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7588-2003的2号修改单内容
INT032_GB7588-2003 §前言 实施日期、过渡期、在用电梯

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解释单
条款号 பைடு நூலகம்言
032 GB 7588
第 1 页共 1 页
标准号 关键词 问 题
GB 7588—2003
代 替 解释单号
实施日期,过渡期,在用电梯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以下简称:新版标准)的前言对该标 准的实施日期以及过渡期规定为“本标准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与此同时代替 GB7588-1995。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过渡期为1年,过渡期满后,GB7588-1995同时废 止。” 问题1: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依照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制造 安装的在用电梯,在新版标准实施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执行哪个版本标准? 问题2: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依照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制造 安装的在用电梯,如果需要按照新版标准提高其安全性能,是否有国家标准的相关规 定? 恳请贵委员会给予答复。
解
释
回答问题1: 关于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以下简称新 版标准)的执行日期,应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关于 电梯安装改造验收工作执行新版标准起始日期的通知》(质检特函[2004]29号)界定。 回答问题2: 有。对于新版标准实施前按照旧版 GB 7588 制造安装的在用电梯,应按照国家标 准《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GB 24804—2009)的规定执行。 回复日期 修改日期 接收日期 问题来源 2013 年 12 月 24 日 —— 年 — 月 — 日 2013 年 12 月 02 日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13年12月24日
浅析电梯检规2号修改单检验注意事项

111一、IC卡系统1. 检规2号修改单相关要求对加装的IC卡系统应设铭牌,铭牌信息应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设有IC卡的电梯,轿厢内出口层选层按钮应当采用凸起星形图案予以标识,或采用比其他按钮明显凸起的绿色按钮;轿厢内人员无需通过IC卡系统即可到达建筑物出口层,并在电梯退出正常服务时,自动退出IC卡功能。
2.注意事项检验工作中,IC系统的检验项目是按检验类别来确定,需要先确定属于安装检验、定期检验、重大维修检验这3类中的哪一类,然后再对应开展检验。
(1)安装监督检验检验时对照检查IC卡系统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铭牌以及凸起的按钮标识。
将电梯置于检修状态以及紧急电动运行、火灾召回、地震运行状态来验证IC卡功能是否退出。
对应IC卡铭牌这个项目容易忽略,应先审查是否属于"加装"。
属于加装才进行判定,不属于加装则判无此项。
IC系统跟随整机设备一起配置出厂则不属于加装应判无此项,其他情况则属于加装应进行检验。
(2)定期检验检验时只需对检规8.6项IC相关内容进行检验判定,即判定“对于设有IC卡系统的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无需通过IC 卡系统即可到达建筑物的出口层,并且在电梯退出正常服务时,自动退出IC卡功能” 是否符合要求。
无论是加装的还是非加装的IC系统,定期检验时都应将电梯置于检修状态以及紧急电动运行、火灾召回、地震运行状态来验证IC卡功能是否退出。
能退出则符合要求,无法退出则不合格。
(3)重大维修监督检验①加装的IC系统,属于一般修理还是重大修理就是先判定加装的IC卡系统是否改变了原控制线路。
国市监特设函[2019]64号《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对加装IC卡系统是否改变原控制线路进行了明确,明确“采用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外围接线的方式加装电梯IC卡系统”未改变原控制线路,判为一般修理;“采用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外围接线以外的方式加装电梯IC卡系统等身份认证方式”改变了原控制线路,判为重大修理。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新版 2016年7月1日实施)

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b)用 1000 N 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 在 100 cm2 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 7.1 (最大 10 mm 的间隙)和 7.7.3.1]。
注:对于 a)和 b),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 可使用软质材料。 7.2.3.3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7.2.3.7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 上的装置。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 7.2.3.8 a)要求的摆锤 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 7 和图 7 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置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 9.11.8 该装置动作时,应使符合 14.1.2 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注:可与 9.11.7 中的开关装置共用。 9.11.9 当该装置被触发或当自监测显示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失效时,应由称职人
员使其释放或使电梯复位。 9.11.10 释放该装置应不需要接近轿厢、对重或平衡重。 9.11.11 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工作状态。 9.11.12 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能量来驱动,当能量不足时应使电梯停止并保持
技能认证电梯维修知识考试(习题卷31)

技能认证电梯维修知识考试(习题卷3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制动系统在()情况下应能自动工作。
A)动力电源失电;B)有机械故障;C)损坏答案:A解析:2.[单选题]下面( )不是润滑油的特点。
A)范围广,可宽温工作,可用于-80℃~500℃场合;B)密封性差,需借助密封材料密封,灰尘.水分易侵入;C)流动性好,散热性好,一般对设备都有润滑冷却双重性效果;答案:A解析:3.[单选题]钢丝绳强度一般为( )牛顿/平方毫米。
A)800~1000;B)1200~2000C)2500~3000D)3000以下答案:B解析:4.[单选题]( )装在机房内。
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装置,能产生机械动作,切断控制电路。
A)位置显示装置;B)选层器;C)限速器;D)缓冲器答案:C解析:5.[单选题]单门定滑轮绳索一端的拉力与被吊重物的重力是( )。
A)相等;B)拉力大于重力;C)重力大于拉力;D)倍数关系;答案:B解析:6.[单选题]以下关于自动扶梯梯级拆卸、更换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打开扶梯下部盖板,将梯级保护板(防尘板)拿出,拆除下部梳齿板②松开梯级螺钉,在装卸口将损坏梯级慢慢取下③将梯级的两个轴承座推向梯级主轴轴套,拧紧螺钉,新安装的梯级必须和上方原梯级对齐④采用盘车或用检修盒将损坏的梯级运行到下部转向壁上的装卸口A)①→④→②→③→⑤B)①→②→③→⑤→④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7.[单选题]固定导轨的压导板螺栓应无松动,( )应检查紧固一次。
A)每日B)每月C)每季D)每年答案:D解析:8.[单选题]交流电A.B.C三相的相色依次是()。
A)黄绿红B)黄红绿C)红绿黄D)绿红黄答案:A解析:9.[单选题]电梯维保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维保的内容和要求B)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C)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D)全部选项答案:D解析:10.[单选题]对于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以及停止使用( )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再次使用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电梯检规号修改单有关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电梯检规2号修改单有关意见的通知文件编号:沪质技监特〔2017〕386号产生日期: 2017-09-12发布机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局),各电梯检验机构,各有关单位:近期,质检总局颁布了《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含TSGT7001/7002/7003/7004/7005/7006)的2号修改单(以下简称新版检规),为了做好上述规则的实施工作,根据《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等6个安全技术规范第2号修改单若干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函〔2017〕868号)和本市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新版检规定期检验实施时间自2017年10月1日起,检验机构应依据新版检规实施电梯的定期检验。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督促、指导检验机构开展新版检规的宣传工作,对新的检验内容和要求,要提醒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提前联系原制造单位或者具有相应制造、安装、改造、修理资质的单位,在定期检验前落实整改工作。
二、关于新版检规监督检验实施时间自2018年1月1日起,对办理安装告知的电梯(包括已经按照《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号修改单实施的意见》(质检特函〔2016〕22号)第三条规定进行备案的电梯),申请单位应提交符合《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 T7007-2016)要求的电梯整机产品型式试验证书,检验机构应依据新版检规进行检验。
三、关于“制动试验”项目的定期检验时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自2017年10月1日起,对安装监督检验合格使用5年及以上的曳引与强制式乘客电梯、消防员电梯,按照新版检规中“制动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对2017年9月30日(含)前,已经使用5年及以上的,最迟在2020年9月30日(含)前完成相关检验。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制动试验”定期检验计划,具体如下表:四、关于“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和“制动试验”的现场确认新版检规要求现场确认的“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制动试验”检验项目,可以在定期检验前由维保单位约请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在按规定开展维保或自检时一并进行。
GB7588_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 引用标准增加: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3.18 轿厢意外移动 unintended car movement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7.2.3.1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a)用300 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1)永久变形不大于1 mm;2)弹性变形不大于15 mm;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b)用1000 N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100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7.1(最大10 mm的间隙)和7.7.3.1]。
注:对于a)和b),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7.2.3.3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7.2.3.7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的装置。
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7.2.3.8 a)要求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7和图7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注:保持装置可理解为阻止门扇脱离其导向的机械装置,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部件也可以是门扇或悬挂装置的一部分。
7.2.3.8 对于带玻璃面板的层门和宽度大于150 mm的层门侧门框,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7):注:门框侧边用来封闭井道的附加面板视为侧门框。
a)从层站侧,用软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J,从面板或门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7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面板或门框时:1)可以有永久变形;2)层门装置不应丧失完整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于0.12 m;3)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4)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b)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J,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7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7.6.2 a)所述的玻璃面板时:1)无裂纹;2)除直径不大于2 mm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电梯自检报告 涵盖 号修改单及二号修改单的内容

曳引驱动电梯自检报告
报告编号
施工单位
施工开始日期
施工结束日期
维保单位
维保电话
工程性质?新安装?大修?改造?移装
经检验,涉及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符合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电梯制造质量经确认符合要求,所检验项目均符合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含第1号修改单和第二号修改单)和GB7588-200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第1号修改单的规定,同时达到电梯设计文件的要求,自检合格。
自检人员签名:施工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使用单位章)(维保单位章)(制造单位章)(施工单位章)注:自检项目应不少于检验要求的检验项目,各电梯公司可根据各自电梯的特性,增加自检项目。
改造、重大维修清单
技术资料审查
自检项目与结果
附表1 门锁啮合长度,层门间隙,门地坎距离检测记录单位(mm)
附表2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注:1.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中的可以用下值代替:a.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2,但是不小于;b.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小于。
2.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实际测量距离如果大于最大允许距离应该按照实际测量距离计
算。
附表3
(单位:mm)
附表4
导轨顶面距离测量表 (单位:mm)
附表5
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测量表 (单位:mm)
附录6:
平衡系数测试记录单位:载荷(%)kg;
0 30 40 45 50 60 100 110
额定载重量: Kg 平衡系数:
电 流。
曳引驱动电梯检验规程及验收规范-电梯安装(含修理)许可用

广州亨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邓小姐曳引驱动电梯检验规程及验收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我司许可范围内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
1. 为了加强对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含第1号和第2修改单》制定本规范。
2. 本规则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与强制式电梯(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除外)的安装、重大维修施工检验自检和定期检验自检。
3.本规范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含第1号修改单)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如这些标准被修订且本规范未能及时修订,可以参照最新标准。
4.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电梯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底坑等涉及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并且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电梯施工。
5.对电梯整机进行检验时,检验现场应当具备以下检验条件:(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二)电网输入正常,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三)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四)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例如基站、轿厢门口)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五)对井道进行了必要的封闭。
特殊情况下,电梯设计文件对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进行了专门规定的,检验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应当符合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6.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工具,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以用于电梯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特检院苏州分院2017.09»《质监总局利用质检技术手段促进企业质量提升专题会议纪要》»《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科技委专家企业行活动的通知》(质检办科含[2017]1107号)»落实质量月的有关要求»目的:促进企业质量提升第2号修改单具体内容2第2号修改单的实施要求31问题与交流33»2017年6月2号修改单发布»6月27日实施意见发布第2号修改单的实施要求312017.10.01改造和重大修理——施工合同约定,按约定内容检验电梯监督检验新规则(TSG T7001‐2009+1号修改单位+2号修改单)老规则(TSG T7001‐2009+1号修改单)未按新型规试验,且已备案——老规则型式试验依据:TSGT7007‐2019制造依据:GB 7588‐2003+1号修改单2017.12.31»总局实施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的意见»2016年7月1日之后交货的应符合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的要求。
修改后1.1 (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证书,其参数范围和配置表适用于受检电梯;TSG T7007修改前1.1(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 1.1 制造资料第2号修改单具体内容2●注意:整机型式试验证书——✓无有效期;✓熟悉适用原则。
修改后1.1(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型号和编号,门锁装置、层门和玻璃轿门(如果有)的型号,以及悬挂装置的名称、型号、主要参数(如直径、数量),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TSG T7007GB 7588 第1号修改单修改前1.1(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以及这些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编号(门锁装置除外)等内容,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法》释义:[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质量证明文件:应符合1.3(7)要求,并参照1.1(3)列出加装或更换的主要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号、编号为宜]修改后1.1(4)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层门和玻璃轿门(如果有)的型式试验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TSG T7007GB 7588 第1号修改单修改前1.1(4)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修改前玻璃轿壁?绳头组合?型式试验证书:PESSRAL型式试验证书:PESSRAL型式试验证书:UCMP型式试验证书:UCMP型式试验证书:层门型式试验证书:玻璃门●注意:部件型式试验证书——✓了解适用原则;✓注意有效期。
问题:某电梯于2018年9月1日办理开工告知。
其中某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证书的下次核查日期为2018年3月1日,该装置的制造日期为2018年2月1日,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修改后1.2(4)用于安装该电梯的机房(机器设备间)、井道的布置图或者土建工程勘测图,有安装单位确认符合要求的声明和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表明其通道、通道门、井道顶部空间、底坑空间、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到达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修改前 1.1(5)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其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2 安装资料修改后1.3(3)加装或者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型式试验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施工类别划分表修改前1.3(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增加1.3(4)出厂配置加装(属于改造时)资料要求质量证明文件和铭牌控制柜型式试验证书质量证明文件和铭牌加装方案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检验核对质量证明文件和铭牌(自动救援装置)核对型式试验证书与实物核对质量证明文件和铭牌功能自动救援3s后投入使用;主开关断开、安全回路断开、紧急电动运行、检修后不能投入使用;切断开关一致能量回馈//IC卡出口层按钮出口层限制和退出一致3.18 轿厢意外移动: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9.1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9.11.1 在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由于轿厢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引起轿厢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电梯应具有防止该移动或使移动停止的装置。
悬挂绳、链条和曳引轮、滚筒、链轮的失效除外,曳引轮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丧失。
不具有符合14.2.1.2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制动器,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轿厢意外移动制停时由于曳引条件造成的任何滑动,均应在计算和/或验证制停距离时予以考虑。
369.11.2 该装置应能够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并应制停轿厢且使其保持停止状态。
9.11.3在没有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或减速、制停轿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的情况下,该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且自监测正常工作。
注:符合12.4.2要求的制动器认为是存在内部冗余。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
对于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和对制动力验证的,制动力自监测的周期不应大于15天;对于仅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的,则在定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对于仅采用对制动力验证的,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24小时。
如果检测到失效,应关闭轿门和层门,并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对于自监测,应进行型式试验。
37»UCMP 的配置»对于设有提前开门、开门平层和再平层的电梯: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方案1:检测子系统+制动器+制动器自监测方案2:检测子系统+夹绳器方案3:检测子系统+双向安全钳方案4:检测子系统+钢丝绳制动器。
»UCMP 的配置»没有提前开门、开门平层和再平层的电梯: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Or 制动器+制动器自监测40检测形式结构图检测原理触发制停部件门区位置检测双路光电检测+安全电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触发制停部件:1)直接触发;2)配合接触器触发。
井道位置系统(磁或光)双路光或磁检测功能安全装置PESSRAL(SIL2或SIL3)电子限速器双路编码器等检测功能安全装置PESSRAL(SIL2或SIL3)41检测形式结构图检测与触发自监测冗余型制动器可配合各类检测子系统,电气触发;要求自监测曳引轮制动器可配合各类检测子系统,电气触发;不要求导轨制动器1)夹轨器:可配合各类检测子系统,电气触发;2)双向安全钳:只能由限速器机械触发;不要求钢丝绳制动器可配合各类检测子系统,电气触发;不要求42自监测方式自监测周期其他要求功能要求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和对制动力验证的1)每次提起(或释放);2)制动力自监测的周期不应大于15天;‐如果检测到失效,应关闭轿门和层门,并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仅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每次提起(或释放)在定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仅采用对制动力验证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24小时。
‐43»型式试验证书»铭牌等信息»UCMP 试验»冗余制动器试验45以最终检验的试验速度试验测移动距离:1)轿厢空载,位于次顶层,电梯进入轿顶检修模式,试验人员A进入轿顶进行检修运行操作,试验人员B在厅外等待。
2)试验人员A观察轿顶平层感应器指示灯,在电梯轿厢离开门区的瞬间按下急停按钮。
注1:上述1)、2)可以通过专用工具进入专用测试模式,自动触发制停。
注2:对于不采用制动器的制停部件,需要确保制停时手动松开制动器。
3)试验人员B可打开轿厢所在位置的厅门,测量轿门地坎与厅门地坎之间的距离。
4)该距离减去门区高度的一半(例如,125mm)即为测试结果值,若该测试结果值符合规定值,则可判定轿厢的意外移动距离符合标准要求。
46●检测子系统的验证:1)检测子系统一般不需要现场检验;2)安全电路、PESSRAL都进行过型式试验,需提供型式试验证书,证书中应明确适用于UCMP的检测部件。
47常见的验证方法(以安全电路-微动平层功能为例):1)如电梯配有微动平层功能,电梯检修运行至平层位置超过10mm的位置;2)恢复电梯,电梯自动微动平层时,断开或接通安全电路光电感应器,模拟电梯出门区3)观察是否触发制停部件动作。
TSG T7007‐2016 附录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