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2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用途、化学用语(解析版)
【2019最新】高考化学专题冲刺专题02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解析

①蛋白质的变性②蛋白质的盐析③胶体聚沉④盐类水解⑤焰
色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答案】B
【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①、⑥正确;
高铁酸根还原得到的Fe3+能够水解,产生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③、④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16.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
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
22
)+3HCl。
↑
↑(3)3CO+Fe2O32Fe+3CO2
↑。
2021高考化学(全国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400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
[2019全国卷Ⅱ,7,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将化学与古诗相联系,是近年高考的一种尝试,在复习备考中要适当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12。
[2019全国卷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物质的重要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3.[2019北京,6,6分]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 碳化硅反射镜 B 。
2022年冬奥会 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 碳包覆银纳米D 。
“玉兔二号”钛 合金筛网轮 联系科研成果考查材料的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显然是碳化硅。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34。
[2019天津,1,6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 。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化学与STSE 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中学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
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考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法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命题角度1 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热点角度) 1[2018天津,1,6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21-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点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2023·浙江6月选考,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石墨烯B.不锈钢C.石英光导纤维D.聚酯纤维【答案】D【解析】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为碳的单质,属于无机物,A错误;不锈钢是Fe、Cr、Ni等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错误;石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物,D正确。
2(2023·浙江1月选考,1)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B.SiO2C.MgOD.Na2O【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但为分子晶体,不耐高温,A错误;SiO2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OH-=SiO2-3+H2O,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为共价晶体,耐高温,B正确;Mg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gO+2H+=Mg2++H2O,所以MgO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Na2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
3(2023·山东卷,1)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为陶瓷制品,均属于硅酸盐制品,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材料,而刀币的主要成分为青铜,选C。
4(2023·广东卷,1)“高山流水觅知音”。
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A.九霄环佩木古琴B.裴李岗文化骨笛C.商朝后期陶埙D.曾侯乙青铜编钟【答案】C【解析】九霄环佩木古琴主要构成是木材,动物筋制得,A错误;裴李岗文化骨笛由动物骨骼构成,B错误;商朝后期陶埙属于陶瓷,由硅酸盐制成,C正确;曾侯乙青铜编钟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D错误。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广东卷)硒(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含硒化合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自我国科学家发现聚集诱导发光(AIE )效应以来,AIE 在发光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一种含Se 的新型AIE 分子IV 的合成路线如下:(1)Se 与S 同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2H Se 的沸点低于2H O ,其原因是_______。
(3)关于I~III 三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I 中仅有σ键B .I 中的Se-Se 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 .II 易溶于水D .II 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只有sp 与2spE .I~III 含有的元素中,O 电负性最大 (4)IV 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有_______。
(5)硒的两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24H SeO _______23H SeO (填“>”或“<”)。
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适量硒酸钠(24Na SeO )可减轻重金属铊引起的中毒。
24SeO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6)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
化合物X 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 、y 、z 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
①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设X 的最简式的式量为r M ,晶体密度为3g cm ρ-⋅,则X 中相邻K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 (列出计算式,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2022·湖南卷)铁和硒(Se )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如下:①基态S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_______; ②该新药分子中有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 原子;③比较键角大小:气态3SeO 分子_______23SeO -离子(填“>”“<”或“=”),原因是_______。
2020(届)高考(人教)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二轮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二轮练习题附答案专题: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一、选择题1、(2019·高考全国卷Ⅲ)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NO-3、SO2-4、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解析:选A。
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H+和OH-与水中阳、阴离子杂质进行交换,将水中阳、阴离子杂质截留在树脂上,进入水中的H+和OH-重新结合成水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凡能与阳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结合上述分析及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多,A错误;水中的NO-3、SO2-4、Cl-被阴离子树脂吸附除去,B正确;通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水的导电性降低,C正确;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时产生的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氯化铁溶液可应急止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C.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淀粉溶液,从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将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铁胶体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答案】A【解析】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A项错误;血液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氯化铁可以发生聚沉,B项正确;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开始时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氢氧化铁沉淀溶于稀硫酸,D项正确。
3、“富勒烯“材料家族包括C60、C70、N60、B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40和C70都属于新型化合物 B.B40、C60、C70、N60分子内都只含共价键C.C60和C70属于同分异构体 D.B40、C60、C70、N60都属于烯烃【答案】B【解析】A项,B40和C70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都属于单质,故A错误;B项,四种物质均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则只含共价键,故B正确;C项,C60和C70为碳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项,烯烃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四种单质都不属于烯烃,故D错误。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2-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含解析)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2-化学用语(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河北·高考真题)中子轰击A Z X 原子的核反应为A Z X+10n→R M Y+11H ,其中RM Y 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Y >XB .YH +3的电子式为: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 >XD .X 与Y 均能形成多种氢化物2.(2022·北京·高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乙炔的结构简式:HC CH≡B .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C .基态Si 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D .22Na O 的电子式:3.(2022·江苏·高考真题)少量22Na O 与2H O 反应生成22H O 和Na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Na O 的电子式为B .2H O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C .22H O 中O 元素的化合价为-1D .NaOH 仅含离子键4.(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符号表征或说法正确的是A .2H S 电离:+2-2H S 2H +Sˆˆ†‡ˆˆB .Na 位于元素周期表p 区C .2-3CO 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D .KOH 电子式:5.(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13N 离子,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B .N 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C .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D .常温下不稳定6.(2022·湖南·高考真题)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
旧法合成的反应:()()3322CH C O HCN CH C(OH)CN=+→()()3324233442CH C(OH)CN CH OH H SO CH C CH COOCH NH HSO −−→=+++新法合成的反应:()Pd33233CH C CH+CO+CH OH CH C CH COOC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A .HCN 的电子式为B .新法没有副产物产生,原子利用率高C .11L0.05mol L -⋅的44NH HSO 溶液中+4NH 的微粒数小于A0.05N D .Pd 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7.(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 .白磷:2P B .2-甲基丁烷:()3232CH CHCH CH C .胆矾:42FeSO 7H O⋅D .硬脂酸:1531C H COOH8.(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乙醛的结构简式:3CH COHB .2-丁烯的键线式:C .2-S 的结构示意图:D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9.(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 .氯仿:CHCl 3B .黄铜矿的主要成分:Cu 2SC .芒硝:Na 2SO 4·10H 2OD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Al 2O 310.(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乙炔的结构简式HC≡CHB .KOH 的电子式C .乙烷的球棍模型:D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1.(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次磷酸根(-22H PO )的球棍模型如题4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 .次磷酸根的电子式为:C .次磷酸根的结构式为:D .次磷酸分子式为:H 3PO 212.(2021·江苏·高考真题)反应Cl 2+2NaOH=NaClO+NaCl+H 2O 可用于制备含氯消毒剂。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配套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考点点拨]本专题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
本专题高考命题除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近年还出现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生活等方向渗透发展,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口,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之中的信息迁移型试题[知识梳理]1.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部分非金属单质(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HX、H2O、NH3、H2S等)③酸性氧化物(SO2、CO2、SO3、P2O5、N2O5等)④酸类(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⑤部分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CO、NO、N2O4、等)(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等;(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盐、强碱、金属氧化物、部分有机物(醋酸钠等)。
2.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1地壳中前五种元素的质量分数:O-48.6%Si-26.4%Al-7.73%Fe-4.75%;Ca-3.45%;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性质(1胶体、浊液等);③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总是混合物);(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粉精、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钢铁、黄铜(含Zn)、青铜(含Sn)、铝热剂、黑火药等。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课标III)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解析)

类的方法,此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提供的信息
较少。
( 2)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
分类的方法,如:
( 3) 树状分类法 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地说,是将被分类对象按照从属关系 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 如下图所示) 。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11
氧化剂、还原剂
按混合物中分散质 微粒的直径大小
溶液、胶体、浊液
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①同位素:1 H、2 H2 、3 H ② 同 素 异 形 体: C60 、 金 刚 石、 石 墨 ③酸性氧化物:CO2 、NO、SO3 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 气 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 ⑥干冰、液氯、乙醇都是
(4)物质的分类关系图
按是
否由
物 同种 质
物质
组成
按组 成物 纯 质的 净 物 元素 种类
混合物
单 按照元 质 素性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按化合物的组 酸、碱、盐、氧化物等
成和性质
化 按化合物的组
合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物Leabharlann 成和结构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 状态下是否导电 电解质、非电解质
按在化学反应 中得失电子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1.物质的组成
(1) 宏观上,物质由 元素 组成。
(2) 微观上,物质由分子、 原子或离子 构成。
2.物质的性质
物
物
质 决定 质 ���������������
结 推断 性
构
质
表现 → 物理性质 ��������������� 物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2 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用途、化学用语(解析版)一、单选题1、(2017•北京)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 ”,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 S核素符号是Ts2、(2017•海南)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二、综合题3、(2017•海南)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
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
回答下列问题:(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X与M组成的物质为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________。
4、(2017•天津)(14分)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a.温度b.Cl﹣的浓度c.溶液的酸度(3)0.1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5、(2017•新课标Ⅲ)(15分)研究发现,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1)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元素Mn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_.(2)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3)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4)硝酸锰是制备上述反应催化剂的原料,Mn(NO3)2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还存在________.(5)MgO具有NaCl型结构(如图),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MgO的晶胞参数为a=0.420nm,则r(O2﹣)为________nm.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晶胞参数为a'=0.448nm,则r(Mn2+)为________nm.6、(2017•新课标Ⅲ)(14分)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3)已知:As(s)+ H2(g)+2O2(g)=H3AsO4(s)△H1H2(g)+ O2(g)=H2O(l)△H22As(s)+ O2(g)=As2O5(s)△H3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H=________.(4)298K时,将20mL 3x mol•L﹣1 Na3AsO3、20mL 3x mol•L﹣1 I2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AsO43﹣(aq)+2I﹣(aq)+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标号).a.溶液的pH不再变化b.v(I﹣)=2v(AsO33﹣)c.c (AsO43﹣)/c (AsO33﹣)不再变化d.c(I﹣)=y mol•L﹣1②t m时,v正___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t m时v逆________t 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7、(2017•新课标Ⅱ)(15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价层电子对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3)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所示.①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_.(填标号)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D.共价键类型②R中阴离子N5﹣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m n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5﹣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③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4+)N﹣H…Cl、________、________.(4)R的晶体密度为d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17293Ts,故D错误;故选D.【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电子数;C.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2、【答案】D【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解析】【解答】解:A.18O3中子数为(18﹣8)×3=30,故A错误;B.2H217O2中子数为(2﹣1)×2+(17﹣8)×2=20,故B错误;C.14N16O2中子数为(14﹣7)+(16﹣8)×2=23,故C错误;D.14C16O2中子数为(14﹣6)+(16﹣8)×2=24,故D正确,故选D.【分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进行计算.二、综合题3、【答案】(1)(2)离子;CaH2+2H2O═Ca(OH)2+2H2↑(3)第二周期ⅢA族;H3BO3(4)-3【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PH3,电子式类似氨气,为,故答案为:;(2)X与M组成的物质为CaH2,为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故答案为:离子;CaH2+2H2O═Ca(OH)2+2H2↑;(3)Y为B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ⅢA族,含氧酸为H3BO3,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ⅢA族;H3BO3;(4)L与M形成的化合物Ca3P2,Ca的化合价为+2价,P为﹣3价,故答案为:﹣3.【分析】X2是最轻的气体,X应为H元素,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且为主族元素,则质子数分别为5、15、20,分别B、P、Ca等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解答该题.4、【答案】(1);加热(或煅烧);电解法(2)ac(3)2Cl2(g)+TiO2(s)+2C(s)═TiCl4(l)+2CO(g)△H=﹣85.6kJ•mol﹣1(4)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42﹣、Cr2O72﹣;NaOH和H2【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解析】【解答】解:(1)NaO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为Al(OH)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铝,故答案为:;加热(或煅烧);电解法;(2)反应涉及的条件为加热,加热下可反应,另外加热硫酸,氢离子浓度变化,可知影响的因素为温度和氢离子浓度,故答案为:ac;(3)0.1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2CO(g),则2mol氯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4.28kJ=85.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2CO(g)△H=﹣85.6kJ•mol﹣1,故答案为:2Cl2(g)+TiO2(s)+2C(s)═TiCl4(l)+2CO(g)△H=﹣85.6kJ•mol﹣1;(4)电解时,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从而从浆液中分离出来,因存在2CrO42﹣+2H+⇌Cr2O72﹣+H2O,则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CrO42﹣、Cr2O7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故答案为: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42﹣、Cr2O72﹣;NaOH和H2.【分析】Ⅰ.(1)固体混合物含有Al(OH)3、MnO2,加入NaOH溶液,过滤,可得到滤液A为NaAlO2,通入二氧化碳,生成B为Al(OH)3,固体C为Al2O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Al;固体D为MnO2,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可生成氯气;(2)题中涉及因素有温度和浓度;(3)0.1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2CO(g),以此可计算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Ⅱ.(4))电解时,Cr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以此解答该题.5、【答案】(1)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O;Mn(2)sp;sp3(3)H2O>CH3OH>CO2>H2;常温下水和甲醇是液体而二氧化碳和氢气是气体,液体的沸点高于气体;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都可以参与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上的氢原子可用于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醇;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4)π键、离子键(5);【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晶胞的计算,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解析】【解答】解:(1)Co是2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VIII族,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元素Mn与O中,由于O元素是非金属性而Mn是过渡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O,O基态原子价电子为2s22p4,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2,而Mn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2,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5,因此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n,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O;Mn;(2)CO2和CH3OH的中心原子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2和4,所以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sp和sp3,故答案为:sp;sp3;(3)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2O>CH3OH>CO2>H2,原因是常温下水和甲醇是液体而二氧化碳和氢气是气体,液体的沸点高于气体;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都可以参与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上的氢原子可用于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醇;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故答案为:H2O>CH3OH>CO2>H2;常温下水和甲醇是液体而二氧化碳和氢气是气体,液体的沸点高于气体;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都可以参与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上的氢原子可用于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醇;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4)硝酸锰是离子化合物,硝酸根和锰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硝酸根中N原子与3个氧原子形成3个σ键,硝酸根中有一个氮氧双键,所以还存在π键,故答案为:π键、离子键;(5)因为O2﹣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面对角线是O2﹣半径的4倍,即4r= a,解得r= nm;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根据晶胞的结构,Mn2+构成的是体心立方堆积,体对角线是Mn2+半径的4倍,面上相邻的两个Mn2+距离是此晶胞的一半,因此有nm,故答案为:;.【分析】(1)Co是27号元素,可按照能量最低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O为非金属性,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2)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分别形成2、4个σ键;(3)水和甲醇分子间都存在氢键,二氧化碳和氢气常温下为气体,结合氢键数目和相对分子质量判断;(4)Mn(NO3)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含有σ键和π键;(5)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位于顶点和面心;阳离子为体心立方堆积,体心和棱,以此计算半径.6、【答案】(1)(2)2As2S3+5O2+6H2O=4H3AsO4+6S;加压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平衡右移,可提高生产效率(3)2△H1﹣3△H2﹣△H3(4)ac;大于;小于;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考点】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化还原反应,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解析】【解答】解:(1)砷元素原子序数为33,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5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O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砷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5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s2S3+5O2+6H2O=4H3AsO4+6S,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并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故答案为:2As2S3+5O2+6H2O=4H3AsO4+6S;加压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平衡右移,可提高生产效率;(3)已知:①As(s)+ H2(g)+2O2(g)=H3AsO4(s)△H1②H2(g)+ O2(g)=H2O(l)△H2③2As(s)+ O2(g)=As2O5(s)△H3则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3﹣③可得As2O5(s)+3H2O(l)=2H3AsO4(s)△H=2△H1﹣3△H2﹣△H3,故答案为:2△H1﹣3△H2﹣△H3;(4)①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同一个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都存在v(I﹣)=2v(AsO33﹣),故b错误;c.c (AsO43﹣)/c (AsO33﹣)不再变化,可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由图可知,当c (AsO43﹣)=y mol•L﹣1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达到平衡状态,由方程式可知此时c (I﹣)=2y mol•L﹣1,所以c(I﹣)=y mol•L﹣1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ac;②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 m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v正大于v逆,故答案为:大于;③t m时比t n时浓度更小,则逆反应速率更小,故答案为:小于;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④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Na3AsO3的浓度为3xmol/L× =xmol/L,同理I2的浓度为x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产c(AsO43﹣)为ymol/L,则反应生产的c(I﹣)=2ymol/L,消耗的AsO33﹣、I2的浓度均为ymol/L,平衡时c(AsO33﹣)=(x﹣y)mol/L,c(I2)=(x﹣y)mol/L,溶液中c(OH﹣)=1mol/L,则K= = ,故答案为:.【分析】(1)砷元素原子序数为33,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5个电子,据此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O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提高反应速率,平衡正向进行,反应效率高;(3)①As(s)+ H2(g)+2O2(g)=H3AsO4(s)△H1②H2(g)+ O2(g)=H2O(l)△H2③2As(s)+ O2(g)=As2O5(s)△H3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H;(4)①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②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 m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③物质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④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平衡时各物种的浓度,可计算平衡常数.7、【答案】(1)(2)同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半径逐渐减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N的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结合电子(3)ABD;C;5N A;Π56;(H3O+)O﹣H…N;(NH4+)N﹣H…N(4)【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晶胞的计算,含有氢键的物质【解析】【解答】解:(1)氮原子价层电子为最外层电子,即2s22p3,则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到电子,则第一电子亲和能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半径逐渐减小,从左到右易结合电子,放出的能量增大,N的最外层为半充满结构,较为稳定,不易结合一个电子,故答案为:同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半径逐渐减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N的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结合电子;(3)①A.阳离子为H3O+和NH4+,NH4+中心原子N含有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H3O+中心原子是O,含有3σ键,孤电子对数为=1,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sp3杂化;B.由以上分析可知H3O+和NH4+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C.NH4+为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H3O+为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D.含有的共价键类型都为σ键.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ABD,不同之处为C;故答案为:ABD;C;②根据图(b)N5﹣中键总数为5N A个,根据信息,N5﹣有6个电子可形成大π键,可用符号Π56表示,故答案为:5N A;Π56;③O、N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的O﹣H、N﹣H都可与H形成氢键,还可表示为(H3O+)O﹣H…N、(NH4+)N﹣H…N,故答案为:(H3O+)O﹣H…N、(NH4+)N﹣H…N;(4)由d= = 可知,y= ,故答案为:.【分析】(1)氮原子价层电子为最外层电子,即2s22p3,书写电子排布图;(2)同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半径逐渐减小,从左到右易结合电子,放出的能量增大,N的最外层为半充满结构,较为稳定;(3)①根据图(b),阳离子为H3O+和NH4+,NH4+中心原子N含有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为2,杂化类型为sp3,H3O+中心原子是O,含有3σ键,孤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②根据图(b)N5﹣中键总数为5N A个,根据信息,N5﹣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56;③O、N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的O﹣H、N ﹣H都可与H形成氢键;(4)根据d= =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