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鼠疫防治培训.

合集下载

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总结

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总结

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总结
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医院鼠疫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医
务人员对鼠疫的防控意识和技能,我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

在此,我对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医务人员了解了鼠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对鼠疫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一些鼠疫防控的专家进行讲座,使医务人员对鼠疫的防控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实践操作也是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组织了模拟演练,让医务人员亲自操作防护装备,学习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医务人员对鼠疫的防控措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最后,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还应该注重宣传教育。

我们制作了鼠疫防控宣传
册和海报,通过多种形式向医务人员传达鼠疫的相关知识和防控方法,提高了他们的防疫意识。

同时,我们还利用医院内部的宣传渠道,定期组织鼠疫防控知识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防疫意识。

总的来说,医院鼠疫防控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本次培训,
医务人员的鼠疫防控意识得到了提高,技能得到了增强,为医院未来的防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加强鼠疫防控培训工作,为医院的防疫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鼠疫培训总结

鼠疫培训总结

篇一: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们学习了鼠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到预防鼠疫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社区医务人员的鼠疫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及法制化的管理。

现将本次学习的内容总结如下: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

一、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具有这种自然医源性的地区就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三、鼠疫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国的鼠疫流行情况,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1号传染病,并先后制定了《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防控鼠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防控鼠疫的基本原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群众,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制定长远防控规划,依靠科学,加强监测,长期预防,坚持不懈。

落实以灭鼠灭蚤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大幅度降低主要宿主密度。

五、鼠疫容易发生的季节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主要取决于各类疫源地内啮齿动物鼠疫流行季节变动。

南方黄胸鼠疫源地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北方一般以4—10月为主要发生季节。

六、鼠疫的传播流行的特点在我国家鼠、旱獭为鼠疫的主要传染源、黄鼠、沙鼠为重要的传染源。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卫生院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一、选择题A.鼠疫自然疫源地居住的人群1.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

2.鼠疫出现过6次世界大流行。

3.鼠疫杆菌属于棒状杆菌科、棒状杆菌属。

4.有关鼠疫病原学,最适PH值为6.9~7.2.5.鼠疫大流行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传染性强。

6.鼠疫属于乙类传染病。

7.人间鼠疫多发生在6-9月。

8.鼠疫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而传播。

9.下列哪项不属于鼠疫的易感人群:长期卧床的人群。

10.关于鼠疫传播途径的描述,最合适的是通过带菌的鼠蚤。

11.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最高的是肺鼠疫。

12.鼠疫治疗首选的药物是青霉素。

13.腺鼠疫淋巴结病变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黏连,1周后很快化脓破溃。

14.鼠疫分型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腺鼠疫。

15.下列关于鼠疫诊断依据描述最恰当的是细菌学诊断。

16.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是城市2小时,农村4小时。

C.城市6小时,农村12小时D.城市12小时,农村24小时E.城市24小时,农村36小时预防性服药一般使用哪种药物。

A.青霉素B.头孢菌素C.磺胺药D.链霉素E.以上都不是鼠疫波及中大城市或波及2省属于哪一级别的疫情。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下列哪项不是鼠疫疫情的法定报告人。

A.个体医生B.检疫人员C.普通村民D.疾病预防控制人员E.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关于鼠疫“三报三不”制度,哪一项不正确。

A.发现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要报告B.发现自毙鼠和其他染疫动物要报告C.可以私自捕猎旱獭D.不剥食旱獭和其他野生动物E.不私自贩运和倒卖旱獭皮张答案:1.鼠疫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坏死,以及出现肺炎等症状。

2.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感染的鼠类、跳蚤、人际接触等途径传播。

3.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内容一、鼠疫简介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和跳蚤传播。

该病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疫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鼠疫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鼠疫的传播途径1. 鼠类传播:鼠类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尤其是黑鼠和棕鼠。

它们携带鼠疫杆菌,通过排泄物、尸体和分泌物将病原体传播到环境中。

2. 跳蚤传播:跳蚤是鼠疫病原体的中间宿主,通过叮咬感染鼠类,再通过叮咬人类传播鼠疫。

当感染的鼠类死亡后,跳蚤会寄生在其他鼠类或它们的巢穴中,继续传播病原体。

三、鼠疫的预防措施1. 环境清洁:定期清除垃圾、杂草和堆积物,保持环境整洁。

消毒鼠类出没的地方,防止鼠类繁殖。

2. 鼠类防治:采取鼠类防治措施,如设置捕鼠器、使用鼠类毒饵等,有效控制鼠类数量,减少鼠疫的传播。

3. 跳蚤防治:使用跳蚤灭蚤剂,清除跳蚤寄主,减少跳蚤的数量,阻断鼠疫传播链。

4. 个人防护:在可能接触鼠类或跳蚤的情况下,应穿戴防护服装和手套,并使用防跳蚤的驱虫剂。

避免直接接触死亡的鼠类或其尸体。

5. 提高卫生意识:加强公众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鼠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饮食不洁和接触污染源。

四、鼠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1. 早期症状:鼠疫潜伏期一般为2-7天,早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

在鼠疫高发地区或与鼠类接触后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 实验室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淋巴结组织、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鼠疫杆菌的培养和PCR检测,确诊鼠疫。

3. 抗生素治疗:早期诊断的鼠疫患者应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治疗应持续7-10天,直到症状消失。

五、鼠疫疫情的监测和报告1. 监测系统:建立鼠疫疫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鼠疫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

2. 疫情报告:发现鼠疫病例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和协作。

及时发布鼠疫疫情信息,提醒公众加强防控措施。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1.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传播途径(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易感人群:人对鼠疫普遍易感。

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三、临床表现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四、鼠疫预防治疗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鼠疫知识培训总结

鼠疫知识培训总结

篇一: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们学习了鼠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到预防鼠疫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社区医务人员的鼠疫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及法制化的管理。

现将本次学习的内容总结如下:鼠疫是自然疫原性疾病,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快、病死率高、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法定的甲类一号传染病。

一、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骚。

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在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疫菌寄生于特定的宿主,主要以跳骚为传播媒介在宿主和其它动物间传播,可以不依赖于人类而长期在自然界中循环延续,这种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

具有这种自然医源性的地区就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三、鼠疫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我国的鼠疫流行情况,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1号传染病,并先后制定了《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防控鼠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防控鼠疫的基本原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群众,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制定长远防控规划,依靠科学,加强监测,长期预防,坚持不懈。

落实以灭鼠灭蚤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大幅度降低主要宿主密度。

五、鼠疫容易发生的季节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主要取决于各类疫源地内啮齿动物鼠疫流行季节变动。

南方黄胸鼠疫源地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北方一般以4—10月为主要发生季节。

六、鼠疫的传播流行的特点在我国家鼠、旱獭为鼠疫的主要传染源、黄鼠、沙鼠为重要的传染源。

鼠疫培训工作总结

鼠疫培训工作总结

鼠疫培训工作总结
随着全球鼠疫疫情的蔓延,鼠疫防控工作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鼠疫防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鼠疫培训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医护人员的鼠疫防控知识培训。

通过专业的讲解和实际操作,医护人员对鼠疫的病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防疫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模拟演练的方式,让医护人员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应急处置,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次,我们还开展了一次面向社区居民的鼠疫防控宣传活动。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板等方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到鼠疫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鼠疫。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防疫意识,也加强了社区的防疫合作和团结力量。

最后,我们还对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了鼠疫防控工作的培训。

通过向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介绍鼠疫的防控政策和措施,加强了他们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了鼠疫防控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鼠疫培训工作,我们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的防疫意识和能力,也加强了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防疫合作和协调能力。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有效防控鼠疫,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培训 - 试题及答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培训 - 试题及答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防控知识全员培训考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当中)1.鼠疫潜伏期一般为()A.1-14天B.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8-9天C.多为2周D.最长30天2.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3.鼠疫临床分型中,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的是()A.腺鼠疫B.肺鼠疫C.败血症型鼠疫D.其它类型鼠疫4.鼠疫临床分型中病死率极高()A.腺鼠疫B.肺鼠疫C.败血症型鼠疫D.其它类型鼠疫5.预防性服药一般服用()A.青霉素B.头孢菌素C.磺胺类药D.链霉素6.医务人员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后,应以最快的方式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是()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城市2小时,农村6小时7.每个人感染鼠疫几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年龄B.性别C.民族D.与传染源接触机会8.哪种受感染的动物是鼠疫主要的传染源()A.猪B.狗C.鼠类D.羊9.鼠疫临床分型中最为常见()A.腺鼠疫B.肺鼠疫C.败血症型鼠疫D.其它类型鼠疫10.我省人间鼠疫多发生在()A.1-3月B.4-6月C.6-9月D.9-12月11.鼠疫主要以什么为媒介而传播()A.蚊虫B.跳蚤C.苍蝇D.禽类12.鼠疫是我国那类法定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13.鼠疫疫情处理中,疫区解除隔离的条件()A.封锁隔离区内达到灭鼠灭蚤和卫生要求B.病家的室内外进行了终末消毒C.最后一例患者经疫区处理后9天,无新发病人和可疑病人出现D.同时达到以上标准14.鼠疫在世界范围内难以彻底消除(或消灭)的最主要的原因为()A.狩猎者的存在B.对传染病的监督力度不够C.家畜易成为传染源D.某些国家仍保存鼠疫杆菌E.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15.鼠疫属于那类传染病()A.乙类传染病B.自然疫源性疾病C.病毒性传染病D.非传染病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当中)1.鼠疫流行的特点是()A.发病急、病程短B.病死率高C.传染性强D.没有特效药治疗及预防2.预防鼠疫措施哪项主要有()A.加强疫区管理及宣传B.疫区人群普遍应用预防性药物C.灭鼠、灭蚤D.疫苗接种3.2009年7月我省兴海县发生肺鼠疫暴发流行,发病12人死亡3人,是我国近年来最大的一起鼠疫疫情,请问你知道怎样传播的吗?()A.人直接与旱獭接触B.狗与旱獭接触C.人与狗接触D.其它方式接触4.与疑似鼠疫病人(或动物)接触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护装备包括()A.普通工作服B.防蚤袜及长筒胶靴C.帽子和N95口罩D.隔离衣、手套、防护眼镜5.肺鼠疫疫情中,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有()A.与病人分开居住B.隔离医学观察9天C.观察期间限制行动D.每天测体温2次,预防性服药3天6.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A.鼠蚤传播B.通过食物传播C.呼吸道飞沫传播D.经破损的皮肤传播7.我国将鼠疫自然疫源地分成哪些类型()A.旱獭疫源地B.黄鼠疫源地C.砂土鼠疫源地D.家鼠疫源地8.关于鼠疫的流行特点的正确描述()A.有明显的季节性B.暴发流行多见C.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有关D.有明显的地方性9.下列哪些人属于鼠疫的易感人群()A.鼠疫自然疫源地居住的人群B.进入疫区的人群C.从事动物屠宰、皮毛运输的人群D.从事相关科研的人群E.长期卧床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10.下列哪些人属于鼠疫疫情的法定报告人()A.个体医生B.检疫人员C.普通群众D.医护人员,疾控人员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对或错”填写在“括号()”当中)1.肺鼠疫病人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若抢救及时,绝大多数可以治愈,并且无后遗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1、报告 医疗机构是发现人间鼠疫病例的前哨,我国 人间鼠疫监测和救治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凡发现可能感染鼠疫的患者,应及时上报医 院管理部门和辖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 鼠疫防控专业机构。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如果医院门诊室的工作人员发现高热病人的情况迅速 恶化,并伴有剧烈咳嗽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并安排该病人提前就诊。不应指使或引导病人穿越医 院的不同科室就医,应尽快作出调整,并将该诊室改 作临时的隔离病房,就地采取隔离措施,不得在与其 他人员接触;同时对陪同就医者、首诊医师及同诊室 的其他接触者视为密切接触者,在疾病控制机构人员 到达前,不能离开诊室。 首诊医师要采取不与任何人直接接触的方式,将患者 的诊断过程、怀疑的鼠疫病型用简单语言报告本医院 领导或疫情报告人。
接到报告后,采取严格鼠疫防护着装,选择 距诊室较近的房间对陪同就医者、首诊医师 和同诊室其他接触者分别单独进行隔离观察。 对患者接受治疗或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可能污 染的区域进行封锁隔离。 院领导或疫情报告人在规定时间内用最快的 通讯方式报告辖区疾控机构。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2、隔离 疑似或确诊病例:坚持就地、就近原则,对 疑似或确诊病例分别予以单间隔离;条件不 允许的,可对同类型鼠疫病例进行同室隔离。 若附近有传染病专用隔离病房时,应将患者 转入该病房隔离;不具备的,应建立临时隔 离病房。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隔离医院(或综合医院的隔离病区) 应具备一定的房屋,原则上可按工作性 质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功能区,各功能区 应有严格的界限,工作人员出入各功能 区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鼠疫隔离医院(或综合医院的隔离病区)的 布局应严格遵循隔离治疗患者,防止院内感 染与传播的原则。院内应明确划分隔离区、 缓冲区和清洁区。在各个功能区之间,应设 立消毒处理设施。隔离医院在有鼠疫病人治 疗期间,应设置警戒区,严格控制院内外人 员、物品、车辆的进出。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3、转运对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运送应使 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负责运送的人员的个人 防护和车辆消毒。 患者的运送:送往医院的患者,应在患者所 在的医院先做好初步消毒及灭蚤工作,途中 防止污染,肺鼠疫患者应戴口罩,备痰盒 (内装消毒剂),禁止抛弃废物,护送车辆 到达目的地后,对车辆及车上所有的物品进 行彻底消毒。入院后先将患者送入卫生处置 室进行卫生处理,更换衣物,然后进入病室。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医院的感染控制
河北省鼠疫防治所
一、鼠疫个人防护
鼠疫是一种严重的烈性传 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 速度快、病死率高,历史 上曾经造成过重大的灾难。 凡接触鼠疫或疑似鼠疫患 者的人员,应采取加强防 护。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应 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主 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 N95口罩、手套等。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在隔离区应设有单人病房,肺鼠疫病人 必须单独隔离治疗。对单纯性腺鼠疫病人 可适当合室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亦应 隔离观察。因此,鼠疫隔离医院的隔离区 应设置不同病人的隔离区。缓冲区包括医 疗处置室,医护人员值班室,污物处置室 等。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休息室,后勤供 应保障部门等。被隔离人员不得在清洁区 内停留与通过,应有专门通道进出。
一、鼠疫个人防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着装顺序 戴白帽、穿内隔离衣、戴口罩、穿鼠疫专 用防护服、穿胶鞋、戴手术手套、戴眼镜。 (其中临床、检验医师戴两层手术手套; 消杀灭医师、流调医师在手术手套外加戴 乳胶手套)。
一、鼠疫个人防护
卸装顺序 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全身,手、胶鞋在消毒 液中浸泡3分钟后,脱外层手术手套或橡 胶手套、摘防护眼镜、脱胶鞋和鼠疫专用 防护服、脱内层手术手套、摘口罩。用 75%的酒精棉球搽手。卸下的口罩、眼镜、 胶鞋及防护服装分别装入不同的处理袋中, 以便分类消毒处理。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隔离医院的要求 病院应设有卫生处置室,腺(肺)鼠疫、 重症病人和疑似病人的病室以及工作人员 值班室等。 每日定期进行室内消毒。患者的排泄物、 痰、分泌物,应用漂白粉(200-400g/kg) 消毒,或用5%来苏儿溶液浸泡24小时后掩 埋。 病室内产生的所有废水,应以1%比例加入 10%次氯酸钠溶液,作用至少2小时倾倒。
二、医院的感染控制
1.以鼠疫 病人(或尸 体)所在住 处为中心, 将其周围可 能被污染的 邻舍,划为 小隔离圈。
小隔离圈内由医疗卫生人员负责,大隔离圈或隔离区 域可由基层卫生人员负责,每天检诊两次,早晚各1 次。如发现体温在37℃以上的可疑患者,尤其是有密 切接触史者,需要严密观察。在不能排除鼠疫时,应 取材送检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时做出细菌学、血清 学诊断。 小隔离圈内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患者痰液、 排泄污物等及时消毒处理;所污染的场所、物品、炊 具、食具等进行消毒或焚烧;针对病原体可能污染的 环境因素,采集疫点、疫区的衣物、书籍物体表面、 食品等开展病原学检测,达到卫生处理要求。
一、鼠疫个人防护
1.分级 一级防护:工作服(防蚤服)、防蚤袜、防蚤手套、 线手套。 二级防护:白帽、工作服、白大衣、口罩、防蚤袜和 手术手套。 三级防护:白帽、内隔离衣、鼠疫专用24层纱布大口 罩(N95口罩)、BWT型医用防护服(由北京邦维高科 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胶鞋、手术手套、防护 眼镜、乳胶手套。 四级防护:除三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 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一、鼠疫个人防护
2.应用 一级防护用于动物流行病调查、疫区外围的保护性灭 鼠。 二级防护用于大小隔离圈内对知情人员和一般接触者 的流行病调查、检诊检疫、预防接种和居室外的灭鼠、 灭蚤工作。 三级防护用于鼠疫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调查; 鼠疫病人隔离病房、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室的消毒、 灭鼠、灭蚤;治疗护理病人;化验取材等辅助性检查; 鼠疫疫点的消毒、灭鼠、灭蚤;鼠疫尸体的处理;实 验室检验等。 四级防护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或肺鼠疫患者近距离接触 和鼠疫菌的研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