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年度培训计划
测量管理体系年度工作计划

测量管理体系年度工作计划一、前言测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我们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以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总体目标1. 提高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完善测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
4. 加强员工的测量技能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5. 优化测量管理流程,提高测量效率。
三、年度工作计划1. 完善测量管理手册和流程文件(1)对现有的测量管理手册和流程文件进行全面审查和修订,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2)推行测量管理手册和流程文件的使用,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
2. 优化测量设备管理(1)建立健全的测量设备台账,对测量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定期检定,并建立维护保养计划。
(2)对现有的测量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校准,并逐步更新老化和过期的设备。
3. 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1)规范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可信。
(2)加强对测量数据的追溯管理,建立完整的测量数据档案,为追溯提供有力支持。
4. 培训员工的测量技能和质量意识(1)开展测量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测量技能和质量意识。
(2)建立员工技能评定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5. 优化测量管理流程(1)对测量管理流程进行系统分析,去除冗余环节和非必要程序,精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构建测量管理流程信息化系统,实现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
6. 做好测量管理的内审和审核(1)每年进行一次测量管理的内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定期进行测量管理的审核,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持续运行。
7. 加强与外部测量管理机构的合作(1)加强与国家权威测量管理机构的合作,掌握最新的测量技术和质量管理信息。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讲义

重复性、复现性(或再现性)及可比性正是计量固有的主要特点。 没有可重复的、可复现的及可比较的测量结果,就不可能制定出电磁 辐射对人体有害与无害之间科学的、定量的界限或标准。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施昌彦
7
【研讨】认知计量
计量是尊重公司品牌的表现
计量是产品质量的守护神 计量伴随企业可持续发展 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计量是个人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
促进公司计量工作绩效的全面提升
3
目录
计量基础知识
ISO10012:2003标准条文理解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指引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战
4
什么是计量 什么是测量 测量结果的质量 测量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管理体系
5
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内容
(名称) (计量范围) (误差)
(名称) (计量范围) (误差)
【计量单位:对与错】
压力仪表自动校验台使用说明书技术指标
内容
压力源稳定性
供电
重量
造压时间
输入阻抗
环境温度
技术 指标
< 0.005%MPa/FS· 秒
AC220V± 10%, 5KVA
200Kg
<180秒
大于90KΩ
20±2℃
12
13
[可测量的]量 [measurable]quantity[JJF1001-1998,3.1]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注 1 :术语“量”,可指一般意义的量或特定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 时间、质量、温度、电阻、物质的量浓度;特定量如某根棒的长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_2

⑤按照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计量工作,有利于满足其 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
引言
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8.4 改进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8.测量管理体 系分析和改进
顾客测量要求
输入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顾客 满意
输 出
测量 结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 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 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 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 量要求。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 19001、GB/T 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 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 入。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
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 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 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 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6 特定要求 4.6.1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 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 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6.2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 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4.6.3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 督规定》。
② 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活动,按照系统 过程的构想进行整体实施,可以达到各个过程 单独活动所不可比拟的效果。
测量员年度培训计划

测量员年度培训计划
1. 为了提高测量员的技能和知识,年度培训计划将包括各种测量技术和工具的培训课程。
2. 我们将安排专业讲师来为测量员提供实用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提高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3. 培训内容将涵盖测量仪器的使用、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 培训课程将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以确保测量员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我们还将组织参观和实地调查活动,让测量员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加深对测量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6. 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培训课程,测量员们能够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公司的发展和服务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广州市信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度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记录编号: 2020090501 1.目的确保计量方针、计量目标和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内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内容及体系绩效。
3.方式采用会议的方式,对评审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最后确认结果并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4.预计参加会议的人员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
参加人员:各部门负责人、计量管理员、内审员、各部门兼职计量员列席参加。
5.管理评审的时间安排及地点时间安排:2020 年9月10日下午14:00至15:30地点:公司会议室6.评审输入的准备各部门在 2020 年9月9日之前将测量管理体系总结材料(包括对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上报公司质检部。
质管部汇总下列资料,并在2020 年9月9日提交给管理者代表审阅。
a. 计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情况;b. 顾客计量满意度测评结果;c.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情况(包括职责和权限的设定和执行、人员培训、计量要求的导出、测量设备的管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过程核查和确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法定单位的使用、不合格控制等);d. 内部审核报告;e.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f. 可能影响测量管理体系的变更;g. 各部门的建议。
管理者代表在2020年9月10日上午向总经理汇报体系运行情况,确定管理评审会议的重点。
总经理于2020年9月10日下午举行管理评审会议,评审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定是否修订计量目标。
7.预计评审输出a. 2020年度测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包括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改进措施);b. 2020年度计量目标的制订。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20/9/5 日期:2020/9/5 日期:2020/9/5。
GB19022-2003标准培训

3 相关定义(续)
3.20量值传递:通过对测量设备的核定或校准, 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 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测量设备,以保证对被测 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3.21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 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 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 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22确认间隔:定期确认的时间间隔,也即从 首次检定到再次检定以及以后的每次检定之间 的时间间隔。 3.23周期检定: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测 量设备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18 2005-3-2
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流程图
1、计量确认过程流程图(5个步骤) 计量确认的设计 测量设备校准 计量验证 计量确认记录 决定和行动 2、测量过程流程图 (9个步骤) 测量过程策划 测量过程识别 测量过程设计 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评价 测量过程规范 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 测量过程实施 测量过程记录 测量过程控制
23 2005-3-2
3 相关定义(续)
3.24确认标记:是确认结果的简单而明了的体现, 标明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 3.25检定证书: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获满意 结果的文件。 3.26不合格通知书:声明计量器具不符合有关法 定要求的文件。 3.27法定计量单位:有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 地位的计量单位。 3.28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 定的能力。 3.29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 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 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大 家 好!
1 2005-3-2
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
福海创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计划

福海创公司
(四)、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时间
授课内容
第知识及与综合体系的关系
1.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GB/T19022(ISO10012-2003)
2.测量设备的配置、管理
3.测量数据的控制
下午
4.测量过程的监视
5.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6.内部审核技巧
福海创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主题:
ISO10012体系内审员培训
(二)、培训目的
让学员熟练掌握ISO10012体系标准知识,审核知识,熟悉内部审核流程;
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掌握内部审核的流程,理顺内部审核思路,熟悉审核的关键点,学会常用的审核技巧;
专场形式使公司尽可能多人员参与学习,有利于体系运行与维护不受人员变动影响。
2)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3)测量管理体系与能源计量内部审核的融合
下午
答疑、考试
注:要求发放至少40张内审员证书。
7.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写的原则要求
第二天
上午
第二部分:统计技术在企业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1.测量过程、测量设备及其特性
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下午
3.测量系统分析
4.测量过程控制图(SPC)
5.过程能力分析
第三天
上午
第三部分:能源计量培训内容
1)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测绘企业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测绘企业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目录1人员管理控制程序2文件管理控制程序3 计算机软件管理控制程序4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5 标识管理控制程序6 测量设备分类管理控制程序7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8 测量设备环境管理控制程序9 检定、校准试(实)验室管理程序10 测量设备外部供方控制程序11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12 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13 测量设备封印管理程序14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1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6 测量设备溯源控制程序17 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18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9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20 不合格控制程序21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人员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人员的控制管理,从而使公司测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得到保证。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涉及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人员。
3 职责分配3.1 公司经理负责对测量管理体系的人员需求提供管理支持。
3.2 岗位培训部负责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的内外部培训和考核工作。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的调动、晋级和组织培训。
3.4 企业管理办公室配合岗位培训部和人力资源部参与对测量管理体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
4术语测量管理体系人员:从事测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关人员。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控制过程识别输入是对管理、测试和维修人员能力要求的规定;输出是合格能胜任工作的人员;活动是技能培训、考核、定职、定岗等;资源是需要培训的人员、教师、培训资料、培训机构、培训地点等。
5.2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控制过程实施5.2.1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控制要求5.2.1.1 岗位培训部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应确保所有从事检验、测量、校准和检定人员胜任测量工作的能力。
5.2.1.2 从事测量管理、检测和维修等工作的人员应经过有关的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5.2.2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分类5.2.2.1 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体系设计及内部审核与评审以及对测量相关专业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