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计算

合集下载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

桩基工程量计算公式!一、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二、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设计灌芯深度三、灌注桩(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 ×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 ×(设计桩长+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怎么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怎么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怎么计算第一篇范本:正文:1.引言1.1.背景介绍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定义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计算方法2.1.确定设计参数2.1.1.荷载种类和大小2.1.2.地基条件2.1.3.施工工艺要求2.2.确定预应力筋的计算方法2.2.1.计算截面尺寸2.2.2.计算预应力筋的拉力和应力 2.3.确定混凝土的计算方法2.3.1.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3.2.计算混凝土的抗弯强度3.施工要求3.1.预制桩的制作与运输3.1.1.制作工艺要求3.1.2.运输与储存要求3.2.灌注桩的施工3.2.1.基坑开挖与处理3.2.2.灌注桩的浇筑3.3.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固定3.3.1.张拉方式与工艺3.3.2.预应力筋的固定4.质量验收与评定4.1.验收标准4.2.验收方法4.2.1.外观验收4.2.2.尺寸验收4.2.3.强度验收5.附件附件A: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计算表附件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图纸附件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验收记录注释:-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种以预应力技术为主要施工方法的混凝土管桩,其通过预先施加拉压预应力,提高了桩体的抗弯和承载能力。

- 预应力筋: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通过张拉与固定的钢筋,用于增加桩体的抗拉能力。

- 抗压强度:混凝土材料在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 抗弯强度:混凝土材料在受到弯曲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力矩。

第二篇范本:正文:1.引言1.1.背景介绍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定义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计算方法2.1.确定设计参数2.1.1.荷载种类和大小2.1.2.地基条件2.1.3.施工工艺要求2.2.确定预应力筋的计算方法2.2.1.计算截面尺寸2.2.2.计算预应力筋的拉力和应力 2.3.确定混凝土的计算方法2.3.1.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3.2.计算混凝土的抗弯强度3.施工要求3.1.预制桩的制作与运输3.1.1.制作工艺要求3.1.2.运输与储存要求3.2.灌注桩的施工3.2.1.基坑开挖与处理3.2.2.灌注桩的浇筑3.3.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固定3.3.1.张拉方式与工艺3.3.2.预应力筋的固定4.质量验收与评定4.1.验收标准4.2.验收方法4.2.1.外观验收4.2.2.尺寸验收4.2.3.强度验收5.附件附件A: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计算表附件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图纸附件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验收记录注释:-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种以预应力技术为主要施工方法的混凝土管桩,通过预先施加拉压预应力来提高桩体的抗弯和承载能力。

10G409预应力管桩抗拔承载力计算2021

10G409预应力管桩抗拔承载力计算202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桩身抗拔承载力计算
1 设计条件 1.1 桩选型及选用图集
抗拔桩采用 PHC 500 AB 100 - 22 选用图集为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10G409)
1.2 1.2.1 1.2.2
1.2.3
配筋信息、几何参数及材料属性
外径 R= 500 mm
内径 r= 300
= 2*450/(pi()*300*0.3*0.8)
K= 0.8 fn= 0.3
N/mm2
(此项参照《江苏省管桩规程》3.6.4-6) (此项参照《江苏省管桩规程》3.6.4-6)
(10G409图集P41,注7,参照《江苏省管桩规程》3.6.4-6,引入系数K)
= 3.98 m
根据国标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的要求,填芯混凝土长度不小于 3 米。(图集P42,注6)
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 倍。
N=0.9*fyk*As1
(此式与10G409图集P41,注8的计算公式,数值相同)
= 0.9*400*1884
= 678240 N
= 678
kN
Nk= N/1.35= 502 kN
··
2.2 桩身结构强度验算
2.2.1 抗拔桩竖向承载力除了满足桩土相互作用的抗拔承载力外, 还需满足 PHC管桩自身桩身结构强度要求。
根据国标图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 10G409)
Ao= A+[(Es/Ec)-1]Ap
(10G409图集P7, 6.4.2 )
= 125664+(200000/38000-1)*990 = 129885 mm2
= 3= 646798 N
= 646
kN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格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格

实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600
kN
5
Qsk=up∑qskli=
805.82 722.7 594.3 571.5 973 680 849 821 718 625 583 9271 1288 1160 1137 1539 1246 1414 1386 1284 1191 1148 1490
极差(不应超过30%)
5% 1% 11% 13% 18% 4% 8% 6% 2% 9% 12% 14%
有效桩长
0
0
0
12 11.5 6.4 9.1 14.9 8.8 13.6 15.4 8.5 9.1 9.6 14.4 0
00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平均值= 1305 kN,
实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 1200 kN
565.5 kN
桩身周长up(mm)=πd=
强风化岩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式 (8.
942.5 mm
8000
桩侧摩阻
岩土厚度l i(m)
力极限标
准值 ZK1 ZK2 ZK3 ZK4 ZK5 ZK6 ZK7 ZK8 ZK9 ZK10 ZK11 ZK12 ZK13 ZK14 ZK15 ZK16 ZK17 ZK18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工程名称: 1. 计 2. 输
桩类别: 计算公式: Qpk(kN) = qpkAp =
层序 岩土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第8.5节
预应力管桩
桩身直径d(mm) :
300
桩端承载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Qpk+Qsk=qpkAp+up ∑ qskli

【精品】管桩桩身压屈验算计算书

【精品】管桩桩身压屈验算计算书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本工程采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按Z15孔计算:1、桩径500mm(桩长48)(桩长按桩端至少进入持力层2D控制):桩受力类型为端承摩擦型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Ra=0.5*3。

14*(1.5*15+13。

1*5+11.2*6+1。

4*36+15.5*14+5.3*23)+(3。

14*0.5*0。

5/4*800)=1011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1000KN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000x1.25=1250Kn桩身混凝土强度:Qc=3.14x(0.252—0。

1852)x0.75x27。

5x10=1831Kn〉1250Kn桩身压屈验算计算书已知:桩砼:C60fc=27.5N/mm2=27.5x103kN/m2Ec=3。

6x104N/mm=3。

6x107kN/m2桩主筋:ØD Es=2.0x108kN/m2桩身截面面积A=0.25*3。

14*(D2—d2)=0。

25*3.14*(0.52—0。

372)=0。

0888m21.桩身截面换算惯性矩(此处由于管桩配筋量少,故不考虑钢筋对惯性矩的影响,直接采用桩身截面惯性矩)Io=3。

14*(D4—d4)/64=3。

14*(0。

54-0.374)/64=2。

193*10—32.EI=0。

85*Ec*Io=0.85*3.6*107*2。

19*10—3=6。

57*1043.桩身计算宽度:bo=0。

9*(1.5d+0。

5)=0.9*(1.5*0.5+0。

5)=1。

125m4.查表5。

7。

5,取m=0.35(MN/m4)5.a=5√(m*bo/EI)=5√(0。

35*103*1。

125/6。

57*104)=0。

57m4/a=4/0。

57=7.02m<桩长L=44m6.Lc=0.0.5*(4/a)=0.5*7。

02=3。

51m ̄Lc/d=3。

51/0。

5=7。

02查表5。

8.4—2,压屈系数¢=1.0满足压屈要求桩上承台局压验算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青岛某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桩选用山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L06G407中的PC-A400(80),十字型钢桩尖。

地勘报告提供的场地土层情况及桩基
该建筑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长为8.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550,桩顶标高-1.250(绝对标高3.300)。

设计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ZH-1(直径400)为410kN。

ZH-1的截面特性如下:
ZH-1:直径d=400,周长L=1256.64mm,桩端面积Ap=125663.70mm2;
覆盖1、2、3、4号孔位。

各勘探孔处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如下:
Q uk=L∑q sik l i+q pk A p
单桩竖向承载特征值Ra= Q uk /2
1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2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3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4号孔。

预应力管桩计算书

预应力管桩计算书

预应力管桩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T15-27-201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201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二、基本参数1、桩型:预应力管桩2、桩径:D=400mm3、桩长:L=15m4、桩端持力层:强风化岩层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R=1200kN三、管桩结构计算1、截面面积A = π(D/2)² = π(400/2)² = 4000π mm²2、惯性矩I = π(D/2)³ = π(400/2)³ = π mm⁴3、桩身抗弯强度设计值fpy = 1.4 × 140 N/mm² = 1.4 × 140 ×1000 N/cm²4、桩身配箍率n = A × fpy / (πD²) = 4000π× 140 / (π×400²) = 1/75≈0.01335、约束箍筋布置:在桩身高度范围内每隔1m设置一道直径为16mm 的约束箍筋,约束箍筋的间距宜不大于350mm。

6、配箍率计算:n = (π×D²×Z×fy/4)/(Z×fy/2+π×D²×n×fy/4) = (π×400²×1×140/4)/(1×140/2+π×400²×16×140/4) =0.9667≈1/757、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Q = n × A × fpy = 1/75 × 4000π×140 × 1000 N = N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pa = Q / (πD²) = / (π×400²) N/cm ² = 17 N/cm²9、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强风化岩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350kPa,则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pa= fa=350kPa。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__概述及解释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__概述及解释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结构形式,用于在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中承担重要的支撑和传递荷载的功能。

其受力性能和稳定性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重量计算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对于确定管桩的合理尺寸、结构形式以及施工方案具有重要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概述、计算方法、实例分析与讨论以及结论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具体而言,第2部分将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重量计算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第3部分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假设和详细方法;第4部分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解释并演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的步骤与结果;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中得出的结论并展望未来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详细讲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方法,使读者了解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同时,通过一个实例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将验证所介绍的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展望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能够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此方法来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概述2.1 管桩的定义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结构元素,它由混凝土和预应力钢材组成。

管桩通常被嵌入到地下,用于传输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至更深的地层。

它在土壤中形成阻力,提供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

2.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特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相比于其他常规桩基具有以下特点:- 强度高:由于预应力钢材的引入,使得管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和沉降变形。

- 长度可调节:通过在现场张拉钢束来调整管桩长度,以适应不同工程需求。

- 耐久性好: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耐蚀措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计算
C.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损失及桩身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的计算方法,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计算。

根据管桩的生产工艺特点,预应力损失一般考虑管桩中直线预应力钢棒由于锚夹具变形和钢棒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ii;预应力钢棒
的应力松驰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4;管桩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预应
力损失|5。

1、预应力钢筋由于锚夹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式中a—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伽);
L—单节管桩长度或单根和模长度(mm);
Es—预应力钢筋的强性模量(2.0 X 105N/m 2)。

2、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驰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14按下列公式计算:
11=0.025 con
式中con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N/m 2);
0.025 —松驰系数,按低松驰螺旋槽钢棒确定。

3、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15按下列公式计算:
60+340 opc i f 'u
l 5=
1 + 15
式中pc i —管桩横截面上预应力钢棒合力点处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 pc i = ( con- 11- |4) A P/ A o)
f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管桩横截面上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

4、管桩横截面上混凝土有效预压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pc= ( con- J A p/A o
式中:con—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一般取con =0.70f ptk)
1—钢筋的总预应力损失值(1=(11+ 14+ 15)
A p—管桩横截面上预应力钢筋总截面积;
A o—管桩换算横截面面积。

C.2管桩在纯弯状态下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和抗弯承载力极限值分别
按下规定计算:
1、管桩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Sn兀a Sn n a Sn兀
a
M = a i f c A(r i+r2)—+ f Py A p r p (f '- po)A p「p
2 n n n
式中:f py A p
a= a f c A+f py A p+1.5(f py- po)A p
a t =1-1.5 a
A—管桩有效横截面面积(m^);
A—预应力钢棒的总横截面面积(mm ;
「1、「2—管桩截面的内、外半径(mr);
九一纵向预应力钢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mr);
a—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与全截面面积的比值;
a t—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当a> 2/3 时,取a t =0
a 1—受压力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度设计值的比值。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内纵向钢筋数量不少于6根且r i/r 2> 0.5的情况
2、管桩的抗弯承载力极限值按下式计算:
M U=[Y M
式中:[Y—管桩抗弯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

根据现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67勺三种破坏状态: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1.5 mm、受压力混凝土破坏、受拉钢筋被拉断;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对应的抗弯承载力检验系数分别为[Y=1.35、1.45、1.40,本规程取[Y=1.35]。

C.3管桩在弯、剪状态下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和抗剪承载力极限值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管桩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V二V+V
2tI z T
V)=
s z
n A sv1 f yv
V;= Dsin a
2S
T 二” f t(f t pc)
式中:乂一管桩环形截面混凝土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一管桩螺旋箍筋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t —管桩壁厚(mr);
I z —管桩环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mm4);s—管桩半圆截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mr3); Avi—管桩螺旋箍筋截面积(mr^; f yv—管桩螺旋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S—螺旋箍筋的间距(mr);D—为箍筋中心线所围成的圆周直径(mr);a二螺旋箍筋与环形截面中心线的夹角;T—管桩截面混凝土产生裂缝时的剪应力(N/mrf)2、管桩抗剪承载力极限值按下式计算:
V u=1.40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