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美术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美术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美术试题

一.填空题

1.(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作品《朝元仙仗图》用单线(白描)来刻画人物。

3.雕塑作品“双环”运用(虚实空间)对比的手法,把形体大胆而自由地整合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

4.(体量)指一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

5.(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6.(绘画)作品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的表现出空间感。

7.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对(黄)色的热爱炽烈而持久。

8.(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9.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

10.(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

11.书写后依轴而卷,称为(卷轴装)。

12.在竹片或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为“(简册)”,可自左向右卷起存放。

13.(书籍设计)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

14.将确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称之为(展示设计)。

15.(书画装裱)是指将美术作品为人们观看赏析而进行的从作品保护、装潢美化、便于张挂等方面进行的加工处理。

16.(画展)是将美术作品布置在室内外空间环境中进行展示,以供观赏。

17.(意境)即情与景的结合过程,它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意的交融,从而将人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

18.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后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19.在中国画中(借物寓意)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抱负和情趣。

20.(写意画)是相对于工笔画而言的一种中国画体载。

21.(写意画)的特点是用粗放、简练的笔墨,描绘出对象的形神和作者要表达的意境。

22.(写意画)一般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兼工代写。

23.“(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写意画的重要特征。

24.从造型的角度来说,(笔法)、(墨法)是写意画技法的重要的内容。

25.画国画时,毛笔运笔一般分为直立式和侧立式,运笔时笔杆直立为(中锋)用笔,笔杆斜侧为(侧峰)用笔。

26.调墨作画,由于加水的多少,有(墨分五色)之说,即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用以表现物象质地和相互关系。

27.(泼墨法)即大笔泼洒,用墨如泼。

28.(破墨法)即第一次墨色未干,再以浓、淡墨色或清水、颜色局不复加,形成丰富的变化。

29.(积墨法)即水墨层层积压、叠加的方法。一遍画完干后再画一遍,反复多次,以表现厚重感。

30.中国写意花卉按技法一般分为(泼墨法)、(泼墨法)(积墨法)。

31.画家的印章一般分三种,一是(姓名章)、二是(斋馆章)、三是(闲章)。

32.《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德拉克罗瓦)。

33.中国画在创作完成后,如觉得密处仍不够满当,或者疏处太空,都可以用(印章)弥补。

34.画中国画时,就画中的位置来说,有(引首)印、(款尾)印、拦腰印、压角印、拦边印、平衡印等。

35.国画中,从盖印的数量上讲究(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

36.英国的(威廉.莫里斯)被誉为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

37.写款又叫(落款)。

38.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39.诗与(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结合。

40.藏书票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它小儿精因此被誉为“书上宝石”。

41.藏书票通常用(版画)方法制作,画面边长一般不超过(15)厘米。

42.版画在制作材料上较广泛,常见的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纸版、石膏版、塑料版等。

43.版画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

44.藏书票表现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抽象图案等。

45.《竹石图》的作者是(郑燮)。

46.(藏书票)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47.藏书印的刻制常用(冲刀)法和(切刀)法。

48.一般来讲,藏书票所选用的文字多是(篆体)。

49.藏书印一般分为(朱文)、(白文)、两种。

50.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状称(白文)或(阴文)。

51.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称(朱文)或(阳文)。

52.刻白文印有(双刀)法和(单刀)法。

53.手工书是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综合材料,用剪贴、涂鸦及立体页面等方式来表现。

54.藏书印又称(藏书章)。

55.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

56.印章文字的布局往往以增减、屈伸、挪让、呼应等方法来处理,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等效果。

57.在我国,读书、(爱书)、(藏书)被视为传统美德。

58.据考证,中国最早使用藏书票大约在20世纪初,已发现最早的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

59.作品《朝元仙仗图》的作者是(武宗元)。

60.《初踏黄金路》采用(s形)的构图,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二、选择题

1.(A)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A线条B明暗C体量D空间

2.(D)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A明暗B情感C体量D色彩

3.<<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谁?(C)A莫奈B罗尔纯C王希孟D凡.高。

4.<<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谁?(A)A德拉克洛瓦B马蒂斯C李焕民D潘天寿。

5.藏书印是(A)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

A书法、章法、刀法。B书法、刻法、章法。C刻法、章法、刀法

6.《兰花图》的作者郑思肖是哪个朝代的?(A)A南宋B清代C现代D明代

7.《菩萨立像》(石雕)是哪个朝代的?(B)A宋代B唐代C元代D现代。

8.《圣母玛利亚》的绘画方式是(B)A油画B素描C色彩D速写。

9.《吉祥蒙古》要表达的思想是(D)

A稳定、安静B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C清爽、舒适D宁静、平和而自然。

10.《宋版六经图》是哪个朝代的?(A)A明代B现代C清代D唐代。

11.藏书印始于(C)A现代B清代C唐代D宋代。

12.中国画《不倒翁》是(D)的作品。A王维B吴昌硕C苏轼D齐白石。

13.中国画《二羊图》是(B)的作品。A清代B元代C现代D近代。

14.中国画《二羊图》的作者是(D)A王维B齐白石C吴昌硕D赵孟頫

15.(B)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A邮票B藏书票C书签D卡片

16.藏书票起源于哪个国家?(D)。A中国B法国C日本D德国。

17.藏书票由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它小而精,因此被誉为(C)。

A书上珍宝版画珍珠B书上宝石版画珍宝

C书上宝石,版画珍珠D书上珍珠版画珍宝。

18.《蔬果图》是哪个朝代的画?(A)A清代B南宋C现代D唐代

19.中国画《江千雪霁图卷》作者为(D)A苏轼B赵孟頫C齐白石D王维。

20.中国画《祖国万岁》是谁画的?(D)A吴让之B吴昌硕C王维D齐白石

21.刻朱文印需要用什么刀法?(C)A切刀法B冲刀法C双刀法D单刀法

22.《圣母玛利亚》的作者达.芬奇是哪个国家的?(C)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俄罗斯

23.使用刀具时应注意(C)A大小B粗细C安全D美观

24.(D)指一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A线条B阴暗C空间D体量

25.《朝元仙仗图卷》的作者是(B)A潘天寿B武宗元C王希孟D达.芬奇

26.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是(C)的构图典范。As型B一条直线C三角形D圆形

27.《出水芙蓉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A南宋B北宋C唐朝D现代

28.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广泛应用于造型艺术中,被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其比值约为(D)。

A 1:0.628

B 1:0.638

C 1:0.648

D 1:0.618。

29.下列属于中国的古籍设计风格是(C)

A纸莎草纸书B拜占庭圣经C旋风装D卷轴羊皮书

30.版画种类主要有(D)等。1凸版2凹版3平版4漏版

A、1、2、3

B、1、3、4

C、2、3、4

D、1、2、3、4

31.《干草垛》的作者莫奈是哪国人?(A)A法国B英国C美国D意大利

32.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艺术思潮的出现,许多画家开始以(A)自由而主观的色彩来造型和表现,这种色彩被称为表现性色彩。A强烈B多彩C复杂D简约

33.色彩是(A)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A美术B音乐C文学

34.《乌鸦群飞的麦田》是哪年创作的?(C)

A1850年B1960年C1890年D1990年。

35.《阿尔让特伊的大道》作者西斯莱是哪国人?(B)

A中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

36.《圣母玛利亚》是(A)的达.芬奇画的。A意大利B中国C美国D英国

37.《呐喊》的作者鲁迅是哪个朝代的?(A)A近代B明朝C清朝D元朝。

38.《漓江山水》是现代哪个画家的画?(D)

A陆俨少B黄永玉C张大千D李可染

39.中国画《春夏秋冬四条屏》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B)

A清代B近代C南宋D现代

40.《春夏秋冬四条屏》的作者是谁?(B)A吴让之B吴昌硕C郑思肖D齐白石

41.《潇湘竹石图》的作者是谁?(C)A、齐白石B、王维C、苏轼D、赵方军

42.第一次墨色未干再以浓淡墨色和清水颜色局部附加,形成丰富的变化,这句话指的是(B)。A泼墨法B破墨法C积墨法

43.抽象表现主义的杰作《无题》作者是谁?(A)

A德库宁B马提斯C罗尔纯D王希孟

44.抽象表现主义的杰作《无题》的作者德库宁是哪国人?(C)

A法国B意大利C美国D英国

45.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经过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整体结构,体现在绘画中就是(C)。

A绘画形式B审美形式C构图形式D艺术形式

46.(A)即是大笔泼洒,用墨如泼。A泼墨法B破墨法C积墨法

47.“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种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B)。

A塑造性B创造性C想象性D表现性

48.油画作品《土地》的作者是谁?(B)A王希孟B罗尔纯C莫奈D马提斯

49.油画《塔吉克新娘》的作者是(B)。A齐白石B靳尚谊C吴昌硕D罗尔纯

50.《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

A宋代B明代C清代D元代

51.《双环》(雕塑)作者亨利.摩尔是哪国人?(B)

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

52.中国画《出水芙蓉图》是哪个时代的作品?(C)A清代B明代C、南宋D、北宋

53.中国画《玉兰黄鹂》的作者是谁?(D)A王希孟B罗尔纯C莫奈D于非闇

54.中国画《露气》的作者是谁?(D)A王希孟B罗尔纯C于非闇D潘天寿

55.油画《舞蹈》的作者是谁?(B)A德拉克洛瓦B马蒂斯C达.芬奇D莫奈

56.版画《初踏黄金路》的作者是谁?(C)A潘天寿B罗尔纯C李焕民D于非闇

57.《刺猬藏书票》是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票面上方有一行什么文字?(A)

A德文B英文C法文D意大利文

58.中国画《慈湖图》的作者是谁?(B)A吴昌硕B张大千C齐白石D李可染

59.中国画《山水》的作者是谁?(D)A张大千B齐白石C吴昌硕D黄宾虹

60.(D)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A借物抒情B借景抒情C抒发感情D借物寓意

三、判断题。

1.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有造型、色彩和构图(√)

2.美术作品的创造必须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张、泥土和木料(√)

3.美术作品塑造的是可视的平面视觉形象(×)

4.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础(√)

5.线条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唯一元素(×)

6.素描、油画的造型手段主要是线条(×)

7.只有绘画作品中才有线条,雕塑建筑中无线条可言(×)

8.绘画可以表现出虚拟的空间也有虚拟的体量(×)

9.《千里江山图》以大青绿、赭石色为主,画面色彩匀净明丽,仿佛人间仙境(√)

10.《乌鸦群飞的麦田》采用了三原色加绿色,色彩对比鲜明,黑沉沉的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表现了一种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

11.《干草垛》作者莫奈,画家着力于光色关系与色彩变化规律的探索(√)

12.构图的形式法则要体现形式美法则(√)

13.《初踏黄金路》采用了三角形构图(×)

14.黄金分割线被认为是最美的最协调的比例,比值为1:0.168(×)

15.《自由引导人民》采用了S形构图,三色旗位于S形的端点(×)

16.《露气》可以采用横竖两条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分别表现了疏密与虚实的对比(√)

17.圆形构图会显得活泼和富有动感,比如《吉祥蒙古》(×)

18.水平线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场面,比如《阳光三叠》(×)

19.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可能(√)

20.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是英国的威廉.莫里斯,他主张书籍的整体设计而不仅限于于装帧(√)

21.将一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装(√)

22.将经折装的外封纸对折形成前后相连的整体,就形成了新的装帧形式叫“蝴蝶装”(×)

23.线装是蝴蝶装的改良,是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

24.中国早期的书籍有莎草纸和羊皮纸书(×)

25.欧洲早期的书籍会用到黄金宝石来装点封面(√)

26.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7.中国的书籍设计作品自2003年以来连续多年获得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项(√)

28.我们的美术课本没有护封,腰封,环衬(√)

29.书籍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广义指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

30.藏书印始于唐,后经历代沿革与发展传承至今(√)

31.藏书印的意义是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人情趣志趣的一种印迹(√)

32.藏书印是印在书本图册的封面上(×)

33.藏书印所选用的字体多字楷书(×)

34.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善结合的艺术(√)

35.藏书一般分朱文,白文两种,朱文盖在纸上显示的是白字,白文显示的是红字(×)

36.藏书印刻制之前,要将印稿正写在石面上(×)

37.在藏书印的设计中,“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指的是印章及文字的布局(√)

38.藏书印的刻制方法常用两种,冲刀法和切刀法(√)

39.藏书印和藏书票都起源于中国(×)

40.世界最早的藏书票画的是一只刺猬(√)

41.中国最早的藏书票画面是一位书生在书柜前翻阅书(√)

42.藏书票通常采用版画方法制作,画面边长一般不超过15毫米(×)

43.藏书票画面内容可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

44.“版画珍珠”指的是藏书印(×)

45.EXLIBRIS译为我的藏书,属于拉丁文(√)

46.藏书票采用透明卡片刻制时,图形要概括简练,印制时先印深色,后印浅色(×)

47.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4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誉王维的话,代表作品有《千里江山图》(√)

49.“以诗为有声画,以画为无声诗”是世人赞誉苏轼的话,代表作品有《潇湘竹石图》(√)

50.《二羊图》是开题款先河的作品,是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51.宋代是文人画的萌芽时期,明清最为鼎盛(√)

52.落款首先是签名,然后可以写其它题目或想说的话(√)

53.中国画题款的文字可多可少,内容可长右短,与画面没有必要的联系(×)

54.画家的印章根据位置分姓名章,斋馆章,闲章,根据内容分引首章,款尾章,拦腰章等(×)

55.笔墨情趣是形成写意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56.用笔粗放,笔墨简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说的是中国画的工笔画(×)

57.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所在(√)

58.“三远法”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透视方法,分别为平远法,深远法,高远法(√)

59.书画装裱是为了保护作品,无需考虑美观(×)

60.展示设计是一种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四.简答题

1.造型的表现手段主要有哪些?答: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2.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指什么?答:章法或布局

3.构图中的黄金分割指什么?答:又称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

4.列举五种中国古籍设计形式?答:卷轴装、背包装、简册、叶子、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现装等。

5.书籍设计的全部内涵与内容是什么?答: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护封设计、环衬设计、扉页设计、插画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相关的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的确定等。

6.什么叫藏书印?答: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

7.藏书印是哪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答:书法、章法、刀法。

8.藏书印的制作方法分哪几个?答:设计印稿、写稿上石、刻制修正、蘸泥印钤。

9.藏书印刻制常用哪两种刀法?答:冲刀法、切刀法

10.什么叫藏书票?答:藏书票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副小装饰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11.藏书票的题材有哪些?答:藏书票的表现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抽象图案等。

12.藏书票的构成有哪两部分?答:图像和文字。

13.在藏书票的画面下方需要签哪些文字?答:版画技法、印数、作者名、创作时间。

14.中国画按照题材分为哪三类?答: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15.中国画的题款有哪几种?答: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16.画家的印章分哪三种?答: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17.中国画从盖印的数量上有哪些讲究?答:“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

18.写意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19.山水画中的“三远法”指什么?答:自山下而仰山巅,位置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为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20.什么叫书画装裱?答:是指美术作品为便于人们观看赏析,从作品保护、装潢美化、便于张挂等方面进行的加工处理。

五、连线题

1.请连线正确对应的表述

意境第一次墨色未干再以浓、淡墨色或清水、

颜色局部复加,形成丰富的变化。

泼墨法情与景的结合过程

破墨法大笔泼洒,用墨如泼。

积墨法相对于工笔画而言的一种中国画体裁。写意画水墨层层积压,叠加的方法。

2.写款将美术作品布置在室内外空间环境

中进行展示,以供观赏。

画展又叫‘‘落款’’

装裱中国画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的技术。藏书票有冲刀法、切刀法两种刀法。

藏书印由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构成

请将作者与对应的作品连线

3.《朝元仙仗图卷》靳尚谊

《圣母玛利亚》武宗元

《塔吉克新娘》达·芬奇

《千里江山图》马蒂斯

《静物》王希孟

4.《干草垛》于非闇

《土地》凡·高

《玉兰黄鹂》罗尔纯

《乌鸦群飞的麦田》莫奈

《祖国万岁》齐白石

5.《自由引导人民》李焕民

《初踏黄金路》潘天寿

《露气》德拉克罗瓦

《舞蹈》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马蒂斯

六.绘画题

1.为自己设计一个藏书印。(15页)

2.构思并设计以植物、动物或花卉为主的藏书票。(19页)

3.以一个杯子和两个苹果为表现对象完成一幅构图。要求的符合构图法则。(7页)

4.创作一幅国画山水画,尝试将意趣融入画中。(31页)

5.画一幅国画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情趣。(2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表现力。 2、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 的表现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 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播放一组图片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作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 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 展示一组作品: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的表现语言。 比较书中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 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利)和《女人像》(线描马蒂斯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它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3、体量: 指建筑物货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 双环(雕塑亨利·摩尔英国) 4、空间: 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西斯莱法国) 欣赏与体会: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欣赏评述,体会各种表现手段在艺术作品造型中的作用。 (三)总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

人教版美术测试八年级上册

题 12配图 美术测试整合试题(八年级上册) 1、宋代白描作品《朝元仙仗图》中起到主要造型手段的要素是( ) 线条 B 、明暗 C 、体量 D 、空间 2、下列四幅图中,分别采用的是哪种造型要素( ) A 、线条 明暗 空间 线条 B 、明暗 体量 线条 线条 C 、线条 体量 空间 空间 D 、明暗 明暗 线条 空间 3、宋代瓷器《缠枝牡丹纹梅瓶》采用的主要造型要素为( ) A 、体量 B 、明暗 C 、线条 D 、空间 4、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传统的绘画,大多是以( ) 来进行造型表现。 A 线条 B 色彩 C 明暗 D 形状 5、《干草垛》作者是法国( ) A: 马蒂斯 B: 梵高 C: 莫奈 D :马远 6、右图作品重点体现了( )给人们的感染力。 A 、明暗 B 、色彩 C 、线条 D 、空间 7、《干草垛》作者的另一幅代表作是( ) A 、向日葵 B 、日出·印象 C 、静物 D 、哭泣的女人 8、这幅画的作者是( ) A 、霍达 B 、伦勃朗 C 、德拉克洛瓦 D 、马蒂斯 9、下列那副名画是采用了垂直线构图: A 《干草垛》 B 《格尔尼卡》 C 《自由引导人民》 D 《吉祥蒙古》 10、法国画家马蒂斯属于下列哪派画家: A 印象派 B 野兽派 C 达达主义 D 超现实主义 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是( )。 A.立体主义 B.后印象主义 C.野兽主义 D.抽象主义 11、《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 )绘画的代表作品。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印象主义 12、在造型艺术中,各个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需遵循一定的章法, 构图就是这种章法的体现。下图是法国画家的一幅油画( ) 此画是( )构图的典范。 A 初踏黄金路 三角 B 自由引导人民 三角 C 舞蹈 圆形 D 自由引导人民 圆形 13、潘天寿的《露气》采用的是哪种构图( )。 A 、三角形 B 、井字形C 、圆形 D 、曲线 14、下列作品属于水平线形构图的是( ) A 《阳关三叠》 B 《初踏黄金路》 C 《吉祥蒙古》 D 玉兰黄鹂 15、中国画《春夏秋冬四条屏》是近代( )重要代表作品。 题 5、6配图 题 8配图

(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 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 情感的 (3) 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 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 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1) 写实性绘画 (2) 表现性绘画 (3) 抽象性绘画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美术复习试题

1填空 1.《朝元仙仗图》宋代武宗元 2.《菩萨立像》石雕唐代.采用的艺术手 法(线条) 3.《宴罢》(红绘式装饰画)古希腊.采用的艺术手法(线条) 4.《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现代弗兰克.盖里(美国)采用的艺术手法(线条) 5.《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宋代民窑.采用的艺术手法(线条) 6.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7.《圣母玛利亚》素描 1500达芬奇(意大利)采用的艺术手法(明暗) 8.《塔吉克新娘》-油画-现代-靳尚谊采用的艺术手法(明暗) 9.《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近代西斯莱法国采用的艺术手法(空间) 10.《双环》雕塑现代亨利.摩尔英国.采用的艺术手法(空间) 11-1《上海世博会沙特馆》建筑现代采用的艺术手法(体量). 11.《千里江山图》局部中国画北宋王希孟(大青绿)(山水) 12.《出水芙蓉》中国画宋代佚名(工笔画)(花鸟画) 13.《干草垛》油画 1891莫奈(法国)(印象派) 14.《静物》(油画)现代.马蒂斯法国(野兽派) 15.《玉兰黄鹂》(中国画)现代于非闇(工笔重彩) 16.《无题》(油画)现代(抽象表现主义) 17.《土地》(油画)现代(罗尔纯)(表现主义) 18.《乌鸦群飞的麦田》(油画)1890 梵高(后印象主义) 19.《静物》油画现代马蒂斯法国(野兽派) 20.《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1830德拉克洛瓦(法国)(采用三角形构图)

黄金分割比值为1:.0.618 21.《初踏黄金路》版画现代李焕民(采用了S形构图) 22.《露气》中国画现代潘天寿(黄金分割线) 22-1《舞蹈》油画现代马蒂斯法国(椭圆形构图) 23.《阳关三叠》油画现代王宏剑(水平线构图) 24.《吉祥蒙古》(油画)现代(韦尔申)(垂直线构图) 25.构图要体现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有(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齐一与参差、) 26.线条是造型的基础(正确) 27色彩是绘画强有力的语言。(正确) 28体量和空间的意思相同(错误) 29.绘画构图要体现形式美法则(正确) 30.线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唯一元素(错误) 31.线可以分为平面作品中的线立体作品中的线。(正确) 32中国古代书籍的形式有(梵夹装、卷轴装、简册、叶子、经折装、旋风装、包背装、蝴蝶装、线装、书函书盒) 33线装书有书根、书脑、书脊、书签、书口几个部分构成。 34国外的书籍经历纸莎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 (13世纪)左右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19世纪(威廉.莫里斯)设计理念影响深远。 35.书籍的结构有(书脊.腰封.护封.前勒口.封面.封底.订口.上切口.书口.

八年级美术人教版第一课

班级:美术11102 序号:35 学科:美术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授课人:曾祥海

《造型的表现力》课程设计 一、教学课题简介 学科美术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课时15分钟 教材人教版初中《美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欣赏课,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 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 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 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料 教学方法教法 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并联系实际生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 发学生的创造欲。 学法认真听讲,并且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 教学流程 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 先讲线条:《朝元仙仗图卷》 ↓ 接着讲明暗:《圣母玛利亚》 ↓ 再讲体量:《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 ↓ 最后讲空间:《塔吉克新娘》(油画) ↓ 课后思考 ↓ 课后总结

二、板书设计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1 线条 2 明暗 3 体量 4 空间 三、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新 课导入直接开门见山,开始新课 引出课 题 新 课 教 学 (一) 朝元仙仗图卷(局部中国画)宋代武宗 元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给学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 黄骅市第四中学 张浩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 引导阶段 播放一组图片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 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欣赏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 发展阶段 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 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 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 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 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 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 受? 《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局部宋代武宗元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装饰画古希腊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 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 利 《女人像》线描马蒂斯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 点? 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 欣赏 讨论、分析 长垂流畅、 遒劲有力。 柔美。 疏密有致, 装饰感。 明确概念 开阔学生视 野,打开思路。 理解不同线 条给人以不同的 感受。艺术家创造 出各种各样的线 条,来表达自己的 感情,体现这些线 条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分 析的方法了解明 暗的特征及其在 艺术创作中的作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B Hi X 八年级 上 册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 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

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播放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

展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明确概念) 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 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 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 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 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 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 (讨论、 分析) 劲有力。) 《菩萨立像》石雕 唐代 《宴罢》装饰画 古希腊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 它在绘画、设计、 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 出示作品 《圣母玛利亚》素描 达芬奇意大利 《女人像》线描 马蒂斯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 师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成物体 《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 局部宋代武宗元(长垂流畅、遒 (柔美) (疏密有致,装饰性 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合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合集)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2、新授课(1)线条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出示课件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为五组,针对五种艺术品的表现方式进行讨论学习要求: 1. 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2. 不同的艺术品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 线条在艺术品中的表现特点是什么样的?教师提示: 朝元仙仗图卷标——中国,白描,武宗元作菩萨立像——石雕,唐代宴罢——红绘式装饰画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西班牙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宋代发展阶段(明暗、体积、空间) 结合欣赏,介绍“明暗”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圣母玛利亚》达芬奇《塔吉克新娘》靳尚宜 明暗: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较好的再现光影效果,有效的凸显物象的绘画形式。结合欣赏,介绍“体量”在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欣赏——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现代作品双环(雕塑)英国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③让学生能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增长学生的阅历,沉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的发展历程及表现现形式。 教学难点: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代表作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 二.新知呈现: 1、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 分别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雕塑作品来自哪里,以及它们不同的风格。 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闪亮明珠。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上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宗教雕塑。 除了陵墓雕塑,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宗教雕塑,最着名的是什么?分析这些雕塑的特点及其年代。

3、民俗雕塑。 民间有很多雕塑,像西汉的彩绘陶乐舞杂技俑,说唱俑等,它们的做工精细,表现方法多样。 4、陵墓雕塑: 1,中国最着名的陵墓是() 2,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兵马俑的雕塑,请同学们告诉我看到这些雕塑,你的感受是什么 3,从将军俑和射俑的神情中,你看出了什么? 三、巩固新知。 1、对比三个年代的雕塑特点。 2、了解雕塑使用的材料。雕塑,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鉴赏雕塑作品。(小小鉴定家)

同学们对雕塑有了这么多了解,现在我这有六个雕塑作品,想请同学们帮我做个鉴定,告诉我它们分别是哪个年代的雕塑。小组合作讨论,告诉我你的鉴定结果及分析。 四、欣赏雕塑作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1 课题: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1.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2.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3.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 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 2 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提问(仔细观察上述作品后,你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生活背景吗?)教师在学生常识性地回答问题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获得的。即便文字出现以后,也需要造型实物提供直观的印证。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由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2 新授: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提问: 1、从作品仕女的姿势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2. 从作品仕女的华美服装和精美的手饰中,你觉得唐代纺织技术与工艺水平如何3. 从作品描绘的仕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性的审美观吗?解释: 1、从作品描绘的几个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的情节,让人感到上流社会贵妇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空虚、百无聊赖。2. 从画中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是相当的高超。3. 反映出当时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是丰腴,而非我们当代苗条。与同学讨论,共同探讨几件作品的文化意义。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2.从〈〈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4. 你知道教堂和道观用途分别是什么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分组讨论书中作品,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服装组的图片讨论。北京街道的图片讨论。建筑图片讨论。 岩画的图片讨论。 传统工艺品图片讨论。每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6. 小结: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教案意见:本教案的设置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个人评价: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2) 手绘线条图象----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授课时间:1 课时 (1)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教学目标:多视角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在绘 (2)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角的方法,表达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个整体的认识。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分析法教学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东赵中学钟志国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努力体现课标要求,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与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美术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者。 二、教学内容分析 1)、课本分析 本学期拟定十七课时的课程,分为五个单元教学: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四单元自己办展览;第五单元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2)、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主要围绕美术作品中的造型、色彩与构图三种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展开教学。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都与读书、爱书有关,涉及“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三个学习领域。 第三单元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与诗词、书法、篆刻之间的关联,花卉、蔬果写意画的学习与对意境、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与山石、树木、云水等画法的学习。 第四单元就是综合探索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第五单元以欣赏展示设计作品为内容,使学生了解

展示设计就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种技术手段为一题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三、工作目标与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与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5、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积极性; 6、弘扬民族民间美术,提高民族自信心; 7、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思考与探究; 8、提供各种美术信息,拓宽学习视野; 9、采用多重评价方式,促进主动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1课造型的表现力 1课时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1课《老师,你好》

方案1 第1课《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学习xx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 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开拓思路,激发创意 1、讨论:

①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 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 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④你喜欢第7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 ⑤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主题: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 要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师的祝贺与热爱之情。 (1)学生设计小样,在实物投影仪上投放或在屏幕上放映,陈述设计意图。 (2)师生讨论,学生进行小样修改、完善。 (3)学生完成设计制作。 四、学习评价,深入体会 (1)学生作业互评,师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2)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有:①能否热情参与讨论和展示作品的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②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并把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初二美术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1、造型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2、列举线条的代表作品:武宗元的《朝渊仙仗图卷》、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3、列举明暗的代表作品: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圣母玛利亚》 4、《千里江山图》北宋画家王希孟 5、莫奈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干草垛》《日出.印象》 6、马蒂斯法国野兽派画家《静物》《舞蹈》 7、梵高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乌鸦群飞的麦田》《向日葵》 8、《自由引导人民.》三角形构图 9、《初踏黄金路》S型构图 10、《露气.》均衡构图画面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 11、《舞蹈.》圆形构图 12、《阳关三叠.》一字型构图 13、《吉祥蒙古.》垂直构图 第二单元 14、中国的古籍设计:梵夹装、简册、卷轴装、叶子、经折装、旋风装、包 背装、蝴蝶装、线状、书函书盒。 15、藏书印始于唐代,传承至今。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 统艺术。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 16、阳文和阴文要能分清。 17、藏书票起源于欧洲。藏书票一般贴在书籍的扉页部分。 18、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藏书票》 19、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票。 20、藏书票的画面构成一般由图案、拉丁文、票主名、作者签名。 21、藏书票通常用版画方法制作,画面边长一般15厘米。 第三单元 22、中国画的题款形式必须和画面相对应。 23、到了宋代,有人开始把印盖在画上。 24、到了元代,水墨画成为文人画的主流。 25、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26、画家的印章一般分为三种:1、姓名章、2、斋馆长、3、闲章。闲章是最 五花八门又最具个性的。 27、清楚引首引、款尾印、拦腰印、压角印、拦边引、在画中的位置。

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word教案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六、评述与拓展 1. 说一说你喜爱的山水画作,写一篇小评论。 2. 结合外国风景画作品,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异同。 资料库 一、名词解释 1. 元四家 黄公望、倪瓒、王蒙和吴镇,被称为“元四家”,他们都是元代中后期生活在江浙一带,醉心于山水画创作并卓有成就的文人画家。 2. 金陵八家 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等南京几位著名的画家,“金陵八家”并不是一个有着共同风格的画派,而是大致上同时有名于南京画坛的八位画家的总称,龚贤因其杰出的成就,被誉为“金陵八家”之首。 3.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有八人,他们是: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和罗聘。 4. 明四家 相对于“元四家”而来,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由于他们均为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 5. 明末四僧 指明末四大画僧,他们是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 6. 清初四王 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属文人画家。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当时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 二、画家其人 1. 扫叶楼主——龚贤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生于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卒于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龚贤祖籍江苏昆山,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他11岁左右就随家来到了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在南京,龚贤定居在清凉山,他以百金买了瓦屋五间,宅旁余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2)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2) 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 (4) 第三课构图的作用 (6) 第三课构图的作用(第二套教案) (8) 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 (12) 第一课书林漫步 (12) 第一课书林漫步(第二套教案) (15) 第二课手工书设计 (18) 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22) 第四课书间精灵——藏书票 (24)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28) 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28) 第二课借物寓意 (30) 第三课寄情山水 (33) 第四单元自己办展览 (36) 第一课时 (36) 第二课时 (38) 第五单元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40)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2、新授课 (1)线条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 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 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为五组,针对五种艺术品的表现方式进行讨论 学习要求: 1.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2.不同的艺术品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2、新授课 (1)线条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 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 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为五组,针对五种艺术品的表现方式进行讨论 学习要求: 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不同的艺术品使用了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线条在艺术品中的表现特点是什么样的? 教师提示: 朝元仙仗图卷标——中国,白描,武宗元作 菩萨立像——石雕,唐代 宴罢——红绘式装饰画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西班牙 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宋代 发展阶段(明暗、体积、空间) 结合欣赏,介绍“明暗”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画作。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集

初二美术教案(人教)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计划课时2课时 备课人:马海波 前言: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例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

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 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 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 教师讲解: 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

八年级美术第一课1-2分析

1、《笔墨千秋》教案(八上) 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备课(湘教版) 备课人:唐家兵时间2015 年9月1日 课题1、笔墨千秋授课时间第二周课型欣赏·评述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知识与 能力目标 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 方法与 过程目标 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 情感与 态度目标 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 重点难点分析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以及意境的表现方式。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画笔墨纸砚,学生作品,挂图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 用 第一课时一、导入: 老师带来了一些画画的工具材料,你们认识吗?是的,这就是笔、 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中国画就是用它们画出来的。这些 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工具材料,是造就中国画独特表现效果的重要 部分。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熟悉中国画,但是,要完整地描述中国画 的特点却不太容易。今天,我们就以中国画的特点为题来进行探 讨,为我们认识、欣赏、学习中国画打下好的基础。 介绍文房用 具笔墨纸砚, 以演示方式 展示宣纸上 的笔墨效果。

二、初步认识中国画: 三、用笔——状物传情: 线描、书法比较。 四、用墨赋彩: 1、简单介绍中国画的流变。 2、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工笔画用笔工 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写意画笔墨豪放简 练,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3、以大观小的观察认识方法。《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 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整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渺,气势十 分雄伟壮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到如此开 阔的画面?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从高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了 中国画中"以大观小",强调以"想象"为本质特征的观察认识方法。 花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善于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情感,"小中见大",一草一术往往折射出人们的宇宙观。 4、"不似之似"。这条鱼在哪里?它和现实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概括取舍、删繁 就简,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趣味。 5、灵活变化的时空表现。中国画不拘泥于固定时空的表现 手法常常把事件的全部过程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画里。 "书画同源",绘画笔墨技法与中国书法用笔密不可分。比较绘 画线条和书法线条,你有什么发现?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句 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 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手段,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 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 我们来分析《五牛图》中的线描表现,并思考如下问题。 1、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线条的质感是方正还是圆润, 凝重还是飘逸? 3、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 运笔时的水分多少、速度疾缓、提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 千变万化,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以"运墨而 五色具"一语概括。 教师依照《墨葡萄图》图示列举的方法演示墨色变化,或与学 生互动,共同尝试。 墨色的表现不可脱离用笔,对比两幅山水画,说一说它们的不 同之处。 《容膝斋图》疏淡用笔,表现了什么样的心境?《山水图轴》 与《容膝斋图》笔法上的不同之处以及墨色效果差异。 媒体课件。 线描、工笔、 写意比较。 《出水芙蓉 图》 《册页——荷 花翠鸟图》 《千里江山 图》(王希孟) 《册页——荷 花翠鸟图》 《册页—— 鱼》(朱耷) 《韩熙载夜宴 图》 《送子天王 图》《渔翁渔 妇图》及篆隶 草书图解 《五牛图》 (韩滉) 《墨葡萄图》 (徐渭) 《容膝斋图》 (倪瓒) 《山水图轴》 黄宾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