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经络导平仪”(谢氏导平仪)诞生
现代经络导平疗法(谢氏导平仪)在当今世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经络导平疗法在当今世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经络导平疗法”的创造和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它的理论和实践对21世纪世界医学和当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1.现代经络导平疗法,是“21世纪的绿色医学”我国首创的“现代经络导平疗法”是具有中医特色、高科技特征、无损伤性的现代化治疗技术,被誉为“2世纪的绿色医学”,在使用超高电压医治世界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这项技术在国际医学界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它使人类在认知安全使用高压电能方面,飚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它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中医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设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2.现代经络测平诊断,是对中医诊断数据化的有效突破我国首创的现代“经络测平诊断仪”,是对中医诊断数据化的一大创新。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经络测平诊断仪”可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为古老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方法,开创了一条简单、易学、科学、先进而有效的新路,这也是20世纪末,中医诊断技术的一大突破。
3.现代经络导平疗法,是攻克世界疑难病症的有力武器导平仪和测平仪的配合使用,已经在攻克中西医部分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有些被医学界普遍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已经获得了意外的好转与疗效,这必然会引起中外医学界的关注。
同时也促进了中医在未来世界医学中地位的提高。
为中医的理论现代化、中医的诊断现代化和中医的治疗现代化作出了嘱目的贡献。
4.现代经络导平疗法,适合医院诊治,也适合家庭康复、保健和预防人类的年龄结构正在老化,随着年龄的提高,患病、患慢性病、患上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的机率也愈来愈大,长期服用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药物,本身就有害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0)早就预测:在21世纪,40%的疾病将由物理疗法承担。
这种不打针、不吃药、少花钱、治好病的非药物疗法,正是导平医疗的最大特色。
现代经络导平疗法,不仅能够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和顽固性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能够通过“经络测平诊断仪”对正常人进行健康普查,尽早发现身体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瞻前式、预防性保健治疗,以避免小病染成大病,乃至不治之症,这说明该疗法也适合家庭医疗、康复、保健和疾病的预防,真正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仪器概论通识

•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艾萨文研制成功了第 一台采用弦线式电流计做记录的心电图仪 ,他所创立的肢体标准导联的测量方法沿 用至今。艾萨文因为其开创性贡献获得 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
• 1924年法国学者Berger首次采用头皮电极 记录到人脑的电活动,发现人脑活动的α、 β波节律,并第一次给出了人类癫痫病发作 时的脑电图。
• 1、医学模式的变革 • 当代医学正处于从传统的“生物一技术 ”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技术”的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进程中,无疑这是21 世纪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医学仪器及其传 统设计观念将面临这一转变的巨大挑战。 这一转变是基于以下社会和医疗状况的客 观现实提出的。
• (1)伴随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 已造成政府与个人医疗开支不断增长的巨 大压力。美国约有占人口25%的人受到高 血压症的困扰。同样,在我国列首位的也 是高血压患者,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 医学仪器对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 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的 ,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 用。
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 在远古条件,人类的经常面临猛兽和自然 灾害的侵袭,并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我 国在新石器时期,出现医用石器,包括热 敷、按摩、叩击体表、割刺脓疡、放血等 不同的石器工具。用石为针,这应是我国 古代针术的萌芽。2500年前《黄帝内经》 中所述的“九针”是人类最早发明、精 心制作的医疗器械
但在此之后,直到18世纪,无论是中国还 是世界,除了1816年听诊器发明和1850年 医用临床体温计的问世外,医疗器具的发 展一直非常迟缓。 现代医学仪器的诞生和 发展应归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的重 大发现(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和 工业文明(以机械制造和电机工程为代表 )的出现。
经络导平在骨伤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治疗骨伤科 常见病 中的应 用进行 了综述 。 关键词 :经络 导平 ;骨伤科 ;综述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0 6 . 1 0 2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一 0 6 — 0 1 6 4 - 0 2
第 l 2卷 第 6期 ・ 总第 1 8 2期 2 0 1 4年 3月 ・ 下 半 月 刊
经络导平在 骨伤 科常 见病 治疗 中的应 用
艾有利 陈 蓓 郑英杰 李国中
(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 医结合 医院,上海 2 0 0 2 0 9 )
摘 要 :经络导平治疗仪是根据 中医的经络和 阴阳学说 ,结合现代生物 电子运动平衡理论 ,利用全新的微 电脑技术和集成线路研 制成
想见 ,对经络系统或 阿是穴施 以物理作用 为什么 能迅 速
建立最短程 和最小能量损耗而与其它 自控调节系统联 系, 特别是与神经 系统联系的原 因了。
经络系统的潜在功能 可 以通过按 摩 ,或对经络 施 以
9%;总有效率 9 1%。姜兴鹏 等口 采用经络导平推 拿结
合 电针治疗 4 8例腰椎 间盘突出症患者 ,总有效率 1 0 0 %,
界适量的物 理作用下 ,才 能发挥 出它的潜能 。由此可 以
以经络导平仪 ,更 能发挥针刺 的行气 活血 功能 ,有利 关 节的活动 ,刺激深部 的感受器来 调节 中枢 神经 ,以调 和 深部 经络 ,抑制疼 痛 ,恢复功能 ,更 快地达到治疗 目的。 沈士军『 6 采用针灸 和经络导平疗 法相结合 治疗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3 5例 ,针灸和经络导平疗法隔 日交替使用 ,1 0天 为1 疗程 ,3 5 例病人治疗时 间 1 ~5 个疗程不等。临床治 愈2 7 例 ,占 7 7%;显效 5 例 ,占 1 4%;无效 3例 ,占
久益 ZDZ系列经络导平治疗仪使用与操作

导平仪的使用与操作
五、极性 “极性”选择键:控制脉冲正负极性。 按 “极性选择键”,极性在左、 右、自动三种状态中循环,左、 右指示灯哪边亮,哪边为正极,自 动状态时,极性选择键上方自动灯亮 ,仪器处于自动换极状态。 由于本机输出的电压脉冲是单向脉冲,因而具有方向性,当 右边极性灯亮时,右正左负,输出脉冲从右侧正极输出端经 人体至左侧负极,当极性反向,极性左侧灯亮,此时是左正 右负,电流方向是从左侧正极经人体流向负极。。
二、相对平衡
对每个经穴分别调整,施以不同的生物电流,纠正机体内相互不 平衡态,以促使整体生物电向相对平衡转化 。(病人感觉各个穴位上的
锤击感大小一致)。
三、优势平衡
仪器配穴(正极)数量多于主穴(负极)数量。 治疗时,主穴(—)(病灶处即疼痛处)接负极一个穴位,仪器配穴端 (正极)接多个配穴,使病灶(痛点)感觉明显大于其他配穴。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3章 低频电疗法(高压低频电疗法)

内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容
概述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感应电疗法 间动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电睡眠疗法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高压低频电疗法
第十节
பைடு நூலகம்
高压低频电疗法
高压低频电疗法
应用高电压的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 种方法,称高压低频电疗法。国外称为高压 脉冲电疗法(high voltage pulsed current stimulation HVPC)。我国在20世 纪70年代末期研制的经络导平仪,实质上就 是这种治疗仪。主要用来刺激经络穴位,通 经活络,调理经络气血平衡,用于治疗多种 疾病。
刺激经络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平衡的作用。
高压低频电疗法
治疗技术 设备 高压低频电疗仪,电极与衬垫和直流电 疗相同,穴位治疗时,采用直径1.5~2厘米的 电极。 操作方法 类似直流电疗法,阴极放置于主要 的治疗部位。用于经络导平治疗时应按经络取 穴,操作比较复杂可参考使用说明书。
高压低频电疗法
电流强度 以治疗局部有节律性颤动和麻感为 宜。 治疗时间 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l~2次, 10~15次为一疗程。
高压低频电疗法
临床应用 适应证 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颈椎病, 腰腿痛,冻疮,慢性荨麻疹,扭挫伤,带 状疱疹等。 禁忌证 同超刺激电流。
高压低频电疗法
扩张血管和促进血液循环 在临床治疗中,治 疗后常见局部皮肤发红,疗后皮温较疗前平均 升高,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 部组织营养代谢、消炎镇痛的作用。
高压低频电疗法
促进平滑肌蠕动 促进蠕动频率和幅度的 增高,并能使不规律蠕动变为有规律蠕动。 临床上应用此疗法治疗尿路结石亦取得较 好的排石疗效。
谢氏经络导平仪对偏瘫的治疗

谢氏经络导平仪对偏瘫的治疗
胡晓琴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1999(020)005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胡晓琴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06
【相关文献】
1.MT—H4经络导平治疗仪的镇痛作用与经络感传的临床观察 [J], 吴明霞;周坚
2.经络导平仪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J], 冯丽萍;李科信;苏国华;满慧静;杨清然;王艳玲;王化刚
3.综合康复技术加经络导平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早期疗效研究 [J], 洪永锋;钱红
4.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60例临床观察 [J], 祖玉帆;张建;孙婧
5.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朱秀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58年资料9 经络测定仪的临床应用

3.人们经常生活在由外部而来的,和由内部自发的各种各样的刺激中。这些日常生活刺激——吃饭、洗澡、走路、劳动等等均可使体表部的通电抵抗力发生变化。以笔者自身的实验:挨饿四小时所测的大肠经原穴通电量为180uA,吃饭后五分钟则降到近于正常平均值的48uA。由此可知,用测定仪测定经络时,就有可能在所测的径路上出现与疾病无关的,一时性的反映点。
于是决定经穴的正确位置及其虚实程度,从而判断病经及其性质就成为针灸临床上的重要关键。从来在这力面的处理,大都建立在师承和个人的经验上,带有浓厚的主观性,有碍于针灸医学的普及和发展。最近逐渐要以科学方法,从他觉的、客观的方面来作临床的尝试,经络测定仪就是其一。
二 经络测定仪的应用原理
把一定电流通过电表放于人体时,在体表上有容易通电的,和不容易通电的,就是说对通电抵抗有强弱不同的点。由于生体和电源之间设有电流表,可从表针看出那一点容易通电(抵抗弱),那一点不容易通电(抵抗强),通过了多少电流。
电流在非发汗时主要是通过毛囊孔进入生体,其通电量的多少是和毛囊孔开口大小有关。经中谷博士的研究和笔者的追试,确认这些容易通电点中,有出现部位较为恒定,出现频率较多的,最容易通电的点。中谷博士把它称为“良导点”,以示容易通电之意。而其数目、位置在基本上与我国文献记载的经穴的数目、位置(包括经外奇穴)是一致的。
三 经络测定仪
现在我国制出的测定仪虽有好几种,但其原理都是一样,把电源和测定器(主要由电表和扬声器构成的)以及人体作为一个回路;其所用的电流有平流、交流、整理过的交流,最新式的还设有脉流。其所用的电表一般是200uA、500uA、800uA可变电表;为电气针备有0-5mA的电表。电压是6V、12V、18V、30V、65V可变电压。除了可用耳听器外,还可用扬声器来听取由皮肤抵抗差而出现的极微细的声响,以区别非反映点和反映点(经穴)。
219321305_世界第一台针灸机器人研制经验总结与启发

文章编号:2095-6835(2023)11-0017-05世界第一台针灸机器人研制经验总结与启发*刘进先1,徐天成2,张笑兴3(1.正源春中医门诊部针灸科,广东广州510630;2.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江苏南京210023;3.广州天河区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广东广州510635)摘要:研究了针灸机器人自动辩证和诊断疾病及自动选穴、自动进出针、自动提插捻转进行各种针刺补泻操作,以使针刺手法达到量化、客观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此机器人可以自动模拟和存储名老针灸专家的针刺手法并将其推广运用,使其永传后代。
此针灸机器人从3个部分进行研制:电脑专家系统医理设计及软件包研制,手法记录仪及针灸机器人微机控制系统研制和机械手与传动部位构造研制。
经过试验研究,完成了针灸机器人电脑专家系统医理设计全部内容,完成了针灸机器人针刺手法技术参数研制,完成了机械手与传动部件构造研制,并初步生产出一台针灸机器人样机。
为后来者进一步开发研究针灸机器人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实验与理论基础,并对存在的主要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针灸机器人;机械手;人工AI;针刺手法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11.0051990年,笔者在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现为西南医科大学)针灸科工作期间,在临床治疗及科研中发现,每一个医生治疗同一个病人的选穴和针刺手法均不同,且同一医生自己也很难保证在行针之间的手法完全保持一致。
这样的情况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就很难确保因针刺手法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科研实验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标准性及量化的准确性,从而导致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为此进行了“针灸机器人”科研项目,目的就是使其针刺手法达到数量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用针灸机器人来模拟名老专家的针刺手法并储存于本机中,再由本机器人按名老专家手法进行自动针灸以获得名老专家的治疗效果,并让名老专家的针灸技术永传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第一台“经络导平仪”的诞生
用什么方法来调理人体生物电子运动,使之阴阳恢复平衡呢?
兄弟俩开始了艰苦的试验和探索。
他们利用节假日和体息时间,找文献、查资料、潜心研究、努力攻关。
政关的目的是,寻找和选择一种高效,高能、易操纵、无损伤的现代物理手段,去替代古老针灸的原始机械能,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施治,让病变肌体尽快恢复生物电子运动的平衡。
他们省吃俭用,依靠微薄的工资,买器材、搞调研、做实验。
分别选择声、光、热、磁、电等众多的物理能量进行比较,并采用现代科学仪器,将音频、超声波、激光、红外线、短波、微波、超短波,贴磁,旋磁等不同的能源输出,作用于人体的经穴,分别通过动物或人体实验在临床上进行对比和感受。
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承受实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终于成功的发现与人体穴位直接导通,能形成强电流回路的高压电脉冲效果最好。
1971年,第一台“机械触点式”模拟导平仪制作成功,他们用机械的方式使得瞬间脉冲最高电压可达400V。
1972年“机电触点式”实验导平仪制成并临床试用,最高脉冲电压可达600V,第一例临床病人的实验也告成功,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疗效,这给了谢氏兄弟极大的鼓舞。
高电压能治意顽症,这是全世界没有人敢想、更没有人敢做的最新尝试,能不能再提高电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C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的国际标准规定:“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疗仪器,输出的最高电压不得大于500V°,可是,现在已经是600V了,已经稍有了突破,为什么不能继续突破呢?经过不停探求,1973年,实用电子管线路导平仪试制成功,最高脉冲电压达1000V,仪器是研制出来了,可这么高的电压,人不能承受怎么办?显然第一个被做实验的人,只
能像以前一样,是发明者本人。
为了防止万一,兄弟俩已经事先向家属做好了口头遗。
实验在紧张、认真而细心地进行着。
为了安全,在做完手的实验后,再做躯干,最后做头。
把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不同感受和极限资料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可能自残的直接人体实验,也是为了对仪器的临床安全使用及日后的改进和提高所做的第一次实验,这类实验,实际上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每一次新品的改进和提高,都是由发明人自己亲身尝试。
1974年,实用晶体管线路导平仪终于试制成功,临床应用后,治愈了不少典型病例。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把这一新的科技成果普及于世,谢氏兄弟,于1977年1月,在《科学普及》杂志上公开发表了《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和《冻疮的特效疗法》两篇由发明人谢景安(教授),谢景平(高级工程师)亲自署名的文章。
并在文章中正式公布了品体管线路导平仪的全部电路,从此,“导平仪”这个神秘的中医现代化医疗仪器的专门技术,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导平仪经过“机械触点式”、“机电触点式”到“电子管式”再到“晶体管式”,6年里虽然跨了三大步,但还都是实验型的,其实验案例的疗效也确实是喜人的。
197年3月,在上海华山电讯站,谢氏兄弟开始正式研制实用的准备进入市场的P型经络导平治疗仪。
商品与实验品不一样,它不仅要提供产品规范的性能参数,还要保证使用寿命和充分的安全指标,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废寝忘食,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直至最后胜利。
1977年6月DP-2型导平仪正式投产,1978年8月这第一代导平仪在广州通过专家鉴定,其最高脉冲电压已达1500V。
从此,导平治疗仪作为商品真正进入市场,填补了国内外高电压医疗仪器的空白。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充分证明,将数千伏超高电压用脉冲的方式直接运用
于人类医学的治疗领域,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能治愈许多疑难病症。
这是中国人在医学上创造的奇迹。
1977年12月谢氏导平仪荣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第一次被正式载入“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册”。
六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党和人民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