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基础知识
有机肥料基础知识

有机肥料基础知识有机肥料是一种来源于生物有机材料的肥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还有助于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介绍有机肥料的基础知识。
有机肥料的定义有机肥料是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产生的有机材料制成的肥料。
相比化学合成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
它们更加环保,能够提供长效的营养供给,并改善土壤质量。
有机肥料的分类有机肥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动物性有机肥料:包括畜禽粪便、动物骨粉等。
这些肥料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
2. 植物性有机肥料:如秸秆、苜蓿等植物残体。
这些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3. 微生物肥料:如农杆菌菌剂、生物菌肥等。
这些肥料含有益生菌和其他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防治土壤病虫害。
有机肥料的优点使用有机肥料有以下几个优点:1. 环保:有机肥料来自于可再生资源,不含化学合成物质,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有利。
2. 营养全面:有机肥料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能够提供植物全面均衡的营养需求。
3. 长效供应:有机肥料中营养元素释放缓慢,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营养供应。
有机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有机肥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施用量控制: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合理控制施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2. 施用时机: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避免施肥过早或过晚。
3. 配合其他肥料:有机肥料通常与其他肥料一起使用,可以组合施肥,提高施肥效果。
结论有机肥料是一种环保、全面营养且长效供应的肥料,对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简述有机肥料的类型及主要作用

简述有机肥料的类型及主要作用有机肥料是指使用有机物质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植物提取以及复合、混合等基础加工技术而制成的,可以为土壤提供营养的肥料。
通常有机肥料中含有有机物质,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物及其他有机物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被称为“绿色肥料”。
有机肥料的类型有机肥料的类型主要有有机肥、植物提取物、褐煤渣、植物提取物和复合有机肥料等几种。
1、有机肥:有机肥是以有机物质多于无机物质为原料制成的肥料,通常是以动物排泄物、植物残体、营养残体、有机矿物质等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水溶性有机质分离、湿磨粉加工等工艺制成。
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保水、增加植物根系活动量、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防治病害、促进植物生长等可观的效果。
2、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残体为原料,经过热加工、粉碎、筛选等工艺处理,提取植物营养成分,贮存成粉状肥料而制成。
植物提取物含有多种有机酸,植物油,有机碳,多糖,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的生长。
3、褐煤渣:褐煤渣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含有较高有机物的煤粉末,可以直接应用于土壤中。
褐煤渣的消费量比其它肥料比较少,分解快,但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4、植物提取物和复合有机肥料:植物提取物和复合有机肥料是通过使用植物残体提取物和复合技术而制成的,含有多种有效营养元素,能够与多种无机肥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复合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质量,促进植物的生长。
有机肥料的主要作用有机肥料是一种绿色的植物营养素,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改善土壤质量: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氮磷钾等有机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2、增加植物的营养吸收能力:有机肥料中有有机酸、糖类物质等能有效的改善植物的营养吸收能力,使植物更容易吸收养分,进而使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从而更加健康的生长。
肥料基础知识讲座

氮肥损失途径
氨挥发
9 ~40% 硝化-反硝化 13 ~41% 淋洗 6.6% (稻田)
32
磷 肥
33
二、磷肥品种的分类
磷矿石加工的方法不同,可制出各种各样性质不同 的磷肥产品。产品的特性主要反映在肥料中所含磷酸盐 的形态和性质上。一般按磷酸盐的溶解性质,把磷肥分
制造原理和方法:
氯化钾、氯化钠等盐类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无论温度高或低, 溶解度均没有很大的变化。 氯化钾在高温时溶解度大,温度下降时溶解度变小 而析出氯化钾晶体。
低温时可把氯化钾分离出来。
41
42
1.2 氯化钾使用注意事项
(1)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以便中和 酸性; (2)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于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 宜施用;如必须施用时,应及早施入,以便利用灌溉水或 雨水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 (3)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 (4)氯可以减少茎内同化产物向外转移,有助于纤维的 形成,并提高其质量,因而氯化钾更适宜施于棉花和麻类 等纤维作物。
⑴氮肥深施
氮肥深施是合理施用氮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同样数量的氮素化肥,表面撒施利用率一般只有 20% - 30%,深施利用率达40%–60%以上。 氮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基肥深施,种肥深施, 液体氮肥深施及追肥沟施或穴施等多种方式。
29
(2)氮肥配施
氮肥配施是合理施用氮肥另一个重要方面。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及氮肥与磷肥配合是当前我 国主要的氮肥配施途径。氮肥与有机肥的配合,不 仅可以加速有机肥的分解,提高其对土壤理化性质 的改善效果,而且有利于通过有机质强大的保肥能 力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的肥效。 氮磷配合则是在缺磷土壤上进一步发挥氮肥的增 产效果,保持作物高产稳产的必要手段。
有机肥料专业知识讲座

降温阶段:堆温由50℃进入下降阶段,主要分界残留旳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并进行腐殖化过程。
后熟保肥阶段:此阶段堆肥中C/N比降低,腐殖质数量 逐渐增长,如做不好保肥工作,易造成氨旳挥发。
三、堆制措施
第二节 常见旳有机肥——秸杆还田
秸杆不经过堆沤处理,科学地实 施就地直接还田,既能有效地增进土 壤肥力逐渐提升,又能节省运送力和 劳动力。这是农业当代化进程中在有 机肥料积制--施用方面旳必然趋势。
一、秸杆还田旳作用
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能使土壤水稳性团粒明显增长,保水通气性 能明显改善,主要是秸杆物质能使土壤有机碳和 腐殖酸碳增长。
三、起源:
人畜粪尿、作物秸秆、绿肥、泥炭、城市 废弃物等。
特点:
以有机质为主,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脂 肪、蛋白质、氨基酸、激素及腐殖酸等,同 步具有氮磷、钾、硫、钙、镁以及微量元素 等多种矿质养分,是一种完全肥料。
作用:
经过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 保持和提升土壤肥力。
四、有机肥料旳分类
水旱轮作旳冬种绿肥——紫云英
部分绿肥品种
萝卜青(一年生冬种非豆科) 山毛豆(数年生夏种豆科)
金光菊(数年生野生)
水浮莲(数年生水生)
第三节 其他有机肥料
一、泥炭:有机肥源、造肥原料、栽培基质
二、腐殖酸类肥料:多功能有机无机复合物
三、饼肥:种子榨油后旳残渣
四、海肥:海产加工厂旳废弃物和海生物、 植物及海泥等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s)
第一节 有机肥料概述
一、有机肥料旳定义
广义:具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有机、 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旳一类肥料
有机肥料pdf

有机肥料pdf
有机肥料,也被称为有机肥或农家肥,是一种天然的、富含有机物质的肥料。
它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留物,如动物粪便、植物残渣等。
这些残留物经过长时间的分解和转化,形成了一种富含营养的肥料,对土壤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机肥料的主要成分包括氮、磷、钾,以及其他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参与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此外,有机肥料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提高土壤的pH值,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然而,虽然有机肥料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适量。
过多的使用有机
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反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使用有机肥料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状况和植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有机肥料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对土壤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有机肥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肥料的类型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肥料一般可分为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1. 化肥化肥是利用化学方法经过工业生产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根据氮、磷、钾三种养分的比例不同,化肥又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2. 有机肥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人畜粪便、秸秆、菌渣、渣滓、腐熟副食品、农作物秸秆等,通过发酵、腐熟、堆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具有有机质高、养分全、肥效持久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肥料。
3.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转化作用来改进土壤环境和提高植物营养状况的一种特种肥料。
如液体有机肥、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等。
以上三种肥料各有其特点,不同类型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1. 氮肥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能促进植物的叶面生长,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
氮肥的主要种类有尿素、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等。
2. 磷肥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等过程。
磷肥的主要种类有磷酸二铵、磷酸氢钙、磷酸三铵等。
3. 钾肥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植物抗病能力等。
钾肥的主要种类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钾等。
4.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中需求量较少的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镉、镧等多种元素,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肥料的成分种类繁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肥料成分比例,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肥料的施用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周期开始前,将化肥和有机肥等施入土壤中,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适当的基础施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肥料施用,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肥料基础知一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催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肥的来源有哪些?有机肥的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性有机肥-禽畜粪便、人粪尿、皮革毛渣等。
植物性有机肥-秸秆、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废水。
三有机肥的作用有哪些?1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2促进微生物繁殖。
3改良土壤结构。
4增强土壤的肥力。
5刺激作物生长。
6 提高抗旱能力。
7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什么是化学肥料?它与有机肥比有什么优缺点?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化学肥与有机肥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单一或较少,但养分含量较高。
但肥效猛而不长,改善土壤的作用不大。
而有机肥料含养分较全面,肥效较长,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所以把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五什么叫无机肥料?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氢铵:又叫重碳酸铵,含氮17%左右,在高温或潮湿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氨气挥发。
呈弱酸性反应,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种。
肥效比硫酸铵慢些,但肥效较长。
尿素呈中性反应,适合于各种土壤。
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时,其浓度以0.1%~0.3%为宜。
(3)硫酸铵: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铵的肥效相当于60~100kg人粪尿,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
呈弱酸性反应,多用作追肥。
常用基肥种类

常用基肥种类作为一名农民或农业从业者,基肥的种类和选用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基肥是指在作物种植前或育苗期向土壤中加入的肥料,目的是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
但选择合适的基肥种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不同的作物和土壤要求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基肥种类及其特点。
一、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来自植物或动物体内的天然有机物,是一种天然的绿色肥料,含有许多有益的营养成分,如氮、磷、钾等元素以及有机质、微量元素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手段。
有机肥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机肥掺料,掺在底肥中使用;另一类是有机肥堆肥,是将有机物质堆起来自行腐熟后直接施用在土壤上。
二、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指由人工合成或提纯的无机化合物制成的肥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氮、磷、钾等元素,其中之前的含量较高。
它的特点是含有高浓度的营养元素,易于运输和储存,使用方便,适用于需要提高作物生长速度与产量的大规模植物种植。
但要注意无机肥料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复合肥料复合肥是基于植物需求和土壤状况设计综合性肥料,它是将不同营养元素按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
复合肥涵盖了地块所需的全部营养元素,满足了作物生长的不同需要。
复合肥具有施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迅速补充缺失营养元素等特点,省时省力,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基肥种类之一。
四、生物菌肥生物菌肥是将分离培养的菌类转化成肥料,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刺激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菌肥有多种来源,可以从农田土壤、植物根系、堆肥、动物排泄物质等提取,其中最常见的是固氮菌,固氮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
生物菌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健康生态环境,是保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
总结:上述基肥种类各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所种植的作物、土壤质量、季节等因素进行选用。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肥料,都要适量施肥,不可过量,以免产生病虫害,并造成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机肥料基本简介有机肥料(manure)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
中国又称农家肥。
其特点有: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含量低;肥效迟而长,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改土培肥效果好。
常用的自然肥料品种有绿肥、人粪尿、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和废弃物肥料等。
2相关分类2.1绿肥绿肥作物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
绿肥作物的栽培利用,应实行种植业、养殖业结合,用地、养地结合,多种用途相结合。
绿肥作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①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②改良土壤物理性状。
③增加主要作物产量,促进畜牧业发展。
④提供工业、副业原料。
⑤保护土壤,净化、美化环境。
人体排泄的尿和粪的混合物。
人粪约含70%~80%水分,20%的有机质(纤维类、脂肪类、蛋白质和硅、磷、钙、镁、钾、钠等盐类及氯化物),少量粪臭质、粪胆质和色素等。
人尿含水分和尿素、食盐、尿酸、马尿酸、磷酸盐、铵盐、微量元素及生长素等。
人粪尿中常混有病菌和寄生虫卵,施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人粪尿碳氮比(C/N)较低,极易分解;含氮素较多,腐熟后可作速效氮肥用,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与磷、钾肥配合施用。
但不能与碱性肥料(草木灰、石灰)混用;每次用量不宜过多;旱地应加水稀释,施后复土;水田应结合耕田,浅水匀泼,以免挥发、流失和使作物徒长。
忌氯作物不宜用,以免影响品质。
家畜粪尿和垫圈材料、饲料残茬混合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的肥料。
富含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
各种畜粪尿中,以羊粪的氮、磷、钾含量高,猪、马粪次之,牛粪最低;排泄量则牛粪最多,猪、马类次之,羊粪最少。
垫圈材料有秸秆、杂草、落叶、泥炭和干土等。
厩肥分圈内积制(将垫圈材料直接撒入圈舍内吸收粪尿)和圈外积制(将牲畜粪尿清出圈舍外与垫圈材料逐层堆积)。
经嫌气分解腐熟。
在积制期间,其化学组分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厩肥的作用:①提供植物养分。
包括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等无机养分;氨基酸、酰胺、核酸等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B6等。
保持养分的相对平衡。
②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厩肥中含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
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
③改良土壤结构。
腐殖质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
还能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改良矿毒田。
④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
厩肥腐熟后主要作基肥用。
新鲜厩肥的养分多为有机态,碳氮比(C/N)值大,不宜直接施用,尤其不能直接施入水稻田。
作物茎秆、绿肥、杂草等植物性物质与泥土、人粪尿、垃圾等混合堆置,经好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
多作基肥,施用量大,可提供营养元素和改良土壤性状,尤其对改良砂土、粘土和盐渍土有较好效果。
堆制方法,按原料的不同,分高温堆肥和普通堆肥。
高温堆肥以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物质为主要原料,在通气条件下堆制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堆内温度高(50~60℃),因而腐熟快,堆制快,养分含量高。
高温发酵过程中能杀死其中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普通堆肥一般掺入较多泥土,发酵温度低,腐熟过程慢,堆制时间长。
堆制中使养分化学组成改变,碳氮比值降低,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矿质营养成分增多,并形成腐殖质。
堆肥腐熟良好的条件:①水分。
保持适当的含水量,是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堆肥发酵的首要条件。
一般以堆肥材料量最大持水量的60%~75%为宜。
②通气。
保持堆中有适当的空气,有利好气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有机物分解。
高温堆肥时更应注意堆积松紧适度,以利通气。
③保持中性或微碱性环境。
可适量加入石灰或石灰性土壤,中和调节酸度,促进微生物繁殖和活动。
④碳氮比。
微生物对有机质正常分解作用的碳氮比为25∶1。
而豆科绿肥碳氮比为15~25∶1、杂草为25~45∶1、禾本科作物茎秆为60~100∶1。
因此根据堆肥材料的种类,加入适量的含氮较高的物质,以降低碳氮比值,促进微生物活动。
作物茎秆、绿肥、杂草等植物性物质与河、塘泥及人粪尿同置于积水坑中,经微生物厌氧呼吸发酵而成的肥料。
一般作基肥施入稻田。
沤肥可分凼肥和草塘泥两类。
凼肥可随时积制,草塘泥则在冬春季节积制。
积制时因缺氧,使二价铁、锰和各种有机酸的中间产物大量积累,且碳氮比值过高和钙、镁养分不足,均不利于微生物活动。
应翻塘和添加绿肥及适量人粪尿、石灰等,以补充氧气、低降碳氮比值、改善微生物的营养状况,加速腐熟。
作物秸秆、青草和人粪尿等在沼气池中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沼气后的残留物。
富含有机质和必需的营养元素。
沼气发酵慢,有机质消耗较少,氮、磷、钾损失少,氮素回收率达95%、钾在90%以上。
沼气水肥作旱地追肥;渣肥作水田基肥,若作旱地基肥施后应复土。
沼气肥出池后应堆放数日后再用。
物质构成的地方性肥料)。
矿物质肥,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天然硫酸钾镁肥等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天然物质。
此类产品要通过有机认证,并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生产才可用于有机农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补钾方面可选用取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中信国安“有机天然硫酸钾镁肥”,该钾肥填补了有机天然矿物肥的国内空白,解决了有机农业补钾难的问题。
此外还有泥肥、熏土、坑土、糟渣和饼肥等。
土肥类应经存放和晾干、糟渣和饼肥经腐熟后用作基肥。
3发展历史在罗马时代,农民就发现在前作为豆科植物的大田里种植谷类作物时,其产量有所提高,因此,就注意到细菌能增富农业土壤中的营养。
直至19世纪,德国的苜蓿种植者和美国的一些大都种植者,他们利用苜蓿田或大豆田的土壤,转移接种至新的农田,从而使作物产量得到提高。
1838年,法国农业化学家布森高(J.B.Boussingault)发现了豆科植物能固定氮。
并于1843年建立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对各种轮作制中作物产量和成分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分析。
1886-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尔里格尔(H.Hellriegal)在砂培条件下证明,豆科植物只有形成根瘤菌才能固定大气中的氮。
1888年荷兰学者贝叶林克(M.W.Beijerinck)分离了根瘤菌,这是微生物肥料方面的突破。
现已明确那是根瘤菌的作用。
这些细菌的发现,促使了第一家美国公司纳特尔公司于1898年生产和销售了土壤细菌接种剂。
自此以后,就有诸多的细菌制剂用于土壤和农作物种子的拌种和包衣。
20世纪20年代,又有一些新的微生物制剂用于大田土壤和农作物,但效果不甚理想。
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部颁发了生物杀虫剂许可证,至今已有20多种不同的微生物产品为这一目的而使用。
1937年,苏联微生物学家克拉西尼科夫和密苏斯金研制了“固氮菌剂”。
从而开创了细菌肥料的先河,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微生物肥料都先后停止了大规模生产。
1940年前后,亚洲研制了一种以蓝细菌(藻类)为主而用于稻田的生物肥料。
现在其在持续农业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管生物肥料的历史如何,微生物制剂仍继续向前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以极大的精力关注着用于环境和农作物的生物肥料,其原因是这类产品能有效地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无公害和消除环境的污染。
因此,要研制出一种既具有肥料功能,又具有消除环境污染的能力,就十分困难。
4.1制作有机肥的难点(1)一种微生物具有提供植物营养功能(如固氮基因等),但不一定能具有分解污染的能力(即分解物质的基因)。
要实行基因转移十分困难,还要巨大的投资;(2)土壤污染物种类很多,现已有105种以上的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这些污染物结构和化学成分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用105种微生物混合一起来做成制剂。
基因转移更难以达到;(3)生物杀虫剂和生物除莠剂等的原理和菌种差异十分巨大,原则上为一菌一种用途。
所以只能制成单一的菌剂。
而且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4)生物肥料中的菌剂有些不是典型的土壤微生物,当其制成菌剂施入土壤后难以成活,而且在使用前通常也只能保持3个月的货架期。
4.2生产原料有机肥料的生产原料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农业废弃物:比如秸秆、豆粕、棉粕等。
2、畜禽粪便:比如鸡粪、牛羊马粪、兔粪;3、工业废弃物:比如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4、生活垃圾:比如餐厨垃圾等;5、城市污泥:比如河道淤泥、下水道淤泥等。
4.3中国的有机肥料资源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机肥料资源十分丰富。
种类多,数量大,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但它也是农业、畜牧业生产的副产物。
可以说,哪里有农业、畜牧业、哪里就有有机肥源。
城市中可以利用的有机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农产品和畜产品。
所以农业、畜牧业越发展,有机肥资源就越丰富。
根据全国各地区调查,目前使用的有机肥料就有14类100多种。
人粪尿是一项重要有机肥源。
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年粪尿排泄量约为790公斤,折含氮素(N)4.4公斤,磷素(P2O5)1.36公斤,钾素(K2O)1.67公斤。
如以人粪收集利用率按60%、人尿30%计算,中国农村人口有9亿,折合为成年人,每年就可积攒人粪尿1600多亿公斤,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氮素90万吨,磷素28万吨,钾素34万吨。
据中国农业年鉴1990年资料,中国猪存栏数约3.4亿头,牛近1亿头,马骡驴2700万匹,这些家畜排泄物数量大,养分丰富,是中国农村最大的有机肥资源。
其中猪每年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氮素130多万吨,磷素85万吨,钾素180万吨;大牲畜可提供氮160多万吨,磷83万吨,钾110多万吨。
加上每年有30多亿只家禽和10多亿只兔,其提供的养分量占农村有机肥料总量的63%~72%。
农作物秸秆也是很重要的有机肥源。
其养分丰富,来源广,数量多,可直接还田。
也是堆、沤肥和家畜挚□的重要原料。
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每年总生成量平均为4亿多吨,按稻草还田率30%,麦秸还田率45%,玉米秸还田率20%计算,每年可用作有机肥料的秸秆就有1.3亿多吨,约可提供氮素66万吨,磷素40万吨,钾10.6万吨。
中国每年各种有机肥料总生产量达18~24亿吨,其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就有1678万吨。
这些数字只是粗略的估算。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肥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变化。
据1998中国农业年鉴统计中国人口为12.058亿,是1989的1.062倍,增加1.023亿人;粮食产量为4.942亿吨,是1989的1.12倍,增加7975万吨,猪、牛、羊出栏数为63722.1万头,是1989年的1.673倍,增加2.5633亿头。
禽蛋产量2125.4万吨是1989年的2.95倍,增加1405.6万吨。
人口、畜禽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必然增加人、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