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热力环流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件大气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件大气热力环流
REPORTING
气压带和风带概念辨析
01
02
03
气压带
指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 形成的气压高低不同的带 状区域,如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等。
风带
指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之 间盛行风向不同的带状区 域,如信风带、西风带等 。
形成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大 气环流的结果,与地球自 转、地表温度差异、太阳 辐射等因素有关。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太阳辐 射具有方向性、连续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影响因素
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日照时间等。其中,太阳高度角 越大,太阳辐射越强烈;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就多 。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通过地面气象站、探空气球、卫星遥感等手段获 取大气状态参数,为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3
预报方法
综合运用统计学方法、动力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技 术等,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制作天气预报 产品。
数值预报模式发展现状及挑战
数值预报模式
01
基于大气运动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大气运动过程,预测
未来天气状况。
农业生产效益。
能源领域
预测未来能源需求和供应情况 ,为能源规划和调度提供科学
依据。
城市规划
考虑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 响,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交通
布局。
灾害防御
提前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 灾害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和防
御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XX
PART 07
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策略
REPORTING
大气热力环流概述
REPORTING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2节 2 大气热力环流(无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2节 2 大气热力环流(无答案)

2.2.2 大气热力环流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解释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2.能够说明气温、气压、气流运动之间的关系,能画出等压面3.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知识点01 大气热力环流1,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 实现的。

大气运动有 运动和 运动之分。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 或气流 ,大气的 运动即是风。

2,由于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的形式。

3,当地面 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 B C4,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气压;B、C两地空气,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气压。

于是,空气从气压的A地上空向气压的B、C两地上空扩散。

5,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气压。

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知识拓展】学习热力环流要掌握:1,两个方向(1)垂直方向:热处空气向上运动,冷处空气向下运动(2)水平方向: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都从高压流向低压2,两个关系(1)温压关系:热处近地面低压,高空高压;冷处近地面高压,高空低压;(2)风压关系: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知识拓展】等压面: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意即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同。

在地面冷热均匀的时候,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当地面冷热不均,产生热力环流后,等压面即发生弯曲,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等压面都是在高压处向上弯曲,低压处向下弯曲。

反之亦然:等压面向上弯曲处为高压,向下弯曲处为低压。

【即学即练1】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知识点02 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一)海陆风1、由于产生。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水平气压差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
低压
高压
低压
995hpa 1000hpa 1005hpa 1010hpa
冷 热 冷 (冷)高压 (冷)高压 (热)低压
B A C
空气的上升、下沉使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
热力环流练习题 1、若甲、乙为相距 不远的陆地,a、c为 水平气流,b、d为垂 直气流,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 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 上方谷”中,用火攻之,以为司马懿此番 必死。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没想到天突 然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叹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 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是天意还 是人为?
小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 阳 辐 射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形 成
造 成
地面冷 引 大气的 热不均 起 垂直运 动
导 致
形 成
大气的 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课 后 作 业
1、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总结热力环流的规律 3、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热力环流实验
热水
冷水
轻松一刻:
热力环流视频欣赏
城市风下沉距离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郊区
城市风对城市有何影响?
问题研究
A
B
C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地;
A、B 地进行植树造林。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1.大气的运动分 垂直运动 和 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
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上升 和 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风。
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面
【知识铺垫】
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P2
800hpa
高空
1000hpa
2)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在形成 上有何共同点?
【规律】水平面上温度不同的两地,
只要存在较大的气温差异,就有可
能形成热力环流。
课堂练习
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比较D、F气压值高低 (2)比较C、F气压值高低
高空 等压面
地面
拓展:
4.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图,回答: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山谷风
山风
谷风
巩固练习
1.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D )
2.想在图中布局化工厂,最合适的位置应选在
(A )
CD
B
A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思考】 1)与海陆风、山谷风比较,城市风 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城市风风向固定,近地面的风始 终由郊区吹往城市,不随昼夜的变化 而改变.这是因为城市昼夜的气温始 终高于郊区。
P1 A
地面
海拔
4
【知识铺垫】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气压带风带1.形成:●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

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气压中心北半球:亚洲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冬季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高中地理知识点: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背诵要点】1.热力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示意图、原理应用2.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影响3.等压面(等温面)的判读:判断气压(气温)值大小、冷热、气流运动方向(风向)、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4.气压的概念、影响因素;高压和低压的概念、形成原因【基础知识】一、热力环流原理(一)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三)形成过程(四)示意图【思考探究】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答案:不是。

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特别提醒】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①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1)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注意: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五)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较湿润。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注意记实例)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浮尘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散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其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光,绝大部分可被对流层大气中的CO2、水汽和浮尘所吸收。

故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进行保温。

{实例}①夏季的白天阴天的气温会比晴天低?---反射②晴朗的夜晚,朝霞或晚霞,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红色交通信号灯,阴天房间里、教室里没有阳光也是明亮的----散射③有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大气逆辐射强④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⑤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二氧化碳,浮尘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二、大气运动一、热力环流------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注意:气压大小比较方法:(1)“高高低低”: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附近的等压面向高处凸的是高压区,附近的等压面向低处凹的是低压区。

(①>②, ③>④);(2)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介于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

(①>⑤=⑥>②,③>⑦>④)(3)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②>③, ①>④)。

综上, ①>⑤=⑥>②>③>⑦>④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力大小:风力取决于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取决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小故同一幅图,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两种主要风向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成一夹角)3.风向的判断与画法:①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②根据“南左北右”画出风向: 高空: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斜交等压线(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的右边,南半球在左边;摩擦力始终和风向相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力环流(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热力环流一、单选题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市区近地面气温低B.市区垂直气流以下沉为主C.郊区近地面气压高D.近地面风从市区吹向郊区2.图中绿化带对城市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净化空气B.提高气温C.污染空气D.降低湿度下图为江苏省4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3.影响江苏省4月平均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格局C.海陆位置D.洋流流向4.17℃等温线向东北方向凸出的原因是A.南京位于长江谷地,河谷阻挡冬季风 B.南京距离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较大C.南京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十分显着 D.南京以轻工业为主,生产废热排放少5.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会形成“雨岛”,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尘埃杂质较多B.绿化水面面积持续扩大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D.大气中尘埃杂质较少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9m。

下图表示6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6~8题6.表示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7.车日格勒湖区陆风最强约出现在A.6月1日0时前后B.8月9日7时前后C.6月1日12时前后D.8月9日17时前后8.与湖相沉积物堆积时期相比,目前的车日格勒湖A.面积大B.蒸发弱C.湖水深D.盐度高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

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

读下图,完成9~11题9.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10.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A.a、b B.b、c C.c、d D.a、d 1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二、填空题12.下图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知识点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3、气压大小及等压线的判断
(1 )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大于低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 )等压面变化:高压处向上凸,低压处向下凸。

高空与近地面凸向相反。

4、热力环流实例
【补充】:谷底多夜雨
原因:谷底夜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3 )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
补充】: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均高于周边地区
1
)海陆风
2)山谷风
原因:城市的凝结核较多,且盛行上升气流,容易产生降水。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影响与应用:一般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厂布置
于下沉距离之外。

5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2 )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3 )风向和风速的判读
①风向定律
A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B 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②风向判读
A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B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C 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45 °,高空风向偏转90°。

【结论】: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④风速的判读
A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速越小。

B 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时,比例尺越大,风速越大;比例尺越小,风速越小。

结论】:气压差的大小决定风速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