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健美训练图解

合集下载

健身图解动图gif完整-胸大肌--胸肌中缝--腹直肌--腹外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前臂

健身图解动图gif完整-胸大肌--胸肌中缝--腹直肌--腹外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前臂

1.预备姿势:上背部仰卧在凳面上,头部稍露出凳端, 两腿弯曲,两脚分开比肩稍宽,全脚掌支撑于地,腰背 部放松,臀部下沉,挺胸收腹。两臂弯曲,双手于头顶 处交叉握住哑铃一端的内侧,掌心向上,哑铃下垂。 2.上拉动作:双手持铃慢慢屈肘向头顶处落下时,两肘 逐渐弯屈,直到上臂处于水平位置,大小臂之间的夹角 约在100度—120度。这时应使胸大肌充分扩展,胸廓扩 张,收腹松腰,臀部下沉。当哑铃降至最低位置后,即 用胸大肌和背阔肌的力量将哑铃沿着原路举起,直到双 臂伸直于胸前
对肩关节凹窝带来转矩这很重要因为他把肩胛骨在卧推时变成一个很稳的平台也避免旋转肌群被肩峰夹挤受第一次尝试反手卧推的人可能会觉得很不舒服因为压力会集中在你的手腕上这时建议你最好要选择有补手在身旁或安全护杠的卧推架再尝试一般卧推如果失败了顶多只是压到你的肋骨但反手卧推若失败了杠铃很有可能直接砸在你的喉咙上
胸大肌
俯卧撑(push up)
目标锻炼部位:主要锻炼整块胸大肌群的线条和形 态。
1.两手支撑在地上或支架上,两手间距比肩膀稍宽些,全 臂伸直,两肩和胸略向前,使肩关节的垂直线与地面呈10 度~15度角,两腿并拢,以脚趾点地支撑。躯干保持挺胸 收紧腰。
2.抬头前引,使胸大肌有充分的伸展感,处于“顶峰收缩” 位,稍停。向上撑起时,始终保持身体的姿势,直至两臂 伸直。重复
(2)强力型:后背圆撑,身体前倾,把更多的张力放在胸肌上,下巴紧贴 胸部;双脚前伸到身体前方而不是向后弯腿,阻止做欺骗性动作。这是个极 有价值的动作,终极胸肌建造者。
2.动作过程: 双臂屈肘使身体降至最低点,然后深吸气,呼吸的时候, 双臂用力,将身体撑起。然后下落时吸气,之后反复进行 练习。
胸大肌
注意事项: 1. 注意握距不同对于目标肌肉的区别:窄握距的俯卧撑,两肘内收紧靠体侧对发展肱三肌的力量有利;宽握距俯卧撑, 两肘稍外展对发展胸大肌的前锯肌的力量有利。两者对发展肱三头肌、胸大肌前锯肌的力量都相互兼顾,主要是主、次 不同而已。要想最大限度集中锻炼胸大肌,尽量减少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参与用力,则需要保持较宽握距进行俯卧撑。

用哑铃锻炼全身各部位肌肉方法图解

用哑铃锻炼全身各部位肌肉方法图解

用哑铃锻炼全身各部位肌肉方法图解应广大健身健美爱好者的要求,本站上传一组哑铃健美训练课程,希望能给健美发烧友、健身爱好者们在日常训练中带来帮助,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在本页下方留言给我们,以便我们更好的为大家服务!两个过程相反的哑铃健美计划,两者可以交替,也可以只用一套,重量和组数都是可以调节的.=======第一天胸三头肌平板哑铃卧推2-3组每组12次(注:可以用桌子凳子床任何可以用的东西来模拟,发挥想象吧)(7)仰卧飞鸟2-3组每组12次哑铃仰卧屈臂上提/俯卧撑2-3组每组12次哑铃颈后单臂屈伸2-3组每组12次俯立臂屈伸2-3组每组12次第二天背二头肌腹肌单手哑铃划船2-3组每组12次哑铃提拉2-3组每组12次哑铃弯举2-3组每组12次锤式弯举2-3组每组12次仰卧起坐3组每组20-30次第三天休息第四天腿肩哑铃剑步蹲2-3组每组12次哑铃深蹲2-3组每组12次手持哑铃站立提踵2-3组每组20-30次(或者:把哑铃放在膝盖上坐姿提踵2-3组每组20-30次)哑铃推举2-3组每组12次哑铃侧平举2-3组每组12次哑铃前平举2-3组每组12次仰卧起坐3组20-30次哑铃腕弯举2-3组每组12次剩余两天休息。

当然也可以适当安排点活动。

============第一天腿部+肩部哑铃深蹲3组每组8次哑铃剪蹲3组每组8次挺髋蹲3组每组8次哑铃硬拉3组每组8次坐姿哑铃提踵3组每组8次哑铃推举3组每组8次宽握哑铃直立划船3组每组8次哑铃飞鸟3组每组8次俯身哑铃侧平举3组每组8次V型起坐3组每组10次·要做1~2热身组第二天胸+背上斜哑铃卧推3组每组8次平板哑铃卧推3组每组8次哑铃仰卧屈臂上拉3组每组8次下斜哑铃飞鸟3组每组8次俯身哑铃划船3组每组8次直臂后拉3组每组8次哑铃耸肩3组每组8次屈腿两头起3组每组8次·要做1~2热身组第三天手臂站姿哑铃弯举3组每组8次上斜哑铃弯举3组每组8次单臂拖臂弯举3组每组8次反握弯举3组每组8次头上肱三头屈伸3组每组8次凳上仰姿负重臂屈伸3组每组8次俯卧肱三头屈伸3组每组8次负重弯起3组每组10次·要做1~2热身组======哑铃箭步蹲1。

健美训练方法

健美训练方法
Image 增加训练组数和周训练次数
• 增加肌肉耐力:减少组与组之间的间歇 时间或增加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
健美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No • 贯彻整个训练体系。
• 坚守有低到高、有小到大的原则。 • 合理安排训练节奏(训练周期)。
Image •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量。
健美训练方法
(二)孤立训练法则
No • 定义:
健美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No • 做到不同练习者在组数上应有明显的区别。
• 严守训练规律。 • 防止疲劳与运动伤病的发生。
Image
健美训练方法
(四)顶峰收缩训练法则
No • 定义:
• 指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至的极点位 置时;
Image • 刻意保持肌肉的收缩,使动作在维持肌 肉收缩的位置有1~2秒的静止状态; • 按规定要求还原。
No • 定义:
• 在力量训练中: • 给予机体不断超出负荷与强度的刺激;
Image • 使机体获得“超负荷补偿”或称“超量 恢复”效应; • 不断提高机体承担负荷的能力与训练水
平。
健美训练方法
应用
No • 重要提示:使肌肉逐渐增加负荷
• 增长力量:采用较大的重量 • 增加肌肉的围度:重量逐渐增大的同时,
• 高级训练水平的应用; • 超高级训练水平的应用。
健美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 训练动作的多变性。
No • 负荷量和训练强度的多变性。
• 身体体位、动作轨迹的多变形。 • 切忌:
Image • 局部负荷负担过重,导致疲劳积累,产生损伤。
健美训练方法
(六)金字塔训练法则
No • 定义:
• 是指一个重量与次数的对应变换的概念; • 训练强度(试举重量)增加;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组合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组合
级 级 美操方面 性及表现力;不断提高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进 片腿吸腿跳 深造及准 行中高强度的有氧训练,全面提高健美操的技 剪式踢腿跳
备进入竞 术、能力和水平。 技健美操 训练
鹿跳 力量:胸肌、腹肌、上肢力量
级 美操高级 合更复杂,进一步提高肌体的协惆性、灵活性以 上笔转身 360 度 挑战的健 及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加了柔韧练习的方法;保 正反 V 字步
美操爱好 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
向前、向侧大踢腿

向前、侧、后弹踢腿
小分腿跳转体 180 度 力量:胸肌、臀大肌、腹肌、上肢力量
六 高 有意在健 掌握各种复合动作的变化规律,展现良好的协调 MAMBLO SHUFFLE


力量:自抗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大
肌 练习
二 初 有意参加 在一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 弹动小跳(转伸 90 度)
级 级 健身操锻 动作,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进行练习,保持中低 侧并步或侧一步 炼者 强度的有氧练习;增加腹背力量和各部位的肌肉 原地向前弹踢腿
拉伸练习。
开合跳 原地纵跳
力量:腹肌、胸肌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动作图解组合


对象

任务
主要动作内容
一 入 所有大 了解和认识健美操的音乐节奏,掌握基本的音乐 膝踝弹动、弹动小跳
级 门众
节奏:学习和掌握简单、以原地为主的健美操基 踏步、走

本动作,迸行低强度的有氧练习,并配以低强度 前点地、侧点地

的力量练习;了解健美操常识。
半蹲左右移重心
三 有意向中 在二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弹动(脚尖、脚跟向内、外移动)
级 级挑战的 和典型动作;保持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局部肌 侧并步(之字型向前)

健身健美ppt课件

健身健美ppt课件
跨界合作
加强与其他健康产业的合作,如医疗 、康复、营养等,共同推动健康产业 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健身俱乐部体验分享
总结词
在健身俱乐部中锻炼是一种常见的健身 方式,可以提供丰富的设施和专业的教 练指导。
VS
详细描述
在选择健身俱乐部时,要考虑设施的完备 性和清洁度,以及教练的专业性和经验。 在俱乐部中锻炼时,要遵守规则,正确使 用器械,避免受伤。同时,可以与其他会 员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提高锻炼效果。
特点
健身健美具有多样性、科学性、系统性、安全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个人的需 求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系统的锻炼过程 ,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健身健美的重要性
身体健康
社交互动
健身健美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 体耐力、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有 助于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身体 的免疫力。
科学训练
总结词
科学训练是实现健身健美的关键,它能够刺激肌肉生长和改善身体成分,同时避 免运动损伤。
详细描述
健身健美爱好者需要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重量、次数、组数和休息 时间等。此外,他们还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术,以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损伤 。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也是必不可少的。
充足休息
总结词
的身体。
02 03
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健身健美逐渐受到广泛欢迎。20世纪初期,美国健美 运动员查尔斯·阿特拉斯等人开始将健身健美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 。
普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身健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 及开来。现在,健身健美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拥有广泛的参与 者和粉丝。
02 健身健美的基本原则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下面简要介绍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

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

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健身健美 ppt课件

健身健美 ppt课件
• 对练习时的重量,应根据个人的年龄,体力,健康水 平等来决定,以便安排训练计划的组数和次数,运动 量不可停滞不前。长期用一个重量练习,肌肉就得不 到新刺激,水平就不提高,甚至会下降,当然,也不 能急躁冒进,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
健身健美需要注意的问题
8.动作要准确
在练习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动作的准确性,使该部位的 肌肉集中用力。健美练习是局部肌肉集中用力完成多 次练习,只有保持该部位肌肉用力,才能有最佳的锻 炼效果。在注意局部肌肉用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动 作节奏必须平稳,不能时快时慢。任何错误的动作, 都会影响锻炼的予期效果,甚至发生损伤。
• 原理:一是加深对肌肉的刺激,二是减少肌纤 维中的脂肪含量。
• 同类动作组合法:把发展同一群(块)肌肉的 相似动作,采用不同器械集中起来依次练习, 以加深该组(块)肌群的刺激。
健身健美基本训练方法
5、如何使肌肉线条鲜明,垒块突出?
• 减低重量续作法:
• 训练开始用较重的重量做到极限(8~10次), 紧接着由同伴减低重量后再做到极限(4~6次) ,后再将重量减小,再做到极限(4次左右), 如此连续做3组左右,使肌肉极度紧张得到最大 刺激。
• 初练者以隔天进行锻炼为宜。训练有素者一般每周安 排4~6次,每次应有主次之分。
• 一天当中,早、午、晚都可进行练习。早餐前可到室 外空气新鲜处练习,运动量不宜太大。下午锻炼较为 合适,可加大运动量,晚上可在饭后一个半小时后进 行,运动量也不宜太大。
• 每次锻炼时间可控制在1小时左右,随着训练水平的提 高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宜超过2小时。
健身健美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学会科学休息
休息是为了更高效的投入健美运动。健美运动训练的频 率,休息的次数,由练习者的体质情况、训练强度、肌肉质量 来决定。如果为了增大肌肉维度,盲目训练,往往导致事倍功 半的后果。原因是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恢复,过度疲 劳,肌肉不仅不会增长,反而会缩小。

全身健美肌肉的锻炼方法

全身健美肌肉的锻炼方法

颈部健美练习方法有:(1)仰卧颈屈伸。

预备:仰卧在长凳上,头颈置于凳端外,颈部肌肉放松,后仰下垂。

动作:颈前屈肌用力,头向前上方运动至下颈触胸,稍停,再缓慢还原。

每组重复6-10次。

在动作过程中,抬头时,背部要紧贴凳面;还原时,头部必须缓慢下降,不要突然松颈;还可置重物于前额,以两手扶住重物练习。

此练习可发展颈前屈肌(主要是胸锁乳突肌),对增强颈部关节的灵活性也有一定作用。

(2)俯卧颈屈伸预备:俯卧在长凳上,头部置于凳端外,颈部肌肉放松下垂,两手交叉扶于头后。

动作:颈后伸肌用力,尽量将头部抬起,稍停,再缓慢还原。

每组重复8-12次。

在动作过程中,抬头时,胸部不要离开凳面,动作稍慢;可将重物置于头后,以两手扶住重物练习。

此练习可发展劲后稍慢;可将重物置于头后,以两手扶住重物练习。

此练习可发展颈后伸肌(主要是夹机),对增强颈部关节的灵活性也有作用。

胸部训练方法有:(1)仰卧推举。

预备:仰卧在隔架或长凳上,两手以中等握距握杠铃,伸直两臂动作:缓慢屈臂使横杠降到乳头附近,随即两臂用力伸直。

每组重复6-12次。

在动作过程中,要使头、背、臀部紧贴凳面。

此练习主要发展胸大肌,对发展肩部的三角肌和上臂的肱三头肌也有较好的效果。

(2)双杠臂屈伸。

预备:两臂伸直支撑在双杠上。

动作:缓慢充分屈臂,再用力伸直两臂。

每组重号8-15次。

在动作过程中,应始终挺胸收腹,不要借身体摆动的惯性做屈伸动作。

此练习对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有显著作用。

(3)仰卧"飞鸟"。

预备:仰卧在长凳上,两手心相对握哑铃或杠铃片,两臂伸直。

动作:两臂分别向两侧缓慢分开,再充分下降,稍停,还原。

每组重复8-12次。

在动作过程中,速度要平稳,上臂和前臂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屈度(夹角在120度左右),否则会影响锻炼效果。

此练习可有效地发展胸大肌,对矫正"驼背"也有显著效果。

(4)俯卧撑。

预备:伸直两臂支撑于地面,两腿伸直并拢,以足趾着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32仰式哑铃推举①此种练习较少见,患有(all-too-common entrapment syndrome)长期卡压综合症者的患者适用。

练习时,平躺在一长板凳上作伸臂推举哑铃运动,并在肘部与身体相临时收缩前三角肌,同时轻独收缩中三角肌以减轻与肩部的摩擦。

经常练习,可保持三角肌或受伤三角肌的大小和强度。

此项训练还可用于拉伤的前剧肌恢复。

伸臂时,可将肘与身体相抵,减轻张力,防止后翻区的损伤。

②练习时:平躺于长登上,扩胸,背微弓,双脚平放于地,屈肘与身体相邻,双手各持一哑铃。

·吸气,垂直伸臂·伸臂活动末呼气·自主复位P33座式哑铃推举①端坐一板凳上, 双手悬垂式握住哑铃(拇指朝内),与肩水平:·吸气,垂直伸臂·伸臂,活动末呼气此练习收缩三角肌,尤其是中间三角肌。

也可锻炼斜方肌、肱三头肌。

练习时,可站立或双臂交替进行。

练习时使用靠背可预防背弓。

P34哑铃前推举端坐于板凳上,屈肘使双臂向前,双手反握哑铃(拇指方向相背),与肩水平:·吸气,垂直伸臂并逐渐向外旋腕180度,使双手变为悬垂式(拇指向对)。

·活动末呼气此练习锻炼三角肌,主要是前三角肌,也可锻炼肱三头肌、斜方肌。

动作改变:此练习可在带有靠背的板凳上进行,可预防过度背弓。

还可在站立时运动或双臂两脚轻微分开站立,膝部委屈,腰部前倾并保持背部挺直,双臂下垂,肘部委屈,手持哑铃:·吸气,将哑铃平举至身体两侧·动作完成时呼气此动作锻炼整个肩部,特别是三角肌后部,动作之末需要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小圆肌以及肩胛下肌共同收缩,使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动作变化:此运动也可俯卧于斜凳上进行。

P36哑铃侧平举两脚稍微分开站立,背部挺直,双臂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抓握哑铃:·向侧上方平举哑铃至双肩水平,肘部委屈·返回起始位置此运动主要涉及中三角肌。

三角肌的三个部分连成一体成多羽肌,其各个方向的肌纤维共同作用于肱骨上。

主要功能为负担重物,并通过其精确的旋转运动移动臂部。

所以,通过改变运动的起始位置(手位于身体两侧、臀部后方或大腿前方)以强化此肌运动的精确性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可以使所有的肌纤维都得到锻炼。

由于个人的生理状况不同(锁骨的长度、肩峰的形状、肌肉在肱骨交联的位置),每个人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初始角度和位置。

此外,侧平举还锻炼了冈上肌,由于此肌位于肩胛骨的冈上肌窝内,附着在肱骨的小结节上,一般不易被人所见。

若侧平举的位置在水平之上,可收缩斜方肌上部;然而,许多健身者平举位置不及水平位之上,使侧三角肌得到了强化锻炼。

此运动不应负重练习,但在不断改变初始位置,且恢复时间没有延长的情况下,可重复进行10到25次运动,直到肌肉有灼痛感为止。

若要增加训练强度,可在每次重复运动中,在水平位上保持等张收缩数秒钟。

P37①① 终末动作:动作变化□1双臂侧平举以锻炼三角肌 □2双臂举过水平面可重点训练斜方肌中部和上部。

P38① 双脚微分站立,正手抓握哑铃,放于大腿前方或稍外侧。

·吸气,两臂交替向前平举哑铃至视线水平。

·动作完成时呼气。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端;其次也锻炼了三角肌的其他部分。

每次举臂动作都会使前锯肌、菱形肌(对肱骨运动起到稳定作用)等连接肩胛骨与肋架的肌肉收缩。

P39① 侧卧于地板或长凳上,正手抓握哑铃:·吸气,上举手臂至垂直面。

·动作完成时呼气。

站立侧平举训练时,三角肌在动作终末(即举臂至水平面时)训练强度最大。

而侧卧平举则与此不同,在动作开始时三角肌最为用力。

每组重复10到12次效果最佳。

②P40①单手于身体一侧紧握拉力器手柄:·吸气,向外平举手臂至肩部水平。

·动作完成时呼气。

此动作主要强化三角肌中部。

因为此肌为多羽肌,由很多羽状肌纤维构成,最好能变换训练角度以使所有肌纤维均能得到锻炼。

P41①双脚稍微分开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

单手正手抓握拉力器手柄:·吸气,向前举臂至视线水平·动作完成时呼气。

此动作锻炼三角肌(特别是三角肌前部)及胸大肌锁骨端。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锻炼肱二头肌短头。

P42①面向拉力器站立,双臂伸向前方,左手抓握拉力器右手柄,右手抓握左手柄。

·吸气,双臂拉向侧后方。

·动作完成时呼气。

慢慢恢复至初始姿势,重复刚才动作。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动作结束时双侧肩胛骨相互靠拢,可以锻炼斜方肌和深部菱形肌。

P43①双脚分开站立,膝部微屈,自腰部前倾,保持背部挺直。

双手抓握拉力器手柄,使拉索相交叉:·吸气,双臂侧平举。

·动作结束时呼气。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后部。

动作结束时肩胛相互靠近,可使斜方肌(中部及前部)和菱形肌也得到锻炼。

P44①双脚稍微分开站立,挺胸收腹。

双臂伸展,双手交叉抓握哑铃置于大腿前方:·吸气,前举哑铃至视线水平。

·缓缓降低哑铃,避免用力不均而产生断续动作。

·动作完成时呼气。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端及肱二头肌短头。

注意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对肩胛骨有固定作用,从而使肱骨获得稳定的旋转支撑点。

P45①双脚稍微分开站立,挺胸收腹。

正手抓握杠铃置于大腿前方:·吸气,直臂前举杠铃至视线水平。

·动作结束时呼气。

此动作锻炼三角肌前部,胸大肌上部,冈下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锻炼斜方肌,前锯肌和肱二头肌短头。

如果将杠铃举的更高一点,三角肌后部收缩,强化对其他肌肉的锻炼,使你能够将哑铃举至垂直面。

也可以背对低位拉力器,拉索经胯下穿过来进行此项练习。

P46①双脚稍微分开站立,背部挺直。

双手距离稍宽于肩,正手抓握杠铃,置于大腿前方:·吸气,贴身提拉杠铃至下颌,尽可能抬高肘部。

·缓缓返回至初始位置,避免断续动作。

·动作结束时呼气。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斜方肌和肱二头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锻炼前臂和臀部肌肉,腰骶部肌群,及腹部肌肉。

这是一个基本的综合性练习,能帮你练就“大力士”的强健体魄。

P47①坐于训练机座椅上,双手抓握手柄:·吸气,抬高肘部至肩部水平。

·动作完成时呼气。

此动作训练三角肌(主要是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位于三角肌深部)。

如使肘部高于肩部水平,也可锻炼斜方肌上部。

P48①面向蝴蝶机靠背坐于座椅上,手臂前伸,双手握住手柄:·吸气,双臂向两侧分拉,动作结束时将肩胛收近靠拢。

·呼气。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和小圆肌;动作结束时两侧肩胛相互靠近,也可锻炼斜方肌和菱形肌。

P493胸部训练上斜仰式推举 (50)+胸大肌拉伤 (51)2. 平仰式推举 (52)3. 窄握距平仰式推举 (54)+仰式推举与肘部损伤 (54)4. 下斜仰式推举 (55)5. 俯卧撑 (56)6. 双杠俯撑 (57)7. 仰式哑铃推举 (58)8.仰式哑铃飞鸟 (59)9. 上斜仰式哑铃推举 (60)10.上斜仰式哑铃飞鸟 (61)11.坐姿夹胸器开合 (62)12.站姿拉力器开合 (63)13.仰式哑铃共握屈伸 (64)14.仰式杠铃共握屈伸 (65)P50上斜仰式推举①仰躺于倾斜角度为45~60度的斜椅上,正手握杠,双手距离略宽于肩:·吸气,将杠铃降至颈静脉切迹处(位于上胸部和颈根部之间)·向上推举哑铃直至伸直手臂·动作完成时呼气此动作主要锻炼胸大肌上部、三角肌前部、肱三角肌、前锯肌和胸骨小肌。

可以使用杠铃支P51①胸大肌起于肋架前表面,止于肱骨上端前表面。

该肌强而有力,主要功能是使双臂在肋架前方相互靠拢。

(属于拥抱肌。

)其他类的运动很少会损伤胸大肌。

但举重,尤其是推举练习则不同,此类运动可以导致胸大肌轻微拉伤,甚至是局部肌腱撕裂。

此种严重损伤只有在比较强壮的运动员在肌腱没来得及调整时便异常迅速发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有时也与为增强肌肉耐力而采取的低热量饮食有关。

(这种饮食方式会削弱肌肉,肌腱及关节的抗损伤能力。

)高强度推举训练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一般只会损害胸大肌上端。

肌腱撕裂可造成剧烈疼痛,运动员可能发生晕厥。

臂前面常会出现水肿和淤青,撕裂胸大肌上端的回缩会使三角肌前部内侧出现小凹。

此种损伤的主要问题是医生经常会误诊。

这种误诊非常普遍,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在创伤后检查过程中,受伤部位可以完成各种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显示胸大肌运动功能完好。

因此,表面看来这种损伤只是单纯的肌肉拉伤而不会被当作更严重的肌腱撕裂来处理。

例如,尽管胸大肌上端撕裂,手臂前伸动作(属胸大肌部分功能)可由三角肌前部代偿完成。

手臂外展动作则由胸大肌胸骨及腹部端完成。

如胸大肌上端断裂,必须尽快通过手术重新固定到肱骨上。

如治疗不及时,就会发生肌肉萎缩和纤维化,手术就会失去作用。

虽然没有胸大肌上端也可完成臂部的各种动作,但这种情况下力量就不可能恢复如初;如果想继续举重训练的话也会处于严重的劣势。

②胸大肌在锁骨上的附着点显示肌腱如何卷曲而形成U形在推举和扩胸运动中,胸大肌肌腱最外侧(于胸大肌上端相对应)所承受压力最大。

因此,在高强度举重训练时,断裂或与肱骨脱离的即是这部分肌腱。

①仰卧于长凳上,保持臀部触及凳面,两脚平放于地面:·双手距离大于肩宽,正手抓握杠铃。

·吸气,使杠铃缓缓下降至胸部。

·推举杠铃,完成动作时呼气。

此动作锻炼整个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部,前锯肌和喙肱肌。

②动作变化1.进行此训练的同时可伴随背部上挺和下降动作,这样能锻炼更加强壮的胸大肌下部,并能举起更大的重量。

2.推举杠铃时肘部位于身体两侧,可使三角肌前面得到重点锻炼。

3.变换双手抓握的距离可分别锻炼肌肉的不同部位:·窄握距可加强胸大肌内侧部训练。

·宽握距可加强胸大肌外侧部训练。

4.变换抓握杠铃的角度可分别锻炼肌肉的不同部位:·下降杠铃至下胸部(肋架的肋与肋软骨交界处),可重点锻炼胸大肌下部。

·下降杠铃至中胸部,可重点锻炼胸大肌中部。

·下降杠铃至上胸部(靠近下颈部)可重点锻炼胸大肌上部。

5.如果背部有问题或想加强胸大肌的训练,可在推举杠铃同时抬腿。

6.可在有杠铃支架的情况下做推举动作。

P53①标准姿势②动作变换:背部上挺进行仰卧推举时伴随背部上挺和下降动作可局限动作的范围并使人举起更大重量,因为这里锻炼的主要是最强壮有力的胸大肌下部。

在比赛中,双脚和头部都不得移动,而且臀部必须始终触及凳面。

背部有问题的人不可进行此项动作变换。

③动作变换:提腿仰卧推举时伴双腿上举可防止过度挺胸(会引起腰部疼痛)。

④杠铃仰卧推举姿势⒈双手紧握杠铃以稳住腕部⒉收下颌,头部与长凳相接触⒊背部上挺限制杠铃下降,肋架保持位置固定以锻炼最强壮的胸大肌下部⒋臀部与长凳相接触⒌挺胸以限制杠铃下降⒍双脚位置固定,脚后跟着地以在锻炼时保持稳定⑤注意□1为安全起见,抓握杠铃时应使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