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原真菌[3]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 隔 菌 丝
无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
真菌的菌丝
菌丝一般从孢子萌发而来,形成菌丝体,最后 再产生孢子。
孢子萌发产生菌丝
后期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生长
菌丝的正常功能是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发育。 依真菌的种类不同,菌丝在寄主体内的寄生 方式也不同: a)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 主内吸收养分; b) 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 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 分。
动物的病害。
有益真菌可被用来制药、生产食品和用于生防等。 寄生植物的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称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 纤细分支的丝状体,单根的丝状体 称为菌丝,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 菌丝体。低等真菌菌丝为无隔菌丝, 高等真菌菌丝为有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体
3、子囊菌亚门
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 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 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 子囊果内,少数裸生。 子囊果: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称子囊果; 根据其不同形态,子囊果分四种类型:闭囊壳、子囊 壳、子囊盘、子囊腔。
丝孢菌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 有少部分不产生分生孢子,只 产生菌核。 丝孢菌中很多是重要的植物病 原菌。如稻梨孢菌引起的水稻 稻瘟病,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
病及多种作物立枯病。
梨孢属
腔胞菌
真菌鞭毛、接合菌复习

(二)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卵菌
水霉目重要真菌:绵霉属 霜霉目重要真菌: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霜霉科(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指梗霉属、盘梗霉属)、白锈科(白锈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 霜霉目真菌分属检索表:
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真菌
接合菌亚门的特征 有性生殖产生 无性繁殖产生 接合菌的营养体为(),大多是发达的()。 与农业病害关系较大的是根霉属、毛霉属、 笄霉属和犁头霉属。
小 结
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性: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通常称作接合菌。 营养体为单倍体,大多是发达的无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产生具细胞壁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是以配子囊配合的方式产生接合孢子。 描述葡枝根霉的生活史。 病原物的形态如何?
3.真菌的性分化现象
性亲和;
01
性不亲和;
02
同宗配合:
03
异宗配合:
04
三、真菌学中涉及的 几个基本概念
01
添加标题
子实体:
02
添加标题
真菌的准性生殖:
03
添加标题
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
四、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
(一)真菌的生活史类型
真菌的繁殖体
几个基本概念: 真菌的繁殖体; 整体产果; 分体产果; 异核现象; 配子; 配子囊; 子实体。
(一)真菌的无性繁殖
1.真菌的无性繁殖的概念
真菌无性繁殖方式:断裂(节孢子),裂殖,芽殖(分生孢子和芽孢子),原生质割裂(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
3.真菌无性孢子的类型
粉孢子;
01
芽孢子;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xx月xx日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 )和().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等.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植物病理学-农学-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细菌、病毒

7、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新设立的属,这是一类在韧皮
部中寄生危害的病原菌,以柑桔 黄龙病菌为代表,至今尚未能人 工培养,但已在电镜下观察菌体 梭形或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过 去一直称为类细菌或韧皮部难养 菌( Phloem fastidious bacteria , PFB) 。
马铃薯环腐病
9、螺原体属(Spiroplasma) 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分枝,分枝亦呈螺 旋形。螺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很小,煎蛋状,直径 1mm 左右,常在主菌落周围形成更小的卫星菌落。菌体无鞭 毛,但在培养液中可以做旋转运动。 传病介体:叶蝉、飞虱等。 引起柑桔僵化病、玉米矮化病等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重要类群
门及特征
薄壁菌门(有细胞壁的格 栏氏阴性细菌) (Gracilicutes) 细胞壁10~13nm,肽聚糖 含量1~3%
重要植物病原属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食酸菌属 Acidovorax 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 伯克氏菌属 Burkholderia 嗜木杆菌属 Xylophilus 拉尔氏菌属 Ralstonia 欧氏菌属 Erwinia 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泛菌属 Pantoea 根瘤杆菌属 Rhizobacter 木杆菌属 Xylella 韧皮部杆菌属Liberibacter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棒型杆菌属 Clavibacter 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红色球菌属 Rhodococcus 鸭茅草杆菌属 Rathayibacter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园林植物病虫害总结(第一、二章)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概念:园林植物病害;病原;病原物;寄主;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病害三角;病害四面体;症状;病状;病征。
2、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原因(围绕病害三角和病害四面体)?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一)植物病原真菌1、概念:真菌;菌丝;菌丝体;营养体;菌丝变态结构(吸器;假根;附着胞);菌丝结构(菌核;子座;菌索);子实体;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生活史;2、真菌产生的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分别有哪几种?3、半知菌的子实体有哪几种?4、子囊菌的子实体有哪几种?5、锈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及其具体内容?6、重要病原真菌:(1)接合菌:根霉菌(Rhizopus)。
(2)子囊菌:外囊菌属(Taphrina);白粉菌属(Erysiphe);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叉丝壳属(Microsphaer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球针壳属(Phyllactinia);钩丝壳属(Uncinula);黑腐皮壳属(Valsa);核盘菌属(Sclerotini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斑痣盘菌属(Rhytisma)。
(3)担子菌:柄锈菌属(Puccinia);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柱锈菌属(Cronartium);栅锈菌属(Melampsora);黑粉菌属(Ustilago);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
(4)半知菌:丝核菌属(Rhizoctonia);葡萄孢属(Botrytis);镰孢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ctotrichum);壳针孢属(Septoria)。
(5)卵菌霜霉菌目: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白锈菌属(Albugo);霜霉属(Peronospora)。
(二)植物病原病毒1、概念:病毒;病毒粒体;复制增殖。
2、病毒病害的主要症状有哪些?3、病毒的侵入方式及传染途径有哪些?(三)植物病原细菌1、植物病原细菌的结构?2、细菌性病害标志——菌脓!!3、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有哪些?4、植物病原细菌的传播途径是什么?5、重要病原细菌属: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ia);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

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植物病原真菌,指的是对植物有害并可引起病害的真菌。
这些真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起病害,如在植株上生长并侵入植物体内,产生毒素和蛋白质质量来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等。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原真菌是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它们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菌丝的生长方式可分为两类:单核菌丝和多核菌丝。
单核菌丝是由一个细胞核控制细胞生长的,各单核菌丝形成一列构成菌丝;多核菌丝则由多个核融合形成,核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互相影响。
此外,植物病原真菌不仅会形成菌丝,还会产生分生孢子、壳孢、胶球等结构,不同结构在真菌的生存、交配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生长环境植物病原真菌在环境中的生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们对土壤的pH 值、湿度、空气中的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一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善于在高湿度、高温度的环境下生长,另一部分则喜欢在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繁殖,这也是它们在农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变迁期间增殖和传播的原因之一。
3.侵染方式植物病原真菌入侵植物的方式有很多,它们能够通过土壤、种子、昆虫、风等途径感染植物,其中以土壤埋伏、子孙传播以及通过昆虫传播的方式最为常见。
二、植物病原真菌在农业控制中的应用1.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手段,它不会破坏环境、不会污染作物和土壤,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天然的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几乎所有的植物病原真菌都可以被用作生物防治剂,例如Trichoderma、Beauveria bassiana、Metarhizium等。
2. 真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对于药物筛选、疫情监测和病因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繁殖能力很强,几天一代,在病害传播和流行中起重
要作用。
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单细胞,无细胞壁,只有原生质膜, 在膜是着生1-2根鞭毛,水生可游动。形成于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内,在 菌丝的顶端形成的一种囊状物。 2.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结合菌的无性孢子。单细胞,有细胞壁,无鞭毛, 风传,陆生。形成于孢子囊(Sporangium)内,在菌丝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囊状物。 3.分生孢子(Conidium Coniiospore):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 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Coindiophore): 单生,丛生,形状各异。 4.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各类真菌均可产生,属于休眠孢子,壁厚。在菌 丝生长到一定阶段, 由菌丝一个细胞内原生质浓缩形成的,抗逆境,可以存活多年。
(四) 菌组织
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作用是 形成产孢机构和特殊结构。菌组织分两类。
1.疏丝组织:菌丝排列较疏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
出菌丝的长形细胞,用机械方法可以分开。 2.拟薄壁组织:菌丝排列很紧密, 在显微镜下菌丝 细胞接近圆形,类似高等植物的拟薄壁组织用机械方 法不能分开,只能用碱液煮开。
1.概念: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 个过程。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阶段。 2.特点: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 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的时间较短,一般7-10天,产生的无性孢 子的数量极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和发展作用很大。在营养生长后期、 寄主植物休闲期或环境不适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 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仅出现一次。植物病原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腔菌纲 Loculoascomycetes
1.主要特征:子囊果是子囊座,单个子囊散生在子座组织中, 或许多子囊成束或成排着生在子座内的子囊腔中。子囊双层 壁,子囊孢子多数为多胞。有横隔或砖隔。许多是植物病原 菌。
2.子囊座:内生子囊的子座。子座组织溶解成子囊腔,内生 子囊。子囊座有的垫状、块状,有的呈子囊壳形(瓶形,有 口)。子囊座中的产囊丝伸入正在发育过程的子座组织中, 随着产囊丝发育,随后形成子囊腔。
主要特征是子囊座内有多个子囊腔,每个腔内仅有一个子囊。 子囊圆形或近圆形,子囊孢子多孢。 子囊座表生或半埋生。形态多种多样,垫状、块状、球形。 本目有一百个种左右,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可寄生在植物体上,有的寄生昆虫(介壳虫)。 只介绍一个属:痂囊腔菌属
33.痂囊腔菌属 Elsinoe
31.麦角菌属 Claviceps
寄生于禾本科植物的小穗形成菌 核。菌核落地越冬或越夏,下个 生长季萌发,形成多个头状子座, 鲜艳。在子座头部周围浅层形成 一圈子囊壳。子囊壳瓶状,仅孔 口露出,子囊孢子丝状,单胞无 色。
代表:禾本科植物麦角病,麦角 就是菌核,对人畜有毒。
32.绿核菌属 Ustilaginoidea
甘薯黑疤病等。还包括寄生昆虫的名贵药材冬虫夏草(Cordyceps purpurea)等,产生的病症为霉状物、小黑点、颗粒状物。 3 .形态:子囊果为典型的子囊壳。通常为球形,或瓶形。 4.假子座: 菌丝体和植物组织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子座。
4.子囊的结构
子囊单层壁,子囊两 侧薄,顶部厚;子囊壁 有的早期溶解。
多腔菌科 子囊在子囊腔中不规则散生,每
个子囊腔只有一个球形子囊,子 囊孢子长圆筒形,3隔4胞、 无 色。 为害植物主要是无性世代, 在分生孢子盘上产生分生孢子。 (痂圆孢属Sphaceloma)我国有性 世代未发现,主要无性。 代表:葡萄黑痘1.子囊束生在具有多个子囊腔的子囊座或假囊壳内;子囊倒棍棒形 或短圆筒形,双层壁,没有拟侧丝。
寄 主 范 围 很 广 , 可 侵 染 32 科 160多种植物。
代表:油菜、 向日葵菌核病。
疔座菌科 子囊壳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内;
子囊棍棒状,无侧丝;子囊孢子单孢 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有性世代 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世代为炭疽 菌属(Colletotrichum)。 棉花炭疽病G.•gossypii, 苹果梨炭疽病G.cingulata。
28.疔座菌属 Polystigma
(三)格孢腔目Pleaporales
1.子囊座内为单个子囊腔(假囊壳);子囊之 间有拟侧丝,子囊长圆柱形,子囊孢子常见的 多为隔或砖隔。
2. 腐生或寄生,寄生在茎或叶片上,有些是重 要的植物病原菌。
36.黑星菌属Venturia
1.假子囊壳很小,表面生有刚毛, 埋生或表生。子囊孢子椭圆 形,双胞大小不等,淡色, 个别褐色,可为害植物叶片 和果实。无性黑星孢 Fusicladium
3.子囊顶端无折光性顶环或顶中毛
4.子囊壳与子座均为肉质鲜色,腐生或寄生于枝条
──肉座菌科
4.子囊壁薄,膜质,非鲜色,生于叶片的组织内或鲜色
子座中,子囊孢子单孢
──疔座菌科
3.子囊顶端有折光性的顶环或顶帽
4.只有顶环,大多数可见两个发光的折光体
──间座壳科
4.只有顶帽,顶帽中有一狭的孔道,子囊孢子丝状
(二)小煤炱目Meliolales
形态与白粉菌相似,是植物体外寄生菌,专性寄生,有生理分化现象, 子囊果是闭囊壳。为害在叶表面,影响光合作用。 1.菌体暗色或灰色。 2.子囊孢子多胞,2-5,暗色。 3.不产生任何无性世代。 4.分布热带或亚热带的雨林中,或暖温带。
1个科,50多属,代表:小煤炱属(Meliola)
──麦角菌科
2.子囊顶端为淀粉质,子囊孢子非香蕉形,有隔或无隔,
如果单胞则具发芽孔
──圆孔壳菌科
25.长喙壳属 Ceratocystis
长喙壳菌科 子囊壳有长颈,子囊壁早期溶解,
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多为钢盔形, 有的为扁圆形,成熟随粘液从孔 口流出,由昆虫传播。 代表:甘薯黑疤病
26.赤霉属:Gibberella
四、腔菌纲 Loculoascomycetes
5.腔菌纲分5个目,其中与植病有关的有3个目: 多腔菌目:子囊座内多个子囊腔,每个腔内仅有一个子 囊 座囊菌目:子囊座为垫状或球形。成熟时子囊座顶溶解 形成孔口,子囊长形、棒状或圆筒状,子囊串 生,子囊间无拟侧丝, 隔孢腔目:假子囊壳,有拟侧丝
(一)多腔菌目Myriangiales
麦类根腐病C.sativus 禾旋孢 腔菌 玉米小斑病 C.heterostrophus 异旋孢腔菌
38.格孢腔菌属 Pleospora
子囊孢子卵圆形或长圆 形,有纵横隔膜,暗色。 无性世代很发达,包括 茎点菌属、链格孢属。
代表病害:大葱黑斑病
P.herbarum
五、盘菌纲 Discomycetes
1.子囊果为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子囊盘呈盘状或 杯状,有柄。子实层由排列整齐的子囊和侧丝组成。
2.大多数盘菌无性阶段不重要,甚至不发生。 3.盘菌纲分为7个目,大多为腐生菌。如羊肚菌。与植物
病害有关的只有星裂菌目和柔膜菌目。
39.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菌丝体可以形成菌核(真菌核 和假菌核),菌核萌发后可形 成长柄子囊盘,子囊棍棒状, 平行排列,有拟侧丝。子囊孢 子椭圆形或纺缍形,单胞无色。 无性世代不发生。
2.代表病害:梨黑星病V.pirina 苹果黑星病V.inaequelis 检疫性病害,仅发生在吉林、 黑龙江的小苹果上。目前分 布辽宁沈阳到鞍山
37.旋孢腔菌属 Cochlioblus
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丝状多胞, 表面光滑无膨大细胞或溢缩部。 子囊孢子在子囊中呈螺旋状排列。 无性世代平脐蠕孢属。
肉座菌科 子囊壳单生或群生在肉质的子座上,
子囊壳壁蓝色或紫色。子囊棒状有柄。 子囊孢子多胞纺缍形,无色。无性世 代为镰刀菌属 Fusarium。 代表:水稻恶苗病、玉米赤霉菌 G.zeae 引起大麦,小麦,玉米赤霉 病,湖广地区较重,黑龙江三江平原 重,形成白穗,红穗。
27.小丛壳属 Glomerella
分类依据: (1)子囊形态构造,特别是顶端构造。 (2)子囊孢子形态、构造、发芽孔、缝的有无。 (3)根据子囊壳的质地。 (4)子座世代的有无和类型。
本目包括15个科,我们仅介绍6个科与植病有关的。
球壳目分科检索表
1.子囊圆形,囊壁早期溶解
──长喙壳科
1.子囊棒状或圆筒状,囊壁早期不溶解。
2.子囊顶端构造非淀究质
四、腔菌纲 Loculoascomycetes
3.假囊壳:有的子囊座内只有一个子囊腔,外形似子 囊壳。假子囊壳的外壁是子座组织。子囊腔内有的 仅有一个子囊,多数有多个子囊,子囊有的并列、 有的串生,子囊之间有拟侧丝(是由子座组织形成的 剩余菌丝),有的无。
4.子囊:子囊双层壁。有圆形、近圆形、棍棒形,外 壁薄,坚硬无弹性,内壁厚有弹性,释放子囊孢子。
2.多为腐生,少数为植物病原菌,引致叶斑、腐烂,产生霉状物或 小黑点。
3.共8个科,与植病有关仅一科,座囊菌科,只介绍2属。
34.球腔菌属 Mycosphaerella
子囊座着生在寄主叶片表皮层下; 假囊壳为埋生、球形,或扁圆形, 孔口扁平或呈乳头状突起。子囊 孢子椭圆形、无色,双胞大小相 等。无性世代包括许多属,如叶
24.小煤炱属Meliola
子囊果是闭囊壳。 1.菌丝褐色,有头状附着枝、瓶状附着 枝和刚毛。 2.子囊较少,2-8个,子囊孢子褐色,多 胞,具3-4个隔,隔处缢缩。 3.不产生任何无性世代。
4.引起煤污病。
(三)球壳目(Sphaeriales)
1. 核菌纲最大的目,15个科,大约10000余种,占子囊菌的1/3。 2. 寄生性:多为腐生菌,也有很多重要的寄生菌,如苹果树腐烂病,
子囊顶端的构造是 科─级的分类依据, 顶垫有的为淀粉质, 有的为甲壳质(可用 I2液鉴别)。
6.分类:种类多,形态差异大, 分类困难, 到目前 为止各家齐说不一。 [Ainthworth(1973)]我们介绍的 球壳目是广义的目,包括过去的肉座菌目、麦角菌目、 鹿角菌目和腐皮壳菌目。类型较多,不能简单根据几 个特征。
点菌属Phyllosticta,茎点菌属 Phoma,尾孢属Cercospora。
代表:禾本科植物黑霉病
35.球座菌属Guignardia
本属与上属形态基本一致, 本属子囊孢子单胞(假双 孢)。无性世代很发达,包 括在叶点菌属和茎点菌属。
葡萄黑腐病菌G.biwellii 葡萄房枯病菌G.baccae
长颈伸出子座;子囊孢子 腊肠状,单胞无色或暗色。 无性世代是壳囊孢属 (Cytospora) 。 只 能 为 害 树皮,不能为害绿色部分。 苹果树腐烂病。
30.顶囊壳属 Gaeumannomyces
间座壳科 子囊壳埋生在子座基部,梨形
或球形,黑色,顶端有短喙状 突起。子囊圆柱形,有顶环。 子囊孢子线形多胞。无性世代 不发生。 麦类、玉米全蚀病(Take all)
别名:拟黑粉菌属 在稻粒上产生墨绿色的分生孢
子座,其上产生厚垣孢子,秋 后从分生孢子座上产生菌核, 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座。子座、 子囊壳与麦角菌完全相似,因 而有人建议其应划为麦角菌属 (C.oryzae-sativae)。 稻曲病:在沈阳郊区普遍发生。 辽梗5号高感此病。
球壳目常见属检索表
1.无子座组织 2.子囊壳瓶形,有长颈,子囊壁易溶解----------------------------------长喙壳属 2.子囊壳球形,孔口稍突出,埋生在寄主体内,子囊壁不溶解------------囊孢壳菌属
疔座菌科 子囊壳壁很薄,膜质,无色,埋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