同的种貂群中,年复一年地选优去劣,把优良的个体留作种用,进行同类型的繁殖。
它能使貂群毛色、毛绒品质、体型、体质、繁殖力和适应性等不断得到改善。
当某种优良性状已基本达到育种指标时,无须再进行重大改良时,即可称得上纯种繁育成功。
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巩固已经获得的优良性状,并在不断选优去劣的情况下扩大貂群。
这是不断提高貂群品质和生产性能、防止退化的基本方法,也是培育新的良种的基础,所以在养貂生产中广泛应用。
如我国对从英国、丹麦、瑞士等国家引入的黑褐色标准貂的繁育,就属于纯种繁育。
从培育新品种的角度看,单纯进行纯种繁育是远远不够的;从保持某一品种的优良性状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因此,要培育新品种,也还必须有纯种选育提高的过程,这就是采用近亲繁殖手段,进行品系或品族繁育。
在进行品系繁育时,首选1只(或几只)性状品质和遗传力都是最优秀的公貂(或母貂)做系祖(或母祖),再选择几只与祖系类型相同、品质性能相近的优良母(或公)貂,和系祖一起作为育种的原始亲本。
以系祖为中心,与母貂亲本相交,可以得到与系祖相似的一群后代。
为了使系祖的优良性状基因得到纯合,并稳定遗传下去,就要在这一群后代中进行如半同胞之类的近交繁殖,可以得到更多的后代,形成品系(如以母貂为中心则形成品族)。
再进行品系之间的近交繁殖,这样到第四代至第五代,就能形成品质性状优良、遗传性能稳定,在数量上可以自群繁育的新品种。
在品系繁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近交程度,一般采用半同胞近交,而不采用子亲近交,以防出现严重退化现象,并对出现的不良个体严格淘汰,同时对选留的群体给予优良的饲养条件。
纯种繁育不但适用于标准貂,而且也适用于彩貂。
如果有足够数量的种貂,彩貂最好也采用纯种繁育,就是用具有相同毛色培因型和相同毛色表现型的公母貂白群繁殖。
这样所得到的后代为纯合于,与双亲一致,有利于迅速扩大彩色水貂群和提高毛绒质量。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之水貂的饲养管理技术

(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3月5日至20日) 1.饲养 日粮应由新鲜、优质、适口性强、易消化的饲 料组成,喂量不宜过多。此期各类饲料所占日粮 的比例是:动物性饲料75%、谷物饲料20%、蔬 菜类饲料5%。配种期间,水貂每日中午补饲1次 肉、蛋、奶,同时,喂的饲料稀稠要合适,分早、 中、晚3次喂给。 2.管理 此期的中心任务是使全部母貂受配,因此要做 好母貂的发情鉴定工作,加强对中公貂的管理, 按时饲喂、供足清洁饮水、保持貂场安静等。
(七)幼貂的饲养 (1)哺乳仔貂的饲养 ①产仔前的准备:一是小室的消毒和保温。二是准备齐全 供产仔期所用的各种工具。如剪刀、药物、保温袋等。 三是备好产仔期的各种记录表格。 ②精心饲养:本期的饲养关键在于供给产仔哺乳母貂足够 的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 饲料配合上,肝、蛋比例适当加大,大豆制成豆汁拌入 饲料中喂给,此期饲料加工要细,绝对保证饲料新鲜。 ③管理好产仔母貂:母貂产仔时宜保持貂场安静,严禁在 貂棚内喧哗敲打,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在貂场附近突然发 动汽车和鸣喇叭,以免影响母貂产仔。
3. 配种技术 (1)发情鉴定 母貂发情鉴定的方法,有外部观察法和试情法两 种比较实用。外部观察法主要是根据发情表现观 察母貂外阴部的变化。试情比外部观察法更加准 确。具体方法是把母貂放入公貂笼内,发情母貂, 性情温顺,并兴奋地发出“咕咕”叫声,当公貂 爬跨时,母貂顺从地抬起后臂,尾巴翘向一侧, 愿意接受交配。有的还主动去接近戏弄对方,这 样的母貂正处于发情旺期。若母貂见到公貂后, 高声嘶叫,瞪眼怒视,摆出一副敌意的姿态,这 样的母貂一般没有发情,不可进行交配。
(2)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水貂育成期,是指断奶分窝后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 是水貂饲养管理的重要阶段。 ①饲养:这期间的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喂量充足,以吃 饱为原则,体大食欲好的要多给,发育差的给予特殊照 顾,幼公貂比幼母貂应多给饲料量30%左右。 ②管理:防病和防暑是此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此期水貂发 病率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0%左右。为此,要认真贯彻防 重于治的方针。首先要注意饲料、环境卫生。对笼舍及 附属设备上的脏物,应及时清除,定期消毒。严把饲料 关,禁喂腐败变质饲料,适时撤去笼内的食盘,勤添清 洁饮水,以杜绝胃肠炎、黄脂肪病、巴氏杆菌病、饲料 中毒症的发生。其次,要做好防暑工作。貂棚西侧受阳 光直射的笼舍,应进行遮挡,同时,安装通、排风设备, 以防水貂中暑。
水貂优良品种的育种措施

水貂优良品种的育种措施
为了达到预期的育种目的,种貂场应有明确的育种计划,首先对现有貂群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优缺点。
然后在遗传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育种指标,制定具体育种方案。
育种要与改善饲养管理相结合,给种貂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水貂育种目前多采用近交和杂交两种方法。
(1)近交育种。
由同一祖先且亲缘关系较近的水貂进行交配为近亲交配,如子亲回交,垒同胞交配、半同胞交配、表亲兄妹交配等。
近亲交配会造成后代明显分离,在分离后的后代中,经若干代有目的地近亲交配选育,就能形成几个不同的品系(纯系)。
这种育种方法称近交育种,是育种工作中用来改良动物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虽然近交后代常伴有缺陷出现,但并不都是有害的。
现在的许多优良家畜品种都是用近亲繁殖的方法,通过大量淘汰不良个体培育而成的。
常用的近交育种方法是品系育种,具体做法是:选择1只或几只近亲的,具有优良性状的雄貂作为品系繁殖的基础貂,用几只在貂群中选择出来的优良雌貂与之交配,然后再在后代中选择优良个体进行近亲交配(以半同胞近交为最佳,可避免因近交程度增加太快而造成近亲衰退)。
在子二代中再选择优良种貂进行同质选配。
经过3~4代近交选育,即可获得与祖系(指各组品系基础雄貂)同样优良的,甚至超过祖系性状的种貂群。
由于近交繁殖的后代常伴有缺陷出现,甚至造成生活能力和生产性能
1。
【水貂养殖】水貂选种及适时引种

【水貂养殖】水貂选种及适时引种一、水貂的选种1、初选(6-7月)对成龄公貂,根据其精液品质、配种能力;对成龄母貂,根据其产仔数量、泌乳量、母性及后代成活数量等选择优良个体;对仔貂,根据同窝仔貂数量、发育状况、成活情况及双亲的品质,在离乳时按窝选留。
初选要比实际留种数量多25%-40%。
水貂养殖:水貂要确保母肥仔壮2、复选(9-10月)根据生长发育状况、身体的轻重、体型的大小、体质的强弱、换毛的早晚、毛绒的质量及色泽等,对成龄貂和幼龄逐个进行选择。
复选留的数量要比实际留种数多10%-20%。
3、精选(11月)在打皮前,根据毛绒品质(包括光泽、长度、颜色、密度、细度、弹性及分布等)、体型的大小、体质类型、体况肥瘦、健康状况、繁殖能力、系谱及后裔鉴定综合指标,逐只详细观察鉴别,经反复对比观察后,采取选优去劣,淘汰复选阶段多留的10%-20%余额。
特别注意淘汰有遗传缺陷的个体,如针毛只在尖端色浓,毛被有暗影和斑点,腹部毛绒红褐、卷毛,后档缺毛等必须淘汰。
对选定的种貂,要统一编号,建立系谱,登记入册。
水貂养殖:仔貂哺乳期的管理要点种貂的性别比标准公母1:3.5-4,白彩貂1:3-3.5,其它彩貂1:3.5。
国外公母貂比例多为1:5-6。
我国亦应随着繁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饲养条件的改善而提高性比。
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及提高貂群质量。
种貂的年龄比例因为成龄貂的繁殖力高,所以2-4岁的成龄貂应占70%左右,当年幼貂不宜超过30%,这样有利于稳定生产。
二、适时引种9月下旬,即秋分时节,此时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黄经180度,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相等。
天气开始变凉,水貂饮食量增加,蓄积脂肪准备越冬,换夏毛长冬毛的时候,是引种的最佳时期。
7讲水貂部分

2.水貂的毛色育种 2.水貂的毛色育种
①一对隐性基因的彩貂与标准水貂之间的杂交 BpBp × bpbp → Bpbp 杂合标准貂 标准色貂 米黄色貂 杂合标准貂 回交: 回交:Bpbp×bpbp → Bpbp+bpbp × 杂合标准貂× 杂合标准貂×米黄色貂 1 : 1 标准色貂: 标准色貂:米黄色貂 横交:Bpbp×Bpbp→BpBp+2Bpbp+bpbp 横交 1: 2 :1 标准色貂 :米黄色貂
5.选配应注意的问题 选配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根据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②尽量选择亲合力好的个体来交配 ③公貂的品质等级要高于母貂 ④相同缺点或相反缺点者不宜选配 ⑤不要任意近交 ⑥在体型差异过大不宜选配 ⑦不同色型间不宜乱配
×
↓
?
四、繁育方法(种群选配) 繁育方法(种群选配)
1.纯 繁 纯 ①纯繁的概念 ②纯繁的作用 ③纯种繁育在水貂养殖业中的应用 2.杂 交 杂 ①杂交的概念 杂交的作用:A杂交利用 杂交利用B杂交育种 ②杂交的作用 杂交利用 杂交育种 ③杂交在水貂养殖业中的应用
二、水貂的选种
选种工作的重要性 水貂选种的步骤:初选 水貂选种的步骤 初选 复选 精选 (一)初 选 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 多留30-40%。 月中旬进行, 每年的 月中旬进行,多留 。 1.对仔貂的选择:一般称为窝选即家系选 对仔貂的选择: 对仔貂的选择 一般在分窝前进行。 择,一般在分窝前进行。 选择双亲性能好,出生早,生长发育好, 选择双亲性能好,出生早,生长发育好, 采食早, 日龄体重在 日龄体重在120克以上。 克以上。 采食早,20日龄体重在 克以上
2.光泽 要求毛绒的光泽强。 光泽:要求毛绒的光泽强 光泽 要求毛绒的光泽强。 3.毛绒长度(背正中 毛绒长度( 处两侧): 毛绒长度 背正中1/2处两侧):针毛 处两侧):针毛 以下; 长2.5cm以下;绒毛长 以下 绒毛长1.2-1.4cm;针绒 ; 毛长度比1:0.65(1.54)以上,密度比 毛长度比 ( )以上, 1:25以上,且针毛平齐、分布均匀、绒毛 以上,且针毛平齐、分布均匀、 以上 柔软、灵活。 柔软、灵活。 4.毛绒密度 鲜皮 以上, 毛绒密度 鲜皮12000根/cm2以上,干 根 皮为30000根/cm2(自然干燥 。 自然干燥)。 皮为 根 自然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AlBaBaBiBiBmBmBpBpBsBsCCjjebeb,
•
分别改写成:AARRJJMMKKTsTsCHCHnnee,其余与美国 系统相同。
三、彩貂
(一)彩貂类型介绍
黑十字貂(SS、Ss)、银蓝貂(pp)、银紫貂(Ff:被毛灰 蓝,尾、四肢、腹部有白班、绒毛灰色、全身散布白针)、 帝王白(bbcc)……
(三)多对基因彩貂毛色育种
•
培育具有多对特征基因的彩貂,要将具有一对、二对乃至三 对特征基因的彩貂进行杂交,将不同的相关特征基因组合在 一个个体上。
•
培育的彩貂拥有的特征基因越多,培育的方案就越多,需要
根据现场条件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下面以冬蓝貂(aappbb)为例介绍如下: 冬蓝貂具有阿留申貂(aa)、银蓝貂(pp)和咖啡貂
第三章水貂毛色育种
第一节水貂的生殖生理
一、遗传一般常识
基因:
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 本遗传单位。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 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DNA(脱氧核糖核酸)
染色体: 细胞核中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 着色的一种丝状或杆状物。
第二方案(一对与二对特征基因的彩貂杂交)
第 1年 aappBB × AAPPbb 蓝宝石貂 ↓ 咖啡貂 第 2年 AaPpBb × AaPpBb 暗褐色 ↓ 27A P B + 9A P bb + 9 A B pp 暗褐色 咖啡貂 银蓝色貂 + 9aaP B + 3 A ppbb +3aaP bb + 阿留申貂 银蓝亚麻 衣力克 3aappB + 1aappbb(1/64) 蓝宝石 冬蓝貂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配子数=2n:
当有1对基因(Cc)时,能形成2种配子;当2对基因(AaBb) 时,能形成4种配子。 *后代的基因型=(3+1)n:
当n=2时,后代的基因型为:9∶3∶3∶1; 当n=3时,后代的基因型为:
27∶9∶9∶9∶3∶3∶3∶1…
二、标准貂(Normalmink)及其基型(Genotype) 1.标准貂:
第三方案(采用拥有二对特征基因的彩貂杂交)
第 1年 第 2年 9A ppB aappBB 蓝宝石貂 × ↓ 银蓝色 + 3A ppbb 银蓝色貂 银蓝亚麻貂 AAppbb 银蓝亚麻貂 × AappBb ↓ + 3aappB 蓝宝石 + 1aappbb(1/16) 冬蓝貂
AappBb
复习思考题
一、何谓特征基因? 二、掌握常见彩貂特征基因型。 三、熟练掌握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四、根据所给条件培育某种彩貂。
野生型黑褐色水貂叫标准貂。
2.标准貂毛色基因型(Genotype):
•
美国系统:
现在已知控制标准貂毛色的基因有21对,其符号为:
•
PPIpIpGGAlAlBBBgBgBiBiBsBsBaBaBmBmBpBpCCHH
OOffsscmcmebebjjfificscs。
3.与斯堪的纳维亚系统区别
•
斯堪的纳维亚系统野生型(黑褐色标准貂)的基因符号, 是美国系统野生型基因符号中的:
3.2彩貂毛色育种
一、显性突变型、隐性突变型判定
彩貂显性:SS × ss 彩貂 ↓ 标准貂 Ss(彩貂 )
彩貂隐性 :cc × CC 彩貂↓ 标准貂 Cc(标准貂)
二、彩貂毛色育种 (一)一对基因彩貂育种 1.阿留申貂(隐性突变型)
○ aa × AA ● ○ aa × AA ● 暗褐色 阿留申 ↓ 暗褐色 Aa × Aa (横交) 暗褐色↓ 1 AA+ 2Aa+1aa(1/4) 暗褐 暗褐 阿留申 阿留申 ↓
蓝宝石貂 ↓ 咖啡貂 第 4年 AaPpBb × AaPpBb 暗褐色 ↓
27A—P—B— + 9A—P—bb + 9 A—ppB— 暗褐色 咖啡貂 银蓝色貂 + 9aaP—B— + 3 A—ppbb + 3aaP—bb + 阿留申貂 银蓝亚麻 衣力克 3aappB— + 1aappbb(1/64) 蓝宝石 冬蓝貂
阿留申 ↓ 银蓝色貂
F1
F2
× AaPp 暗褐色 ↓ 9A—P— + 3A—pp + 3aaP— +1aapp ( 1/16)
暗褐色 银蓝色 阿留申貂 蓝宝石貂
AaPp
P
SS PP
×
ss pp
黑十字貂 ↓ 银蓝色貂 F1 SsPp × SsPp 黑十字 ↓ F2 9S—P— + 3S—pp+ 3ssP— +1sspp 黑十字 银蓝十字 暗褐色 银蓝色 其中(SSpp1/16 )
基因(bb);
培育冬蓝貂有以下三种方案:
第一方案(用拥有一对特征基因的彩貂培育): 第 1年 第 2年 aaPP × AaPp 暗褐色 AApp × ↓ AaPp
阿留申貂 ↓ 银蓝色貂
9A—P— + 3A—pp + 3aaP— + 1aapp
暗褐色
银蓝色貂
阿留申貂
蓝宝石貂
(1/16)
第3年 aappBB × AAPPbb
Aa × aa ○(回交) 暗褐色↓ 阿留申 1 Aa + 1aa(1/2) 暗褐色 阿留申2.显性突变 Nhomakorabea彩貂育种
黑十字貂:
SS × ss SS × ss 黑十字↓ 暗褐色 黑十字↓ 暗褐色 Ss × Ss Ss × SS 黑十字↓ 黑十字↓ 黑十字 1 SS + 2 Ss+ 1ss 1 SS + 1 Ss 黑十字 黑十字 标准 黑十字 黑十字
*不同选配组合 与黑毛过多个体出现率
选配组合 (公×母) SS×ss Ss×Ss Ss×ss
子一代表现型(%)
SS — 25 —
Ss 100 50 50
ss — 25 50
黑毛过多个体 出现率(%) 7 5.8~6.1 23~25
(二)两对基因彩貂毛色育种 *蓝宝石貂培育: P aa PP AA ×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