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015第二十章:后现代主义与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1.方尖碑:2.泰姬马哈尔陵:3.典雅主义: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饰,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形似;建筑作品有谢而顿艺术纪念馆(约翰逊);4.希腊十字式:中央的穹顶和它四周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其十字的四个边长相等5.罗马万神庙: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

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是圆形的,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

6.粗野主义:保持建筑自然本色,混凝土的不加粉饰;构件直截了当,生硬;毛躁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组合。

建筑作品有马赛公寓(柯布西埃);谢菲尔德大学(史密森夫妇);7.密斯风格:8.巴西利卡: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厅性公共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是群众聚会的场所。

其代表作: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圣约翰教堂,圣保罗教堂)9.哥特式建筑: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11.坦比哀多:12.巴洛克建筑:1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14.朗香教堂:15.水晶宫:16.红屋:17.《建筑十书》:18,地方主义和人情化:19.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20.罗马风:21.哥特式建筑:22.巴洛克建筑:23.洛可可:24.浪漫主义:艺术创造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形式,建筑上前期(1760-1830)表现为“先浪漫主义”,追求中世纪田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方做法等;后期(1830-1870)模仿哥特风格建筑,又称为哥特复兴25.全面空间:26.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

精彩摘录
“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 他强调建筑应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追求空间的纯净和透明。”
精彩摘录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它不再追求纯粹的功能主义 和形式简洁,而是开始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强调建筑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现代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对传统建筑观念的颠覆。它摒 弃了古典建筑的束缚,追求简洁、实用和功能主义。”
精彩摘录
“现代建筑的诞生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建筑逐渐摆脱了手工制作的局限,开始追求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精彩摘录
“勒·柯布西耶的‘新五点’理论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基石。这五点包括:底 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和自由平面。这些理念体现了现代建筑 对空间、功能和形式的重新思考。”
精彩摘录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建筑历史著作。通过书中的精彩 摘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建筑的精神和魅力,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发 展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对现代建 筑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吴先生的笔触细腻且富有深度,他结合历史、社 会、科技、思潮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现代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是一本关于现代建筑历史的深度剖析,由多位建筑 学者和专家共同撰写。书中详细阐述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现代主义到 后现代主义,以及当代建筑的最新趋势。通过精心挑选的二十个讲座,本书展现 了现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下是本书的一些精彩摘录,希望能让读者更深 入地了解现代建筑的精神和魅力。

外国建筑史---第十五讲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第十五讲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代表人物和作品
文丘里:费城栗子山的母亲住宅(1962年) 约翰逊:纽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1978~1984年) 格雷夫斯: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2年) 摩尔:美国新奥良市意大利广场(1976-79年) 斯特林:德国斯图加特市新美术馆(1983年),系旧馆的扩建工程,平面布局复杂 。建筑处理把现代主义、古典主义、高技派以及古埃及、古罗马的建筑片断掺杂在一 起,兼容并蓄,体现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新旧馆连接体
雕塑台 圆庭
展厅 室内剧场

詹姆斯·斯特林
1982,德国斯图加特市新美术馆
形式上,吸收了众多古典建筑元素; 平面布局上,又明显的轴线关系,最突出的 式围绕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庭院; 城市设计角度看,美术馆既延续历史纪念性, 又创造了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拼贴了 古典风格 现代高层建筑 巴洛克风格 现代商业化流行风格 后现代主义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 表作。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美国新奥良市意大利广场(1976-79年)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美国新奥良市意大利广场(1976-79 年) 广场上采用了与罗马柱式相似的拱 券柱廊,表明意大利文化的延续。 柱子采用不同材料的变形处理,具 有强烈的象征性。
文丘里
费城老年公寓
文丘里
文丘里
文丘里
格雷夫斯
格雷夫斯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0-82
格雷夫斯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0-82
15层的立方体形大楼,墙面处理 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色彩丰富:奶黄 色墙面,不同色调的深色“壁柱”、“楔 石”、“拱心石”和基座,等等,体现出 以非传统的方式利用传统的手法。
艺术特色: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大型建 筑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既有别于冰 冷冷的火柴盒式建筑,也有别于法国 凡尔赛那样繁琐的古典主义,使用独 特的外观和现代主义图式。

北京建筑大学外国建筑史真题92——15

北京建筑大学外国建筑史真题92——15

外国建筑史真题92——15一、填空题:92年1.古埃及第一座石头的多层金字塔是在的金字塔,以后金字塔的形制经不断探索,终于在建造了代表性的三大金字塔、、。

2.古罗马公共浴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3.中世纪西欧和东欧的宗教建筑在形制、结构、艺术上分为两个建筑体系,在东欧发展了的结构和型制;在西欧则发展了的型制和结构。

4.《建筑十书》、《论建筑》、《建筑四书》和《五种柱式规范》的作者分别是、、、和。

5.英国杰出的古典主义者设计的在的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6.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是,他最先提出的口号,其代表作品是。

其他建筑立面上采用了典型的处理手法。

7.“德意志制造联盟”中最有威望的建筑师是、他在为设计的是现代建筑是中的一个里程碑。

8.一次大战后的初期,各种造型艺术家及建筑师对新建筑形式进行多方探索,较重要的流派有、、、。

9.“新陈代谢派”的主要成员有,体现其观点的代表作是。

10..二次大战后的建筑思潮之一是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究其手段,大致有三:、、。

93年1.古代希腊晚期,纪念性建筑中产生集中式构图型制,其代表是在的和在的。

2古罗马建筑类型很多,按作用说主要分为两类:(1)(2)3.西班牙的阿尔罕布宫,他以两个互相垂直的园子为中心,从方向说向的叫其用途是以为主,向的叫,是的地方。

4.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城市的种种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社会矛盾,实施过一些有利的探索,其中著名的如、、。

5.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风格,而法国古典主义之后,则出现了风格。

6. 一次大战后“风格派”在建筑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利特维德设计的在的地方的一所。

7.“表现派”的代表性作品爱因斯坦天文台是建筑师的作品。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出现了一些激进的建筑师,力图标新立异,王室建筑师和院士是其中最突出的,其建筑方案多采用。

9.从格罗皮乌斯与梅耶设计的发古斯工厂中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建筑形式美,表现在:(1)(2)(3)(4)(5)94年1.古希腊雅典卫城上的主要建筑物是、、、,还有的塑像,卫城建筑的总负责人是。

《后现代主义建筑》课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课件

象征主义与装饰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通过象征主 义和装饰主义元素,强调建 筑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多元文化与混合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融合了不同 地区和文化的建筑元素,形 成独特的混合风格。
代表建筑作品
高迪的建筑作品
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是后现代 主义建筑的典代表,如圣家堂 和巴特罗之家。
弗兰克·盖里的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
后现代主义建筑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其过于庸俗和不切实际,而另一些人则赞赏其创意和艺 术性。
结语
后现代主义建筑秉承着创新和突破的理念,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多元 化和个性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惊艳的作品出现。
弗兰克·盖里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而闻名,如迪士尼音乐大厅和古 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
齐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
齐哈·哈迪德是著名的女性建筑师, 她的作品包括广州歌剧院和意大 利马克斯·伟尔斯科办公楼。
影响与评价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建筑界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建筑》PPT 课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为一种前卫而引人注目的风格,追求创意和独特性。本课件 将介绍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定义、特征、代表作品以及其影响与评价。
简介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突破现代主义建筑的新兴风格,注重创新与独特性。 它强调色彩、装饰以及形态的丰富多样性。
特征
软线条与曲线造型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使用曲线 造型和柔和的线条,与传统 直角和直线造型形成对比。

后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后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罗曼建筑、洛克克风格、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有机建筑、折衷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美国建筑师,建筑 理论家,埃森曼称他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
• 格里夫斯(Michael Graves),美国建筑家,他的设计 讲究装饰的丰富、色彩的丰富以及历史风格的折衷表现, 许多设计都被视为后现代主义代表性的作品,综合了画家 和建筑师的双重技艺。
• 山崎实(Minoru Yamazaki,1912年12月1日—1986年2 月6日),美国已故日裔建筑师。他生于西雅图,是当地 的第二代日裔。
• 约翰·伍重 Jorn Utzon ,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历 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建成了悉尼歌剧院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美国纽约电讯公司(AT&T) 总部大楼。1984年菲利 普·约翰逊设计,该建筑采用 文艺复兴式临街正门,芝加 哥学派的标准层、垂直墩与 玻璃相间,以及顶部山墙的 家具式样处理等。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
• 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不同理论家有不同分类方式

以下是罗伯特.斯坦恩的理论

1: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

2:潜伏的古典主义

3:原教旨古典主义

4:规范的古典主义

5:现代传统主义

其它建筑风格及流派

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功能
主义建筑、股颠覆性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地位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和出现的反对或修 正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 主义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 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 就出现了分歧 ,一些人对的建筑观点和风 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后现代与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与后现代建筑

3
为一片;类似于史密斯在其他住宅设计所为,墙面的简化及柱廊与拱券的某些省略赋予这座谦逊 的建筑以强烈节奏感。史密斯的住宅是彬彬有礼的与地方传统风格相一致,他的构思很大程度上 来自旧金山地区的其他建筑师,如图案式的整体性来自于托马斯,强调檐部与巨大柱廊的处理手 法则来自迈贝克,史密斯很快成为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新代表。 矶崎新的洛杉矶当代美术馆则是将日 本空间观念引进西方世界而在国际时 尚中领先的非凡作品, 并且也是按西方 逻辑方式来分析日本形式题材的一种 尝试。建筑物的全部构成形式为角锥、 圆拱、 正方体等基本几何原型, 且严格 按黄金分割比相互结合, 处处渗透着精 湛的西方古典美, 同时各个体块又相互 穿插, 凹凸对峙, 传递着东方的阴阳合 成哲理, 总体形象简洁而丰富, 将东西 方文化交融一体。
后现代与后现代建筑
一、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思想基础及相应的审美倾向 由于西方社会正处在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重大转折点上。在建筑领域,首先是根本的哲学基础发生 了转向,进而影响到审美的变异,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发生提供了新鲜的文化土壤。后现代建筑抛弃了现 代建筑的极端理性主义和技术至上,不断趋于感性化,它在哲学上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审美上体现了古 典化和地方化的新倾向。 1、推崇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后现代建筑师的设计宗旨就是作为建筑师的人为作为业主的大众尽心服务,这与现代派大师以救世主 自居的创作态度截然不同。后现代建筑师抛弃了现代建筑孤傲的设计态度和乌托邦式理想。在他们眼里, 建筑艺术应该复归于大众的世俗生活,反映大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大众所真正喜爱,而不应该由几个 专业学究以无关紧要的抽象理念操纵着。 在西方建筑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位真正热爱大众的建筑师——戈地,他的作品里激荡着西班牙民族风 格的精灵,他的一生就在那蜿蜒的曲线与斑驳的色彩之间自娱娱人,后现代主义旗手文丘里具有类似戈地 的精神,他深入大众和民间,设计了一座座动人的建筑,大众口味是他的一项创作目的。 2、新的审美倾向 哲学思想是美学观念的基础,美学与之有着对应互动的密切关系,哲学基础的转变必然导致审美倾向 的改变(现代西方人的建筑审美观是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古典化、地方化和发展技术这样三种倾向) 。后 现代建筑接受了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安然地将经典的传统形式,乡土的民间风格及波普艺术等揉进它的 “大家庭”中。其次,人的价值被强调,人的精神需求得到重视,这些思想引导大众共同的审美趣味走向 了多样化、感性化,并影响着建筑风格的形成,使后现代建筑在形态上与现代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 (2)情感化 后现代建筑师鄙弃现 代建筑的冷漠无情,把目 光转向古典历史和地方文 脉,认为它们不仅能满足 建筑师个人的情趣爱好, 还能迎合大众的怀旧情绪 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希望 能从中挖掘出工业时代里 人们所失落的情感。如日 本建筑师石山修武在他的 幻庵设计中,借助原始的 隐喻来构筑建筑形式。他 把建筑元素赋予各种意 义,将人们带回到日本的传统神话中。尽 管建筑师采用了最先进的材料,但塑造的 绝非“住人的机器” 。 (2)形象化 对于建筑来说,形象是情感的载体, 形象比抽象简洁更有传播情感的活力,比 结构和功能更接近人的思想和生活。后现 代建筑也在设计中突出了视觉形象的审 美价值,采取符号隐喻和装饰等设计手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一、从现代到后现代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的、并在战后得到广泛传播的现代建筑的思想和实践。

在开始的十余年里西方有学者将建筑领域这种新的思潮叫做后现代主义二、后现代主义:1、兴起:20世纪60年代兴起,中心在美国、后向欧洲拓展2、后现代主义表现特点: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其二: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其三: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其四: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后现代建筑语言》,詹克斯《从包豪斯到现在》,沃尔夫《后现代时期建筑设计》,戈德博格《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詹克斯建筑特点对建筑宁要混杂不要纯粹调和折衷——干净单纯曲折迂回——简洁直接做作重态——平和隽常丰富冗余——简白得当派别与主义:(1)灰色派——讲究历史,以历史构件按个人理解组装,强调流行、盛饰。

(2)白色派——(新方言派)强调地方性与乡土主义气息(3)三种主义a.文脉主义b.装饰主义c.引喻主义三、新理性主义1兴起: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中心在意大利,后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展2、特点:强调古典主义几何形式的应用。

但不是极力地挽留历史、重复历史与现代工业秩序之间寻找有机的纽带,并创造了一种融合过去的设计手法。

带有怀旧特征。

3、代表人物:罗西博塔、克里尔兄弟4、代表作品:米兰的格拉拉公寓、博尼芳丹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四、新地域主义:1、代表人物:西班牙c。

佩里2、代表建筑:莫奈奥——马德里银行大楼;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佩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塔大厦;路易斯巴拉干——艾格斯托姆住宅,迈耶住宅;柯里亚-金普尔市博物馆抵消、拆解传统、经典建筑构图原则3、建筑特征丰富的内涵不确定的表现手法,多变而剧烈审美的多元性造型性艺术追求艺术表现眼界的开放性五、结构主义1、代表人物:佛兰克.盖里彼得.埃森曼伯纳德.屈米库哈斯2、代表建筑: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彼得.埃森曼——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会议心;库哈斯——海牙国立剧院;李波斯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扎哈.哈迪得——维特拉消防站六、新现代主义1、代表人物:迈耶贝律铭2、代表建筑:迈耶——美国亚特兰大的海尔艺术博物馆史密斯住宅盖蒂中心;贝律铭——巴黎卢浮宫;安藤忠雄——光之教堂七、高技派1、代表人物:R.罗杰斯(蓬皮社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者)福斯特2、代表建筑:罗杰斯——劳伊德大厦;欧洲人权法庭福斯特——香港汇丰银行新楼;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让.努维尔——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八、简约的设计倾向1、代表人物:鲍森2代表作品:鲍森——纽约麦迪逊大街ck分店德.穆拉——波尔图文化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代表作:
伦敦杜佛斯大厦 美国新泽西州贝涅医院 美国国务院富兰克林大厅(接待和宴会) 西班牙塞戈维亚城市博物馆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5)
现代传统主义:
– 以现代建筑为载体,古典装饰为点后缀, 讲究装饰细节,态度玩世不恭,手法折衷 主义
– 代表作:
伊利诺依州美国儿科医院大楼 纽约摩根银行总部大楼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士维尔人文大厦 英国多梅斯菲尔德公园
第二十章: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建筑之后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 的发展与进步,人的权力与尊严在西方各国 普遍得到充分的重视。受人文主义复兴思潮 的影响,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反思, 现代主义建筑受到挑战,后现代主义和现代 建筑之后的建筑风格由此产生。
人文主义
以人为本,人与人平等,尊重人的权力 与尊严。
– 古代希腊:人神统一,把人作为审美的标 准,古典人文主义。
– 文艺复兴:反封建,反宗教,理性地对待 神,第一次人文主义复兴。
– 20世纪70年代:人人平等,尊重人的权力 与尊严,第二次人文主义复兴。
人文主义与国际主义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
– 追求适合于国际性存在的普遍规律,某种 程度上否定个性化的存在。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3)
基本古典主义:
– 以古典城市的布局为中心,通过古典建筑的比 例达到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的和谐与统一。
– 代表作:
意大利莫迪纳市殡仪馆骨灰楼 西班牙国家罗马艺术馆 奥姆扎巴文化中心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4)
复古主义:
– 古典主义是建筑的灵魂,对现代建筑有强 烈的反感,建筑应全方位的复古。
现代建筑之后的建筑风格(1)
沿现代主义建筑思路发展而成的派别,追求 现代建筑公共化的发展。
高技派:
– 在建筑形式上以突出现代技术为主要特征。 – 代表作:
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和银行大厦 伦敦洛伊德大厦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东京国际论坛大厦
现代建筑之后风格的建筑(2)
解构主义:
– 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 白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对现 代主义建筑原则和标准的批判与否定。
– 代表作:
加里福尼亚航空搏物馆 洛杉矶盖里寓所 西班牙毕堡古根汉姆艺术博物馆 巴黎维莱特公园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2)
比喻性古典主义:
– 以古典建筑的比例、尺度和符号为构思基础,半现代半古典, 对古典和传统建筑持严肃和尊重态度。
– 代表作:
安姆维斯特中心 德克萨斯州河湾乡村俱乐部 科德克斯公司总部大楼 芝加哥卢斯公寓 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总部大楼 陌生住宅、玛基住宅
现代建筑之后风格的建筑(3)
新现代主义:
– 追求纯洁和净化,用全部白色表现最充分、 最饱满、最强有力的建筑。
– 代表作:
康涅狄格州史密斯住宅 纽约州魏因斯坦住宅 印第安州和谐图书馆 亚特兰大州海尔艺术搏物馆 德国法兰克富装饰艺术博物馆
人文主义:
– 积极体现个体的性格与特征,希望生活丰 富多彩。
后现代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格的建筑(1)
对个性化的建筑充分肯定和尊重,具有引喻性、 文脉性和装饰性。它又大体分为:
戏谑古典主义:
– 以折衷、戏谑和嘲讽的手法使用部分古典建筑的形式 和符号。
– 代表作:
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 波特兰市公共服务中心 德国斯图加特国家艺术博物馆 日本筑波市政中心 文丘里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特拉华州住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