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补语的几种情况

合集下载

分词、不定式作宾补用法要点

分词、不定式作宾补用法要点

★分词、不定式作宾补用法要点非谓语动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历来为学生所困惑,所畏惧。

学生对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的用法不甚了解,或知道他们的用法但自己不会用,稍微变一下形式就不知所措,一头雾水。

究其原因,还是对非谓语动词的不熟悉,了解的不透,对他们的一般用法掌握的不透彻,似懂非懂。

针对这一现象,首先要让学生对几种非谓语动词的基本结构完全了如指掌,还要熟练掌握他们的各种时态语态,各种变形。

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他们的基本用法,基本概念,另一方面要多操练,适当的一定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

所谓孰能生巧。

一、分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区别1.感官动词see, watch, observe, look at, hear, listen to, notice 等和使役动词have 后面的宾补有三种形式,即原形动词(不带to 的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表主动或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被动或完成,动词原形表主动和完成。

如:I heard her sing an English song just now.刚才我听见她唱了一首英文歌。

I heard her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when I passed by her room yesterday.昨天经过她房间时,我听见她在唱英文歌。

I heard the English song sung many times.我多次听到有人唱这首英文歌。

注意: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宾补表完成和状态。

如:I looked down at my neck and found my necklace gone. (状态)I was surprised to find my hometown changed so much. (完成)2.leave 后接三种形式作宾补时,其中的leave 保留了原来之义“留下”,但表达的确切之义应是“使……处于某种状态)。

第五节补语——精选推荐

第五节补语——精选推荐

第五节补语补语是位于动词、形容词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

它可以补充说明动作、变化的结果、趋向、数量、情状、可能、处所、对象等。

一、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变化的结果,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形:吃饱.了喝足.了睡好.了玩腻.了动:救活.了记住.了打碎.了学会.了对动词及其补语,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吃饱了→我吃饭救活了→救他了我饱了他活了听清楚了→我听了书买到了→买书了内容清楚了书得到了结果补语的结构特点:1、结果补语紧跟在动词、形容词后,动词和补语之间不能插进别的成分。

时态助词也只能放在补语后。

例如:照完了相(*照相完了)打通电话了(*打电话通了)打碎了(*打了碎)救活了(*救了活)2、有结果补语的句子常常用来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实现,补语后常常用“了”,有时根据意义也可以接“过”,但是不能接“着”。

3、有结果补语的句子在时间上表现的是现在以前动作是否完成实现某结果,因此它的否定形式要用“没”。

只有在假定某种情况时,才能用“不”。

例如:吃饱了→没吃饱学会了→没学会*不吃饱 *不学会下午还要干好长时间呢,不吃饱可不行啊。

今天我非要学会它不可,不学会这一招,我就不走了。

4、结果补语的选择,要注意它跟动词意义上的搭配。

例如:有“得到”、“附上”的意义:买/得/拾/捡+着(zháo)看/听/得/找+到合/贴/缝/穿+上有“离开”、“分离”的意义:卖/丢/扔/输+掉拆/脱/放/丢+下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记/停/抓/拉+住*得掉 *穿下 *拆着 *脱上二、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由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走过来跑进(教室)爬上去送回(家)爱上(她)想起来(一)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向(方向性)的一种动词。

分为单纯和合成两类。

单纯的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合成的由两个趋向动词合成。

见下表:趋向动词可以直接作谓语。

例如:(1)我家来了一位客人。

(2)他们都进去了,你快进去吧。

◆趋向动词更常见的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作趋向补语。

在英语中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表语、定语、补语、宾补地位置

在英语中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表语、定语、补语、宾补地位置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

英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

序次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表语,定语,状语的地址要依照情况而定。

1、主语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等充当。

He likes watching TV .他喜欢看电视。

2、谓语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点。

一般可分为两类:1),简单谓语由动词 (或短语动词 )组成。

能够有不相同的时态,语态和语气。

We study for the peo ple.我们为人民学习。

2),复合谓语:神情动词+不定式I can speakalit tleEng lish. 我能够说一点英语。

3、表语表语是谓语的一部分,它位于系动词如be 此后,说明主语身份,特点,属性或状态。

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充当。

My sister is a nurse.我姐姐是护士。

4、宾语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跟在及物动词此后,能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等。

We like English. 我们喜欢英语。

有些及物动词能够带两个宾语,经常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叫间接宾语,指物的叫直接宾语。

He gave me some ink.他给了我一点墨水。

有些及物动词的宾语后边还需要有一个补足语,意思才完满,宾语和它的补足语组成复合宾语。

如:We make him our monitor. 我们选他当班长。

5、定语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

用作定语的主若是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

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等作定语时,平时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

He is a new student.他是个再生。

但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作定语时,则放在被修饰的词此后。

The bike in the room is mine. 房间里的自行车是我的。

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

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

图1:“死、极、坏、透”分布情况(注:图中的百分比是指“死、极、坏、透”在整个“死”类补语中所占的比例。

)在这四个词中,“极”作褒义形容词的补语的频率远远高于其它三个,而它作贬义形容词的补语的频率又远远低于其它三个,这表明“极”通常作中性或褒义词的补语,极少做贬义词的补语。

而“透”则完全不能作褒义词的补语,它作贬义词补语的频率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坏”基本上只能作心理动词的补语,做形容词补语的频率极低。

因此,我们认为,这四个词有不同的分工,从它们与形容词的结合能力高低来看,我们可以进行排序(见图2):极(135)>透(31)>死(9)>坏(2)(图2)从它们与心理动词结合的能力强弱来看,顺序如下(见图3)极(135)>坏(74)>死(38)>透(26)(图3)我们可以看出,“极”与形容词和动词的结合频率基本相等,而“透”与形容词结合能力较强,与动词结合能力较弱,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透”的虚化程度较“坏、死”更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能作“透”、“坏”先行词的词语数量十分有限,能与“透”结合的主要有“坏、乱、糟、烦、恨、”等,通常表示一种不如意状况;能与“坏”结合的主要有“吓、气、急、高兴”等心理动词,但是它不限于不如意的情绪,“高兴、乐”也经常与“坏”搭配。

“死”具有强烈的夸张意味,从而表示程度非常之高,有研究(孔令达1994)表明,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形+死+了”是“形+补”类结构中最先出现的形式。

这也可以说明用这种方式表达的程度是非常高的。

因为儿童需要首先学会那些差别较大的、比较重要的表达方式。

◆“多”和“连”的先行词:All类中“多”和“远”有点特殊,尽管在形式上,它们也必须与“了”同现,但是在意义上它们和“极”类差别较大,它们表示的程度没有“极”类那么高,而且它表示一种比较上的程度差异,如:抽血前半小时多喝两杯开水,血就淡多了。

出门时大雾正在消散,辣辣感到人轻松多了。

“多”可以作程度补语也可以作结果补语,作结果补语时只能与r·般动词组合,表示预期结果的偏离,如“他昨晚喝多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之补语知识大盘点: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结果,程度,状态等成分的常见语法,是老外学中文必学知识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篇文章将补语知识点归结了以下四大类别,供各位老师们参考。

第一: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第二: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你快倒茶来!第三: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上去、下来/ 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过来/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第四: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得+不得了/ 死了/ 坏了/ 得很/ 多了他高兴极了。

| 我累得不得了。

| 我饿死了。

第五: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第五: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很/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在汉语中,形容词可以作为结果补语,来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在许多情况下,形容词用作结果补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本文将考察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情况。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时,通常放在动词后面,用来描述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例如:他用力一推,把门(关/开)上了。

他(喝/吃)了一个苹果。

在这些例子中,“关”和“开”、“喝”和“吃”都是动词,而“上”和“了”是形容词。

这些形容词作为结果补语,描述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在形容词作为结果补语时,可以使用肯定式。

肯定式的构成是在动词后面加上形容词。

例如:他把这个房间打扫得很干净。

他做的事情很正确。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时,也可以使用否定式。

否定式的构成是在动词前面加上“不”或者“没”,然后在动词后面加上形容词。

例如:他没有把这个计划做好。

他没有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在某些情况下,形容词可以用作结果补语表示一种状态,而不是具体的动作。

例如:在这些例子中,“高兴”和“累”是形容词,用作结果补语,表示主语的状态,而不是具体的动作。

在比较句中,形容词也可以用作结果补语,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结果。

例如:他写的字比他弟弟的字工整多了。

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甜。

在这两个例子中,“工整”和“甜”是形容词,用作结果补语,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结果。

形容词作为结果补语在汉语中是非常常见的,可以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在使用形容词作为结果补语时,需要注意词序、肯定式和否定式的构成以及特殊用法和比较句式的用法。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情况。

我们将简要介绍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研究背景、现状及问题阐述。

接着,将详细介绍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样本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法等。

我们将客观地描述和解释研究结果,并总结研究结论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单音形容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形容词,如“高”、“低”、“快”、“慢”等。

在语法研究中,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情况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代汉语 补语

现代汉语 补语

注意:
这类补语一般由形容词、形容词短语或者形 容词的重叠形式充当。
动词谓语后边有宾语的时候,需要重复动词 或者把宾语放到动词谓语前边。
否定形式是在“得”后用“不”。
格式:
一定句:他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他汉语说得很流利。
汉语他说得很流利。
否定句:他说汉语说得不流利。
他汉语说得不流利。
汉语他说得不流利。
宾语一定要放在动词谓语和结果补语的后边, 而不能放在它们之间。
我没写完作业。 你不写完作业,你就不能看电视。 你一定要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他没说清楚。 你不说清楚,我就不能帮你。 你一定要说清楚,否则我不能帮你。
否定形式一般用“没”,只有在表示假设或 者强调否定的时候的意愿的时候,可以用 “不”。
现代汉语 补语
定义
补语是附加在动词谓语中心或者形容词谓语 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进行的情况、结果、数 量或者性状的程度的成分。补语经常由形容 词、动词、副词或其他短语充当。按照意义 和结构特点,补语一般分为以下七种:程度 补语、状态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趋 向补语、数量补语和时间处所补语。
一、程度补语 (一)不带“得”
4)某种状态开始出现,并继续发展。重点是 强调开始出现。——形容词谓语。
动词谓语——动作从过去持续到现在。
V:跑、活、坚持、传、继承……
注意:
形容词谓语后面用“起来”、“下去”、 “下来”都表示继续,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
来到中国以后,她一下子胖起来了。 如果天气再冷下去,这些花儿就要冻死了。 这种减肥茶还是挺有效的,她已经瘦下来了。
写了完作业。 写完了作业。
看了清楚这个字。 看清楚这个字。
谓语中心和补语结合得很紧,中间不能插入 任何成分。

补语的语法结构

补语的语法结构

补语的语法结构
补语是指用来补充或限定名词、代词、形容词或动词的成分。


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或从句等。

补语通常在句子中
起到补充或说明主语、宾语、主语补足语或宾语补足语的作用。

补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名词补语:作为系动词的补足语,用来对主语进行补充说明,通常用名词或名词性的成分充当。

例如:“他是医生。

”中的“医生”就是名词补语。

2. 形容词补语:用来补充说明名词或代词的特征或状态,通常
用形容词充当。

例如:“她看起来很漂亮。

”中的“很漂亮”就是形
容词补语。

3. 动词补语:作为及物动词的宾语补足语,用来对宾语进行补
充或限定,通常用动词、形容词、名词性成分等充当。

例如:“我觉
得这本书很有趣。

”中的“很有趣”就是动词补语。

4. 副词补语:用来对动词或形容词进行补充说明,通常用副词
或短语充当。

例如:“他跑得很快。

”中的“很快”就是副词补语。

5. 介词短语补语:用来对介词进行补充说明,常常由介词和它
所要求的宾语组成。

例如:“他对学习很用心。

”中的“对学习”就
是介词短语补语。

6. 从句补语:用来对名词、代词或形容词进行补充说明的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等。

例如:“我知道
他是谁。

”中的“他是谁”就是从句补语。

需要注意的是,补语的形式和位置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做补语的几种情况:1、趋向动词作补语:水涨<起来>了。

2、谓语中心词后“得”做补语:叶子绿得<发亮>。

(注意: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傻得可怜。

)3、谓语中心词后的介宾短语做补语:妈妈走<在前面>。

4、谓语中心词后的动量词做补语:他在衣袋里摸了<半天>。

5、谓语中心词后的程度副词:这里的景色美<极>了()二、划分下列二重复句并注明复句类型。

1.①他很想去,②但因路滑,③没有去成。

2. 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3. ①如果你的看法正确,②你就不怕别人批评;③如果你的看法不正确,④批评正好能帮助你纠正错误。

4. ①鲁迅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②它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③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三、词性辨析:1、副词与介词的辨析:主要根据定义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副词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前面。

例如:王老师的书放在办公桌上,他在批作业。

2、“和”“跟”“同”的辨析:它们既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如果是连词,链接的两部分可以互相交换位置,介词则不能。

例如:他和她都上北京(“和”是两次)他不和她上北京。

(介词)3、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1)动词的鉴别:A、能受“不”的修饰:例如:可以说“不进行,不希望,不起来……”B、一般不受“很”的修饰(表心理活动和感觉的词除外):例如:不能说“很进行,很起来”,但可以说“很希望”,因为“希望”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C、可附加“着”“了”“过”等动态助词:如,进行着,起来了出现过……D、动词可以带宾语:他发现了这个秘密。

(2)A、能受“不”“很”的修饰:这朵花不漂亮。

B、与动词最大的区别是不能带宾语:这朵花漂亮极了(“漂亮”不能做宾语)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1)形容词可以以同样的意义做谓语,可以再加程度副词,有时还可做补语,副词不能。

如:A事情的发生很偶然?B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

"A中的"偶然"不能换成"偶尔"。

B中的"突然"不能换成"忽然"。

可见,"偶尔"、"忽然"是副词,"偶然"、"突然"·是形容词。

(2)形容词还可以以同样的意义修饰各词,副词不能。

例:c·突然事件,d·必然结果。

其中的"突然"不能换成"忽然","必然"不能换成“必定”或“必须”等。

(3)“白、老、净、怪、偏、直、硬”等,虽然既可做谓语义可做定语,也可做状语,但它们做谓语或定语时同做状语时,不能保持意义上的一致,试比较:“白的墙”和“白跑一趟”,“黄瓜老了”和“他老跑北京”,“道路很直”和“眼皮直跳”。

不难看出,每组词语中的两个“白”或两个“老”、“直”等,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它们只是采用了同样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而已,可见,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前的“白、老、净、怪、偏、直、硬”等是副词。

副词和动词的区别(1)副词只做状语,而能做状语的动词还能做谓语并且意义不变。

如:“他连续工作了十小时”,其中的“连续”只做状语,而“继续”一词在“他们继续赶路”一句中做状语,在“你来继续我们的事业”一句中则做谓语(述语中心语),可见“继续”是动词。

(2)“没有”和“没”比较特殊,它们在动词和形容词前是副词做状语,否定行为、性状的发生,如“没有去”、“没有红”,“没去”、“没红”;在名词前是动词,带宾语,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事物的领有,如“没有书”、“没书”。

副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时间名词可以做主语,还可以同介词组合成介词短语(词组),如“从前是什么样子?”“在过去”、“从过去到现在”。

副词绝对不能,不能说成“在从来”或“从曾经”。

副词与助动词(能愿动词)的区别助动词一般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很能”、“很会”、“非常应该”、“太可以”;也可以肯定否定相叠来提问,如“会不会?”、“应该不应该?”;还可以作谓语,如“你愿意吗?”“这样做太应该了。

”副词不具备这些特点,不能说“必须“势必”是必然判断副词,“偶尔”是偶然判断副词,“或许”是可能判断副词,“不”是否定判断副词。

(四)“你倒愿意不愿意啊?”,“事情到底怎么样了?”“究竟有多大?”,“难道我们不应该批评这种现象吗?”这里的“倒、到底、究竟、难道”等,常称作“疑问副词”,其实,它们并没有疑问的意义,只是加强原句的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所以本书将它们并入语气副词中。

副词做状语,起限制和修饰作用,被限制和修饰的部分称作中心语。

中心语的情况很复杂,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词组)。

所以,副词作状语的情况大体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谓词(动词和形容词)中心语前的副词。

这是副词做状语时,中心语的最主要形式。

谓词中心语的情况最多,难于尽数,仅举几种:(1)副词+动词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不愿我的一生就这么平庸地、毫无意味地白白过去。

(2)副词+形容词例:他们的战争机构很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

副词做状语,如果需要结构助词辅助,一般要用“地”如:前例可变为:我不愿我的一生就这么平庸地,毫无意味地白白地过去。

结构助词“地”一般称作状语的标志。

关于状语的标志,有人提议同定语的标志“的”不作区分,一律写作“的”老舍先生在他的《骆驼祥子》中早就作了实践。

例:“他的脚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声响,……”(3)副词+助动词+动词/形容词/谓词性词语例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 例二:人类牺牲的价值,有比生命还要贵重的,就是真理和名誉。

(孙中山)(4)副词十副词十动词/形容词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5)副词十形容词十动词例1:一个人高傲自大,只不过清楚表现出他的相对渺小罢了。

(6)副词十代词十形容词(这个代词必须是代替形容词、动词或副词的。

)例:他待人总那么和蔼可亲。

(“那么”代表程度副词“十分”之类)(7)副词十助动词十副词+动词例:你这样做,他一定会非常生气。

(8)副词+副词+助动词十动词/形容词例一.他一向很愿意听你的话。

例二.虽然立了秋,天气还不肯凉下来,…(9)副词+助动词+趋向动词+动词例:困难有什么了不起,我偏偏要去碰碰它。

(10)副词+介词短语+动词/形容词例一: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

(奥斯特洛夫斯基)例二: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鲁迅)(11)副词十助动词十介词短语十形容词十动词例:你简直要把人活活气死了。

(12)副词十副词十介词短语十趋向动词十动词例:他就没有按照你要求的去做。

(13)副词十副词十副词十形容词十动词例: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出神地望着窗外。

(14)副词十副词十副词+短语十动词/形容词例一.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鲁迅全集》第一卷第65页) 例二:语言虽然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只说空话也就不比牲畜高明。

类似上述各种情况,认识时应注意,一般说来,最后一个画“——”的动词(或形容词)前的副词、动词、形容词、助动词或短语(词组)并不是首先组合在一起共同作状语,而是一一对最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进行限制修饰,层层叠加上去的,如下图: 忽而全都闪阿电似的苏生过来(二)名词及名词构成的短语(词组)前的副词。

局限在以下几种情况中:(1)表示日期、时间的名词直接做谓语时,前边可用某些副词做状语例一.今天已经星期五了例二.我去阵地上送木料,回来已经半夜了。

(2)名词与数量短语(词组)构成偏正短语(词组)做谓语中心时,前边可用某些副词做状语。

例一.我们车间共三十人。

例二.屋子里才两张桌子。

例三.老李今年都六十岁了。

(3)几个表范围的副词可以和名词组成偏正短语(词组)做谓语。

例一.院子里净草。

例二.马路上净石头。

(4)副词“不”有如下两种习惯用法:第一.用在对举的事物中。

例:怎么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第二.用在重复否定一种事物的结构中。

例:什么假日不假日的,需要我就去坝。

·····(5)表示方位的极限,有时可在方位名词前加程度副词。

例:顶东头、最里边、紧前头。

(6)个别名词可受程度副词“最”限制修饰。

例:最根本、最前线、最中心、最本质个别做状语的副词为着表达的需要可以提前到句首。

例一:幸好今天的金银岛,再不容西方的海盗们横行霸道了。

《杨朔散文选》例二:顿时,人群化做一片喧啸的怒海,一片暴风雨的天空,响起动地惊天的吼叫声。

有些词是否副词,学术界尚无定论,如:“活”(那目光活象一只狼)、“大为”(大为恼火)是不是副词?再如“深为”(深为痛心),究竟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构成的短语(词组)?本书编者经过认真查考,大胆地作为副词收入。

这些都请读者、专家批评指教。

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