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数据保护Raid技术DDP说明
RAID存储可靠性技术详解PPT

Volume & LUN
Volume即卷,是存储系统内部管理对象。 LUN是可以直接映射给主机读写的存储单元,是Volume对象
的对外体现。
server
LUN
Volume Storage
第35页
本章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
RAID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RAID类型 RAID 2.0+的技术原理
第28页
Disk Group (DG)
Disk Group (DG)即硬盘组,由硬盘域内相同类型的多个硬盘组成的集合,硬盘类型 包括SSD、SAS和NL-SAS三种。
SSD
硬盘 类型
SAS
NL-SAS
第29页
LD(逻辑磁盘)
Logical Drive (LD)即逻辑磁盘,是被存储系统所管理的硬盘,和物理硬盘一一对应。
第16页
RAID 5的数据读取
D5 D4 D3 D2 D1 D0
逻辑硬盘
D0, D1, D2, D3, D4, D5
驱动器1 P2 D2 D0
驱动器2 D4 P1 D1
驱动器3 D5 D3 P0
第17页
RAID 6概述
RAID 6
具有两种校验算法的RAID类型 需要至少N+2(N>2)个硬盘来构成阵列,一般用在数据可靠性、可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
RAID存储可靠性技术详解
前言
本章主要讲述了传统RAID技术,RAID 2.0+技术。 本章还讲述了这些技术对于数据保护方面的作用。
第1页
RAID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独立硬盘冗余阵列,也被称为RAID
服务器RAID存储阵列配置

在RAID阵列出现故障时,及时联系 专业的数据恢复机构进行数据恢复 操作,以避免数据丢失。
04
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性能测试指标简介
01
02
03
04
吞吐量
衡量存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可 以处理的数据量,是评估
RAID阵列性能的重要指标之 一。
响应时间
存储系统对读写请求作出响应 的时间,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
系统效率。
IOPS
即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用 于衡量存储系统处理随机读写
请求的能力。
带宽
存储系统与主机之间数据传输 的速率,通常以MB/s或GB/s
为单位。
基准测试工具选择和使用
IOMeter
一款开源的磁盘性能测试工具, 可以模拟多种负载类型,用于测 试RAID阵列的读写性能、响应
时间和吞吐量等指标。
数据安全保护
多媒体应用
RAID技术提供数据冗余和容错功能,可以 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适用于对数据安全 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RAID技术可以提高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文 件的读写性能,适用于多媒体应用等场景。
02
服务器硬件选择与准备
服务器类型与规格挑选
塔式服务器
适合独立放置,扩展性强,易于维护 。
刀片服务器
评估当前容量
定期评估当前存储容量,了解剩余空间和使 用率。
预测未来需求
根据业务增长趋势,预测未来存储容量需求 。
制定扩展方案
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扩展方案,包括 增加硬盘、升级阵列等。
实施扩展计划
在业务影响最小的时间段内实施扩展计划, 确保数据迁移和阵列重建顺利完成。
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选择高效能硬盘
浪潮存储产品及其介绍

RAID级别
支持RAID0、1、5、6、10、50、60
支持应用
Raid级别在线迁移 ,LUN在线扩容 ,主机接口聚合 ,快照 高级功能:快照、卷复制、远程镜像、自动精简、SSD缓存加速、增强异步镜像、动态
磁盘池DDP(免费)
18
浪潮IP SAN + NAS 软件功能介绍
RAID级别 在线迁移
• 指无需重建当前阵列而改变阵列级别的功能, RAID 0 --> 5, 6, or 10 ;
25
浪潮IPSAN + FC SAN存储产品
——自主创新 高效可靠的双控存储系统
AS500E/G
26
浪潮IP SAN + FC SAN 存储产品定位
目标概况:聚焦中低端市场客户
考虑基础架构整合的所有客户 有意从入门级、SMB级发展到企业级
典型的概要信息包括: • 服务器本地存储 • 直连存储烟囱式发展限制保护 • 低效性能和不断攀升的成本 • 服务器增长和复杂应用部署 • 单一SAN架构孤岛
900系小 型机
科学计 算集群
虚拟化 软件
云计算 操作系统
商用计 算集群
A系列 存储产品
N系列 通用服务器产品
安全产品 服务产品
在线 集中 存储
塔式 服务器
数据 保护 存储
机架 服务器
全方位运维 服务产品
业务 整合 存储
海量 数据 存储
业务 连续 软件
刀片 服务器
SSR安全 加固产品
高密度 服务器
存储 服务器
IP SAN集中存储 视频监控应用
海量存储空间 千兆万兆网络灵活搭建
23
IP SAN存储产品的销售话术
超级详细RAID详解及图文教程

磁盘 0 A0-A1 B0-B1 C0-C1 D0-D1
磁盘 1 A2-A3 B2-B3 C2-C3 D2-D3
磁盘 2 A4-A5 B4-B5 C4-C5 D4-C5
磁盘 3 A6-A7 B6-B7 C6-C7 D6-D7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简述raid定义、类型及其特点

简述raid定义、类型及其特点RAID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存储技术,它的全称是“冗余独立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它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并实现数据分布与冗余备份,提高了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可靠性与性能。
RAID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RAID的基本定义。
RAID是由多个独立的硬盘组成的存储系统,它通过分散和并行地存储数据,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和容错能力。
RAID通过将数据分成多个块来存储,并将这些块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并行读写。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还可以防止数据丢失。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常见的RAID类型及其特点。
RAID有多种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RAID 6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首先是RAID 0。
RAID 0将数据均匀地分散存储在多个硬盘上,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并行读写,提高了存储和访问的速度。
然而,RAID 0没有冗余备份机制,只要其中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因此,RAID 0适用于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对读写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数据库临时文件存储等。
其次是RAID 1。
RAID 1采用镜像技术,将相同的数据同时写入多个硬盘,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冗余备份。
即使其中一个硬盘发生故障,系统仍然可以从其他硬盘读取到完整的数据。
RAID 1提供了较高的数据可靠性,但相应地增加了存储成本。
因此,RAID 1适用于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对读写性能要求不高的场景,比如关键文件的存储。
再者是RAID 5。
RAID 5将数据和校验信息交错存储在多个硬盘上,通过计算校验信息来实现冗余备份。
当其中一个硬盘故障时,系统可以通过校验信息重新计算出丢失的数据。
RAID 5提供了较高的数据可靠性和读写性能,而且相比于RAID 1,RAID 5在存储成本上更加经济。
RAID-介绍

硬盘的阵列附加技术:RAID发布: 2007-5-12 13:29 | 作者: piaolin | 来源: | 查看: 292次石头,陈建明对于硬盘的历史发展来说,还有各种硬盘的附加技术,如硬盘数据保护技术和防震技术,以及降噪技术,它们也随着硬盘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一般而言,不同硬盘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硬盘保护技术,如昆腾的数据保护系统DPS、震动保护系统SPS;迈拓的数据保护系统MaxSafe、震动保护系统ShockBlock;西部数据公司的数据保护系统Data SafeGuide(数据卫士)等等。
这些保护技术都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技术。
此外硬盘的数据缓存也随着硬盘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大,早期IDE硬盘的数据缓存只有128KB甚至更小,而那时2MB的数据的只能在高端的SCSI硬盘上看到。
当然随着存储技术及高速存储器价格的降低,IDE硬盘的数据缓存增加到了256KB,而接下来就是512KB了,目前主流的IDE硬盘数据缓存则为2MB或8M。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关注RAID(磁盘阵列)。
RAID的英文全称为: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
由美国加州大学在1987年开发成功。
RAID的初衷主要是为大型服务器提供高端的存储功能和冗余的数据安全。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
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性能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检/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象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这也是Redundant一词的由来。
raid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RAID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RAID?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即磁盘阵列技术,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磁盘组合起来,作为一个逻辑磁盘单元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技术。
RAID技术通过数据冗余、数据分布和并行读写等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RAID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RAID的工作原理RAID通过将多个独立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磁盘单元,有效地利用了多个磁盘的存储容量和读写能力。
RAID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冗余RAID技术通过将数据冗余存储在多个磁盘上,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常见的RAID级别中,RAID 1和RAID 5都是采用了数据冗余的方式。
RAID 1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磁盘,实现了数据的镜像备份,当任意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从另一个磁盘读取数据。
RAID 5将数据和校验信息分别存储在多个磁盘上,通过校验信息可以实现数据的恢复和修复。
2.2. 数据分布RAID技术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磁盘上,提高了系统的读写性能。
常见的RAID级别中,RAID 0和RAID 10采用了数据分布的方式。
RAID 0将数据均匀地分散在多个磁盘上,充分利用了磁盘的读写能力,提高了系统的读写速度。
RAID 10将数据进行分区,同时采用了数据镜像的方式,既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又实现了数据的冗余备份。
2.3. 并行读写RAID技术通过将读写操作并行地分配给多个磁盘,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能。
当系统进行读取操作时,RAID可以同时从多个磁盘读取数据,提高了读取速度。
当系统进行写入操作时,RAID可以将数据并行地写入多个磁盘,提高了写入速度。
3. RAID的应用场景RAID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和服务器领域,提高了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可靠性和性能。
以下是RAID的几个常见应用场景:3.1. 数据中心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中,RA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基础知识

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基础知识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RAID?RAID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来提供高数据性能和冗余存储的技术。
RAID技术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提高系统性能。
二. RAID的基本原理RAID通过将数据切分成多个块,并将这些块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以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提高读写性能。
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RAID 6等。
1. RAID 0:条带化(Striping)RAID 0将数据切分成固定大小的块,并将这些块依次存储在多个磁盘上,提高了数据的读写性能。
然而,RAID 0没有冗余备份功能,一旦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所有数据都将丢失。
2. RAID 1:镜像化(Mirroring)RAID 1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磁盘,实现了数据的冗余备份。
当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时,另一个磁盘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然而,RAID 1并没有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
3. RAID 5:条带化加分布式奇偶校验(Striping with Distributed Parity)RAID 5将数据切分成固定大小的块,并在多个磁盘上存储数据和奇偶校验位。
奇偶校验位用于恢复损坏的数据。
RAID 5的读写性能较高,并且具有冗余备份功能。
然而,当多个磁盘损坏时,数据恢复的时间和复杂度较高。
4. RAID 6:双分布式奇偶校验(Double Distributed Parity)RAID 6是在RAID 5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个奇偶校验位,提高了数据的冗余备份能力。
RAID 6可以同时容忍两个磁盘的损坏,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可靠性。
三. RAID的优缺点RAID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通过条带化技术,数据可以同时从多个磁盘读取或写入,提高了系统的读写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th Dynamic Disk Pools, you can add or lose disk drives without impact, reconfiguration, or headaches.”
Flexible: Add ANY* number of drives for additional capacity— system automatically rebalances data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 After the minimum of 11.
Combining effort: All drives in the pool sustain the workload— perfect for virtual mixed workloads or fast reconstruction if needed.
2TB Drive
3TB Drive
Typical rebalancing improvements are based on a 24-disk mixed workload
9
RAID Level Comparison
RAID-0
RAID-1 and 1+0
RAID-5
RAID-6
Description
IOPS
IOPS | MB/s
IOPS | MB/s
Advantages
Performance due to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access
Performance as multiple requests can be fulfilled simultaneously. Also offers the highest data availability
▪ Some sites have thousands of large-capacity drives ▪ Drive failures are continual, particularly with NL-SAS drives
Production I/O is impacted during rebuilds
Data is reconstructed onto hot spare
▪ Single drive responsible for all writes (bottleneck) ▪ Reconstruction happens linearly (one stripe at a time)
All volumes in that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SSDs operated independently with user data
and redundant information (dual parity) are striped across the SSDs. The
equivalent capacity of two SSDs is used for redundant
Disadvantages
No redundancy. One drive fails, data is lost
Storage costs are doubled
Writes are particularly demanding
Writes are particularly demanding
10
Data Data Data Data
RAID 1 (10) – mirrored and striped
Data Data
Mirror Mirror
RAID 5 – data disks and rotating parity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Parity Parity Data
▪ Dynamic rebalance completes up to 8x faster than traditional RAID in random environments and up to 2x faster in sequential environments
Large pool of spindles for every volume reduces hot spots
Hot spares sit idle until a drive fails
▪ Spare capacity is “stranded”
24-drive system with 2 10-drive groups (8+2) and 4 hot spares
4
Traditional RAID—Drive Failure
Host LUNs Volumes Disk Pool SSDs
Dynamic disk pools
– Min 11 SSDs – Max 120 SSDs – Up to 10 disk pools
per system
2
SANtricity RAID Levels
RAID 0 – striped
24-drive system with 2 10-drive groups (8+2) and 4 hot spares
5
The Problem
The Large-Disk-Drive Challenge
Staggering amounts of data to store, protect, access
3
Traditional RAID Volumes
Disk drives organized into RAID groups Volumes reside across the drives in a RAID group
▪ Performance is dictated by the number of spindles
▪ Larger drives equal longer rebuilds—anywhere from 10+ hours to several days
6
Dynamic Disk Pools
Maintain SLAs during drive failure
Stay in the green
▪ Performance drop is minimized following drive failure
Dynamic Disk Pools Overview
DDP dynamically distributes data, spare capacity, and parity information across a pool of SSDs
– All drives are active (no idle hot spares) – Spare capacity is available to all volumes
Good for reads, small IOPS, many concurrent IOPS and random I/Os. Parity utilizes small portion of raw capacity.
Good for reads, small IOPS, many concurrent IOPS and random I/Os. Parity utilizes small portion of raw capacity.
8
Data Rebalancing in Minutes vs. Days
Maintain business
SLAs with a drive1f2ai0lure
Performance Impact of a Disk Failure
Optimal Acceptable
100 80 60
Performance
Data is dynamically recreated/redistributed whenever pools grows or shrinks
11
DDP: Simplicity, Performance, Protection
Simplified administration
– No RAID sets or hot spares to manage – Data is automatically balanced within pool – Flexible disk pool sizing optimizes capacity utilization
Business Impact
RAID
Time
DDP
40
DDP RAID 6
Business Impact
99% Exposure Improvement
1.3 Days
2.5 Days More than 4 Days
20
0 Hours
96 Minutes
300GB Dr(ivEestima9te00dG) B Drive
▪ Each volume spread across all drives in pool
Dynamic distribution/redistribution is a nondisruptive background operation
7
ITnrnaodvitaiotinvael DRyAnIDamTieccDhnisokloPgoyols
mirrored SSD pairs
SSDs operated independently with user data
and redundant information (parity) are striped across the SSDs. The equivalent capacity of one SSD is used for redund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