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合集下载

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及答案解析(1~4/共4题)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注意事项1.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2.必须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第1题【给定资料一】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

63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满眼的喜悦。

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状况,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常前胸贴后背,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饿得不行呀。

”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着。

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菜,“那时就是吃糠叶饭,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行。

”老赵说。

那个年代人们主要是为吃穿发愁,孩子们盼望着正月到来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才能穿上新衣服,最难熬的要数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了,常常吃不上饭。

“记得当时村里有一户人家,买回来的猪肉还没做熟就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太辛酸了。

”老赵感慨。

1978年,“包产到户”的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

“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劳动力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天黑透才回家。

山地上全部种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

”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白面,成了家常便饭。

“早上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粮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

”老赵回想着过往,脱口而出。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

安徽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类)【中公版】

安徽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类)【中公版】

安徽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类)【中公版】导语】XX年安徽公务员笔试已于4月21日举行,在考后从网络整理了XX年安徽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类),供考生们参考学习!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安徽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等最新资讯,敬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相关推荐:XX年421公务员联考成绩查询专题XX年421公务员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专题给定资料1A镇张某:乡村振兴,需要吸引外来的人才、资本、技术“加盟”,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但有的招商引资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导致项目长期落不了地,产生不了实际效益,成为“空头招商”。

我们镇遇上稍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便承诺送地、免税、贷款,包办工商、环保、用地等各种手续。

可是,真正签订了投资协议,许多手续牵涉到法律规定、部门管理职能等问题,承诺最终要么成了空头支票,要么只能违法强行让企业上马。

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对投资方不加甄别,往往被皮包公司、诈骗集团利用。

前不久,就出现引进的企业非法融资后跑路,引起群众上访事件,损失巨大。

3年前,我们镇与华南的一家投资公司洽谈,合作开发一个乡村旅游项目。

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后,投资方承诺将在3年内投资数千万元。

镇政府和村“两委”很重视,抓紧做好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可是接下来的几年,投资方却毫无动静,没有投资一分钱,这个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前期投入的数百万元,只能全部由镇里承担。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喜欢招大商,为了引进大项目,舍得投入,先后征用土地数千亩,可由于区位无优势,缺乏竞争力等原因,往往项目“泡了汤”,导致土地长时间撂荒,让农民空欢喜一场。

B乡武某: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淘汰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对这些企业,内地一些地方像捡到宝一样,纷纷伸出橄榄枝。

在种种低门槛、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一个个被沿海地区淘汰的污染企业又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冒了出来,最终遭罪的是老百姓。

我们乡有一家从某沿海城市招商引资进来的水暖器村厂。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安徽B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安徽B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安徽B卷)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满分为100分。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栏。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当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并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放在桌上。

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一、给定资料材料一以下是某地报纸“读者来信”专栏刊登的有关Y县乡镇招商引资工作的三封来信的内容摘要——A镇张某:乡村振兴,需要吸引外来的人才、资本、技术“加盟”,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但有的招商引资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导致项目长期落不了地,产生不了实际效益,成为“空头招商”。

我们镇遇上稍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便承诺送地、免税、贷款,包办工商、环保、用地等各种手续。

可是,真正签订了投资协议,许多手续牵涉到法律规定、部门管理职能等问题,承诺最终要么成了空头支票,要么只能违法强行让企业上马。

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对投资方不加甄别,往往被皮包公司、诈骗集团利用。

前不久,就出现了引进的企业非法融资后跑路,造成群众上访事件,损失巨大。

3年前,我们镇与华南的一家投资公司洽谈,合作开发一个乡村旅游项目。

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后,投资方承诺将在3年内投资数千万元。

镇政府和村“两委”很重视,抓紧做好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可是接下来的几年,投资方却毫无动静,没有投资一分钱,这个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前期投入的数百万元,只能全部由镇里承担。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喜欢招大商,为了引进大项目,舍得投入,先后征用土地数千亩,可由于区位无优势、缺乏竞争力等原因,往往项目“泡了汤”,导致土地长时间撂荒,让农民空欢喜一场。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乡镇)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乡镇)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乡镇)材料一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

63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满眼的喜悦。

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状况,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常前胸贴后背,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饿得不行呀。

”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着。

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菜,“那时就是吃糠叶饭,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行。

”老赵说。

那个年代人们主要是为吃穿发愁,孩子们盼望着正月到来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才能穿上新衣服,最难熬的要数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了,常常吃不上饭。

“记得当时村里有一户人家,买回来的猪肉还没做熟就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太辛酸了。

”老赵感慨。

1978年,“包产到户”的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

“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劳动力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天黑透才回家。

山地上全部种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

”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白面,成为了家常便饭。

“早上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粮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

”老赵回想着过往,脱口而出。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

在村里,盖新房的不止老赵一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村民开始兴建住所,改善居住环境。

如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三转一响”早已是陈年往事,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网络、汽车和智能设备也走进农户家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土地上的农民也在感受着不一样的社会气息。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题和参考答案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题和参考答案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题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碳素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这些都为绿色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也发表过许多相关论述。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材料22019年3月,一则消息刷屏网络。

通过观测卫星的“天眼”,人们发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

研究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

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及参考答案一、注意事项(略)二、给定资料:1.前些年,小张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乡的镇上当了一名快递员。

下面是他讲的“三农”新故事:前些年,快递公司刚进这个镇时,全镇每天收发的包裏只有几十个。

到村里送快递,碰到下雨天,三轮车陷入泥里,经常要下来推车,送完快递回来,鞋子上总会沽上半斤烂泥巴。

那时挺后悔把城里的工作辞了,感觉很失落。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

特别是前年,镇上的快递公司联合农林服务中心、电商协会给大伙上起了包装技术培训课,现在咱这里的瓜果蔬菜都用上了真空包装、低温保鮮技术,快递公司也更乐意接这种订单。

有了销路,家里种的就不愁卖了。

比如说吧,咱这里的枇杷很有名。

以前,乡亲们摘回枇杷后,要乘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火车站广场叫卖。

那时,品质优良的枇杷也卖不上好价钱,有时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如今,镇里的枇杷大部分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

每到枇杷采摘季,镇里的文化广场就会成为快递员的临时收揽点,乡亲们排着队邮寄,场面好不热闹。

现在咱镇里的电商差不多有500多户了。

去年镇里投资建了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把大家拧在一块间市场,今年镇上的生意就更好了。

加上上个月新开的那家快递公司,我们镇里已经有了4家快递公司。

如今大家腰包里有了钱,心气足了。

我同事杨大哥这几年靠送快递,摘了帽,主动要求退出了低保。

大伙对生活也讲究了起来,希望村子能漂亮些、路能好走些,闲时有地儿跳跳舞、下下棋。

这不,政府投了很多钱搞建设,镇里几个大的村子,都通上了柏油路,路边插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我们送快递方便多了。

镇边上,搞旅游的那个村子,街两旁不仅修了排水沟、统一摆上了垃圾箱,还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整了整,青瓦白墙的,远远看,像画里似的。

最近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要么像咱一样,做做快递,或者在镇里的企业打打工;要么回家接班,种点养点啥,通过快递卖出去,不比打工挣得少,还图个自在。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2019 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 卷) 一、给定资料 材料一 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63 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满眼的喜悦。借助改革开 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状况,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 的变化。 “经常前胸贴后背,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饿得不行呀。”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 着。 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 菜,“那时就是吃糠叶饭,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行。”老赵说。 那个年代人们主要是为吃穿发愁,孩子们盼望着正月到来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才能穿上新衣服,最 难熬的要数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了,常常吃不上饭。“记得当时村里有一户人家,买回来的猪肉还没做熟就 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太辛酸了。”老赵感慨。 1978 年,“包产到户”的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 “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劳动力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天黑透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种 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 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白面,成为了家常便饭。“早上 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粮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老赵回 想着过往,脱口而出。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在村 里,盖新房的不止老赵一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村民开始兴建住所,改善居住环境。如今,手表、自行车、 缝纫机,收音机这“三转一响”早已是陈年往事,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网络、汽车和智能 设备也走进农户家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土地上的农民也在感受着不一样的社会气息。老赵不断从报纸书刊上获得社 会变革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一步一步改变着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老赵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放弃种植小麦转而种植苹果,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 的轰动。“不种麦子你吃啥呀?”“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好把式,种苹果能行吗?”当初许多村民劝他放弃, 然而“一根筋”的他并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如今,长得郁郁葱葱的果树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你看 看我这苹果,个大皮薄有甜度,看着就有胃口。”老赵笑着说。 “种苹果也是辛苦,但是钱袋子鼓起来了呀!”老赵说。现在 10 亩苹果每年可收入八九万元,尝到甜头的 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还添置了许多果园农业机械。他指着远处的山峁说,那边有他新建的 10 亩果园,等新园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试题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试题

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试题一、考前须知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1.去年10月,某市的调研报告显示,与过去青少年比较,在道德方面,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的达到38.3%,认为一代比一代强的仅占11.0%。

在该市组织的一场讨论中,参加讨论的嘉宾各抒己见。

①彭旭导〔市中心医院医生〕说,“谁说青年人的道德一代不如一代?我周围就有许多活雷锋。

”他亲眼见证了一批长期活跃在医院的义工。

去年初,在区团委支持下,该医院成立了一个义工队,其中从事志愿工作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青年。

刚成立时还猜测参与者可能是一些在家闲着没事干的退休人员,但后来发明大多是一些工作很忙的人,有的工作还要三班倒。

确实是这些人长期活跃在我们医院,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各种服务,搀扶病人做检查,为住院病人做生活护理和心理辅导,千方百计关心他们渡过难关。

②盘健〔市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处老师,高级心理保健师〕说,尽管青年人中间存在一些问题,但青年人的道德素质、知识技能总体来说在“爬坡”,而不是“滑坡”,从十多年前就有一批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和企事业职员自发每周至少2次到100多户需要关心的人家中,为他们做医疗护理、打扫卫生等。

难道这些不是活雷锋吗?③座谈中,嘉宾都谈到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现象,那确实是许多从事志愿工作的人不盼望被别人明白自己做义工,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从事多年义工工作的古立军(市路桥公司团委书记)和曹建宇(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有时想把周围的一些义工事迹宣传一下,但有些人好像不乐意,他们觉得应该低调处理,假如被单位明白了不是很好。

④盘健和曹建宇说,青年人的成长是受周围人和环境妨碍的,有时候社会都不提倡或重视道德培养的话,他们自身也慢慢会忽略。

他们两人以自身成长的例子以及教育子女的例子说明了培养的重要性,曹建宇说,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做义工的缘故是父辈对他的妨碍,而现在他也很注意培养儿子的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 卷) 一、给定资料 材料一 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63 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满眼的喜悦。借助改革开 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状况,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 的变化。 “经常前胸贴后背,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饿得不行呀。”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 着。 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 菜,“那时就是吃糠叶饭,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行。”老赵说。 那个年代人们主要是为吃穿发愁,孩子们盼望着正月到来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才能穿上新衣服,最 难熬的要数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了,常常吃不上饭。“记得当时村里有一户人家,买回来的猪肉还没做熟就 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太辛酸了。”老赵感慨。 1978 年,“包产到户”的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 “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劳动力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天黑透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种 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 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白面,成为了家常便饭。“早上 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粮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老赵回 想着过往,脱口而出。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在村 里,盖新房的不止老赵一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村民开始兴建住所,改善居住环境。如今,手表、自行车、 缝纫机,收音机这“三转一响”早已是陈年往事,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网络、汽车和智能 设备也走进农户家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土地上的农民也在感受着不一样的社会气息。老赵不断从报纸书刊上获得社 会变革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一步一步改变着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老赵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放弃种植小麦转而种植苹果,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 的轰动。“不种麦子你吃啥呀?”“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好把式,种苹果能行吗?”当初许多村民劝他放弃, 然而“一根筋”的他并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如今,长得郁郁葱葱的果树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你看 看我这苹果,个大皮薄有甜度,看着就有胃口。”老赵笑着说。 “种苹果也是辛苦,但是钱袋子鼓起来了呀!”老赵说。现在 10 亩苹果每年可收入八九万元,尝到甜头的 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还添置了许多果园农业机械。他指着远处的山峁说,那边有他新建的 10 亩果园,等新园
“真是没想到我现在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翻着老照片的老赵感慨道,“想跟老伙伴唠几句,手机拿起 来就打,想看看新鲜事,微信上多着呐。想到县里买东西,村口一天有好几辆班车。村里还建了一个图书室, 摆上了科学种养殖的有关书籍。晚上,大伙自发集合在村民广场,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这两年,大家还结成团,到北京、内蒙转了转,可开心啦。”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挂果,他的收入可以再翻一番,即使将来老得干不动了,20 亩果园流转给他人坐收流转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 入。
站在老赵家门口,大门左右角上的两只洁白的陶瓷鸽子造型栩栩如生,枣红色瓷砖上写着“吉祥如意步步 高,一帆风顺年年好”。走进院内,硬化过的院落再也不怕雨天泥泞不堪,水龙头一拧白花花的自来水流个不 停,干净整洁的玻璃替代了过去糊窗用的麻纸,院子一旁新建的果库即将投入使用,整个院内散发着勃勃生机。 站在村口往村里看,一排排窑洞跟城里的小区一样,整整齐齐。
2
事。杜医生每周都会主动上门为老洪测量血压、指导用药,为老洪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进行长期监测,结 合实际提供细致精准的医疗服务。
今年春节,N 县下沙村老何一家热热闹闹地过了乔迁新居后的第一个团圆节。“以前,全家 7 口人住在老 房里,基础设施不齐全,生活非常不方便,亲戚朋友来了都很尴尬。现在家里宽敞了,亲戚朋友过节你来我往, 热闹得很呢。”老何说。其实老何家里早就想换大房子,但苦于经济压力无法实现,现在政府棚改政策好,通 过棚改货币化安置方式,老何告别了生活数十年的老房子,住进了新小区,圆了他的新居梦。在 N 县,像老何 这样因棚户区改造工程获益的家庭共有 1177 户。
“改革开放富百姓,党的政策暖人心;发展是条致富路,奔向小康永不停。”这是老赵经常念叨的一首打 油诗,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群众脱贫致富的心声。
材料二 丰收时节,沉甸甸的稻谷被阳光涂上一层金黄,喜悦写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人脸上。40 年前,在这个小村 庄,18 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那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40 年来,小岗村从摁下手 印“大包干”到土地确权颁证领上“红本本”,再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不 仅让小岗村的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也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围绕土地做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不断增加农民获得感,始终是小岗村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三权分置后,小岗村村民老严把自家土地以入股的方式流转给一家企业,自己则 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全家年收入大幅增长。“村里的一系列改革,真正改到我们心里去了,不管怎么改,老 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改革促进了增产增收,得实惠的还是我们老百姓。”老严说。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户人的命运变化映照着整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老洪曾是 D 县花溪镇的一名乡医,从医 46 年的他见证了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进步轨迹,也感受着居民养老、 医疗需求的增长态势。过去,他看病依靠的是“老三样”: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现在又增加了彩超仪、 CT 机、X 光机。 随着年龄增长,老洪自己也成了医院的常客。尽管经常往医院跑,老洪却很沉得住气,医改带来的花钱少、 报销快、技术优良、服务贴心,让他从内心深处对去医院看病没那么恐惧。就医条件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以 前老百姓最怕生病,住上一次院,一年全白干”。日益完善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让老百 姓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2018 年 9 月,老洪因冠心病发作,第三次住进 D 县人民医院。一周后,老洪病情稳 定办理出院,家庭医生小杜开着私家车来接老人。“咱一个老农民有了自己的专职医生”是老洪逢人便炫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