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论细胞工程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部分)

⽣物技术概论试题(部分)第⼀部分分类练习⼀、名词解释⽣物技术、细胞⼯程、基因⼯程、酶⼯程、蛋⽩质⼯程、发酵⼯程、⼈类基因组计划、蛋⽩质组学、组织培养、⽣长因⼦、⼈⼯种⼦、连续培育、细胞分化、愈伤组织、分批发酵、肝细胞、TE细胞、酶分⼦修饰、酶反应器、⽣物传感器、⽣物芯⽚、细胞融合、细胞培育、⽆菌操作、组织培养、单倍体、花药培养、花粉培养、胚珠培养、单克隆抗体、体细胞克隆、受体细胞、载体、PCR、限制性内切酶、⽬的基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报告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动物反应器、基因治疗、离⼦交换、吸附、超临界流体萃取、固定化细胞、外植体、继代培养、悬浮培养、固定化培养、转基因植物、蛋⽩质功能改性、细胞融合、DNA粘性末端、重组质粒⼆、简答题1、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植物材料与细胞全能性表达有何关系?对培养中的选材有何指导意义?3、细胞脱分化在细胞结构上有何变化?4、细胞周期的调控在细胞脱分化中有何作⽤?5、细胞分化有什么基本特征?6、蔗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功能是什么?7、与器官发⽣形成个体相⽐体细胞胚形成个体有哪些特点?8、如何理解体细胞胚的遗传稳定性和变异性?9、离体培养物的遗传变异机理是什么?10、哪些因素会影响培养物的遗传变异?11、从体细胞变异的分⼦基础分析体细胞变异的外遗传变异,实践中如何应⽤这些外遗传变异?12、总体上讲离体培养的条件主要有哪些?13、为什么茎尖分⽣组织培养能够除去植物病毒?14、花药培养过程中花药为什么要经过低温处理?15、花药培养中再⽣植株的形成途径与再⽣植株倍性有何关系?16、⽤于建⽴悬浮细胞系的愈伤组织有何要求?17、⼀个好的悬浮细胞系有哪些特征?18、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其群体⽣长有何规律?19、哪些因素会影响原⽣质体培养?20、原⽣质体融合要经过哪些过程?21、对称融合与⾮对称融合的细胞杂种有何异同?22、胚乳培养有何意义?23、同是薄壁细胞为什么胚乳薄壁细胞培养⽐较困难?24、细胞⼯程对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5、为什么胚乳培养物及其再⽣植株的倍性常发⽣紊乱?26、何为正选择?何为负选择?27、⼈⼯种⼦利⽤有何优点?28、⽤于制备⼈⼯种⼦的繁殖体主要有那些?29、为什么说微型变态器官是最有可能作为⼈⼯种⼦的繁殖体?30、同游离酶相⽐,固定化酶的性质改变主要有哪些?31、固定化操作对酶反应系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32、固定化酶有何性质?33、固定化酶有哪些指标?34、酶反应器有哪些基本类型?描述其特点?35、酶反应器有何设计原则?36、传感器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37、蛋⽩质⼯程为什么⼜称为第⼆代基因⼯程?⼆者有何联系与区别?38、简述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39、蛋⽩质的基本组件有哪些?40、什么是蛋⽩质组学?研究细胞内所有蛋⽩质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从更深⼀个层次—蛋⽩质组层次上揭⽰⽣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
生物技术概论-植物细胞工程

贵州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生物技术导论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
第三章 细胞工程 3.2植物细胞工程 一、教学目的: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姓名:使学生学会:1、植物组织培养2、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的生产3、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二、教学重点:(一)、植物组织培养经历的五个阶段(二)、悬浮培养系统与固定化细胞培养系统(三)、原生体制的制备与融合三、教学难点:1、细胞组织培养的诱导去分化阶段2、悬浮培养系统及固定化细胞培养系统3、原生质体的制备4、原生质体的两种融合5、互补法筛选杂合细胞四、讲解内容:(一)、主要内容:1、植物组织培养2、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的生产3、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二)、详细讲解3.2.1植物组织培养含义: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为控制(营养成分、光、温、湿)的条件下,培养和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体植株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度、光照、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极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
它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
它与盆栽、田间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一系列繁杂劳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田间种植所需要的土地。
培养优点1、占用空间小,不受地区、季节限制。
2、培养脱毒作物3、培养周期短4、可用组培中的愈伤组织制取特殊的生化制品5、可短时间大量繁殖,用于拯救濒危植物6、可诱导之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如根和芽7、解决有些植物产种子少或无的难题,8、不存在变异,可保持原母本的一切遗传特征9、投资少,经济效益高10、繁殖方式多,试用品种多3.2.1.1 预备阶段(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外植体:即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阶段,如一个芽、一节茎)○1大小适宜。
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廖威 第五章 细胞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课件

细胞融合的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动物细胞融合的生物 学基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即是利用细胞膜 的这一特性,通过对参与融合的细胞通过生 物、化学或物理诱导因素,使细胞膜的脂类 分子的有序排列发生变化;当诱导因素解除 后,细胞膜会回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 过程中便可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19
20
染色体工程
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移植
细胞融合仪器
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多个不同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 的技术(标记、制备原生质体、诱导融合、筛选杂合细胞)。
11
细胞融合
染色体工程
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细胞核移植
也叫细胞拆合,将有一个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另一 个去除细胞核的细胞中去,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 的遗传信息,产生新的生命现象的技术。
电融合法的优点是融合率高、重复性强、对细胞伤害小;装置精巧、 方法简单、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或录像观察融合过程;免去PEG诱导 后的洗涤过程、诱导过程可控性强。
当原生质体置于电导率很低的溶液中时,电场通电后,电流即通过 原生质体而不是通过溶液,其结果是原生质体在电场作用下极化而 产生偶极子,从而使原生质体紧密接触排列成串。原生质体成串排 列后,立即给予高频直流脉冲就可以使原生质膜击穿,从而导致两 个紧密接触的细胞融合在一起。
26
28
细胞融合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细胞的 接触、细胞质膜的融合、细胞质的重组和遗 传物质的选择。
29
二、细胞融合的意义
细胞融合不受种属的界限,可以实现种间生 物体细胞的融合,是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因 而是改造细胞遗传物质的有力手段。
2.1 理论上说任何细胞,都有可能通过体细 胞杂交而成为新的生物资源。这对于种质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总复习

固定化酶 (细胞)的优点、固定化方法
酶分子的改造技术
酶反应器基本类型、生物传感器
酶工程的概念和基本过程(酶的分类)
*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1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诱导物 阻遏物 表面活性剂 产酶促进剂
2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4
酶分子的修饰方法
5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1
酶的制备技术(破碎细胞、溶剂抽提、离心分离、过滤 、浓缩、干燥);
杂合体的鉴别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
完全杂合、核质异源 酶解(纤维素酶)、分离、洗涤、鉴定
*
2.3 人工种子 用人工种皮包被植物胚状体或芽、营养成分、激素以及其他成分的人工胶囊。
人工种子
解决有些植物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等问题
*
制作过程
胚乳与褐藻酸钠混合后,加入胚状体,滴入到硝酸钙或CaCl2中, 20分钟后,表面聚合,形成人工种子
03
*
重组子的筛选
筛选方法: 根据载体选择标记基因筛选
抗性筛选、蓝白斑筛选 gus 基因、荧光素酶基因lu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根据报告基因筛选转化子 根据形成噬菌斑筛选转化子
*
重组子的鉴定
根据重组DNA分子特征鉴定重组子 根据重组DNA分子大小鉴定重组子、根据重组DNA分子酶切图谱鉴定、PCR法、DNA杂交、应用DNA芯片鉴定重组子、根据DNA核苷酸序列鉴定重组子
基因进行定点诱变并分离其突变体,引入表达载体生产并纯化大量突变性蛋白质,分析其性质指导进一步分子设计,以最终获得所预期性质的分子
1
2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Proteome”最终概念是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生物技术概论讲解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也称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体系或他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以获得新型生物或一定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3.载体分子克隆载体是一类可供外源DNA插入并携带重组DNA分子进入适当宿主细胞的DNA分子。
4.培养基培养基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5.基因文库将大分子量的染色体组DNA分子经酶切形成大小合适的DNA片段群,或是经过反转录合成不同大小适合于基因克隆的cDNA分子群体,连接到载体分子上,转入受体细胞后得到的克隆的集合体,叫基因文库。
6. DNA 变性与复性变性:在高温及强碱条件下,双链DNA分子氢键断裂,两条链完全分离,形成单链DNA分子复性:降低温度、pH及增加盐浓度可使变性的DNA分子重新形成天然的DNA7.重叠基因随着DNA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在一些噬菌体和动物病毒中发现,不同核苷酸序列是彼此重叠的,称这样的两个基因为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或嵌套基因(nest gene)8.植物组织培养是指从有机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或生长成组织。
9.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10.断裂基因在基因编码序列中有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序列,使一个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11.多克隆位点DNA载体序列上人工合成的一段序列,含有多个限制内切酶识别位点。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专业名称年级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掌握生物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生物技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生物技术概述(4 学时)1、生物技术的定义和范畴2、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3、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二)基因工程(8 学时)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的结构与功能DNA 重组技术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其他工具酶3、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病毒载体4、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组中获取通过反转录获取人工合成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三)细胞工程(8 学时)1、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2、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3、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技术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四)发酵工程(8 学时)1、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发酵动力学2、发酵工程的工艺流程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接种发酵过程的控制产物的分离与提取3、发酵工程的主要设备发酵罐辅助设备4、发酵工程的应用食品发酵医药发酵环境保护(五)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6 学时)1、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步骤蛋白质工程的应用2、酶工程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的应用(六)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4 学时)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实验室的安全2、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七)生物技术的应用实例与展望(4 学时)1、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2、生物技术的发展展望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和图片,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生物技术概论复题及答案1、生物技术:是利用现代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以生物体、体系或其衍生物为基础,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综合性学科。
2、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
人们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也称为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是在细胞为基本单位的情况下,通过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色、香、味)以及有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5、湖泊的富营养化:由于环境的污染,如农业上的化肥、工业废水等大量排放,使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非常丰富,使微生物生长迅速,造成富营养化。
6、生物反应器: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转基因植物: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8、细胞融合:是指促融因子的作用下,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9、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抗原。
10、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营养成分、光、温、湿)的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个植株的技术。
11、原生质体培养:是关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培养、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和器官发生等技术。
12、有益微生物:指对人类有帮助,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某些微生物。
13、供体:提供一些手续操作需要的生物体或器官等。
14、受体:接受操作的生物体或器官、组织或细胞。
生物技术概论_细胞工程

移、干细胞等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了解动物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了解微生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了解微生物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 细胞工程概述
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分支的细胞工程,近 年来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这不仅是 由于它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工 农业生产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置而成(配成母液 )
有机营养成分:(配成母液 )
①一个完善的 培养基成分
碳水化合物:蔗糖和葡萄糖,白糖节约成本一般的使用浓 度为2%—4%。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常称为激素):配成母液 生长素:NAA、IAA、IBA、 2,4-D; 细胞分裂素:KT(激动素)、6-BA(6-苄基腺嘌呤)、ZT (玉米素)、2-iP(2-异戊烯腺嘌呤)、4PU、CPPU
1 细胞工程概述
1.5 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
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
1 细胞工程概述
1.6 细胞工程的应用
细胞工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已 经渗入到生物工程的各个方面,成为必不 可少的配套技术。在农林、园艺和医学等 领域中,细胞工程正在为人类做出巨大的 贡献。
优质植物快速培育与繁殖
2 植物细 胞工程
2.1 植物组
织培养
2.1.1 几个重要概念
植物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
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不管性细胞还是
体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 传信息,在特定的环境下能进行表达,产生一个独刺激 经历两个过程:脱分化;再分化
1.6 细胞工程的 应用
动物胚胎工程快速繁殖优良、濒危品种
利用动植物细胞培育生产活性产物、药品
新型动植物品种的培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细胞工程概述
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分支的细胞工程,近 年来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这不仅是 由于它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工 农业生产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6 细胞工程的 应用
➢ 动物胚胎工程快速繁殖优良、濒危品种
➢ 利用动植物细胞培育生产活性产物、药品
➢ 新型程
➢ 转基因动植物的生物反应器工程
➢ 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 在遗传学发育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
➢ 在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植物细胞工程
➢ 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细 胞水平进行的遗传操作。
1.1 细胞工程 概念
➢ 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培养、 增殖(细胞培养组织培养)或按照人们的意愿 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创造新的生 物和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 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上游工程,包含 细胞培养、细胞遗传操作和细胞保藏三个步骤。 另一个则是下游工程,是将已转化的细胞应用 到生产实践中去,以生产生物产品的过程。
主要讲授内容: 1 细胞工程概述 2 植物细胞工程 3 动物细胞工程 4 微生物细胞工程
本章要求:
➢ 理解细胞工程的概念; ➢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理解植物非试管快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理解植物细胞培养、人工种子、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 理解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核移植与动物克隆、染色体转
1 细胞工程概述
1.1 细胞工程概念
➢ 细胞工程: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开发、利用各类细胞的 工程,即人们根据科学设计改变细胞的遗传基础,并通 过无菌操作,大量培养细胞、组织乃至完整个体的技术 (教材P60)。
➢ 细胞工程:应用细胞学的方法,按照我们人类的需要和 预定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保存、改变和创造新细 胞及其遗传物质,从而产生新的种或者品种的技术。
丛生芽或长成新的完整的植株的一种实验技术。由于
在试管内培养,且培养的是脱离植株母体的培养物,
所以也叫“离体培养” (Culture in vitro)或“试管 培养” (In test-tube culture) 。
2.1.1 几个 重要概念
➢ 外植体(Explant):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 离体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 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 细胞工程概述
1.5 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
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
1.6 细胞工程的应用
1 细胞工程概述
细胞工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已 经渗入到生物工程的各个方面,成为必不 可少的配套技术。在农林、园艺和医学等 领域中,细胞工程正在为人类做出巨大的 贡献。
➢ 优质植物快速培育与繁殖
1.4.2 细胞工程克服了常规杂交的局限性,使远缘杂交 有了新的途径。它不仅可以在植物一植物之间,动物 与动物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进行远缘杂交,甚 至可以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微生物之间进行细胞融 合,形成杂交物种。土豆—番茄、山绵羊、大豆—烟 草、芹菜—胡萝卜 。
1.4.3 用细胞工程的技术来改造和创造新生物,比起用 基因工程技术来稍为容易些 。
➢化学实验室或培养基配制室 ➢洗涤室或消煮室 ➢菌室或接种室 ➢培养室 ➢观察与鉴定室 ➢温室或苗圃 ➢贮存室
2.1. 2 对植物组织培 养
实验室的要求
培养室
接种室
2.1. 2 对植物组织培养 实验室的要求
脱分化
再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生长点
幼茎、根
小植株
2.1.1 几个重
➢ 植物组织培养:
要概念
在 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叶、
花、果实、种子等)、组织(花药、胚乳、皮层、髓
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
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
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Callus):外植体产生的排列疏松而 无规则且没有发生分化的薄壁细胞。
➢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原来已经分化, 并且具有一定功能的体细胞(或性细胞),丧失了 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又重新恢复了分裂功能,就 叫做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2.1. 2 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要求
2.1 植物组织培养 2.2 植物细胞培养 2.3 植物非试管快繁 2.4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2.5 人工种子的研制 2.6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综述)
2.1 植物组织培养 (Plant tissue culture)
2.1.1 几个重要概念 2.1.2 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要求 2.1.3 植物组织培养的步骤 2.1.4 主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 植物细 胞工程
2.1.1 几个重要概念
2.1 植物组 织培养
➢ 植物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 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不管性细胞还是 体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 传信息,在特定的环境下能进行表达,产生一个独立 完整的个体。 满足两个条件:离体;给予适当的刺激 经历两个过程:脱分化;再分化
受精、性别鉴定、胚胎冷冻 ➢ 细胞遗传工程:克隆、转基因技术
1.4 细胞工程的优点
1 细胞工程概述
1.4.1 细胞工程开辟了基因重组的新途径, 它不需要经过分离、提纯、剪切、拼接 等基因操作只需将细胞遗传物质直接转 移到受体细胞中,就能够形成杂交细胞, 因而提高了基因转移的效率。
1.4 细胞工程 的优点
1 细胞工程概述
1.2 细胞工程研究的对象
细胞或其组成部分和构成的组织、器官等 如染色体、细胞核、原生质体、整个细胞、 受精卵、胚胎、组织或器官。
1 细胞工程概述
1.3 细胞工程研究主要内容
➢ 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三层次 ➢ 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 ➢ 染色体工程:染色体的添加、消减、替换 ➢ 胚胎工程:胚胎分割、胚胎融合、核移植、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