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计算书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格

实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600
kN
5
Qsk=up∑qskli=
805.82 722.7 594.3 571.5 973 680 849 821 718 625 583 9271 1288 1160 1137 1539 1246 1414 1386 1284 1191 1148 1490
极差(不应超过30%)
5% 1% 11% 13% 18% 4% 8% 6% 2% 9% 12% 14%
有效桩长
0
0
0
12 11.5 6.4 9.1 14.9 8.8 13.6 15.4 8.5 9.1 9.6 14.4 0
00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平均值= 1305 kN,
实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 1200 kN
565.5 kN
桩身周长up(mm)=πd=
强风化岩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式 (8.
942.5 mm
8000
桩侧摩阻
岩土厚度l i(m)
力极限标
准值 ZK1 ZK2 ZK3 ZK4 ZK5 ZK6 ZK7 ZK8 ZK9 ZK10 ZK11 ZK12 ZK13 ZK14 ZK15 ZK16 ZK17 ZK18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工程名称: 1. 计 2. 输
桩类别: 计算公式: Qpk(kN) = qpkAp =
层序 岩土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第8.5节
预应力管桩
桩身直径d(mm) :
300
桩端承载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Qpk+Qsk=qpkAp+up ∑ qskli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方案(参考文献)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6)第1节编制依据 (6)第2节编制说明 (7)第3节施工目标 (8)第二章工程概况 (9)第1节总述 (9)第2节主要工程量统计 (11)第3节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2)第三章技术与经济关系处理设想 (15)第四章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16)第1节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 (16)第2节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16)第五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18)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18)1第七章施工进度网络表 (18)第1节总工期 (19)第2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9)第3节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和网络图 (20)第八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20)第1节现场平面布置说明 (20)第2节施工用电及施工用水 (21)第九章进场施工准备计划 (23)第1节准备工作计划表 (23)第2节技术准备工作 (25)第3节现场准备 (26)第4节防雨、消防设施准备 (26)第5节现场移交准备,办理开工手续 (27)第十章主要施工方法 (27)第1节施工测量放线 (27)2第2节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 (33)第3节接桩 (35)第4节正式打桩 (36)第5节收锤标准及贯入度 (41)第6节管桩进场验收及保管 (41)第十一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43)第1节质量目标 (43)第2节质量保证体系 (43)第3节质量保证措施 (47)第4节工程创优体系和保证措施 (50)第十二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3)第1节安全目标 (53)第2节安全保证体系 (53)第3节安全保证措施 (53)第十三章确保文明施工措施的技术措施 (57)3第1节文明施工目标 (57)第2节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58)第3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第十四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63)第1节工期目标 (63)第2节进度控制的方法 (63)第3节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 (64)第4节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64)第5节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65)第十五章协调与配合 (67)第1节与业主及监理单位的配合 (67)第2节与外部有关单位协调与配合 (71)第十六章工程竣工验收 (73)第十七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划分 (75)第1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75)4第2节管理机构职责划分 (79)第十八章事故应急预案 (85)5第一章编制说明第1节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滁州碧桂园一期工程地下车库(F区)PHC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施工图、滁州碧桂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3、安徽省及滁州市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4、我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5、我公司踏勘现场所了解的情况6、我公司长期的建筑施工经验二、满足施工规范滁州碧桂园一期地下车库F区PHC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规范要求: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94-96)6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06-2003)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第2节编制说明滁州碧桂园一期地下车库(F区)基础采用PHC管桩施工。
【精品】管桩桩身压屈验算计算书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本工程采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按Z15孔计算:1、桩径500mm(桩长48)(桩长按桩端至少进入持力层2D控制):桩受力类型为端承摩擦型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Ra=0.5*3。
14*(1.5*15+13。
1*5+11.2*6+1。
4*36+15.5*14+5.3*23)+(3。
14*0.5*0。
5/4*800)=1011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1000KN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000x1.25=1250Kn桩身混凝土强度:Qc=3.14x(0.252—0。
1852)x0.75x27。
5x10=1831Kn〉1250Kn桩身压屈验算计算书已知:桩砼:C60fc=27.5N/mm2=27.5x103kN/m2Ec=3。
6x104N/mm=3。
6x107kN/m2桩主筋:ØD Es=2.0x108kN/m2桩身截面面积A=0.25*3。
14*(D2—d2)=0。
25*3.14*(0.52—0。
372)=0。
0888m21.桩身截面换算惯性矩(此处由于管桩配筋量少,故不考虑钢筋对惯性矩的影响,直接采用桩身截面惯性矩)Io=3。
14*(D4—d4)/64=3。
14*(0。
54-0.374)/64=2。
193*10—32.EI=0。
85*Ec*Io=0.85*3.6*107*2。
19*10—3=6。
57*1043.桩身计算宽度:bo=0。
9*(1.5d+0。
5)=0.9*(1.5*0.5+0。
5)=1。
125m4.查表5。
7。
5,取m=0.35(MN/m4)5.a=5√(m*bo/EI)=5√(0。
35*103*1。
125/6。
57*104)=0。
57m4/a=4/0。
57=7.02m<桩长L=44m6.Lc=0.0.5*(4/a)=0.5*7。
02=3。
51m ̄Lc/d=3。
51/0。
5=7。
02查表5。
8.4—2,压屈系数¢=1.0满足压屈要求桩上承台局压验算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承载力计算

关 影 响 因素 经计 算 分 析 后 选 用 或 另 行设 计 ” ,因
此有人 认 为预应 力 混凝 土 管 桩 不 能用 作 抗 拔 桩 , 觉得施 加预 应力 张拉 钢筋 已用掉 了钢筋 的大 部分
强度 ,用 作 抗 拔 桩 时 难 以再 承 受 一 个 拉 力 。从 《 先张 法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 ( G 3—20 ) 苏 O 02
当管桩承受水平荷载或为抗拔桩时应结合工程有关影响因素经计算分析后选用或另行设计因此有人认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能用作抗拔桩觉得施加预应力张拉钢筋已用掉了钢筋的大部分强度用作抗拔桩时难以再承受一个拉力
维普资讯
任春华
预应 力混凝 土管桩抗拔 承载 力计算
1 9
3 2×7) ×1 2 , 6=5 9 k 5 N
( ) 桩 顶 与 承 台 连 接 钢筋 是 决 定 管 桩 抗 拉 1 承 载力 的关键 因素 ,如果管 桩作 为抗 拔桩 ,施 工 图中应 注明 ,将 标准 图 中的连接 钢筋适 当增 加 。 ( ) 接头 焊 缝 的 抗 拉 承 载 力 最 高 ,但 是 由 2 于直 接暴 露在周 围环境 中 ,如果 环境对 钢 材 有腐
维普资讯
2 0
C MI A N NE R N D S G HE C L E GI E I G E I N
化 工 设计 20 ,8 4 08 1( )
因素分别 计算如 下 : ( )参照 《 1 建筑 桩 基 技术 规 范》 式 52 1 ..8—
表四 “ 预应 力 钢 筋 强 度 指 标 ” 中钢 筋 张 拉 控 制
应 力 盯 =94 / 。 9N mm ,钢 筋 抗 拉 强 后面 的分 析可 以看 出 ,预 应 00 / 力 混凝 土管桩 可 以受 拉 ,只要 考 虑 了影响 抗拔 承 载 力 的各种 因素并 采取 适 当措 施 ,可 以把 预应 力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青岛某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桩选用山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L06G407中的PC-A400(80),十字型钢桩尖。
地勘报告提供的场地土层情况及桩基
该建筑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长为8.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550,桩顶标高-1.250(绝对标高3.300)。
设计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ZH-1(直径400)为410kN。
ZH-1的截面特性如下:
ZH-1:直径d=400,周长L=1256.64mm,桩端面积Ap=125663.70mm2;
覆盖1、2、3、4号孔位。
各勘探孔处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如下:
Q uk=L∑q sik l i+q pk A p
单桩竖向承载特征值Ra= Q uk /2
1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2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3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4号孔。
QTZ80(GMT6010)矩形板式预制管桩基础计算书

QTZ80-6010管桩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JGJ/T187-201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T406-2017一、塔机属性二、塔机荷载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承台底标高d1(m) -6.15基础布置图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h'γ')=5×5×(1.35×25+0×19)=843.75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843.75=1139.062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22+3.22)0.5=4.525m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434+843.75)/5=255.55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 kmax=(F k'+G k)/n+(M k'+F Vk'h)/L=(434+843.75)/5+(1796+73.5×1.35)/4.525=674.34kNQ kmin=(F k'+G k)/n-(M k'+F Vk'h)/L=(434+843.75)/5-(1796+73.5×1.35)/4.525=-163.24kN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 max=(F'+G)/n+(M'+F v'h)/L=(585.9+1139.062)/5+(2424.6+99.225×1.35)/4.525=910.358kN Q min=(F'+G)/n-(M'+F v'h)/L=(585.9+1139.062)/5-(2424.6+99.225×1.35)/4.525=-220.373kN 四、桩承载力验算1、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桩身周长:u=πd=3.14×0.6=1.885mh b/d=1.2×1000/600=2<5λp=0.16h b/d=0.16×2=0.32空心管桩桩端净面积:A j=π[d2-(d-2t)2]/4=3.14×[0.62-(0.6-2×0.11)2]/4=0.169m2 空心管桩敞口面积:A p1=π(d-2t)2/4=3.14×(0.6-2×0.11)2/4=0.113m2R a=ψuΣq sia·l i+q pa·(A j+λp A p1)=0.8×1.885×(0.35×12+1.96×7+2.55×12+7.05×8+8×8+1.4×9+4.1×22+3.7×9+5.7×26+3.2 5×34+1.84×30)+1300×(0.169+0.32×0.113)=1200.62kNQ k=255.55kN≤R a=1200.62kNQ kmax=674.34kN≤1.2R a=1.2×1200.62=1440.744kN满足要求!2、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Q kmin=-163.24kN<0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桩基拔力:Q k'=163.24kN桩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桩自重按桩的浮重度计算,桩身的重力标准值:G p=l t(γz-10)A j=39.9×(25-10)×0.169=101.345kNR a'=ψuΣλi q sia l i+G p=0.8×1.885×(0.7×0.35×12+0.7×1.96×7+0.6×2.55×12+0.7×7.05×8+0.7×8×8+0.6×1.4×9+0.7×4.1×22+0.7×3.7×9+0.7×5.7×26+0.7×3.25×34+0.7×1.84×30)+101. 345=748.147kNQ k'=163.24kN≤R a'=748.147kN满足要求!3、桩身承载力计算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A ps=nπd2/4=18×3.142×10.72/4=1619mm2(1)、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Q=Q max=910.358kN桩身结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9542.51kNQ=910.358kN≤9542.51kN满足要求!(2)、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Q'=-Q min=220.373kNf py A ps=(650×1618.564)×10-3=1052.067kNQ'=220.373kN≤f py A ps=1052.067kN满足要求!五、承台计算1、荷载计算承台计算不计承台及上土自重:F max=F/n+M/L=585.9/5+2424.6/4.525=652.946kNF min=F/n-M/L=585.9/5-2424.6/4.525=-418.586kN承台底部所受最大弯矩:M x= F max (a b-B)/2=652.946×(3.2-1.6)/2=522.357kN.mM y= F max (a l-B)/2=652.946×(3.2-1.6)/2=522.357kN.m承台顶部所受最大弯矩:M'x= F min (a b-B)/2=-418.586×(3.2-1.6)/2=-334.869kN.mM'y= F min (a l-B)/2=-418.586×(3.2-1.6)/2=-334.869kN.m计算底部配筋时:承台有效高度:h0=1350-50-20/2=1290mm计算顶部配筋时:承台有效高度:h0=1350-50-20/2=1290mm2、受剪切计算V=F/n+M/L=585.9/5 + 2424.6/4.525=652.946kN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s=(800/1290)1/4=0.887塔吊边缘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a1b=(a b-B-d)/2=(3.2-1.6-0.6)/2=0.5ma1l=(a l-B-d)/2=(3.2-1.6-0.6)/2=0.5m 剪跨比:λb'=a1b/h0=500/1290=0.388,取λb=0.388;λl'= a1l/h0=500/1290=0.388,取λl=0.388;承台剪切系数:αb=1.75/(λb+1)=1.75/(0.388+1)=1.261αl=1.75/(λl+1)=1.75/(0.388+1)=1.261βhsαb f t bh0=0.887×1.261×1.57×103×5×1.29=11333.373kNβhsαl f t lh0=0.887×1.261×1.57×103×5×1.29=11333.373kNV=652.946kN≤min(βhsαb f t bh0, βhsαl f t lh0)=11333.373kN满足要求!3、受冲切计算塔吊对承台底的冲切范围:B+2h0=1.6+2×1.29=4.18ma b=3.2m≤B+2h0=4.18m,a l=3.2m≤B+2h0=4.18m角桩位于冲切椎体以内,可不进行角桩冲切的承载力验算!4、承台配筋计算(1)、承台底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 M y/(α1f c bh02)=522.357×106/(1×16.7×5000×12902)=0.004ζ1=1-(1-2αS1)0.5=1-(1-2×0.004)0.5=0.004γS1=1-ζ1/2=1-0.004/2=0.998A S1=M y/(γS1h0f y1)=522.357×106/(0.998×1290×300)=1353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底需要配筋:A1=max(A S1, ρbh0)=max(1353,0.0015×5000×1290)=9675mm2 承台底长向实际配筋:A S1'=9835mm2≥A1=9675mm2满足要求!(2)、承台底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 M x/(α2f c lh02)=522.357×106/(1×16.7×5000×12902)=0.004ζ2=1-(1-2αS2)0.5=1-(1-2×0.004)0.5=0.004γS2=1-ζ2/2=1-0.004/2=0.998A S2=M x/(γS2h0f y1)=522.357×106/(0.998×1290×300)=1353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底需要配筋:A2=max(A S2, ρlh0)=max(1353,0.0015×5000×1290)=9675mm2承台底短向实际配筋:A S2'=9835mm2≥A2=9675mm2满足要求!(3)、承台顶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 M'y/(α1f c bh02)=334.869×106/(1×16.7×5000×12902)=0.002ζ1=1-(1-2αS1)0.5=1-(1-2×0.002)0.5=0.002γS1=1-ζ1/2=1-0.002/2=0.999A S3=M'y/(γS1h0f y1)=334.869×106/(0.999×1290×300)=867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顶需要配筋:A3=max(A S3,ρbh0,0.5A S1')=max(867,0.0015×5000×1290,0.5×9835)=9675mm2承台顶长向实际配筋:A S3'=9835mm2≥A3=9675mm2满足要求!(4)、承台顶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 M'x/(α2f c lh02)=334.869×106/(1×16.7×5000×12902)=0.002ζ2=1-(1-2αS2)0.5=1-(1-2×0.002)0.5=0.002γS2=1-ζ2/2=1-0.002/2=0.999A S4=M'x/(γS2h0f y1)=334.869×106/(0.999×1290×300)=867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顶需要配筋:A4=max(A S4, ρlh0,0.5A S2' )=max(867,0.0015×5000×1290,0.5 ×9835)=9675mm2承台顶面短向配筋:A S4'=9835mm2≥A4=9675mm2满足要求!(5)、承台竖向连接筋配筋面积承台竖向连接筋为双向HRB335 14@495。
预应力管桩计算书

预应力管桩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T15-27-201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201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二、基本参数1、桩型:预应力管桩2、桩径:D=400mm3、桩长:L=15m4、桩端持力层:强风化岩层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R=1200kN三、管桩结构计算1、截面面积A = π(D/2)² = π(400/2)² = 4000π mm²2、惯性矩I = π(D/2)³ = π(400/2)³ = π mm⁴3、桩身抗弯强度设计值fpy = 1.4 × 140 N/mm² = 1.4 × 140 ×1000 N/cm²4、桩身配箍率n = A × fpy / (πD²) = 4000π× 140 / (π×400²) = 1/75≈0.01335、约束箍筋布置:在桩身高度范围内每隔1m设置一道直径为16mm 的约束箍筋,约束箍筋的间距宜不大于350mm。
6、配箍率计算:n = (π×D²×Z×fy/4)/(Z×fy/2+π×D²×n×fy/4) = (π×400²×1×140/4)/(1×140/2+π×400²×16×140/4) =0.9667≈1/757、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Q = n × A × fpy = 1/75 × 4000π×140 × 1000 N = N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pa = Q / (πD²) = / (π×400²) N/cm ² = 17 N/cm²9、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强风化岩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350kPa,则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pa= fa=350kPa。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__概述及解释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结构形式,用于在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中承担重要的支撑和传递荷载的功能。
其受力性能和稳定性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
重量计算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对于确定管桩的合理尺寸、结构形式以及施工方案具有重要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概述、计算方法、实例分析与讨论以及结论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具体而言,第2部分将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重量计算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第3部分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假设和详细方法;第4部分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解释并演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的步骤与结果;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中得出的结论并展望未来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详细讲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方法,使读者了解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同时,通过一个实例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将验证所介绍的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展望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能够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此方法来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重量计算概述2.1 管桩的定义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结构元素,它由混凝土和预应力钢材组成。
管桩通常被嵌入到地下,用于传输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至更深的地层。
它在土壤中形成阻力,提供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
2.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特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相比于其他常规桩基具有以下特点:- 强度高:由于预应力钢材的引入,使得管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和沉降变形。
- 长度可调节:通过在现场张拉钢束来调整管桩长度,以适应不同工程需求。
- 耐久性好: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耐蚀措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