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防控培训

合集下载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完整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卫生院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一、选择题A.鼠疫自然疫源地居住的人群1.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

2.鼠疫出现过6次世界大流行。

3.鼠疫杆菌属于棒状杆菌科、棒状杆菌属。

4.有关鼠疫病原学,最适PH值为6.9~7.2.5.鼠疫大流行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传染性强。

6.鼠疫属于乙类传染病。

7.人间鼠疫多发生在6-9月。

8.鼠疫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而传播。

9.下列哪项不属于鼠疫的易感人群:长期卧床的人群。

10.关于鼠疫传播途径的描述,最合适的是通过带菌的鼠蚤。

11.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最高的是肺鼠疫。

12.鼠疫治疗首选的药物是青霉素。

13.腺鼠疫淋巴结病变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黏连,1周后很快化脓破溃。

14.鼠疫分型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腺鼠疫。

15.下列关于鼠疫诊断依据描述最恰当的是细菌学诊断。

16.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是城市2小时,农村4小时。

C.城市6小时,农村12小时D.城市12小时,农村24小时E.城市24小时,农村36小时预防性服药一般使用哪种药物。

A.青霉素B.头孢菌素C.磺胺药D.链霉素E.以上都不是鼠疫波及中大城市或波及2省属于哪一级别的疫情。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下列哪项不是鼠疫疫情的法定报告人。

A.个体医生B.检疫人员C.普通村民D.疾病预防控制人员E.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关于鼠疫“三报三不”制度,哪一项不正确。

A.发现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要报告B.发现自毙鼠和其他染疫动物要报告C.可以私自捕猎旱獭D.不剥食旱獭和其他野生动物E.不私自贩运和倒卖旱獭皮张答案:1.鼠疫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坏死,以及出现肺炎等症状。

2.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感染的鼠类、跳蚤、人际接触等途径传播。

3.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内容一、鼠疫简介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和跳蚤传播。

该病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疫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鼠疫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鼠疫的传播途径1. 鼠类传播:鼠类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尤其是黑鼠和棕鼠。

它们携带鼠疫杆菌,通过排泄物、尸体和分泌物将病原体传播到环境中。

2. 跳蚤传播:跳蚤是鼠疫病原体的中间宿主,通过叮咬感染鼠类,再通过叮咬人类传播鼠疫。

当感染的鼠类死亡后,跳蚤会寄生在其他鼠类或它们的巢穴中,继续传播病原体。

三、鼠疫的预防措施1. 环境清洁:定期清除垃圾、杂草和堆积物,保持环境整洁。

消毒鼠类出没的地方,防止鼠类繁殖。

2. 鼠类防治:采取鼠类防治措施,如设置捕鼠器、使用鼠类毒饵等,有效控制鼠类数量,减少鼠疫的传播。

3. 跳蚤防治:使用跳蚤灭蚤剂,清除跳蚤寄主,减少跳蚤的数量,阻断鼠疫传播链。

4. 个人防护:在可能接触鼠类或跳蚤的情况下,应穿戴防护服装和手套,并使用防跳蚤的驱虫剂。

避免直接接触死亡的鼠类或其尸体。

5. 提高卫生意识:加强公众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鼠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饮食不洁和接触污染源。

四、鼠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1. 早期症状:鼠疫潜伏期一般为2-7天,早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

在鼠疫高发地区或与鼠类接触后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 实验室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淋巴结组织、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鼠疫杆菌的培养和PCR检测,确诊鼠疫。

3. 抗生素治疗:早期诊断的鼠疫患者应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如链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治疗应持续7-10天,直到症状消失。

五、鼠疫疫情的监测和报告1. 监测系统:建立鼠疫疫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鼠疫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

2. 疫情报告:发现鼠疫病例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和协作。

及时发布鼠疫疫情信息,提醒公众加强防控措施。

2024年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2024年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2024年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总结一、概述2024年,全球鼠疫的防控工作变得更为紧迫。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鼠疫防控知识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本次培训旨在介绍鼠疫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并提供相关的实操培训,以增强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二、鼠疫的基本知识1. 鼠疫概述: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分为鼠疫疫鼠型和鼠疫肺型。

疫鼠型常见于野生啮齿类动物,而肺型鼠疫可直接从人际传播。

2. 鼠疫的传播途径:鼠疫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跳蚤叮咬感染的患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

此外,鼠疫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空气飞沫传播和食物污染传播。

3. 鼠疫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鼠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进而发展为肺部症状、淋巴结肿胀等特征性表现。

三、鼠疫的预防控制措施1. 个人预防措施:(1)勤洗手:鼠疫病原体可以通过手部接触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手段。

(2)戴口罩:在可能接触感染源的场所,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口罩,有效阻挡飞沫传播。

(3)避免接触疫源: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啮齿类动物、死亡的动物和可能携带鼠疫的环境。

2. 家庭预防措施:(1)清洁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杂物,以减少啮齿类动物的繁殖。

(2)封堵入口:修补家中的缝隙,阻止啮齿类动物的进入。

封堵门窗和下水道,防止跳蚤和其他寄生虫的侵入。

(3)合理食品储存:食品储存应适当密封,以防止食品被啮齿类动物污染。

3. 社区预防措施:(1)环境整治:清理河道、垃圾堆积场所等潜在的啮齿类动物繁殖地,减少感染源。

(2)卫生宣传:开展鼠疫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

(3)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四、鼠疫的紧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在发现鼠疫疫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传播途径和范围。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1.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传播途径(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易感人群:人对鼠疫普遍易感。

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三、临床表现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四、鼠疫预防治疗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鼠疫防控诊疗方案培训试卷及答案 (3)

鼠疫防控诊疗方案培训试卷及答案 (3)

鼠疫防控诊疗方案培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1. 鼠疫是我国法定()传染病。

[单选题]A、甲类(正确答案)B、乙类C、丙类D、丁类E、以上都不是2. 鼠疫属于()传染病。

[单选题]A、自然疫源性疾病(正确答案)B、乙类传染病C、病毒性传染病D、非传染病E、以上都不是3. 发现鼠疫或疑似病人时,传染病法定()小时内报告。

[单选题]A、2(正确答案)B、6C、24D、36E、484. 鼠疫杆菌属于( )科、()属。

[单选题]A、棒状杆菌、肠埃希菌B、肠杆菌、沙门氏菌C、棒状杆菌、耶尔森菌D、肠杆菌、耶尔森菌(正确答案)E、棒状杆菌、沙门氏菌5. 鼠疫的潜伏期和封锁隔离期限为() [单选题]A、1-4,5B、2-8,3C、1-6,9(正确答案)D、2-7,46. 鼠疫主要以()为媒介而传播 [单选题]A、蚊虫B、鼠蚤(正确答案)C、昆虫D、家禽E、以上都不是7. 关于鼠疫传播途径的描述哪项最合适() [单选题]A、通过带菌的鼠蚤B、通过皮肤C、通过呼吸道D、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以上均错误8. 发现从疫区来的高热、淋巴腺肿或咳血咳痰应立即()。

[单选题]A、送医院抢救治疗B、就地隔离治疗(正确答案)C、任其自由活动D、原地治疗9. 疫大流行的特点是()。

[单选题]A、发病急、病程短B、病死率高C、传染性强D、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以上均不是10. 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最高的是下列哪个类型()。

[单选题]A、肺鼠疫B、腺鼠疫C、败血症鼠疫(正确答案)D、肠鼠疫E、以上都不是11. 鼠疫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单选题]A、青霉素B、头孢菌素C、链霉素(正确答案)D、红霉素E、以上都不是12. 腺鼠疫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是()。

[单选题]A、高热B、淋巴结肿大(正确答案)C、咳嗽D、头痛13. 鼠疫分型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单选题]A、肺鼠疫B、腺鼠疫(正确答案)C、败症型鼠疫D、肠鼠疫E、皮肤型鼠疫14. 下列关于鼠疫诊断依据描述最恰当的是()。

鼠疫防病知识培训资料

鼠疫防病知识培训资料

01
02
03
传染源
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 物,如旱獭等。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鼠疫耶尔森氏菌普 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 免疫力。
地理分布
鼠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 洲和美洲的某些地区,我 国也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 之一。
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季节分布:鼠疫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与鼠类繁殖和活动有关,一般春夏 季为高发季节。
定期使用安全有效的灭鼠剂进行灭鼠,降 低鼠类密度,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食品安全管理
疫苗接种
储存食品时要确保食品不被鼠类污染,避 免食用被鼠类啃咬过的食物,预防鼠疫通 过食物链传播。
根据当地疫情和医生建议,接种鼠疫疫苗 ,提高个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鼠疫的疫情报告和处置
疫情报告
发现疑似鼠疫病例时,应立即向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提 供详细病情和接触史,以便专业
鼠疫的康复和随访管理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开展康复治疗, 包括康复训练、理疗、中医中药等,以 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VS
随访管理
对于康复出院的患者,应建立随访档案, 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复发或后遗症。同时,加强健康 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5
挑战分析
分析未来鼠疫防控工作可能面临的 挑战,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改变 、国际交流增多等因素对鼠疫传播
的影响。
A
B
C
D
公众参与
强调公众在鼠疫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防控意识等方面的建 议。
跨界合作
讨论如何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国界的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鼠疫威胁。
06

2024年鼠疫知识培训计划

2024年鼠疫知识培训计划

2024年鼠疫知识培训计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疫病的爆发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致死率极高,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遏制疫情的扩散至关重要。

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人们对于鼠疫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可能的疫情爆发。

二、培训内容1. 鼠疫的基本知识在本部分,将向参与者介绍鼠疫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基本知识,从而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鼠疫的预防措施本部分将重点介绍鼠疫的预防措施,包括如何避免接触带有鼠疫杆菌的啮齿动物,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等内容,以及应对疫情爆发时的紧急措施。

3. 鼠疫的检测与诊断在这一部分,将向参与者介绍如何进行鼠疫的检测与诊断,包括相关实验室技术和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病例。

4. 鼠疫的应急响应本部分将重点介绍鼠疫爆发时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如何组织疫情调查与控制,如何进行临床治疗与病例管理等内容,以及各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

三、培训形式1. 专家讲座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为参与者介绍鼠疫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2. 现场演练通过模拟鼠疫疫情爆发的场景,让参与者了解鼠疫疫情应急响应的流程、标准操作程序和现场处置技术。

3. 互动讨论组织参与者进行鼠疫知识的交流与分享,让大家在交流中讨论鼠疫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提高思维的开放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次培训,参与者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掌握鼠疫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2. 掌握鼠疫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带有鼠疫杆菌的啮齿动物、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等内容。

3. 掌握鼠疫的检测与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技术和诊断方法等。

4. 掌握鼠疫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组织疫情调查与控制、临床治疗与病例管理等内容。

五、培训评估为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对参与者进行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评估,以便及时掌握参与者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

2024鼠疫培训ppt课件

2024鼠疫培训ppt课件

01鼠疫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Chapter鼠疫定义及历史背景定义历史背景流行病学特点与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鼠疫主要通过带菌的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传播,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此外,肺鼠疫患者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及重要性预防措施加强疫源地管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如灭鼠、灭蚤等;保护易感人群,如疫苗接种等。

重要性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疫情、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共同应对鼠疫疫情的挑战。

02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技术应用Chapter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030201实验室检测方法介绍诊断技术应用场景分析疑似病例筛查针对具有鼠疫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

疫情监测与预警在鼠疫疫源地或高风险地区,定期开展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疗效评估与预后判断对治疗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根据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的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感染鼠疫耶尔森菌。

细菌学检测结果解读血清学检测结果解读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解读注意事项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分析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辅助诊断鼠疫。

根据PCR 等技术的检测结果,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鼠疫耶尔森菌。

实验室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检测结果解读及注意事项01020304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样品处理与废弃物管理个人防护措施消毒与灭菌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03临床治疗与护理规范操作流程Chapter01020304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治疗,首选链霉素等有效抗生素。

早期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联合用药确保药物剂量足够,疗程充足,避免复发。

足量、足疗程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药物使用原则治疗方案选择及药物使用原则护理规范操作流程演示隔离消毒症状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策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各型鼠疫的共同表现
突然发病,恶寒战栗,体温迅速升高 至38℃以上,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呼吸 急促,心率增快。重症患者早期即出现表 情淡漠、意识模糊,狂躁谵妄、步态蹒跚 如酒醉样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颜面潮红或苍白,有时发绀,表情痛苦, 惊恐不安,结膜充血,出现所谓“鼠疫颜 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10~ 30x109/L)。
2. 鼠疫患者
肺鼠疫患者是引起鼠疫暴发和流行的最危险的传染 源。使其密切 接触者感染引起原发肺鼠疫。
精品课件
(二)传播途径
1、跳蚤叮咬 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 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 蚤为世界性广布种,此外还有100多种蚤类 具有传播鼠
鼠疫防控 培训课件
精品课件
鼠疫的概念
▪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危害人类最严重,属 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是我国的法定甲类 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 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精品课件
历史上鼠疫流行曾经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是严重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著名的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其死亡人数以亿万 计。
精品课件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鼠疫菌普遍易感,人不分种族、性别、年龄、 职业对鼠疫菌都具有高度感受性,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 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和频次有关。
性别 我国鼠疫的发病率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别,但 在西部旱獭疫区,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占78.28%,女性 占21.71%。
年龄 从全国情况看,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这与接 触机会有关。在南方家鼠疫源地,感染途径主要是跳蚤叮 咬,因此儿童发病较多。 职业 鼠疫的发生与人类从事的某些生产活动有关,如从 事猎捕旱獭的农民,其感染鼠疫的机会就比较多。
精品课件
人间鼠疫的流行特征
1、地区性 鼠疫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主要是 各种染疫动物,因此人间鼠疫病例大部分发生在 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或其毗邻地区。 2、季节性 人间鼠疫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这种季节性特点与疫源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宿主 动物及其蚤类的生态学特征有密切关系。以冬眠 动物为主要储存宿主的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主 要发生在宿主动物出蛰至入蛰前的地面活动时间, 其流行高峰出现在动物流行高峰之后。
(二)肺鼠疫
为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高,流行病 学意义最大。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 发性肺鼠疫发病急骤,来势凶猛,有报道 与患者接触后可当天发病并于当天死亡, 抗菌素治疗迟于发病后20小时以上时死亡 几不能幸免。除具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 同时出现咳嗽、胸痛、痰中带血以及咳血 等。早期即有精神抑郁、谵妄狂躁等神经 系统中毒症状 。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 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 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 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 大致相同。
精品课件
各型鼠疫的共同表现
鼠疫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病急剧、进展迅速、疼 痛显著、病死率高为其特点。主要 表现为严重的中毒症状,而各种体 征并不明显(症状与体症不一致)。
精品课件
3、突发性 由于疫源地类型不同,感染途径不 同,人间鼠疫常突然发生,特别在交通日益便利、 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要切实做好应对突发 疫情的准备。
4、人群分布 人类对鼠疫菌普遍易感,统计学上 所显示出来的年龄、性别及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只 是由于感染机会的不同所致。 5、临床病型 无论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首发 病例多为腺鼠疫,但腺肿部位随感染部位和疫源地 类型不同而异。
5、 染疫动物种类增多,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加大 6、大型项目建设,鼠疫流行危险因素增加
精品课件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1.鼠疫染疫动物
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较多,都可作为人间鼠疫的 传染源,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野生食肉类动 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 (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 羊等)。
精品课件
(一)腺鼠疫
淋巴腺炎常发生在起病同时或稍后,部 位多在腹股沟和腋下,受染淋巴结呈卵圆形 肿胀,大小在在1—10cm之间,局部皮肤隆 起,张力增大或出现红斑。由于疼痛剧烈, 迫使患者采取特殊体位以避免引起疼痛的刺 激。触痛十分明显,局部皮肤发热,皮下可 触到一至数个坚硬而无滑动的肿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和 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交通日益便利,鼠 疫的某些流行特征也正在发生变化。最明 显的例子是,近年来鼠疫自然疫源地已越 来越靠近人口稠密区及中小城市,鼠疫对 人类的威胁加大了。而挖掘冬眠后的旱獭 并进行长途贩运的非法活动,将使鼠疫的 地方性及季节性流行特点完全被打破。
4、经消化道传播 经几次鼠疫流行过程 中均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鼠疫菌,表现出不能 用败血症等进行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 腹泻、脓血便等。因此,经消化道传播的可能 性也应引起重视。
精品课件
5、吸入或菌液溅入眼内 鼠疫实验 室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救治 鼠疫病人的医护人员,在防护不当或操 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通过其它 途径感染鼠疫外,也可因吸入或菌液溅 入眼内感染鼠疫。
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时期,中国都发生流行, 而且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就是开始于我国的云 南、广东和香港。
甘肃省历史上鼠疫流行有文献明确记载的 是1754年发生在夏河县拉卜楞寺院的肺鼠 疫流行,发病死亡100余人。
精品课件
我国鼠疫疫情态势
1 、流行范围不断扩大,疫源地不断增加 2、人间疫情呈上升趋势 3、间隔多年突然暴发,从静息转入活跃 4、鼠疫向城市、旅游区等人口密集区逼
2、直接接触 人类在猎捕、剥皮、宰 杀染疫动物及食肉等时,鼠疫细菌可以通过 手部伤口进入人体内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 疫。我省绝大部分人间鼠疫病例都是由于猎 捕和剥食旱獭引起的。
精品课件
3、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中会含有大量鼠疫菌,在呼吸、咳嗽时便排入 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 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 主要为近距离飞沫传播。 如果接触肺部感 染鼠疫的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 直接感染肺鼠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