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真菌统计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检疫检验技术真菌

植物病害检疫检验技术真菌

N=n1×n2×n3/m 式中: N--每克种子的孢子负荷量 n1--每视野平均孢子数 n2--盖玻片面积上的视野数 n3--1ml水的滴数 m--供试样品的重量(g)
精选可编辑ppt
11
如果镜检洗涤液时,没有检查到病菌孢子,则对同一 样品要重复几次取样洗涤,对每一洗涤液至少要镜检5张 玻片。当一个样品两次取样,洗涤检验的结果相差很大时, 则需要重复一次。
(九)接种方法
从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上获得的病菌,有时还 需接种到植株上,使其表现典型症状后,再检查鉴别。
精选可编辑ppt
31
由于病原种类与传播方式不同,其接种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常用接种方法有下列几种:
(1)拌种接种:用病菌孢子拌种,是接种黑粉病(如矮腥黑穗病) 最常用的方法。
(2)浸种接种:用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浸种,也是常用的接种方法。 (3)花期接种法:主要用于从花期侵入的病菌。如:大麦、小麦散 黑穗病菌的接种。在抽穗后1-2天,用冬孢子悬浮液注射到花内。 (4)整株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喷在叶片或茎部 (5)土壤接种法:针对一些土传病菌,如棉花枯、黄萎菌。
27
保湿萌芽检验的缺点:
1、在对寄主生长发育不良,而适宜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 件下,则某些腐生菌可能变成萌芽阶段的寄生菌,造成幼 芽发生部分病斑。
2、由于主要还是依靠肉眼检查,多种病害可以产生类似的病症, 就是同一种病害也可发生不同的症状等,这些情况都足以影响检验 结果的准确性。
精选可编辑ppt
28
第四章 植物病害检疫检验技术
精选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植物检疫性真菌常见检疫检验技术
直接检验 比重检验 染色检验 洗涤检验 保湿萌芽检验 分离培养检验
精选可编辑ppt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一、鞭毛菌亚门真菌1、卵菌纲:(1)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指梗霉属、盘梗霉属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指疫霉属白锈科:白锈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2)水霉属、水霉属、绵霉属(3)水节霉目(4)链壶菌目2、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3、壶菌纲:(1)壶菌目:节壶菌属(2)肋壶菌目(3)芽枝菌目(4)单毛菌目4、丝壶菌纲二、接合菌亚门真菌:1、接合菌纲:(1)毛霉目:毛霉属、根霉属、笄霉属、梨头霉属(2)虫霉目(3)捕虫霉目2、毛菌纲三、子囊菌亚门真菌:1、半子囊菌纲:(1)外囊菌目:外囊菌属(2)内孢霉目(3)原囊菌目2、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青霉属、曲霉属3、核菌纲:(1)白粉菌目: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单丝壳属、叉丝壳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单囊壳属(2)球壳目:长喙壳属、小丛壳属、顶囊壳属、日规壳属、黑痣菌属、间座壳属、赤霉属、麦角菌属、黑腐皮壳属、隐球丛赤壳属(3)小煤炱目:小煤炱属(4)冠囊菌目4、腔菌纲:(1)多腔菌目:多腔菌属、痂囊腔菌属(2)座囊菌目:球座菌属、球腔菌属、亚球壳属(3)格孢腔目:黑星菌属、格孢腔菌属、核腔菌属、旋孢腔菌属5、盘菌纲:(1)星裂菌目:斑痣盘菌属、散斑壳属(2)揉膜菌目: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3)梭绒盘菌目(4)瘿果盘菌目(5)块菌目(6)盘菌目(7)厚顶盘菌目6、虫囊菌纲四、担子菌亚门真菌:1、冬孢菌纲:(1)锈菌目: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层锈菌属、栅锈菌属、疣双胞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多胞锈菌属(2)黑粉菌目: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尾孢黑粉菌属、实球黑粉菌属2、层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1)银耳目(2)木耳目:卷担菌属(3)隔担菌目:隔担耳属无隔担子菌亚纲:(1)外担菌目:外担菌属(2)座担菌目(3)花耳目(4)胶膜菌目(5)非褶菌目(6)磨菇目3、腹菌纲五、半知菌亚门真菌:1、丝孢纲:(1)丝孢目:梨孢属、粉孢属、尾孢属、弯孢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凹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丛梗孢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柱隔孢属、轮枝孢属、芽枝孢属、聚端孢属、黑星孢属(2)无孢目:丝核菌属、小核菌属(3)瘤座菌目:镰孢属(4)束梗孢目2、腔孢纲:(1)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痂圆孢属、盘二孢属、柱盘孢属、拟盘多毛孢属(2)球壳孢目:叶点霉属、色二孢属、壳二孢属、壳球孢属、壳针孢属、壳囊孢属、茎点霉属、拟茎点霉属3、芽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绿核菌属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2) 吸器 (Haustorium):
13
植物病原真菌
二、真菌的一般性状 3、菌丝的变态
(2) 附着胞(appressorium):
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功能是牢固地附着在寄 主体表,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植物的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作用是产生繁 殖体, 也可渡过不 良环境。有的子座 是由菌组织和寄主 组织结合形成的, 叫假子座。
22
植物病原真菌
二、真菌的一般性状 4、菌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3) 根状菌索(Rhizomorph):
菌组织形成的绳 索状结构,外形似 植物根。作用是为 寄主吸收水分和矿 物质,渡过不良环 境, 还可以发展侵 入树木寄主。
基物中的物质。真菌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吸收, 靠渗透作用(高渗透压)。
吸收时要分泌各种酶类, 其种类的不同决定其寄主范围,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2)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 菌丝的细胞壁 和寄主的原生质直接接触,主要通
过离子交换作用而吸收养分,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3)寄生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专性寄生菌) 从菌丝体上形成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 和水分。
19
植物病原真菌
二、真菌的一般性状 4、菌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1)菌核 (Sclerotium):
是由许多菌丝交织而成, 颜色较深,质地较硬,如玉米 纹枯病菌的菌核、苹果白绢病 菌的菌核。菌核可分真菌核与 假菌核,前者完全由菌丝组成, 后者是菌丝与寄主组织掺杂在 一起组成。
20
植物病原真菌
二、真菌的一般性状 4、菌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二、真菌的一般性状 2、营养体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 隔 菌 丝
无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
真菌的菌丝
菌丝一般从孢子萌发而来,形成菌丝体,最后 再产生孢子。
孢子萌发产生菌丝
后期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生长
菌丝的正常功能是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发育。 依真菌的种类不同,菌丝在寄主体内的寄生 方式也不同: a)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 主内吸收养分; b) 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 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 分。
动物的病害。

有益真菌可被用来制药、生产食品和用于生防等。 寄生植物的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称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 纤细分支的丝状体,单根的丝状体 称为菌丝,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 菌丝体。低等真菌菌丝为无隔菌丝, 高等真菌菌丝为有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体
3、子囊菌亚门
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 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 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 子囊果内,少数裸生。 子囊果: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称子囊果; 根据其不同形态,子囊果分四种类型:闭囊壳、子囊 壳、子囊盘、子囊腔。
丝孢菌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 有少部分不产生分生孢子,只 产生菌核。 丝孢菌中很多是重要的植物病 原菌。如稻梨孢菌引起的水稻 稻瘟病,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

病及多种作物立枯病。
梨孢属
腔胞菌

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小 麦 秆 锈 病 菌
麦角菌
外囊菌目 白粉菌
担子菌亚门
因本亚门真菌都产生 担子和担孢子而得名。 菌丝发达。腐生或寄 生于维管植物,也有 的与植物根共同生活 形成菌根。在潮湿的 土地上,常见有白色 的菌丝体,有时,菌 丝相互连结,形成菌 索。 冬孢子的类型 玉米瘤黑粉病
半知菌亚门
因在其成员的生活史中仅发现了无性阶段 而得名。它们为具简单隔膜(少数种具桶 孔隔膜)的分枝菌丝体,菌丝每个细胞中 常含多核。分生孢子梗单生、簇生或集结 成孢梗束,其内(外)合生或离生产孢细 胞,产孢细胞产生形形色色的分生孢子。 半知菌多腐生于陆地或水中。
锈菌的生活史
锈菌的典型生活史是5类孢子顺序发生,这叫长生型。 缺少1种、2种甚至3种孢子的,叫短生型。缺少夏孢子 的叫缺夏型。缺少春孢子的叫缺春型。短生型的冬孢 子有的有休眠期,有的一经成熟立即萌发,叫不休短生 型。还有一类锈菌只生形似春孢子的孢子,而其作用 又与冬孢子相同,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这叫内生 型。为害植物的叶 、茎和 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 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 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 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 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 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分枝或不分 枝的丝状体。有些在菌丝内有隔膜,把菌丝 隔成多个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叶绿素,多数 具细胞壁。有些真菌为单细胞,无细胞壁。 都为异养型,寄生(除少数外多为兼性寄生) 或腐生。真菌可穿入植物的角质层和表皮而 致病。真菌病是植物病害中最多的一类病害, 每种作物都有几种真菌病害,多的达几十种。
黑粉菌
黑粉菌不是专性寄生,但有生理专化现象,不同种类的 黑粉菌分别寄生于一定的寄主植物上,彼此不能交互侵 染。

农田杂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

农田杂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

宁夏农田杂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摘要收集了宁夏部分地区35种杂草上的植物病原真菌,并对每种病原菌进行初步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

结果表明,宁夏农田杂草共有菌物4亚门、9纲和亚纲、8目、10科、23属、46种。

其中宁夏新纪录种10个,宁夏寄主新纪录种7个。

新记录种分别是芒柄锈菌Puccinia miscanthi、百合科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liliacerum、曼陀罗生链格孢新种Alternaria daturicola、稗黑粉菌Ustilago trichophora、禾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损毁链格孢Alternaria destruens、狗牙根平脐孺孢Bipolaris cynodontis、尖角突脐孺孢Exserohilum monoceras、旋花柄锈菌Puccinia convolvuli和角果藜单胞锈菌Uromyces ceratocarpi。

关键词:杂草病原真菌宁夏A survey of pathogenic fungi on farmland weeds in ningxiaAbstractPathogenic fungi on 35 species of weeds were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in ningx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46 species in Ningxia ,which belonged to 4 subphylums , 9 classes and subclasses ,8 orders ,10 famalies , 23 genera . Among them,10 newly recorded species for Ningxia and 7 newly recorded hosts for ningxia were found. Newly recorded species were Puccinia miscanthi、Colletotrichum liliacerum、Alternaria daturicola、Ustilago trichophora、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Alternaria destruens、Bipolaris cynodontis、Exserohilum monoceras、Puccinia convolvuli and Uromyces ceratocarpi。

植物病理学笔记

植物病理学笔记

1、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其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和破坏,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病变,在形态上表现出病态,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Irish famine),1845-1846 真菌法国葡萄霜霉病,1880水稻胡麻斑病(Bengal famine),1942-1943中国小麦条锈病,1950美国玉米小斑病,19702、植物病理学的概念:是关于植物病害的学问,是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病原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害防治等领域的科学。

3、引起病害的原因:植物自身的遗传因子异常(白化苗,先天不孕)不良的物理化学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肥料,农药)---------非传染(侵染)病害或生理性病害或非寄生性病害有病原生物参与的“病害三角”(人为)--------------传染(侵染)病害或非生理病害或寄生性病害4、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1)真菌2)原核生物(细菌,螺原体和植原体)3)病毒(类病毒)4)线虫5)寄生性种子植物等6)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4、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寄生性(parasitism):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活体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obligate parasitism) :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营养方式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真菌中的白粉、锈菌、霜霉菌等,病毒、种子植物)非专性寄生:寄生物不仅可以从活的植物上获得营养,而且可以利用死的植物组织进行生活的寄生方式,又称作兼性寄生。

非专性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大多数的病原真菌和细菌)腐生:只能利用死的植物组织或有机化合物的营养方式致病性:病原物具有的破坏寄主植物并诱发病害的能力是病原生物的另一特性某一种生物引起的症状相对较为固定同一种病原物不同小种、菌系、株系或群体两者关系:病原物必须有寄生性才会导致致病性致病性不能完全从寄生关系所造成的破坏来理解致病性的破坏作用多方面(病原菌的产物)并非所有的寄生物都是病原生物(许多植物的菌根真菌)寄生性强弱与致病性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5、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主要花卉真菌病害调查与病原真菌鉴定

主要花卉真菌病害调查与病原真菌鉴定
2、真菌分离:使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捕捉法进行真菌分离。
3、病原鉴定:通过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和基 因测序),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
4、数据分析:对真菌病害的发生率、种类分布、季节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真菌病害发生率:在所采集的芒果样品中,约有60%的样品存在真菌病害, 其中以炭疽病和蒂腐病为主。
2、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理病叶和残株,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合理施肥, 增强花卉的抗病能力。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对主要病原真菌具有抗性的花卉品种,是预防花卉 真菌病害的有效途径。
4、化学防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应注意选 择低毒、环保的药剂,并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浓度。
5、监测与预警:加强对花卉真菌病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
2、真菌种类分布:分离得到的真菌主要属于丝孢纲、瘤座孢纲和担子菌纲。 其中,引起炭疽病的病原主要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而引起蒂 腐病的病原主要为Phomopsis mangiferae。
3、季节变化:真菌病害的发生率在芒果收获季节(3月至5月)达到高峰, 这可能与芒果成熟度和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关。
这些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对于了解观赏植物的抗性机制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 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使 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等。
总之,本次演示对14种观赏植物的17种真菌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为防治这 些真菌病害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观赏植物的种植者来说,了解这些病原真菌的 特点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保护植物免受真菌病害的侵害,提高其生长和 观赏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个植物病原真菌:
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s)
玉米干腐病菌(Diplodia zeae)
玉米弯孢弯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魔芋基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玉米茎腐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康乃馨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 sp.dianthi)
烟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 sp.nicotianae )
棉花红腐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
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 sp. vasinfectum)
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小麦雪腐病菌(Gerlachia nivalis)
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烟草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甘蔗黑腐病菌(Ceratocystis adiposum )
苹果斑点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f sp. mali)
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
烟草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所有菌株均来自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李干腐病病菌Polvporus hirsutus
灰霉病病菌Botrytiscinerea
茄褐纹拟茎点霉Phomopsis vexans
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马铃薯干腐病病菌Fusarium caerulem(Libert) Sacc.
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
银杏叶枯病病菌Alternaria tenuis Ness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金银木假尾孢叶斑病菌Pseudocercospora lonicericola (Yamam.) Deighton
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
棉花红点病病菌Fusarium monihforme 葡萄痂圆孢菌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
菜豆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巴西毛壳菌Chaetomium brasiliense
枝孢芽枝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供试植物病原真菌: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
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oeum)
黄瓜猝倒病菌(Phthium aphanidermatum) 大豆猝死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
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番茄叶霉病(Fulviafulva)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 is maydis)
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实验室保存。

供试病原菌:
辣椒疫病菌
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黄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甜瓜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
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梨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茄子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均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园艺作物病害研究室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