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赏析及答案

合集下载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篇1:《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浣溪沙晏殊北宋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

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

“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中。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共含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道字娇讹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

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

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

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

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

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

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

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

写作上,它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这种结构造成了一种意深笔曲的效果,而无一眼见底的单调浅薄之感。

篇2:《浣溪沙》苏轼诗词原文翻译与赏析《浣溪沙》苏轼诗词原文翻译与赏析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字词解释:簌(sù)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

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浣溪沙(周邦彦)”阅读试题及答案及赏析(精选五篇)

“浣溪沙(周邦彦)”阅读试题及答案及赏析(精选五篇)

“浣溪沙(周邦彦)”阅读试题及答案及赏析(精选五篇)第一篇:“浣溪沙(周邦彦)”阅读试题及答案及赏析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

江皋:江岸。

②凤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

(3分)答:(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

(5分)答:参考答案:12.(1)“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

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

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2)“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

“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

“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

“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

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

(答到意思即可)【诗意简析】开篇便春意盎然。

“水涨鱼天拍柳桥”。

水涨,点春讯。

春来涨潮,浮起了鱼天,水与岸齐,拍打着柳桥。

鱼游于水,如翔于天,可见当涨潮托起春水之后,那春水仍是莹澈空明。

“云鸠拖雨过江皋”,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

上句写春水空明,此句写春江烟雨,一阴一晴,阴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一番春信入东郊”,春从东来,东郊先得春信,这是词人下笔极细致之处。

下片从江郊转为室内。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上句写自己沏茶。

春日人常渴睡,短梦常有。

饮茶之意,在破睡提神。

句首下一“闲”字,语似不经意,实则大可玩味。

方才一晌短梦,竟有难遣之愁,故须饮茶以消梦后的惘然。

下句写燕子垒巢。

燕子极忙,词人则静。

下一“静”字,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所作为。

结句转为室外,“又看日影上花梢”。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日影又已移上花梢。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本文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有缘人为大伙儿分享的3篇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欢迎参考。

注释:篇一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⑴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⑴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⑴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⑴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作者介绍篇二晏殊[1](991-1055),字同叔,有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代表作品有《清平乐红笺小字》、《踏莎行小径红稀》和《清平乐金风细细》等。

晏殊,字同叔,5岁就能创作诗,抚州临川人。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皇帝召见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真宗要赏赐他,让他有着进士的身份。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赏读纳兰性德的书法作品《浣溪沙》,请将其中描写营垒、关城荒凉破败的句子,用楷体正确规范地写到田字格里内。

【答案】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汉字书写要求用楷体字工整、美观地书写。

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理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

《浣溪沙》全文内容为“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其中“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句描写了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的景象。

辛弃疾《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译文及鉴赏答案

辛弃疾《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译文及鉴赏答案

辛弃疾《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译文及鉴赏答案《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词中流露出山野民风之淳厚及待客之浓情。

全篇叙事晓畅,意境清新,承接缜密,环环相扣,情韵悠长,堪称佳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宋代:辛弃疾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译文村子里的父老们都争先恐后地对我说,今年风调雨顺,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他们不会再像去年那样紧锁眉头地发愁了,也不会再愁无米下锅,而让甑子积满着灰尘。

树枝上的鸟儿欢快地啼叫着,像是在劝我多喝几杯,桃树的嫩枝上已经绽出娇艳的花朵,十分逗人喜爱。

梨花开满树,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给它新添了一头白发。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这首词是平韵,四十二字。

匀:这里指雨量适时适度。

颦(pín):皱眉。

殷勤:态度热切。

谢:告别。

却:语助词,用在动词之后。

甑(zèng):瓦制炊具,可以用于蒸饭。

“甑中尘”谓无米下炊,甑中积满尘土。

暗示的是去年歉收。

撩(líao):引逗,挑弄,招惹。

小桃:即桃树。

无赖:顽皮,淘气。

白头新:白色的新花。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梨花色白,故以“白头”喻之。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创作背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他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他却于中年蒙受谗劾。

庆元六年(1200),在瓢泉边,田园的恬静和村民的质朴使得辛弃疾深为感动,灵感翻飞,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赏析这首词写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变化。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诗词译文与赏析篇1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①一向:一晌,片刻。

②有限身:意思是人生短暂。

③等闲:平常,一般。

④消魂:灵魂离开肉体。

意思是极度悲伤、痛苦,或极度快乐。

⑤怜:珍惜,怜爱。

⑥取:语助词。

频:多次。

译文1年华易逝,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次平常的离别也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和愁苦,还是及时行乐欢歌筵饮吧,不要嫌歌舞酒宴太多太频而推辞。

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便怀思远别的亲友;看到风雨摧落繁花,更是伤感春光易逝。

空念远亲和落花伤春都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轻歌曼舞的美人吧。

译文2易逝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

饮宴歌舞莫要嫌它频繁。

放眼山河徒然怀念远方亲友,看见风雨中落花纷纷更让人伤春。

不如赶紧怜爱眼前的亲人。

译文3: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

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倒不如怜惜眼前曼舞的歌女。

译文4:芳年易去,人生苦短,平平常常的离别也会使人消魂断肠。

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不要推辞这频频而来的歌舞欢宴。

极目辽阔无际的山河,会加重对远方亲友的怀念,见到风雨吹落鲜花,更加感伤春光的短暂。

倒不如放开情怀,怜爱眼前这俏丽的佳人,她会给我带来快乐无限。

【评点】本篇为晏殊的代表作品,是春日感怀之作。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翻译】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赏析】古代高级士大夫的优雅的生活情趣跟现代人的生活相隔很远,要十分真切地理解它恐怕是很困难的。

不过,在古诗词中我们对此尚能有所感受,虽然不必视之为效仿的对象,却可以从中体味到一种特殊的人生经验。

晏殊的《浣溪沙》词便是一个恰好的例子。

晏殊的一生可以算是特别顺达。

他自幼就是有名的神童,14岁中进士,在仕途上不断升迁,历任要职,53岁时官居宰相(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晏殊不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而北宋前期政局也较为平稳,于是他就成为一位典型的“太平宰相”。

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但在选贤任能方面很受人称道,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名臣均曾受到他的赏识。

同时晏殊又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富于才华的词人,他的府第一度成为高雅之士汇聚的文艺沙龙。

对古代读书人来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应该说是可以感到满足了吧。

由于这种特殊的经历和温文尔雅的个性,晏殊的诗词形成一种明显的风格,就是在清淡雅致的面貌下蕴涵着富丽之气,温润圆融,雍容华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的赏析及答案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1 •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归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答: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
3 •从所积累的古诗词
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以下为2005年广州南洋英文学
校中考题)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 ,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7.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
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8 . 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看法,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态度。

9.下面对这首词品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点出了作者游兰溪的时间和地点。

B.“潇潇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C•“休将白女唱黄鸡”化用白居易
《醉歌》中的诗句
:“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慨叹光阴易逝、朱颜易改。

D.全词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情昂扬振奋,富有哲理。

答案:
1.例:“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句意就是翻译;哲理: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情感: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C
5.黄鸡:指黄鸡报晓。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6.略
7.C
8.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虽处困境,仍旷达、乐观
9. C (作者意在说明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