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神奇的微生物学案 苏教版
生物:22.4《神奇的微生物》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节(22.4):神奇的微生物【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结束篇,重点介绍了病毒、细菌、真菌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征及它们和人类的关系。
在前几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设计了探究、观察、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课堂这个大舞台更多的留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增强了对细菌、真菌和病毒认识的基础上,使他们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与社会的高尚情操。
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收集整理从网上查询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秩序。
课时计划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新鲜食品(馒头、米饭等)、透明塑料袋等。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病毒、细菌、真菌的资料。
学生准备1、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整理有关病毒、细菌、真菌的资料。
2、撰写细菌、病毒对未来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科学幻想”报告。
【教学流程及分析】(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方案一:激趣导入。
师: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上只有植物和动物这两类生物。
直到电子显微镜的发现,使人们看清了病毒等微生物的“庐山真面目”,从此神奇的微生物世界进入了人类的视野。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前沿的学科,微生物又是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4.3神奇的微生物(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

1.提出与微生物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微生物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主动质疑和探究的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讨微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应用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微生物探索之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还关注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设计“微生物的神秘面纱”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探索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微生物在食品制作、环境治理等场景,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神奇的微生物》教案(无答案) 苏教版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填表题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章第4节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2章第4节神奇的微生物教案苏
教版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
________________等。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很
广。
例如,___。
判断题
1.微生物是指长得比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一类
生物。
()
2.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
体是有害的。
()
3.细菌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组成。
()
利用真菌可以制作面包、抗生素和有机酸等。
()
识图题
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
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________菌。
填表题
病毒细菌真菌
结构特征
营养方式
典型物种
与人类生活
的关系(举
例)
24082 5E12 帒23104 5A40 婀33905 8471 葱'29440 7300 猀35075 8903 褃937754 937A 鍺34798 87EE 蟮26145 6621 昡29271 7257 牗36499 8E93 躓D32565 7F35 缵。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3 神奇的微生物 (第3课时)教案 (

“神奇的微生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有关病毒的信息资料,能进行生物学观察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学习中,具备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关爱健康的情感;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新闻,搜集信息教师展示各种病毒危害人类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病毒为何如此凶猛?病毒到底又着怎样的特征?它与我们人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神奇的微生物之病毒”。
二、新知探索:病毒(一)比一比:病毒的大小病毒与真核细胞、大肠杆菌大小的比较,得出病毒更加的微小。
如此微小那么是如何发现的呢?(二)看一看:病毒的发现过程通过观看“病毒的发现过程”的短片找到如下三个问题:1、谁发现了病毒?伊万诺夫斯基2、他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烟草3、简单的描述实验过程。
(三)病毒的形态通过展示病毒的图片,学生总结出病毒的形态为蝌蚪形、球形、杆形(四)病毒的种类小组成员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完成。
根据感染生物的不同: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五)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通过比较病毒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得出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构成。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六)病毒的繁殖通过短片了解病毒的繁殖:吸附--注入--复制--组装。
(七)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畅所欲言,得出结论: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通过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来完成本节课的总结。
四、当堂检测判断对错1、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新)苏教版生物八上《神奇的微生物》公开课(教案)word版(5)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2、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3、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分类技能。
5、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目标:1、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2、通过观察图片,影片欣赏,使同学们在欣赏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时,受到美育教育,从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教学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只有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比较抽象的分类等级,才能为以后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打下坚决根底制定教学重点为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教学难点:依据学情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分析教学难点为:描述种的定义。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资料收集、调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学习、组间互动。
学情分析: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学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图片演示学生准备:收集生物分类相关材料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游戏1 、出示实物:笔、本子、苹果、桔子、肉、蔬菜等2 、让学生当超市效劳员:如何摆放这些东西。
3 、引导学生说出摆放的原因及这样摆设的好处。
4 、总结引出课题二、教授新课:〔一〕1 、出示图片2 、组织学生做游戏,看哪组同学把图片上各组的生物分类分得准,并说出分类的依据3 、评价4 、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并看书找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自己的比照。
神奇的微生物学案

东镇春元中学学案班级_____ 组名_____ 姓名_________ 编号_04教师寄语:生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神奇梦幻、奥妙无穷,欢迎你来探究学习。
年级八学科生物课型新课主备人王仰东时间9.17-9.18 学科组长王仰东审核人课题神奇的微生物学习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物的关系。
重点1、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结构特征;2、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一、我会自学:阅读教材P29至P33,并回答相关问题1、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和组成,细胞内没有,一般营或生活。
2、酵母菌是单细胞,与单细胞藻类相比,细胞内没有。
3、霉菌有和两种,前者可以提取青霉素。
4、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和构成。
5、病毒必须通过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这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6、个体较小的真菌有________________,个体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很广。
例如,___。
二、我会讨论探究1、举例说出真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食物中,有哪些属于真菌?写出5~6种来三、我会听教师讲解。
1、根据学生自学和讨论中的问题有选择进行讲解。
2、本节内容小结(学生展示)四、我会做。
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流行性感冒B.肝炎 A.艾滋病 D.化脓性炎症2、观察病毒必须借助的仪器是()A.手持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上述三者均可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4、判断题(1). 微生物是指长得比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一类生物。
()(2). 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体是有害的。
()(3). 细菌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14.3 神奇的微生物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4.3 神奇的微生物学习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器材】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新鲜食品(馒头、面包、米饭等),透明塑料袋等。
【探究指导】每年六月是南京地区的梅雨期,此时环境潮湿而温暖,食品极易长霉。
据此可知,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得出结论:⑤根据探究结论,讨论防止家中食品或衣物霉变的具体措施:当堂反馈:A组题: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营寄生生活,对人类有害无益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2、细菌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下列细菌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是()A.黄色短杆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肺炎双球菌3、真菌一般营寄生或腐生生活主要因为细胞内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叶绿体4、下列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 B.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C.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D.能够独立生活5、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昆虫6、乳酸菌和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A.没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单细胞生物 D.营腐生生活7、判断:(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1)微生物是指个体比较小,需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一类生物。
()(2)利用真菌可以制作面包、抗生素和有机酸等。
()(3)所有的细菌都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4)病毒能够引起人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体是有害的。
()8、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
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主要被细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而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是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神奇的微生物学案苏教版
思维导航
有一种生物,它们食入铁锈,清理污染的下水道,并同时产生电能,这些微小的生物中可能包含着原始生命的线索。
xx年SARS病毒肆虐中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xx年禽流感在世界一些国家流行,又引起极大的震动。
灵芝又称为瑞草,灵芝草,被人们喻为“仙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它到底是什么生物呢?
其实这些生物都是神奇的微生物。
那么,你想了解微生物的知识吗?这一节你会了解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生物的世界。
随堂反馈
1.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2.细菌的细胞一般由、、
和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有和
等结构。
3.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
4.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
和三种类型。
5.细菌在自然界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
和组成,细胞内没有,一般营或生活。
7.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青霉菌
B.酵母菌
C.鬼笔鹅膏
D.乳酸菌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
A.流行性感冒
B.肝炎
A.艾滋病 D.化脓性炎症
2.要观察病毒,必须借助的仪器是()
A.手持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上述三者均可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能独立生活
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C.病毒不属于生物
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4.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是一种()
A.细菌病毒
B.植物病毒
C.动物病毒
D.细菌
5.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有细胞壁
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
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
B.杆菌和球菌
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
D.球菌和荚膜菌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A.个体是单细胞的
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
B.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9.下列真菌中属于单细胞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蘑菇
10.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
A.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11.下列生物中,可生产抗生素的是()
A.青霉
B.酵母菌
C.曲霉
D.肺炎双球菌
12.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但干菜能长期保存,原因是()
A.所含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生活和繁殖
B.所含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利用
C.空气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
D.天气闷热,细菌、芽孢数目极少
13.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裂一次只需()
A.2~3分钟
B.2~3小时
C.20~30分钟
D.2~3天
二、填空题
1.从结构上看,病毒没有结构,不能
生活,只能在细胞内。
2.细菌细胞内不含,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生活。
3.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都离不开的真菌是。
三、问答题
1.为什么受伤后不及时对伤口处理,会导致伤口发炎、化脓?
2.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食物中,有哪些属于真菌?写出5~6种来。
3.病毒、细菌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思维拓展
1.足癣(又名香港脚)是现代人群中很常见的一类真菌寄生疾病,它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查找资料,找出这种病的病因、危害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2.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你知道沼气是如何生产的吗?
博士网站
皮肤癣菌侵犯掌、足跖和指(趾)间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称为足癣(tinea pedis)。
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足癣的主要致病菌。
本病系通过接触传染。
在公共浴池洗澡,穿用公共拖鞋。
穿用患者的鞋、袜、手套,使用公共浴巾等均易于感染本病。
本病传染广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常在皮屑内形成关节孢子,它能抵抗较恶劣的环境而长期生存,并具有传染他人的能力。
另外,红色毛癣菌容易引起角层增厚,侵犯毳毛,不易治愈,且易复发。
再者,由于损害严重性不强,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不予重视,而未及时就医,因此病变常迁延不愈。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不产甲烷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沼气发酵产生的三种物质,一是沼气,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能源;二是消化液(沼液),含可溶性N、P、K,是优质肥料;三是消化污泥(沼渣),主要成分是菌体、难分解的有机残渣和无机物,是一种优良有机肥,并有土壤改良功效。
沼气的生成物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很多人称:“沼气百利,而无一害”。
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
随堂反馈:1.简单外壳核酸 2.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荚膜鞭毛 3.寄生腐生 4.球菌杆菌螺旋菌5.物质循环 6.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腐生寄生 7.C
巩固升华:一、选择题 1. D 2.C 3.A 4.A 5.A 6.C 7.C 8.D 9.A 10.C 11.A 12.A 13. C 二、填空题 1.细胞独立寄生 2.叶
绿体有机物 3.酵母菌三、问答题1.提示: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
2.提示:如蘑菇、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平菇、猴头菇等。
3.提示:大多
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利的,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
如:利用乳酸菌
生产酸奶,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等。
思维拓展:1.提示:见博士网站。
2.提示: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
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35498 8AAA 說39347 99B3 馳*n!30948 78E4 磤}
22549 5815 堕37114 90FA 郺35944 8C68 豨22465 57C1 埁S35328 8A00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