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结合经络导平仪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穴位注射联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

穴位注射联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摘要: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临床儿科中导致儿童瘫痪的常见疾病。
穴位注射疗法又称水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穴位或相应部位进行药物注射,将针刺药理、穴位特性综合运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穴位注射联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方法现已成为目前研究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关键疗法。
对此,本文主要从当下穴位注射联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意义出发,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旨在更好地完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为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康复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穴位注射;现代医学康复技术;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性瘫痪,全称“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者会伴有智力不足、癫痫和肢体抽搐、语言功能出现障碍等,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对于小儿脑瘫来说,当下医疗认为综合治疗效果是最好的,综合治疗具体内容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应有一整套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的详细术前临床评估,并选择合适术式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应强调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这是保证疗效、防止复发的关键。
但综合治疗方法虽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往往十分有限。
一、穴位注射联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意义小儿脑瘫的全球发病率相当高,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1-5名儿童患有脑瘫,世界上约有1700万人受脑瘫影响。
分娩前后的各种因素可能导致脑瘫,如缺氧、创伤、感染、遗传因素和发育性脑异常。
脑瘫患儿应用脑循环治疗仪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nd the levels of ACA, MCA, VA and BA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therapy instrument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cerebrovascular blood flow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all
[中图分类号] R741.00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0.S2.016
[文章编号] 1674-1633(2020)S2-0049-04
引言 小儿脑瘫又被称作小儿脑性瘫痪,属于儿科常见病症,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精神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听觉及语 言功能障碍等,若不能及时救治,病情延误或引发残疾,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35卷 S2期 VOL.35No.S2 49
研究论著
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彭婉莹;黄茂【摘要】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5例加用头部穴区推拿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5例子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2组均以治疗20次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及微量元素血钙、锌、铁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肌张力M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钙、锌、铁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锌、铁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肌张力状况,增加微量元素水平,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建立及病情康复.【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4页(P597-600)【关键词】脑性瘫痪;头针;肌张力;微量元素【作者】彭婉莹;黄茂【作者单位】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21;R722.19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常累及四肢,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1]。
目前,临床治疗脑瘫的康复手段多种多样,如何找到更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直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综合治疗小儿脑瘫110例论文

综合治疗小儿脑瘫110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寻找小儿脑瘫综合治疗的方法。
方法对本院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5%。
结论对小儿脑瘫治疗与医院康复社区指导,家庭训练相互配合,能大大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康复模式。
[关键词] 小儿脑瘫;医院康复-社区-家庭网络康复模式;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 r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小儿脑瘫(cp)简称脑瘫,是小儿一种残疾性疾病,是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1个月内诸多有害因素损坏了生长发育未成熟的脑组织,造成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此病尚可引起患儿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视听力障碍、行为异常、牙齿发育畸形、免疫力低下、心理情绪等问题,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右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若能及早防治可以减少或减轻此病的发生是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现将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门诊及病房共收治110例脑瘫患儿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0例脑瘫患儿均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神经组主办的诊断分型标准[1]其中男68例,女42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3个月-6个月16例,7个月-1岁48例,1岁-2岁24例,2岁-3岁18例,3-6岁4例,其中痉挛型78例,不随意运动型24例,迟缓型18例,其中有关节关发派45例,≥2个并发症15例,智力低下32例,语言障碍32例,听力障碍5例,癫痫10例,口面功能障碍6例,农村76例,占69%,城市34例,占31%。
1.2 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异常30例(57.6%);ct检查异常77例(70%),其中脑萎缩32例,脑软化灶16例,侧脑室扩大18例,脑积水9例,脑穿通畸形2例。
2 方法2.1 药物疗法静滴营养脑细胞药物及扩张血管药物,脑活素、神经节苷脂、丹参(有过敏和/或腹泻者可用胞二磷胆碱),小于3岁患儿静脉输注每月10d-15d为1个疗程,共3个-6个疗程(有癫痫者可口服抗癫痫药物)。
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瘫80例疗效观察

2 0 1 1 年o 6 月一 2 0 1 2 年1 2 月鄂州华仁康复医院脑瘫儿童专科门 4 讨论 诊脑瘫患儿共 S O ̄ ; 6月一 1 岁组 1 4例 , 男8 例, 女6 例; l 一 3 岁组 4 5 脑瘫发病过程复杂 . 是一种多因素作用 的结果 . 包括产前 因素 ( 宫 例, 男2 5 例, 女2 0 例; 3 - 6 岁组 2 3 例, 男1 0 例, 女l 3 例。 患儿均无智 内感染、 宫内发育迟缓 、 妊娠期外伤、 多胎妊娠等 ) 、 产时 因素 ( 早产 、 窒 力障碍、 精神疾 患、 未控制的癫痫 , 无严重心、 肝、 肾等疾病 。
2 治疗方法
2 . 1 体 针
息、 难 产等) 、 产后 因素 ( 高胆红素血症 、 失血及感染等原 因引起 的新生 儿休克、 颅脑损伤 、 癫痫抽搐等 ) 及遗传因素等. 1 _ 。其 中早产 、 低 出生体 重是 目 前公认 的最 主要 的脑瘫致病因素 . 且孕龄越小 . 出生体重越低 .
2 0 1 3年
第3 期
S C I E N C E&T E C H N 0L 0 G Y I N F O R MAT I O N
O本刊重稿 0
科技信息
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瘫 8 0 例疗效观察
刘 启雄 万子超 2 吴 敏 ( 1 I 鄂州职 业大 学 医 学院 。 湖 北 鄂州 4 3 6 0 0 0; 2 . 鄂 州华 仁康 复 医院 。 湖北 鄂州 4 3 6 0 0 0 )
【 关键词l I J 、 儿脑瘫; 康复治疗; 观察
脑性瘫痪 ( c e r e b r a l p a l s y , C P ) , 简称脑瘫 , 是 指婴儿期 内因各种原 因所致 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 障碍及 姿势 异常, 可伴有智力低下 、 行为异常 、 感知异常、 癫痫等 障碍 , 它严 重的影 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 生活 自理和接受教育 的能力 。 给社会和家庭 带来 巨大的负担。本文对脑瘫患儿 综合康复治疗 , 取得较好疗效 , 报 道如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38例体会

吐严重者 , 可暂禁食 。( ) 3 症状 严重者 , 明显 的电解 质紊乱 , 有 以
酮 体 强 阳 性 为 标 准 , 住 院 治疗 , 情 补 充 水 分 和 电解 质 , 日补 应 酌 每
液量不少于 30 0m , 0 l尿量维持在 1 0 l 七。对代谢性 酸 中 0m 以 0
2 结 果
[] 1 林庆. 儿脑 性瘫 痪 的定 义 , 断条 件及 分 型. 小 诊 中华 儿科 杂
志 ,0 5,3( :6 . 2 0 4 4) 2 2
治疗组治愈率及 显效 率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P<0 O ) . 1 。手法 按摩结合经络导平仪 治疗 小儿 脑瘫 的临床疗 效 明显 优于 口服药
中外 医学 研 究
叠 . 。 1 ll _
21 0 0年 7月 第 8卷
| ≯。 。
第1 3期 C I 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曩_ — l . l 。 一 | u . | l | _ 一 ll l
物 治 疗 。见 表 1 。
【 收稿 日期 】 2 1 0 2 0 0— 5— 4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妊娠 剧 吐 3 8例 体 会
吕 兰
常熟 市白茆卫 生院妇 产科 ( 苏 常熟 2 5 3 ) 江 15 2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 ; 治疗 ; 妊娠剧 吐
妊 娠 剧 吐 在 妇 产 科 比较 常 见 , 医 对 该 病 无 特 殊 的 治 疗 方 西 法 , 者运 用 中 西 结 合 治 疗 妊 娠 剧 吐 3 笔 8例 , 效 满 意 , 总 结 疗 现
毒 者 , 给 予 碳 酸 氢 钠 或 乳 酸 钠 纠 正 。 补 液 酌 情 补 充 必 需 氨 基 应 酸 , 肪 乳 等 。 ( ) 七 疗 , 妇 呕 吐 明 显 好 转 或 者 停 止 , 以 脂 4经 治 孕 辅 中药 汤 剂 治 疗 , 以减 少 复 发 率 。 抑 肝 和 胃饮 : 叶 3g 黄 连 5 g 苏 , ,
推拿联合经络导平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观察

器连 接经 络导 平治疗 仪 的负极 ,其配穴 连 正极 , 液 循环 、促进新 陈代谢康 复萎缩肌 肉 ,纠正软组 使用 25 Z慢频 ,治疗前先 用水浸湿小 推拿器 的 织 畸形 ,促使 肿 物消失 作用 、 .H 。先天 性小 儿肌 性 滚轮 ,治疗时 :患儿侧 卧 、患侧 向上 ,将滚轮 紧 斜 颈是一种病 情复杂 ,病 程较长 的疾病 ,对这类
[ 例]
注 :两组 比较 ,
= . 6,P <0 0 53 .5
时采 用 南京 久盖 电脑 控 制仪 公 司生 产 的 Z Z 5 导平 治疗 临床 上 取得 了一定 的成效 ,提 高 了治 D 一 型经 络导平治疗 仪进行导平 推拿 ,方 法 :采用 导 愈 率 。其 原理 因导平推拿 治疗具有疏通 经络 、活 线 连接 经 络 导平 治 疗 仪 的导 平 推 拿器 。将 推拿 血 化瘀 、解痉 、止痛 、消肿散结 、并增 强局部血
作 者单 位 :5 0 0 佛 山市妇 幼保 健 院儿科 2 0 8
41 6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2年 第 l 卷 第 3 8 期
I H N,F bu r 2 1 ,V 1 8 N . M G e ray 0 2 o 1 o . 3
表 1 两组 方法治疗小儿斜颈疗效 比较
将6 0例患儿随
பைடு நூலகம்
机分为推拿联合经络导平 治疗组 和单 纯推拿对照组 ,两组均实施常规的推拿按摩 ,治疗组在常
规治疗 的同时结合经络导平治疗 , 并在治疗 3 个疗程后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络导平疗法可提高小儿先天性肌性斜 颈的治疗 效果 。
【 关键 词 】 肌 性斜 颈 ;推拿 ;导 平疗法
年龄在 2 0天 ~1 0个月 。其 中足月顺产 4 例 ,剖 患 侧 的胸 锁乳 突肌 ,反复进 行 3—5次 。③ 医者 1
经络导平治疗仪适应症

、经络导平治疗仪适应症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脑性瘫痪、偏瘫、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面瘫、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胫腓神经损伤)、脑发育不良、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小儿多动症、失眠。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疼痛症。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便秘。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在严格操作下,约有0.01-0.02%的人会出现晕针样神经性休克现象,一般当天停止治疗,静歇片刻,喝些开水即可恢复正常,一般不影响以后的治疗。
2、对活动期高血压和活动期心脏病患者,不宜采用导平方法治疗,对一般心脏病患者,心前区忌取穴。
3、对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初期及化脓急性期,局部禁止取穴。
4、对眼科病人若在头部取穴时,凡高度近视或可能视网膜剥脱者禁忌症。
5、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无明显活动性内出血者,局部可选作主穴。
急性期,在损伤局部同肌肉上不宜选配配穴,可按对应配穴法远端取穴。
6、对极度虚衰病人,宜用补发,但功率不宜过强。
7、对慢性病人,一般每天治疗一次,每周六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
20次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若间断治疗,疗效会明显下降,对一些疑难症需坚持数个疗程。
8、对急性或急性发作病人,可每天治疗1-2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
9、对不慎用于皮肤破损处,应及时更换电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健康 的疾病 , 于疑难杂症。其病程长 , 属 一般药物治疗疗 效差 ,
参 考文 献 [] 1 陈灏 珠 , 用 内科 学 ( ) 第 1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实 下 . 2版 北 人
20 5: 46 0 1 7.
[] 2 陈可冀, 家祯 , 廖 肖镇祥. 心脑血 管病研 究. 海: 上 上海科 学枝
术 出 版 社 .9 8: l . 19 3 1
l l __ 一 _ 曩|
l I I j l |l l-0誊 l 0l 曩 季 营善重
波倒置 、 坦 、 向者 9 平 双 6例 , 疗 后 转 为 直 立 者 7 治 4例 , 善 率 改
脂患者 , 5 有 2例不 同程度血脂下降 , 明杏丁注射液也具 有一定 说
的 降血 脂 作 用 。 见表 1 。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7月 第 8卷 第 1 3期
C I E E A D F R I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 医 声
≯j | 曩 _ 一 l , 。 。 。|一 | | l 。 ◆ 一
[] 5 郑泽 荣 , 肖波 , 志 莲 , . 丁 注 射 液 联 合 速 效救 心 丸 对 急 冼 等 杏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患 者 的 疗 效 观 察 . 中 医 , 0 8 4 7) 新 20 ,0( :
3 —31. 0
立7 , 4例 改善率 7. 8 。治疗后心电图 s T较治疗前 有明显 70儿脑 瘫的方法安全 可靠, 疗效 明显优 于 口服 药物治疗。无
【 关键词】 小儿脑瘫 ; 手法按摩 ; 经络导平仪 治疗
4J 脑瘫是指 出生前到 出生后 1 ,h 个月 内各种原 因所 引起 的 脑损伤或发 育缺 陷所 致 的运 动障 碍及 姿势 异 常 。中医 属于
治 疗
6 o例 , 疗 组手 法按 摩 穴 位 结合 经络 导 平 仪 采 用 导 平 针 灸 、 平推 拿 、 平 输 气 等 方 法 治 疗 。对 照 组 采取 口服 药物 治疗 。结 果 治 导 导
创 伤 , 无 痛 苦 , 副作 用。 在 医院或 家 中 均 可进 行 , 合 于各 种 症 型 的 脑 瘫 患 儿 。 且 无 适
[ ] 培 山. 杏 叶 标 准 提 取 物 E B 6 3谢 银 G 7 1及 银 杏 叶 制 剂 的 质 量 评
价 . 国 中药 杂 志 , 9 ,4 3 : 5 中 1 9 2 ( ) 3— . 9
本组患者采 用杏丁注射 液治疗 , 治疗前心 电图缺血 型 s T段 下移 0 】 0 1 】 , . 0~ . 5mV 14例 治疗后 恢复 到正 常或 基木 正 常 9 6
辅助用药。
A S 中医学胸痹 、 C属 真心痛等范畴。气血瘀滞都贯穿疾病 整
个 过 程 , 活 血 化瘀 是 本 病 主 要 治 法 之 一 。 杏丁 注 射 液 为银 杏 提 故 取物 , 已有 研究 表 明 , 银杏 提取 物 能 扩 张 冠 脉 血 管 , 加 冠 脉 血 流 增 量 , 少 心 肌耗 氧量 , 除 自由 基 , 低 病 损 性 细 胞 凋 亡 速 度 , 减 清 降 减 少 缺血 再 灌 注 损 伤 ; 制红 细 胞 聚 集 , 加 红 细 胞 变 形 能 力 , 抑 增 拮 抗 血小 板 活 化 因 子 , 血 小 板 聚 集 , 低 血 液 黏 稠 度 。 因 此 杏 丁 抗 降 注射 液 具 扩 张冠 脉 、 善 心 肌 缺 血 、 血 小 板 聚 集 和 降 低 血 液 黏 改 抗 稠度 的作 用 J 。
() n
7 .8 70 %。总有效率 8 .5 。杏 丁注射液 对血 、 09 % 尿常规 , 肾功 肝 能, 血糖均无明显影响 , 也未见其 他不 良反 应 , 7 对 9例合 并高 血
表 1 14例 患 者 用药 前后 心 电图 s T变化 比较 2 T—
3 讨 论
果 。而且无明显不 良反应 , 用药安 全 , 可作 为 A S的单独治疗 或 C
改善 , 总有效率 8 .5 , 0 9 % 临床症状 有所缓解 , 明杏丁注射液能 说
够 改善 冠 状 动 脉 血 流量 , 显 减 轻 A S患 者 的 心 肌 缺 血 , 善 心 明 C 改
功能, 提高生活质 量和 运动 耐量 , 而达 到 治疗 A S的满 意效 从 C
【 收稿 日期 】 2 1 5—1 00—0 0
“ 迟 ” 五 软 ” 瘘 症 ” 畴 , 危 害 人 类健 康 特 别 是 危 害 未 成 年 五 “ “ 范 是
个 月 ~1 0岁 , 虚风 乘 型 6例 , 血 不 足 型 1 血 精 6例 , 强脾 弱 肝 型 I 5例 , 阴虚 风动 型 l 8例 , 肾虚 弱 型 5例 , 脾 发病 至 治疗 时
例, 改善 率 8 . 1 。T波 倒 置 、 坦 、 向 9 42 % 平 双 6例 , 疗 后 转 为 直 治
[ ] 炳趁 , 青 , 卫 红 , . 丁 注 射 液 对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患 4高 张 傅 等 杏
者心 电图 9 T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 学学报 ,05 2 ( ) 29 2 0 ,6 4 :9 .
手 法 按 摩 结 合 经 络 导 平 仪 治 疗 J 瘫 的 临 床 研 究 L
帅 小玲
萍 乡市 中 医院 ( 西 萍 乡 37 0 ) 江 3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手法按摩结合经络导平仪 治疗 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组的治愈有效率明显优 于对照组 。结论
将 小儿脑瘫患者 1 2 0例随机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