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一节 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物类群2

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物类群2

四 子囊菌门
特点: 高等真菌,营养体为有隔菌丝 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子 实体(Fruit-body),该子实体称为子囊果;有少数 子囊菌的子囊外面没有包被,裸生;
子囊果四种类型:子囊盘 子囊壳 子囊座 闭囊壳
闭囊壳 (核菌纲)
• 分5个目,112属,793种(2属) 少数壶菌目真菌寄生植物,引起病害
集壶菌属 Synchytrium
内生集壶菌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引起马铃薯癌肿病 (potato wart) 我国检疫性病害
也可侵染番茄、甘 苦茄、龙葵、豕豆 属和假酸浆属。
休眠孢子囊
孢子囊球形,锈褐色, 壁具脊突,萌发时释放出 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单鞭毛,球形或洋梨形
从美洲引进抗根瘤蚜的葡萄作砧木
传入葡萄霜霉病 严重为害葡萄生产和酿造业;
② 波尔多地方的葡萄种植者施用石灰水配入硫 酸铜喷施以防小偷,意外获得防病效果;
③ Millardet发现了这种现象,并证实Cu++在控 制病害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盘梗霉属(Bremia)
孢囊梗二叉锐角分枝,末端膨大呈盘状,孢子囊无 乳状突起
霜霉科病菌的孢囊梗、孢子囊和卵孢子
孢子囊
卵孢子 分类重要特征:孢囊梗分枝特征,孢子囊特征、卵孢子 特征、寄主范围
霜霉属(Peronospora)
• 孢囊梗 主轴粗壮、顶部多次二叉对称分枝,末 端分枝顶端尖锐
• 孢囊 近卵形,易脱落
• 卵孢子 表皮平滑或具有瘤状突起
• 代表种
寄生霜霉(P. parasitica) ,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莴 苣 霜 霉 病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二章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5次课第2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一、植物病害的定义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到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判断植物病害的两个衡量标准(1)病害必须有病理程序;(2)病害必须造成损失。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包括病状与病征两个方面。

(一)病状类型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病状。

大致可分为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类。

1.变色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它色素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2.斑点指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坏死斑。

3.腐烂指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

4.萎蔫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5.畸形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

(二)病征类型指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类:(1)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脓状物。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 隔 菌 丝
无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
真菌的菌丝
菌丝一般从孢子萌发而来,形成菌丝体,最后 再产生孢子。
孢子萌发产生菌丝
后期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生长
菌丝的正常功能是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发育。 依真菌的种类不同,菌丝在寄主体内的寄生 方式也不同: a)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 主内吸收养分; b) 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 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 分。
动物的病害。

有益真菌可被用来制药、生产食品和用于生防等。 寄生植物的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称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 纤细分支的丝状体,单根的丝状体 称为菌丝,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 菌丝体。低等真菌菌丝为无隔菌丝, 高等真菌菌丝为有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体
3、子囊菌亚门
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 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 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 子囊果内,少数裸生。 子囊果: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称子囊果; 根据其不同形态,子囊果分四种类型:闭囊壳、子囊 壳、子囊盘、子囊腔。
丝孢菌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 有少部分不产生分生孢子,只 产生菌核。 丝孢菌中很多是重要的植物病 原菌。如稻梨孢菌引起的水稻 稻瘟病,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

病及多种作物立枯病。
梨孢属
腔胞菌

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

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

6) 菌物分类阶元
分类阶元
学名
界(Kingdom)
Fungi
真菌界
门(Divisi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ta
Basidiomycota
担子菌门
亚门(Subdivision)-mycotina Basidiomycotina
担子菌亚门
纲(Class)-mycetes
Teliomycetes
冬孢菌纲
目(Order)-ales
b.卵孢子: 由雄器和藏 卵器交配形 成。 2N。 卵菌的有性 孢子。
卵孢子 藏卵器
雄器
c.接合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 接合菌的有性孢子。
d.子囊孢子:由
两个异形配子
囊结合,发育
成子囊,子囊
中形成的孢子
子 囊
叫子囊孢子,

一般为8个。子
子 囊
囊菌的有性孢

子。

e.担孢子:由双核菌丝上产生的担子上形成的外生 孢子。一般为4个。担子菌的有性孢子。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1)
一、真菌概述 (一)概念
真核、吸收异养、有性和无性繁殖、孢子 (繁殖体)、原质团或菌丝营养体、细胞 壁化学组分(几丁质、纤维素)。
(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1 营养体
• 营养体的概念 • 营养体类型
•原生质团 •菌丝 •菌丝体
(1)菌丝的类型
• 有隔菌丝 • 无隔菌丝
菌丝隔膜类型
• 多孔隔膜 • 单孔隔膜(简单) • 单孔隔膜(具塞) • 复孔隔膜 • 封闭隔膜
(2)菌丝体的变态
Ⅰ附着胞:分泌粘着物质,以粘着在寄主表 面;形成侵入丝,更有利于其侵入。
Ⅱ吸器:植物专性寄生菌菌丝在寄主间隙延伸穿过 细胞壁,在寄主细胞内发育成吸器,吸收营养。形 状不同。

第二章真菌的一般形态与特性普通真菌学高等教育

第二章真菌的一般形态与特性普通真菌学高等教育

1 、特点
(1)生活史中,个体主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出芽繁殖,也有的裂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高级材料
35
2、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酵母 (2)发酵和酒精饮料 (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 (4)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
产生; 芽胞或膨大细胞:卵菌或接合菌的多核菌丝体, 在培养基表面常形成大型的细胞,细胞壁比 一般的菌丝壁厚。
高级材料
17
2)吸器(haustorium,
haustoria):
吸器是植物专性寄生菌 菌丝在寄主间隙延伸穿 过细胞壁,在植物细胞 内形成的膨大或分枝状 的结构
• 形状:丝状、指状和球 状等。
10um。
颜色:大多透明,有的能产生色素。如粗糙脉孢霉为淡红色,
毛霉、根霉为黑色。酵母,赤霉颜色各异。
生长: 顶端生长,不断分枝高级材料
3
高级材料
4
真菌几个相关名词
• 伸展区(extension zone):菌丝顶端呈圆锥形的结构,在 菌丝快速生长时,这一结构是细胞壁生长的活跃区域。
• 自溶现象(autolysis):有些真菌老菌丝细胞壁及细胞质自行 降解消失的现象。
• 菌落(conoly):菌丝几乎沿着它的长度的任何一点发生分枝, 由于分枝的不断产生而形成一个特征性的圆形轮廓的结构。
• 网结现象(anastomosis):菌落发育后期,菌丝之间互相接 触,在菌丝接触点相近的壁局部降解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 结构,在高等真菌很普遍,在低等真菌中营养菌丝之间很少 发生。
实加工品上
• 植物的其他暴漏表面,保存食品的盐水里 • 土壤、淡水、海水里 • 哺乳动物粪便 • 与昆虫共生

2真菌概论print

2真菌概论pri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ngi
原生质团(plasmodium): 粘菌、根肿菌。 单细胞(unicell):椭圆形至球形,如酵母菌、壶菌。 菌丝体(mycelium):真菌典型的营养体,细小和多分枝的
丝状体构成,常交织成团。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多细胞,有隔膜,膜上有微孔。
附着胞(appressorium) :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 顶端的膨大部分。功能是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
假根(rhizoid):自菌体上形成外表象根的根状菌丝(黑根 霉)。作用是使真菌牢固附着在基质和寄主表面以吸取水分 和养分。
(三)菌丝的组织体
1、菌组织(Fungal tissues) 1)菌组织定义: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
1)芽孢子(Blast spore):母细胞的某一点向外突起逐 渐膨大,芽殖形成的孢子
2)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 由 菌丝一个细胞内原生质浓缩形成的孢子,各类 真菌均可产生,属于休眠孢子,壁厚,抗逆境, 可以存活多年。
3)游动孢子(zoospore) :产生于游动孢子囊内的内生孢子, 有鞭毛,在水中能游动;单细胞,无细胞壁;水 传;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 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组织(Prosenchyma) :菌丝平行排列或纠结在一 起的组织,可看到 菌丝体的长形细胞。(用机械的方法 它们分开)。
b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菌丝间结合紧密, 在组织外层是近圆形、多角形细胞,与高度植物的薄壁 细胞相似(一般用碱溶液才能使它们分开)。
梨胶锈菌 松柏:冬孢子和担孢子, 梨树:性孢子和锈孢子。

植物病害诊断—真菌的主要特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植物病害诊断—真菌的主要特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亚门
营养体
无性繁殖体
鞭毛菌亚门 无隔菌丝或单细胞 游动孢子
接合菌亚门 无隔菌丝
孢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 有隔菌丝或单细胞 分生孢子
担子菌亚门 有隔菌丝
少有分生孢子
半知菌亚门 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体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无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
长喙壳属 Ceratocystis
子囊壳基部呈球形,有细长的颈,颈的端部常裂成须状, 壳壁暗色。子囊近球形或圆形,不规则地散生在子囊壳 内。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形状多样,有椭圆形、帽 形等,它们成熟后从长颈的孔口挤出,并在孔口聚集成 团。如甘薯黑斑病菌。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生孢子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产生菌核,菌核间有丝状体相连。菌丝多为 近直角分枝,分枝处有缢缩。
轮枝孢属 Verticillium
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轮生、对生或互生, 分生孢子单胞。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的营养体
1
2
3
真菌吸器的类型 1.分支状 2.球状 3.指状
1.白粉菌 2.霜霉菌 3.白锈菌 4.锈菌无性孢子类型
真菌有性孢子类型
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繁殖阶 段,形成子实体。大多数真菌只以一部分营 养体分化为繁殖体,其余营养体仍然进行营 养生长。少数低等真菌则以整个营养体转变 为繁殖体。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 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 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孢子的功能相当于高 等植物的种子。

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26
二、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
1.形态特征
2.分类 只有1个目---根肿菌目 (Plasmodiophorales)、一个科---根肿菌 科(Plasmodiophoraceae)
3.重要属、种
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和芸薹根肿菌 (Plasmodiophora brasicae):引起十字花科根 肿病
1.有性生殖过程 (1)质配(plasmogamy) (2)核配(karyogamy) (3)减数分裂(miosis)
12
2.质配方式
(1)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 如低等鞭毛菌
(2)配子囊接触(交配)(gametangial contact) 如鞭毛菌(卵菌)和子囊菌
1.准性生殖的定义 2.准性生殖的过程
(1)异核体的形成 异核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 突变 ② 菌丝融合
(2)杂合二倍体的形成 (3)有丝分裂交换与单倍体化
16
八、真菌的生活史(life cycle)
1.生活史的定义
2.生活史的阶段(型) (1)无性阶段(无性态anamorph) (2)有性阶段(有性态teleomorph)
2.本纲分为4个目,其中与植物病害有 关的有2个目:水霉目(Saprolegniales) 和霜霉目(Peronosporales)
30
(三)水霉目(Saprolegniales)
1.主要特征 (1)藏卵器内含有1至多个卵球
(卵孢子) (2)孢子囊有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 (3)游动孢子(双鞭毛)有两游现象
(1)主要特征 ① 同步形成孢子囊,与霜霉科相同; ② 有性器官及不明显的卵周质,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
病原生物分属五界:动物界、植物 界、菌物界、原核生物界、病毒界
植物病原真菌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
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真菌可引起3万余
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 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 菌引致的。因此。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有密切关系。本 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
一、真菌的营养体(Vegetative body)
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叫营养体。主要功能是吸 收、输送和贮存营养,为繁殖生长做准备。真菌的营养体 还可以形成菌组织以及菌体的变态结构。 1. 菌丝(Hypha):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直径5-6微 米,有分枝或无分枝,有隔或无隔的管状物。 2.菌丝体(Mycelium): 一丛菌丝统称菌丝体。 3 .菌落 (Colony) :菌丝体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基上形成 的圆形菌丝群落叫菌落。 4 .假菌丝: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呈链状,与 菌丝相似称假菌丝。
真菌概述
三、有益的真菌
1.可供食用: 蘑菇,Flaming— 青霉素,土霉素)。
3.工业发酵:制洒业,食品业,工业酸。 4.农用真菌:a.生物农药:山东鲁保一号(无毛炭疽菌)防治菟丝子。 b.白僵菌:防治昆虫─玉米螟。 c.防治线虫的天敌真菌。 d.赤霉素:920─真菌的代谢产物。 5. 真菌可促进物质的转化:动植物体腐烂分解─全球性的物质大循环。 四、有害的真菌 1. 侵染植物引致病害。 2. 引起人、畜病害─皮肤病。 3. 食物中毒:甘薯黑斑病菌、麦角菌。
4. 使食品、贮藏物质受损:木材、皮毛发霉。
冬虫夏草又称夏草冬虫、虫草。真菌门,子囊菌亚门,麦 角菌科。 寄生在鳞翅目幼虫体上。子座单个地从寄主前端 发出,基部向上渐狭细,头部近圆柱状、褐色。子座顶端 膨大,在表层下有许多子囊壳,子囊多数产在子囊壳内, 每个子囊内含两个子囊孢子。夏秋季节,子囊孢子从子囊 内放射出来,后断裂成许多节段,然后产生芽管,侵入幼 虫体内。染病幼虫钻入土中,死亡后出现菌丝体,并在冬 季形成菌核。翌年夏季,从菌核上生出有柄的子座露于土 外,故有冬虫夏草之称。
(五)菌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1. 菌核(Sclerotium):大小、形态、 颜色各异, 内外结构不 同, 内部为疏丝组织,外部为拟薄壁组织。作用是渡过不良环境。 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的菌核叫假菌核。 2. 子座(Stroma): 由菌组织形成的、产生子实体的座垫, 叫子 座。 作用是产生繁殖体, 也可渡过不良环境。有的子座是由菌组 织和寄主组织结合形成的,叫假子座。 3. 根状菌索 (Rhizomorph): 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似 植物根。作用是为寄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渡过不良环境, 还可 以发展侵入树木寄主。
(一)营养体的基本类型
1.无隔菌丝
菌丝内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 低等真菌的菌丝。 2.有隔菌丝 菌丝内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细胞。 高等真菌的菌丝。
(二) 菌丝细胞的结构
• 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组成。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 而卵菌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
(四) 菌组织
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作用是 形成产孢机构和特殊结构。菌组织分两类。
1.疏丝组织:菌丝排列较疏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
出菌丝的长形细胞,用机械方法可以分开。 2.拟薄壁组织:菌丝排列很紧密, 在显微镜下菌丝 细胞接近圆形,类似高等植物的拟薄壁组织用机械方 法不能分开,只能用碱液煮开。
3.假根(Rhizoid): 有些真菌的菌丝体长出的根状菌丝, 可以深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如根足霉、芽枝霉
等。
4. 附着枝:若干寄生真菌由菌丝细胞生出1-2个细胞的短 枝,以将菌丝附着于宿主上,这种特殊的结构即附着 枝.(小煤炱属) 5. 菌环:菌丝交织成套状 菌网:菌丝交织成网状 捕虫菌目(Zoopagales) 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的特化结构,主要功能 是用于吸收营养物质。这些生长在土壤中真菌是捕食者, 形成的特异菌丝构成巧妙的网,可以捕捉小型原生动物或 无脊椎动物,捕获物死后,菌丝伸入体内吸收营养。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什么是真菌? 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 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不含有叶绿素 和其他光合色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异同
细菌 (Bacteria) :有细胞壁,无核, 有核区---属原核生物。 粘菌:无细胞壁,有核, 繁殖产生 孢子 藻类:光合色素--自养生物 真菌( Fungi ):无根、茎、叶,异养, 贮藏物质: 肝糖,脂肪。 高等植物:有根、茎、叶,异养,贮藏 物质:淀粉。
在植物和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
真菌概述
一、真菌(Fungi)的主要特征
(1 )有固定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2 )营养体简单,大
多为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有的是纤维素,少数是不 具有细胞壁的原质团。(3)营养方式异养型(腐生和寄生),
无光合色素。(4)繁殖方式为产生各种类型孢子。
二、真菌的种类 1974年Aniworth估计,全世界真菌有一万属,约10万种。1997 年为止真菌界(Kingdom of Eukaryota)有4个门,103个目,484 个科,4979属56360种(另外有4556个异名)。
(三)菌丝的变态
• 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 型。 1. 吸器(Haustorium): 专性寄生菌的菌丝长出的,伸入寄主细 胞内高效吸收营养的小突起 , 叫吸器。有球状、指状、掌状 和丝状等类型。侵染钉与吸器侵染过程
2. 附着胞(appressorium):许多植物寄生真菌 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大,并 分泌粘性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这 一结构就是附着胞,附着胞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 感染菌丝(侵入钉),以侵入宿主的角质层而吸取 营养。穿透寄主植物的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分 生孢子形成附着胞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