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资料
嘧菌酯抑菌原理

嘧菌酯抑菌原理
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其抑菌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质合成抑制:嘧菌酯能结合到细菌的核糖体的50S亚
基上,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嘧菌酯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后,会导致核酸和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中断,使细菌无法正常合成蛋白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 DNA复制和修复的干扰:嘧菌酯可以阻止细菌DNA的复制和修复。
它能与细菌DNA结合,阻碍DNA双链的解旋,并
抑制DNA拓轴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细菌的DNA复制和修复
过程,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3. 细菌膜的破坏:嘧菌酯具有破坏细菌膜的作用,通过与细菌膜上的脂质相互作用,使细菌膜疏水性增强、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膜的破裂、渗漏,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总之,嘧菌酯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菌的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以及破坏细菌膜等多种方式来
实现。
它能够广泛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广谱、高效杀菌剂——嘧菌酯

/NONGCUN XINJISHU /农村新技术农资广角·市场广谱谱、高效杀菌剂高效杀菌剂——嘧菌酯嘧菌酯嘧菌酯商品名为阿米西达,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个广谱、高效杀菌剂,具有内吸性传导性好、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几乎所有真菌病害都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使用方式多样,不但可用于茎叶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一、主要特点1.杀菌谱广。
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几乎可用于防治所有真菌病害,喷洒一次可同时防治几十种病害,大大减少了喷药次数。
2.渗透性强。
嘧菌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在使用时不需要添加任何渗透剂,即可以跨层渗透,只需要喷洒叶片正面,就可快速渗透到叶片背面,达到正打反死的防治效果。
3.内吸传导性好。
嘧菌酯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一般施药后能快速被叶片、茎秆和根系吸收并快速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因此,不但能用于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4.持效期长。
嘧菌酯叶片喷施,持效期可达15~20天,拌种和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50天以上,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
5.混配性好。
嘧菌酯混配性好,可与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等几十种药剂混配,通过混配不但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也提高了防治效果。
二、适用作物由于嘧菌酯防治病害的范围特别广,可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粮食作物,花生、棉花、芝麻、烟草等经济作物,番茄、西瓜、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作物,苹果、梨树、猕猴桃、芒果、荔枝、龙眼、香蕉等果树,以及中药材、花卉等上百种作物。
三、防治对象嘧菌酯可用于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基腐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霜病、黑星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猝倒病、叶斑病、枯萎病、褐斑病、黄萎病、叶斑病、霜疫霉病等几乎所有真菌病害,尤其对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蔓枯病、晚疫病、稻瘟病等多种病害特效,可以达到一喷多治的目的。
四、嘧菌酯的复配1.苯甲·嘧菌酯。
嘧菌酯_精品文档

嘧菌酯嘧菌酯:一种重要的农药和抗生素引言:嘧菌酯(Pyrimethani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杀菌剂。
它具有对多种真菌有高效的杀菌作用,并被广泛用于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和保护。
此外,嘧菌酯也具有抗菌作用,被用于治疗某些动物和人类疾病。
本文将介绍嘧菌酯的化学特性、农药功能、抗生素活性、应用领域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一、嘧菌酯的化学特性嘧菌酯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309.3。
其化学名称为4,6-Dimethyl-2-pyrimidinamine。
其化学结构是由嘧啶环和胺基组成,因此具有一定的碱性。
嘧菌酯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在有机溶剂中较为稳定。
二、嘧菌酯的农药功能嘧菌酯作为高效杀菌剂,在农业中起到抑制真菌病害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阻断其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嘧菌酯能有效地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如苹果树的灰霉病、葡萄的葡萄灰霉病、马铃薯的晚疫病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保护。
三、嘧菌酯的抗生素活性除了作为农药,嘧菌酯还具有一定的抗生素活性。
它可以抑制一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某些动物和人类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嘧菌酯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等。
然而,嘧菌酯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四、嘧菌酯的应用领域嘧菌酯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和医药领域。
在农业中,嘧菌酯被广泛用于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和保护,以防治真菌病害。
在医药领域,嘧菌酯可以通过医生的处方用于治疗某些细菌感染,尤其是对于对其敏感的细菌。
五、嘧菌酯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嘧菌酯的使用虽然对农作物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嘧菌酯具有一定的毒性,对水生生物和土壤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标准和规定使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使用嘧菌酯的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以防止对健康造成损害。
嘧菌酯合成工艺

嘧菌酯合成工艺嘧菌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合成材料,具有杀虫、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嘧菌酯的合成工艺及其应用。
一、嘧菌酯的基本概念嘧菌酯是一种酰胺类农药,化学名称为(RS)-2-(4-氯苯基)-2-(1,2,4-三嗪-3-基)酯基丙酸甲酯,分子式为C14H9ClN4O2。
它是由嘧菌酯酯化剂和嘧菌酯酸反应得到的酯类化合物。
嘧菌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对多种害虫和病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嘧菌酯的合成工艺嘧菌酯的合成主要分为两步,即酯化反应和嘧菌酯酸化反应。
1.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将嘧菌酯酯化剂与嘧菌酯酸进行反应,生成嘧菌酯酯。
该反应通常在温和的温度下进行,常用的溶剂有二氯甲烷、乙醇和丙酮等。
反应时间较短,一般在1-3小时内完成。
反应结束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嘧菌酯酯化产物。
2. 嘧菌酯酸化反应嘧菌酯酸化反应是将嘧菌酯酯化产物与酸进行反应,生成最终的嘧菌酯。
常用的酸有硫酸、盐酸和磷酸等。
该反应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2-24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或萃取的方式分离出嘧菌酯,再通过结晶或减压蒸馏的方法纯化产品。
三、嘧菌酯的应用嘧菌酯作为一种农药,广泛用于农田、果园和蔬菜大棚等农业领域。
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害虫和病菌,如蚜虫、叶螨、红蜘蛛、白粉病等。
嘧菌酯具有快速杀灭害虫和病菌的作用,对作物的影响较小,对环境也没有明显的污染。
嘧菌酯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将其稀释后喷洒在作物叶面或土壤上。
嘧菌酯可以通过叶面吸收和根系吸收两种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发挥杀虫、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的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嘧菌酯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它对多种害虫和病菌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一些传统农药无法有效控制的害虫和病菌尤为有效。
同时,嘧菌酯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嘧菌酯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嘧菌酯产品工艺技术资料嘧菌酯为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
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
在发病全过程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病害发生前阻止病菌的浸入,病菌浸入后可清除体内的病菌,发病后期可减少新孢子的产生,对作物提供全程的防护作用。
可调节作物的内在生长环境,增强长势,增强抗逆能力,促使作物早发快长,提早上市,提高品质,延迟作物的衰败,延长结果期,提高单季收入。
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
为低毒药剂,对人、畜及非靶生物安全,无害,无残留,大鼠急性口服毒性大于5000mg/kg,经皮毒性大于 4000mg/kg,在土壤、水和空气中通过光和微生物能迅速降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
中文名称:嘧菌酯英文名称:Azoxystrobin英文别名:Methyl(E)-2-((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alpha-(methoxymethylene )benzeneacetate; Pyroxystrobin; Methyl(E)-2-((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alpha- (methoxymethylene) benzeneacetate; amista; methyl(2E)-2-(2-{[6-(2-cyanophenoxy)pyrimidin-4-yl]oxy}phenyl)-3-methoxypro p-2-enoate嘧菌酯物化性质相对密度:1.34g/cm3溶解性:6mg/L at 20℃蒸汽压1.1×10-7mPa(20℃)纯品为浅棕色结晶固体,可溶性:微溶于己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沸点:581.3℃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嘧菌酯合成物料平衡见图 4.2.2-1、2 及表 4.2.2-1、2。
嘧菌酯物料平衡表本项目嘧菌酯工艺水平衡见图主要生产设备及批次生产量情况见表嘧菌酯铜平衡见图主要生产用设备。
杀菌剂嘧菌酯

编辑:杨风光**************农资新品文/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王迪轩杀菌剂嘧菌酯类型嘧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内吸性广谱低毒杀菌剂。
主要剂型93%、95%、97.5%、98%原药,25%、250克∕升、30%、35%悬浮剂,25%乳油,20%、50%、60%水分散粒剂。
作用机理嘧菌酯是以源于蘑菇的天然抗菌素为模板,通过人工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的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三种功效,但治疗效果属于中等。
嘧菌酯具有新的作用机制,药剂进入病菌细胞内,与线粒体上细胞色素b 的Q0位点相结合,阻断细胞色素b 和细胞色素cl 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
由于缺乏能量供应,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的形成都受到抑制。
该杀菌剂喷施到小麦叶片上24小时和8天后,可被植物吸收20%和45%,并在植物体内向顶性输导和跨层转移,均匀分布。
虽然内吸速度较慢,但喷施后2小时降雨对药效没有影响。
该药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另外,该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免疫特性,防止病菌侵染。
产品特点(1)杀菌谱广。
嘧菌酯是一个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能防治几乎所有的作物真菌病害,是目前防治病害种类最多的内吸性杀菌剂种类。
(2)持效期长。
持效期15天,可减少用药次数。
(3)作用独特。
嘧菌酯在发病全过程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病害发生前阻止病菌的侵入,病菌侵入后可清除体内的病菌,发病后期可减少新孢子的产生,对作物提供全程的防护作用。
(4)改善品质。
能够显著地改善番茄、辣(甜)椒、黄瓜、西瓜、编辑:徐建堂****************蔬菜园地冬瓜、丝瓜等果实品质。
使用嘧菌酯后,能够促进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作物叶面更绿、叶面更大、绿叶的保持时间更长,刺激作物对逆境的反应,延缓作物衰老,能够提高植物的抗寒和抗旱能力。
嘧菌酯堪称杀菌剂之王,能够防治几十种真菌性病害,应用广泛

嘧菌酯堪称杀菌剂之王,能够防治几十种真菌性病害,应用广泛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药剂,它就是嘧菌酯,它同样也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嘧菌酯的使用效果比较好,功能非常的全面,成为了全球销量最大的杀菌剂。
因此,他被称为杀菌剂之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嘧菌酯的杀菌原理以及它的优势所在。
首先,说说嘧菌酯的杀菌原理。
在病原菌的细胞中有一个部分叫做线粒体,线粒体可以为病原菌的活动提供能量。
线粒体就好比是汽车中的发动机,可以为汽车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杀菌剂嘧菌酯进入到病原菌的细胞中。
会阻断线粒体中细胞色素b到细胞色素c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使得先立体无法产生满足病原菌活动的能量。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有发动机,但是我们阻断了它的供油系统。
使得发动机无法工作,那么车子自然而然就无法行驶了。
嘧菌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从而起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嘧菌酯优势:嘧菌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蔬菜,果树,花卉,粮食等多种作物上面。
可以有效的防治。
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真菌带来了几十种病害,例如。
白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等等。
嘧菌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渗透性非常的强,可以从叶片的正面渗透到叶片的背面,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喷施叶片的背面。
我们也无需添加任何其他渗透剂。
嘧菌酯的传导性也非常的好。
可以传导至植株,根,茎,叶等各个部位,形成全方位的防治。
嘧菌酯的时效性也好,既有治疗的作用又可以做保护剂。
保护的作用要比治疗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嘧菌酯的持效期长达15天到20天。
它的有效成分可以长期地附着在叶片的表面,当湿度增加时,叶片就会再次吸收利用。
嘧菌酯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提高过氧化物动化酶的活性,促进抗氧化,避免植株出现早衰。
从而实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嘧菌酯使用方法:嘧菌酯一般在早疫病、霜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的初期施用,用250克/升悬浮液的嘧菌酯1000-15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具体参看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书。
蔬菜常用杀菌剂--嘧菌酯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蔬菜常用杀菌剂--嘧菌酯的使用与注意事项!展开全文1.商品名。
嘧菌酯、阿米西达、安灭达、绘绿。
2.主要剂型。
单剂:25%、250克/升悬浮剂,25%乳油,50%水分散粒剂。
混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
3.毒性。
低毒。
4.作用机理。
嘧菌酯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但治疗效果属于中等。
该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免疫特性,防止病菌侵染。
5.产品特点。
嘧菌酯纯品为白色固体。
嘧菌酯杀菌活性高,抗菌谱广,与现有的所有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因为它是仿生合成的,所以低毒、低残留,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用药。
世界上已在80多种作物病害上获得登记。
①杀菌谱广。
嘧菌酯是一个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能防治几乎所有的作物真菌病害,是目前防治病害种类最多的内吸性杀菌剂种类。
②持效期长。
持效期15天,减少用药次数。
④改善品质。
能够显著地改善番茄、辣(甜)椒、黄瓜、西瓜、冬瓜、丝瓜等果实品质,使用嘧菌酯后,能够促进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作物叶面更绿、叶面更大、绿叶的保持时间更长,刺激作物对逆境的反应,延缓作物衰老,能够提高植物的抗寒和抗旱能力。
这种综合的对植物的促壮作用,使得植物始终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叶片能够制造更多养分,根系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供应植物形成更高的产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既能杀菌又能增产的新型多功能杀菌剂。
⑤嘧菌酯可与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菌剂。
6.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在蔬菜上对各种霜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叶霉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锈病、灰霉病、菌核病、褐纹病、褐斑病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对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没有效果。
①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基腐病等,前期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兼防早疫病,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喷3~5次;后期以防治叶霉病为主,兼防其他病害,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粘液蜜环菌
(Strobilurin A)
抗真菌的抗生素 由担子菌中的某些种类产生 强有效地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专一的作用机制(1个位点上的抑制剂) 天然产物的光不隐定性(Strobilurin A在 人工模仿光照下,半衰期只有12秒)
嘧菌酯使用
茄果类蔬菜:移栽活棵后 开花前 幼果期 叶菜类:生长期1-2次 果树类:花前 花后 幼果期 (套袋前)
综合病害发病前
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多菌灵、代 森锰锌等药剂混用,有增效作用。 嘧菌酯与霜脲氰、烯酰吗啉等药剂混用无增 效作用。 嘧菌酯主要防治病害:蔓枯病、炭疽病、黑 斑病、叶斑病、网斑病、早疫病、晚疫病、 霜霉病、锈病、丝核立枯病等。
应 用 时 期
• 虽然具保护、治疗/铲除及抑制孢子的形成等
功效,但以预防作用为主 • 并非专门的治疗剂 • 应在病害侵染前或病害发生初期施药
早期使用嘧菌酯控制病害的发生, 减少产量及品质损失的风险
嘧菌酯-保护植株抗衰老
水分压力 紫外线 Cold低温
.-
抗氧化保护 体系
过氧化物累积缓慢
病害或环境气候造成的氧化压力,会产生有害的过氧化物产生 的过氧化物促进衰老,导致减产和降低品质 嘧菌酯可促进抗氧化作用,保护植株免受有害的过氧化物影 响,延缓衰老 嘧菌酯有提高过氧化物钝化酶的活性
HOME
Yue-Xuan Wu and Andreas von Tiedemann
SENESCENCE 衰老
DELAYED 延缓
Ozone臭 氧 Diseases病 害
如何正确使用嘧菌酯?
重点在安全性高的作物上使用,特别是瓜类,热带果树。 虽然具保护、治疗/铲除及抑制孢子的形成等功效,但以预 防作用为主在病害发生初期施用。 在移栽作物成活后,生长旺盛期施用 嘧菌酯杀菌谱宽,单用就可有一药多治的效果; 保护地瓜菜类作物,在低温情况下较敏感,易产生药害风 险。 不能与乳油杀虫剂、有机硅混用,特别是有机磷。 对苹果的某些品种敏感,易产生药害
100 二甲酰亚胺类 (异菌脲,如扑海因)
子囊菌,如白粉病
担子菌,如锈病及立 枯丝核菌 半知菌 如交链胞属 的黑斑病
0
0
卵菌纲 如霜霉 病
Hale Waihona Puke 100100嘧菌酯可有效控制四大类致病 真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
0 0
三唑类 (氟环唑)
嘧菌酯
内吸收传导和再分布
内吸收传导和再分布
嘧菌酯
–叶面吸收较慢 –24小时内被叶面吸收的约为 10%-25% –在木质部进行传导 –无挥发性 –分布于整个叶片 –10天后,叶面内仍有85%有效 成分 跨层转移(从上面到叶片背面)
有效成份附于片表面 在湿度大时会被
重新吸收
时间
在病害不同发展阶段的效果
治疗性杀菌剂(三唑类) 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 嘧菌酯
高效
低效或无效
小结:对病菌发生发展的影响
干扰病菌的能量合成 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抑制病菌游动孢子的运动 抑制早期阶段的菌丝生长 引起菌丝崩解
• 刚萌发的菌丝体 • 已侵入叶片内的的菌丝体
嘧菌酯的作用机理及杀菌谱
在病菌细胞中的作用
嘧菌酯
嘧菌酯进入病菌细胞内,阻断细胞 色素b和c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 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能 量的合成. 阿米西达
线粒体
液泡
内质网
三唑类
高尔基体
细胞色素b
吗啉类
电子传递链
细胞色素c1
ADP
ATP
真菌细胞壁
超广杀菌谱
100
苯基酰胺类 (甲霜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