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及一般步骤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及一般步骤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书面表达方式,用于传达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以及一般步骤:一、基本要求:1.准确性:公文要求准确、详实和全面地传达信息,避免主观臆断或错误的表述。
2.规范性:公文要遵循规定的格式、用语和布局,符合公文的行文规则和文体。
3.简明扼要:公文要求言简意赅,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累赘的叙述和废话。
4.客观公正:公文要客观中立,公正对待不同利益相关方,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5.清晰明确:公文要求表达清晰,信息明确,避免歧义和模糊不清的表述,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二、行文规则:1.语言简练:公文语言应简练、朴实,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结构合理:公文要求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包括标题、主题、正文、附件等部分。
3.格式规范:公文格式包括信头、发文单位、日期、页眉、页脚等,要根据规定进行设置,并保持一致性。
4.用语规范:公文用语要求严谨、正式,避免使用俚语、口头化的表达方式,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5.逻辑严谨:公文要求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遵循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确保内容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三、一般步骤:1.确定写作目的和读者:明确写作目的和要传达的信息,分析读者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以便选择合适的写作策略和语言风格。
2.收集和整理信息: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整理好资料,并进行适当的筛选和归纳。
3.拟定提纲: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拟定公文的提纲,确定行文框架和内容的安排。
4.撰写草稿:按照提纲,逐步撰写公文的各个部分,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格式的规范性。
5.修改和润色:对草稿进行修改和润色,注意逻辑的清晰和信息的准确,修正语言表达上的不准确和不完美之处。
6.审阅和校对:请他人进行审阅和校对,确保信息准确、语言规范、格式正确,并及时修改错误或遗漏。
7.最终定稿:修正稿件中的错误和不足,对格式、用词准确性进行最后确认后,进行最终定稿。
略论新闻稿件的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的特 殊 要 求 。 具体 说来 新 闻 稿 件 要 求 有 四个 字 : 、 、 、 。 真 快 短 活 1真 即 是 坚 持 真 实性 。 新 闻 真 实 性 . 的 具 体要 求 : f )新 闻 真实 性要 求 构 成 新 闻 的 基 1 本要 素都 要 确 凿 无 误 。 就 是 说 , 闻 事 也 新
略论新闻稿件的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李 卓
( 鸭 山 市 文化 广 电新 闻 出版局 , 鸭 山 1 510) 双 双 5 0
[ 关键词】 新闻稿件 ; 闻写作 ; 新 新闻创作 ; 新闻宣传
新 闻 写作 坚 持 的 基 本 标 准 新 闻 .是 以 宣传 为 手段 反 映 当 前 生 活的一种社会 意识 形态 。它是报 刊 、 广 播、 电视 经 常 大量 运 用 的一 种 文 体 。 消 是
实中的时间 、 点 、 地 人物 、 件 、 果 等 都 事 因 必 须 真实 、 确 。这 些 情 况 若 有 出入 , 准 将 会 带 来许 多不 必 要 的麻 烦 。 ( )新 闻 真 实 性 还 要求 新 闻 所 反 映 2
的 事 实 的 环境 条 件 、 程 、 节 和 人 物 的 过 细 语 言 甚 至 动 作 都 必 须 真 实 。 任 何 一 种 用
来 修 饰 和 渲 染 素 材 的 虚 构 在 新 闻 写 作 中 都 是 要 不 得 的 ,那 是 对 新 闻 真 实 性 的 忽 视或者说轻视。 ( ) 闻作 品 中 引用 的各 种 资料 , 3新 如 数 字 、史 料 、背 景 材 料 等 也 必 须 确 切 无 误 。 总 之 , 闻 以求 真 标 明 自己 的价 值 , 新 就是要坚 决杜绝新 闻失 实现象 的发生 。
2快 即 是坚 持 时 新 性 时 新 性 是 时 . 间性 与新 鲜 性 的 合称 。新 闻 写 作 不 但 要 讲 究 时 间性 , 要 给 人 以新 鲜 感 。 闻姓 还 新 “ ” 时 间性 是 新 闻 的本 质 特 征 之 一 。 新 , 记 者 采 访 必 须 雷 厉 风 行 . 随 时处 于待 机状 态 , 取 在 “ 一 时 间 ” 到 现 场 。 写作 争 第 赶 在 上 则要坚持新 鲜性 : 内容 新 ( 度 新 、 角 主 题 新 ) 形 式 新 ( 最 重 要 的 信 息 放 在 新 , 把 闻 的最 前 面 、 寻找 “ 近 点 ” 。 最 ) 3短 即是 坚 持 简 明性 。 简 明是 一 切 . 题 材 的新 闻作 品 的最 显著 的特 征 。 简 练 也 是 最 高 级 的写 作 技 巧 . 记 者 来 说 , 对 更 是语 言 文字 方 面 的最 基 本 的基 本 功 。 具 体 地 说 , 明 性包 含 两 层 意 思 : 是 要 求 简 一 通 俗 明 了 。这 是 新 闻作 品写 作 上 一 个 主 要特征和主要要求。 达到这个要求 , 要 就 要 消除 生 僻 艰 深 的字 句 , 制 句 子 长 度 。 控 二 是 要 求 简 洁 凝 练 。这 是 比 “ ” 高一 短 更 个 层 次 的要 求 。 何 把 新 闻 写 短 ? 为一 如 作 名 多年 从 事 新 闻T 作 的工 作 人 员 ,本人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了 总 结 。a直 截 了 . 当 , 门见 山陈 述 事 实 ; . 开 b 空话 少说 ;. c一 事 一 报 ;. 言 准 确 、 d语 简练 :. 于删 改 等 e 善 等。 4活 即是 要 坚 持 灵 活 性 。 如 何 把 新 . 闻写 活 . 人 结 合 多 年 的 实 践 经 验 . 得 本 觉 应 当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人 手 :一 是 运 用 蒙 太 奇 手 法 , 最 重 要 、 精 彩 的 内容 放在 把 最 最 前 面 。二 是 运 用 断 裂 式 行 文 , 分 段 : 多 即择 取 事 实 点 面 结 合 . 跃 式 行 文 : 落 跳 段 简 短 ,叙 事 简 洁 ,讲 究 思 想 的 递进 和 丰 富 : 究逻辑衔接 , 去铺 垫过渡等 等 。 讲 省 三 是要 多写 视 觉 新 闻 三 、 闻 稿 件 写作 的基 本 规 范 新 新 闻宣 传 稿 的 写 作需 要 有 一定 的规 范 和特 殊 的要 求 。 1 闻 宣传 稿 要 重 视 宣 传 的本 身 意 . 新 义 和作 用 。新 闻 宣传 稿 的 根本 目的 在 于 宣 传 ,因此 在写 作 新 闻 的 同 时 需要 尤 其 重 视宣 传 的 本身 意 义 和作 用 。 同 时 需 要 明 确一 点 的 是 ,新 闻 宣传 稿 是 新 闻 而 并 非 纯粹 宣传 稿 件 , 就 是 说 , 闻 专 业 性 也 新 的 书 面语 言 是新 闻 宣 传稿 必 备 的 一 个 基 本 性 内 容 。因此 , 如何 把 握 新 闻和 宣 传 两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即 如 何 在 新 闻 基 础 上 体 现 宣 传 的 基 本 作用 ,是 写好 新 闻 宣 传 稿 的 一个 基本 前 提 。新 闻 宣传 稿 具 有 宣 传 的 多种 功 能 ,因 此 重 视 宣 传 的 本 身 意 义 和 作用 ,是 新 闻 宣传 稿 写 作 所 应遵 循 的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导语:是不是还在为如何写新闻稿⽽头题呢,没有新闻稿的攥写经验?没有关系,下⾯看看⼩编为⼤家整理的新闻稿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1. 先要了解稿件的分类及其各⾃的特点,⼤致可分为:新闻类(包括消息、通讯含⼈物、事件、新闻照⽚)、⽂学艺术类(包括特写、纪实⽂学、报告⽂学、诗歌、散⽂、随笔、游记、故事、⼩说、幽默笑话、书画、摄影作品)、评论类(即⾔论稿,也包括杂谈、杂⽂)、社会⽣活类(包括⼈们的⾐、⾷、住、⾏、医疗、卫⽣、保健、婚姻家庭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等等,凡与⼈民群众⽣活关系密切相关的内容都算),理论⽂章(即论⽂)。
新闻稿件讲究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学艺术类讲究艺术性、欣赏性、哲理性。
社会⽣活稿强调知识性、可读性、实⽤性。
评论稿强调启迪性、教育性、参考性。
论⽂强调专业性、科学性、价值性。
2. 要挖掘好题材。
怎样发现好题材并加以利⽤,这往往是许多初学写稿的⼈最⼤的困惑。
要挖掘好题材,要求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洞察⼒。
好题材在哪⾥呢?象你们公司现有6个职能部门,下辖电⼒调度室、6个变电站和7个乡镇供电营业所,电⽹履盖全县9个镇、8个⾏政村、789个⾃然村,为此,只要你们多观察、多留⼼、多收集材料,新闻的稿件⼀定不会少。
3. 写稿时要做到“三勤”。
采访收集到材料以后,就要勤想、勤看、勤写。
平时应多看⼀些书报,看别⼈怎样写稿,有什么技巧。
并注意把⼀些好⽂章、好题材、精彩段落和话语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参考借鉴,有条件的最好去参加上级或相关新闻报道的写作学习培训班,对提⾼写作⽔平,争取写出⾼质量的稿件,都是⾮常有帮助的。
4. 开始写稿时⼀定要从⼩篇着⼿。
⼒求做到语⾔精炼,通俗易懂,⽂笔流畅,多写⼀些⾃⼰有⼀定专长和爱好的、熟悉内容的稿件,⽐如你是⼀名电⼯,只要你热爱了这⼀⾏,象你喜欢某⼀项活动⼀样,喜欢写稿,就会熟能⽣巧,逐个突破。
新闻稿件撰写技巧和要求

新闻稿件撰写技巧和要求
各位通讯员好!大家辛苦了,下面把近四十年来新闻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供大家参考!
(1)内容积极正面、客观真实。
所有稿件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内容真实、积极健康、无违反教育相关条例、法规、制度和社会基本准则的文字,最好是正面宣传报道。
(2)时效性强。
原则上必须是2天以内的新闻,尽量在工作日的上午进行投稿。
凡是重大节日活动要抢在前面,否则编辑类似稿件多了难以采用。
特别是湖北教育信息网时效性最强。
(3)可读性强。
新闻要素齐全、准确,新闻点突出、报道角度新颖独特,评论性稿件必须紧贴当前热点,立意深远,见解独到。
(4)配图清晰。
图片内容要紧扣新闻主题,突出主要人物和新闻事件的进程。
图片(原图)要求清晰,色彩、亮度适中。
禁止图片上有水印、文字。
每篇文章最多使用5幅图片。
. (5)撰稿技巧。
要把握好导向性、新闻性、影响力,做到观点明确、文字准确、条理清晰、可读性强,开头一段采用倒叙的方式。
掌握好新闻写作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人。
(6)字体规范,人称恰当。
标题一般用黑体二号字,副标题和正文用宋体四号字。
文中不能用一人称,如“我校”,只能用“该校”。
文中也不能出现2022年,直接写某月某日(近三天),否则用“近日”。
(7)标题新颖,对仗工整。
如:湖北教育信息网采用的稿件:《医
幼携手守望健康》、《“游”进课堂“泳”往直前》。
《抓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教师》等。
谢谢大家分享!。
新闻稿写作要求[修改版]
![新闻稿写作要求[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c583eea8114431b80dd8bb.png)
第一篇:新闻稿写作要求新闻稿写作要求一、一般来说绿盾的每一次活动都需发布新闻稿,不论会内会外。
一般均投放到5470站点,也可投放到一些环保论坛网站中,如有条件可联系校内新闻社团(如新传社等)发布到北科大新闻网上。
二、活动新闻稿在活动结束当日内完成,一般不超过活动结束日两个工作日发送到社团部新闻稿投放邮箱。
一般一篇新闻稿需经过第二人审核校订,针对其中活动名称、流程及意义留心审查,做到无差错。
三、格式:标题黑体四号字(居中),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1.5倍。
一篇新闻稿结尾注明撰稿人及撰稿时间(位于篇中左下方,撰稿人为“绿盾环协信宣部某某某”)。
四、照片要求:一般取现场全景照一到两张,要反映出活动主办方信息,尽量摄入更多观众场景,有重要领导出席时需特别摄入。
以附件形式加入邮件非直接插入文档中。
五、其他要求: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至800字,一定不可有错别字,语言尽量扎实且生动,活动流程清晰,强调绿盾特色及活动的长远意义,写清楚到场重要嘉宾及兄弟社团名称等等。
新闻的写作特点一、新闻的特点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
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新闻稿写作要求及格式

新闻稿写作要求及格式新闻稿写作要求及格式新闻稿写作要求主题要明确。
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图。
材料要适当。
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
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一甄别,合理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角度要新颖。
有了材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
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
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合理又新颖的角度去写。
标题要别致。
通讯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新闻看过去,都是挑着看。
所以你写的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
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别致的标题,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
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稿格式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三、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一篇结构严密的新闻稿一般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等组成。
其导语、背景交代、主体内容和结尾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一个统一的关系中互相影响,互相勾连,互相牵制,互相完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即新闻稿的5要素。
2.怎样选好新闻稿的主题要写好新闻,事先要想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什么,无论是写消息、特写,还是通讯,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主题。
比如写一篇消息时,写什么内容,要先把意思想明白,这就是立意。
立意就是主题。
主题对新闻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
新闻稿写作基本要求

新闻稿写作基本要求一、所有稿件均设置为宋体,四号字,标题需加粗。
二、总体要求1.原则上,每一篇新闻稿都必须包括几点要求,必须有一个较为响亮,突出活动主旨的题目。
题目一般包括:主题——和活动意义相关,副标题—总体概述一下活动,如“记…院…之行”2.详细而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员,主题等背景交待。
3.活动流程的叙述,要求言简意赅,概况而全面。
4.活动目的及组织活动的意图,预期效果。
例如“为了…,我们…”5.活动过程中的反响,效果,同学响应热烈程度等6.对活动的总结,对意义的阐述,对主题的升华.尽量和实事热点结合起来,阐发活动的深层次意义,不要仅仅停留于表面,突出新意,创新精神.三、具体要求1.参观类活动除了总体要求外,应包括对参观地点,历史背景的一定介绍,并结合这些背景阐发参观活动的意义,对参观者的教育效果等.2.讲座类活动需适当介绍主讲者有关的背景资料,并较为详细叙述讲座主要内容,阐发讲座意义.讲座意义不仅仅局限在讲座本身的内容和对听讲者的教育上,还可以体现在我院对学术氛围的重视,我院学术特色等.3.会议类活动一定要阐明会议的目的,预期效果的达到和意义,适当的展望等4.体育比赛类活动主要突出参赛者的精神面貌和观众反响等,可和竞技体育精神,奥运精神联系起来5.其他活动类(各院系部组织的活动,志愿服务等)除总体要求外,可和院学生会主题等适当联系6.参加学院及其他学院组织的活动注明参赛同学所在年级,班级等,并详细列举每位参赛同学姓名(如列举不全,则干脆不要列举.重点要突出我院学生良好的面貌,可适当穿插对参赛同学的采访和他们参赛的感受,收获等)补充:1.新闻稿原则上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承办部门,活动主题及背景;第二段介绍活动的大致流程和主要内容;第三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升华。
原则上新闻稿件字数在400字至500字之间!2.请写作新闻稿时注意突出新闻事件的总结和意义,须在稿件中占到部分篇幅.3.请写作之后认真检查一遍,保证时间,地点,人名,称谓等的准确性4.有未涵盖在以上所列各类活动中的稿件,须参照总体要求5对稿件时效性的要求:原则上院系内的所有活动都要写作宣传稿,活动结束后当天晚上之前必须将宣传稿写好,有拍照的准备好照片,经过初审之后,由指导老师审核后统一上传,所有这些程序需在当天晚上完成,如有特殊原因可稍作延迟.6.同学们在撰写新闻稿时,可以上学院网站浏览其他的稿件,借鉴其长处。
《自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

《⾃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共11条)每篇论⽂请勿超12页(每个页码为38字×39⾏,字体5宋,包括页下地脚、图、表、中英⽂摘要和参考⽂献等),下列各项须齐全。
1 题名20字内。
2 作者姓名、单位例:李志刚1,陈向东1,王平2,张⽟顺3(1.⼤连理⼯⼤学⼯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连116024;2.国家地震局⼯程⼒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3.⼴东省地震研究所,⼴州510070)3 中⽂摘要:300字内(应包括研究⽬的、⽅法、结果和结论,应有实际数据等⽀撑,忌指⽰性)。
4 中⽂关键词:不少于4个(第1个:该⽂⼯作或内容所属⼆级学科名称;第2个:成果名称或⽂内若⼲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研究⽅法的具体名称或所⽤⽅法的名称;第4个:前3个关键词中未出现的、但被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在⽂题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各词间⽤“;”分隔)。
5 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类。
6 ⽂献标志码:如下:A——理论与应⽤研究学术论⽂(包括综述报告)B——实⽤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章以及⽂摘、零讯、补⽩、⼴告、启事等不加⽂献标志码。
7 篇⾸页地脚下按序排收稿⽇期:例:1998-06-09;修订⽇期1998-12-20基⾦项⽬:例:国家⾃然科学基⾦资助项⽬(39370561);国家科技攻关项⽬(95-004-05-06)。
(第⼀)作者简介:100字内,按姓名(出⽣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向、E-mail 等顺序列出。
例:李永遂(1956- ),男,河南武陡⼈,教授,博⼠,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应⽤和⾃然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1、写稿的基本要求1.1书稿内容应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保护国家机密,不得有与我国现行政策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或提法;无宣传色情、凶杀、封建迷信和格调低下的内容;不得剽窃、抄袭他人著作。
1.2书稿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所采用的资料、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文字通顺、简明、精练,无逻辑性错误;读者对象明确,主题突出,取舍详简适中,结构合理,说理清楚,层次分明,书名准确;各级标题与内容相符。
1.3书稿必须符合“齐、清、定”要求,即文稿(包括正文前后的辅文)、图稿齐全;稿面整齐,书写清楚,标注明确、易辨,删改清晰不乱;文、图内容已确定,不存在遗留问题,无需再作增删和修改。
1.4一律用简化汉字,简化字应以国家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为准,勿用非规范化简化字,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用古字、繁体字或日文汉字,请加以注明。
2、书稿辅文的要求2.1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是出版者向推销者和读者推荐介绍图书的文字材料,应介绍图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主要读者对象;文字要求简洁通顺,准确可靠,突出重点,切忌笼统空洞,照搬目录,一般不超过300字。
2.2序言、后记(1)序亦作序言、叙、引言;跋为后序,内容、体例与序言基本相同,只是排在书后。
(2)序言包括丛书序、作者序、非作者序(非译者序,下同)以及译者序等。
(3)序的相对排列顺序为:丛书非作者序、丛书序、本书非作者序、本书作者序。
(4)翻译书除译者序排在前面以外,其余顺序为:丛书序、非作者序、各版次作者序等,视所译原版本书情况而定。
(5)再版书则以新版序在前,旧版序在后的原则编排。
(6)几个人分别为书籍写序时,其先后次序由作者决定。
2.2.1丛书序言(1)属于丛书的图书往往有丛书序,用以对全套丛书的编写意图、范围、总体结构、共同体例等问题进行说明。
(2)丛书序的标题一般是“《xxxx》丛书序”或“《xxxx丛书》序”等。
(3)丛书序可由丛书编委会、丛书主编个人或邀请有关知名人士撰写,署编委会或个人名字;由出版社编写时,往往不署名。
(4)丛书序言总是排在目录之前。
2.2.2非作者序言(1)非作者序是由他人,如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或组织编写书的单位所撰写的序言,内容一般是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研究的人物、事件等,也有指出作品不足之处的。
切忌写成内容笼统、空泛或夸大的“模糊序言”或“吹捧序言”。
(2)非作者序言的标题是“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
(3)如借用某适合文章(无论该文章曾否在别处发表)充当序言,在文章标题之下外加括号注明“(代序)”二字。
(4)非作者序总是放在目录之前。
(5)非作者序如是针对整个丛书而写的,排在丛书序之前。
2.2.3作者序(1)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意图、中心内容、全书重点及特色、编写过程、编排和编写体例、适用范围以及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更改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以及致谢等。
(2)作者序的标题一般是“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写作“前言”。
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改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标题。
翻译书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为“中译本序”。
(3)作者序一般不署名,如果为几位作者中的一人撰写,也可署该撰写人姓名。
(4)作者序可根据具体情况排在目录之前或之后,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如若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放在目录之后。
2.2.4译者序(1)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时也包括某些翻译工作的事务性说明。
(2)译者序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有时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
(3)译者序总是排在目录之前。
2.2.5后记后记又称“跋”或“编后语”,一般在大型工具书、论文汇编书或重要著作中使用,排在正文的最后。
其内容比较灵活,可以评价书籍内容,也可以说明写作过程或编辑过程及其体会、感谢语和对读者的希望等。
作者、出版者、编辑者、译校者都可以写后记,但不是必须撰写的项目,只是对某些事体进行交代。
序言中不便、不宜说明的事项,也可采取后记的形式加以说明。
3、标点符号科技书刊常用的标点符号与一般书刊基本相同,须按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
下面仅着重介绍科技书刊使用标点符号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某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科技书刊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3.1句号(。
)、问号(?)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书刊中滥用问号的情况较多,往往在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的句末加问号。
例如:①……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②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③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以上三句都是非疑问句,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
3.2逗号(,)、顿号(、)、分号(;)、冒号(:)(1)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表示句内停顿,但停顿性质不同。
逗号属句内一般性停顿,而顿号、分号和冒号都有专门的用途。
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分号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内,使用分号主要为了分清结构层次;冒号用来提起下文。
凡不适宜使用顿号、分号、冒号的地方就可以使用逗号。
句内停顿号的误用在书稿中较常出现,例如:④稀土地球化学……探讨许多地球化学问题,例如地球、月球和地壳等的形成与演变、各种岩石的成因,成岩成矿条件及其物质来源等。
⑤稀土经济学主要内容是研究稀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与比重;稀土资源开发各阶段中资金投人的最佳选择比;稀土原材料制备工艺有关经济利益的比较研究;稀土市场预测、稀土开发环境负效应经济损失的定量计算;以及有利于稀土资源深度开发的相关产业政策研究等。
⑥分布在北方的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柴达木盆地…… 例④中后一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例⑤不是并列复合句,全部分号和顿号应改为逗号;例⑥中“如”字之后不应加冒号,应删去,可在“如”字之前加逗号。
(2)并列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外文字词一般用逗号隔开,但是当并列的数字和符号属于中文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宜用顿号隔开。
(3)中文序码之后习惯用顿号(如“五、”),阿拉伯序码之后习惯用黑圆点(脚点,如1.5.)。
3.3引号(“ ”)在使用引号时,较常出现的是引号末了标点位置的错误。
按《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凡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标点放在引号之内;凡是把引语作为作者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标点放在引号之外。
科技书稿中常把完整独立引语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外,例如:⑦施瓦茨巴赫写道:“关于冰期的成因已经有53种之多,但其中大多数是空论”。
例⑦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3.4省略号省略号在中文书中用六个点(……,占二格),在外文句子、数学式中用三个点(…,占一格)。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⑧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⑨“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例⑧句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例⑨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3.5连接号科技书常用的连接号包括对开划(-)、全身划(—)、浪线(~)三种。
(1)对开划(半字线,连接号) 用于复合词组和各种型号、牌号、图表序号等,如铁-镍合金MgO-Al2O3-Si03 IBM3477-S图7-2(2)全身划(一字线,范围号) 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的起止,如20~30℃40%~50% 广州—北京化学键也用全身划。
(3)浪线科技书中为了避免范围号与负号混淆,往往用浪线作范围号。
但一本书中范围号用一字线还是用浪线,应统一。
3.6书名号(《》)书名号主要标明书名、篇名(文章名)、报刊名,也可用于标明电影名、话剧名、歌曲名、文件名。
当书名号套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如《<论语导论>述评》。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
英文书名不用《》号,只用引号或用斜体或全大写。
如果在中文叙述中提及英文书名,则宜标书名号。
3.7外文书刊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有些与中文的不同,例如:(1)外文中的破折号与M等宽,范围号与n等宽,连字符和转行符号用三开线(哈芬);(2)外文不用顿号,并列字母、词和数字均用逗号;省略号只用三个点(占一格);(3) 英文、法文不用《》作为书名号,俄文则用;(4) 俄文、德文、法文小数点用逗号;等等。
因此,在翻译外文书时应把与我国用法不同的标点符号改成我国习惯使用的标点符号。
4、专业名词、机构名称、人名地名4.1科技术语、名词及名称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公布的名词。
该委员会末公布的名词采用各有关专业规定的标准名词。
尚未订定的名词,可以自拟或采用比较合理的暂行名词,但必须全稿统一。
在稿中第一次出现该名词时,可后加括号注出相应的外文名词。
4.2机构名称采用标准的全称,不能有错字、多字或少字。
公认的通用简称也可采用,但最好全稿统一。
生僻和易混淆的简称必须避免使用。
4.3中国人名用英文书写时,应按汉语拼音拼写。
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字要连写。
例如,“郭沫若”应写作“Guo Moruo”(不应写作“Guo Mo-ruo”或“Guo MoRuo”)。
4.4已有固定英文姓名的中国科学家、华裔外籍科学家以及知名人士,应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姓名。
例如,李政道(T.D.Lee)、杨振宁(C.N.Yan)、丁肇中(S.C.C.Tin)、陈省身(S.S.Chern)、林家翘(C.C.Lin)、吴瑞(R.J.Wu)、丘成桐(S.T.Yau)、李四光(J.S.Lee)。
4.5科技图书中遇到外国人的姓名时,一般按辛华编各相应语种的姓名译名手册将姓译成中文,并在第一次出现时在该姓中译名后加圆括号附注外文的名和姓。
名一般只写出首字母加脚点,如“达尔文(C.R.Darwin)”。
4.6如果同一书中或文章中出现同姓的人,则在姓的中译名前面加上各自名字的首字母加脚点,如“J.W.德雷拍(J.W.Draper)和H.德雷拍(H.Dr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