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供暖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采暖设计说明书

采暖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题目 (5)二、原始资料 (5)三、热负荷计算 (5)1. 有关的气象资料 (5)2. 计算热负荷 (6)3. 建筑物供暖热指标计算 (12)四、系统布置及散热器选择 (12)五、水力计算 (14)六、选择系统的附属设备和器具 (15)八、参考书目及资料 (16)七、附表及附图 (17)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散热器计算表...........................................................................系统简图...................................................................................管段局部阻力系数表...............................................................水力计算表...............................................................................管路压力平衡分析图................................................................室内采暖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牡丹江某3层办公楼采暖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牡丹江2.公建资料:建筑物的平面图(见附图一);三、热负荷计算1. 有关的气象资料(1) 大气压力:100.46Kp(2)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4℃(3) 冬季主导风向及其频率:SW 13%; C 34%(4) 冬季主导风向的平均风速:2.5m/s(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4m/s(6) 最大冻土深度:189cm(7) 冬季日照率:66%其它资料热源:独立锅炉房;资用压头:1m;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周围环境:室内、无遮挡2. 热负荷计算(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房间编号说明:房间编号由三个数字与一个字母组成,例如房间A101,字母A表示该房间属于A单元,(此建筑总分为三层,一个单元)字母A后的数字1表示该房间所属楼层为一楼,01则是该房间的编号。

供暖设计工程说明计划书

供暖设计工程说明计划书

供暖设计工程说明计划书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北京市某三层办公楼供暖设计工程1.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理论,了解供暖系统的设计内容,并掌握其设计方法,希望通过设计、计算、分析和探讨能得到更多的体会和锻炼。

2 设计内容2.1 建筑物的概述本设计为北京市某一三层办公楼供暖设计工程,楼层共为三层。

首层层高为3.6米,二三层的层高为3.3米。

已知:维护结构的条件如下外墙:一砖半厚(370mm),内墙抹灰。

内墙:墙厚为220mm(20mm厚水泥砂浆+180厚砖墙+20mm厚水泥砂浆)外窗:单层木门玻璃窗,尺寸(宽×高)为2.4×2.4,窗型为带上亮(高0.5m),三扇两开窗。

门:尺寸(宽×高)为1.5×2.7m,门型为无上亮的双扇门。

地面:不保温地面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2.2 供暖设计计算的主要步骤供热系统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建筑物室内热负荷的计算;2、确定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热媒形式,散热器的选型;3、散热器的计算与布置;4、绘制系统轴测图,对管段分段并标注管长,各个散热器的热负荷大小;5、进行系统的水力计算,并平衡各管段的阻力,一般异程式不大于15%,同程式不大于10%。

3 气象资料3.1 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夏季日平均计算干球温度 28.6℃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8%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17.1℃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9℃冬季相对湿度45 %室外平均风速:夏季1.9m/s 冬季 2.8m/s大气压力:夏季99.86kPa 冬季102.04kPa最低日平均温度-17.1℃冬季冷风渗透量朝向修正系数:东0.15,南0.15,西0.4,北1东南0.1,西南0.15,东北0.5,西北1朝向修正:东-0.05,南-0.20,西-0.05,北0.05东南-0.13,东北0.05,西南-0.13,西北0.05地理位置:北纬40°,经度116.47°,海拔31.2m3.2 室内设计参数设计供暖时,民用建筑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2.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6℃~22℃3.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办公室、休息室—18℃盥洗室、厕所—12℃北京市属于寒冷地区,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4.1-1可以查得本设计所用到的民用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整理后列于下表中:表1-1不同房间供暖室内计算温度4 热源资料本供暖系统采用热水供暖。

供热课程设计--某办公楼室内采暖系统设计

供热课程设计--某办公楼室内采暖系统设计

燕山大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沈阳市某办公楼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学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年级专业:09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班学号:0901********学生姓名:刘晨指导教师:孙喜山教师职称: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系2012年6月30日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二、方案设计 1三、热负荷的计算 21.传热系数的计算 22.以101房间为例计算采暖热负荷 33.其它房间热负荷 4四、散热器的选择和计算 61.散热器的选择 62.散热器的计算 63.各房间所需散热器片数表 7五、水力计算 81.局部阻力系数 82.管路水力计算 9六、设备选择 11七、设计总结 11八、参考资料 12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1 设计题目:沈阳市市某办公楼室内采暖系统设计2 原始条件地点:沈阳市热源:独立锅炉房资用压力:70kpa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物周围环境:市内,无遮挡建筑墙体:空心砖建筑面积:3705.4m2层数:53 气象资料:沈阳市市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0取-16.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0 取2.0m/s冬季最多风向 ENE 平均风速 1.9m/s频率 18%日照率 42%4 设计参数:室内计算温度办公室、活动室、休息室、值班室:20℃会议室:18℃楼梯、走廊、门厅、洗手间、贮存室、配电室:16℃二、方案设计本采暖系统与锅炉房供水管网直接连接,供水95℃,回水70℃。

建筑内部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供回水干管布置在室内地下管沟内,干管分别有不小与0.003的坡度。

每间教室共用立管,分左右两组散热器,承担室内负荷。

系统为同程式系统,通过每根立管的阻力基本相等。

三、热负荷的计算1.传热系数的计算外墙使用空心砖,双面抹灰,370mm 。

构造层次:水泥砂浆20mm ,空心砖,水泥砂浆20mm 。

热阻值R0=0.834(㎡•K)/W,热惰性指标D=5.29,墙体类型:Ⅱ型。

采暖设计说明书

采暖设计说明书

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1102题目:北京市水暖器材厂办公楼采暖工程设计指导老师:汤文华姓名:林弘杰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号:1103741024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任务 (2)二、设计参数和原始资料 (2)三、热负荷计算 (3)四、散热器及系统部件的选择计算 (7)五、采暖系统流程简图 (9)六、水力平衡计算 (9)七、附表及附图 (10)八、参考书目及资料 (10)1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北京市水暖器材厂办公楼采暖工程设计(采用上供下回单管系统)二、原始资料本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层高3.6m。

窗户为单层钢窗,窗高1800mm,窗台高为900mm ,5mm厚普通玻璃。

墙体为240mm厚砖墙,墙内、外表面为20mm厚水泥砂浆.屋面构造类型详见《暖通空调》P362序号2(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

不保温地面。

建筑图详见附图。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为18℃;内走道、厕所为15℃。

采暖管道由办公楼北面引入。

建筑平面图详见附图。

试完成:⑴设计计算书一份(含采暖热负荷计算、散热器选择计算、管道水力计算);绘制3张采暖平面图和1张系统轴侧图.2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3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三、热负荷计算3。

1 室外参数采暖计算温度℃空调计算温度℃冬季平均风速 m/s 相对湿度% 大气压(Pa) -9 —12 2。

8 45% 1020403.2 建筑信息4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楼号总层数总高度(m) 总面积(m2) 热负荷(KW) 新风热负荷总热负荷(KW) 热指标(w/m2)1号楼 3 10.8 1211.7 90.8 0 90.8 74。

933.3 计算依据1。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 j = aFK(t n - t w n)Q j—基本耗热量,WK —传热系数,W/(㎡·℃)F —计算传热面积,㎡t n—冬季室内设计温度,℃t 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2。

北京市某综合楼供暖设计说明书

北京市某综合楼供暖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3)1.1 土建资料 (3)1.2 气象资料 (3)1.3 热源 (3)第二章热负荷的计算 (4)2.1 维护结构热阻及最小传热阻的计算 (4)2.1.1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4)最小传热阻的计算 (5)2.2热负荷计算 (5)2.2.1. 围护结构的根本耗热量 (6)2.2.2.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7)2.2.3 冷风渗透耗热量 (8)2.2.4. 冷风侵入耗热量 (9)计算整个建筑物供暖热负荷和热指标 (10)第三章系统设计方案确实定 (11)3.1.各种系统方案的比拟 (11)3.2.系统方案确实定 (11)第四章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 (11)4.1 散热器的选用 (11)对散热器的要求 (11)4.1.2 散热器的选择 (12)4.2 散热器的计算 (12)4.2.1散热器数量的计算 (12)4.2.2散热器的布置 (13)第五章系统水力计算 (13)5.1 绘制系统图 (13)5.2 水力计算 (14)最不利环路的选择 (14)水力计算的步骤 (14)第六章其他设备及附件和管材的选择 (14)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1.1土建资料建筑地址:北京市工程总面积:2678.17m2一、二层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墙身大样图、剖面图,门窗表,屋顶平面图1.2气象资料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气象资料如下:纬度、经度:39.48、116.28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 :-8.0℃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tp :-1.6℃相对湿度:37%冬季室外风速、主导风向、风频率1〕冬季室外风速:v=4.5m/s2〕主导风向:SE3〕风频率:12%供暖期天数:126天根据房间用途确定供暖计算温度如下:门厅、走廊、楼梯间、厕所 16℃;盥洗室 18℃;司机室、图书学习室、卧室、宿舍、客房、雅间 18℃;办公室、收费员室、技师室、警卫室 20℃;会议室、监控室 18℃;餐厅 16℃;厨房 10℃;主、副食库 12℃;更衣室、浴室 25℃;车库 5 ℃;1.3热源室外城市热网供、回水温度95/70℃,静水压24m H2O第二章 热负荷的计算2.1 维护结构热阻及最小传热阻的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组成,数据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查得:外门:双层金属门〔中间填充15~18厚玻璃棉板〕3.00W/(m ·℃); 内门:木(塑料)框单层实体门 3.50 W/(m ·℃); 外窗:塑料中空玻璃(空气12mm) 2.40W/(m ·℃); 外墙:白灰砂浆20mm 厚〔0.81 W/(2m ·℃)〕;挤塑聚苯板70mm 厚〔0.030 W/(2m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300mm 厚〔0.541W/(2m ·℃)〕;水泥砂浆20mm 厚〔0.930 W/(2m ·℃)〕;内墙:水泥砂浆20mm 厚〔0.930 W/(2m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200mm 厚〔0.541 W/(2m ·℃)〕;水泥砂浆20mm 厚〔0.930 W/(2m ·℃)〕;屋面: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1mm 厚〔1.050 W/(2m ·℃)〕;水泥砂浆20mm 厚〔0.930 W/(2m ·℃)〕;水泥焦渣30mm 厚〔0.420 W/(2m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80mm 厚〔0.042 W/(2m ·℃)〕;钢筋混凝土120mm 厚〔1.740 W/(2m ·℃)〕;水泥砂浆20mm 厚〔0.930 W/(2m ·℃)〕;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公式:111i n i w K δαλα=++∑ W/(2m ·℃)式中:n α----围护结构内外表的换热系数,W/(2m ·℃);w α----围护结构外外表的换热系数,W/(2m ·℃)。

办公楼暖通设计说明

办公楼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一、概述1.本工程系新建工程;其建筑面积约67616平方米,总高度为23.900米;属于二类建筑。

2.该建筑地下1层为汽车库、设备用房等,地上。

层均为办公用房,为本工程设冬、夏季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设置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2009年)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三、设计参数1.室外主要计算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参数大气压力(pa)99987空调室外干球温度(℃)33.6通风室外干球温度(℃)29.9空调室外湿球温度(℃) 26.3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 29.1室外风速(m/s) 2.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大气压力(pa)102570冬季室外供暖干球温度(℃)-7.5通风室外干球温度(℃)29.9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9.8室外风速(m/s) 2.72.夏季室内计算参数房间功能2.通风设计参数四、制冷系统1.空调冷、热源配置1).整栋办公楼均采用集中供冷方式,主机采用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全部置于制冷机房内。

2).该建筑热源引自室外热网,采用板式换热机组,全部置于热交换站内。

4)分别配置组合式冷却塔,冷却塔均设于群楼屋面,采用不锈钢逆流方形超低噪声型产品,配置全智能化的变频调节控制系统。

5)空调系统用冷、热水由地下一层的制冷机房和热交换站供给,冷水温度为7/12°C,热水温度为60/50°C;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度设定为32℃/37℃。

冷水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机其它配套设备的承压能力不低于1 .5MPa。

2.空调水系统设计1).冷(热)水系统采用闭式机械循环,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各系统总管为异程式,各支路干管设平衡阀调节,各支路立管及楼层支干管采用同程系统。

建筑供暖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供暖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供暖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某建筑物进行供暖工程的设计,该建筑物位于城市中心,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包括商业、办公、酒店等业态。

由于地处寒冷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因此需要进行供暖工程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温暖度。

本设计方案将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功能需求、能源利用等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供暖解决方案。

二、建筑物特点及供暖需求分析1. 建筑物特点该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共有5层,包括商业区、办公区和酒店区。

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为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采用中央空调供暖方式,但由于寒冷气候,在冬季需额外进行供暖。

2. 供暖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供暖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室内舒适度:在冬季保证建筑内部室温在舒适范围内,确保商业区、办公区、酒店等区域内的温度适宜。

(2)节能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供暖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3)供暖系统安全可靠:保证供暖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避免供暖设备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供暖工程设计方案1. 供暖系统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供暖需求,采用热水供暖系统,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各区域,利用辐射、对流、热传导等方式对空间进行供暖。

热水供暖系统具有运行稳定、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适合于该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2. 热源选择(1)锅炉热源:选择高效、节能的燃气锅炉作为供暖系统的热源设备,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量,加热热水。

(2)可再生能源: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可以结合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辅助热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3. 供暖系统布局(1)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及结构特点,确定供暖管道的布局方案,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确保各区域的供暖效果。

(2)供暖设备选型:选择高效的供暖设备,如散热器、地暖等,根据建筑物空间结构和热负荷进行合理选型,确保供暖系统稳定运行。

办公楼供暖设计方案

办公楼供暖设计方案

办公楼供暖设计方案办公楼供暖设计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办公楼供暖设计方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办公楼供暖设计方案(精选5篇)1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大气污染防治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居民冬季取暖清洁化水平,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烟台市申报国家清洁取暖项目任务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20xx年,全市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6.32万户,城区(县城)的城中村、城边村、棚户区等清洁取暖改造2.1万户;农村建筑节能改造1.4万户,城区(县城)建筑节能改造125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立项6万平方米。

管网改造、气电保障等建设改造任务及有关能力建设完成三年总任务的30%。

二、总体思路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原则,考虑我市属丘陵地带,燃气管网难以全部覆盖、后期使用费用偏高等实际情况,实施以城区周边人口密集区为主,逐步向远郊区扩展的改造步骤,打造集中连片改造区域。

村居密集易于热网敷设的区域,优先进行集中式清洁取暖改造;其他区域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经济水平、居住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推广燃气壁挂炉、热泵热风机、生物质水暖炉等多种清洁取暖设备;优先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及环境敏感点周边的散煤用户纳入清洁取暖改造计划中,优先进行改造替代。

(一)优先发展集中供热。

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探索核能等新能源供热,扩大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持续推进智慧管网建设,降低管网热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落实气电供应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强气代煤相关的天然气主干管网、沿海LNG接收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应急储气能力和调峰能力。

坚持以气定改,燃气供应企业应与上游供气企业签订供气合同,确保足量供气;与各区市政府(管委)签订保供合同,保障采暖期天然气平稳安全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任务 (1)1.3室外计算参数 (1)1.4室内计算参数 (2)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2)2.1热负荷计算 (2)2.1.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2)2.2热负荷计算举例 (2)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 (4)3.1散热器的选择 (4)3.1.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4)3.1.2散热器的选用 (4)3.2散热器的布置 (5)3.3散热器的计算 (6)3.1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 (7)第四章采暖系统形式的确定 (7)4.1供暖系统分类 (7)4.2机械循环供暖系统分类 (8)第五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9)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9)5.11基本原理 (9)5.12计算方法 (9)5.13计算步骤 (9)5.2 水力计算表 (10)第六章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的选型 (11)6.1散热器排气装置的选择 (11)6.3其它阀门的选用及说明 (11)第七章施工方法 (11)7.1 安装准备 (11)7.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 (12)7.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2)参考文献 (14)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沈阳市某办公楼供暖设计建筑地点:沈阳市项目概况:本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2325m2,建筑层高为4.2米。

墙体材料:采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所有外墙均有70mm厚聚苯乙烯板保温层。

热源情况: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75℃,50℃,资用压头3m 水柱。

1.2设计任务(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1.3室外计算参数1.4室内计算参数该办公楼建筑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办公室为18℃,储藏室为13℃,走廊卫生间16℃。

供暖系统采用单管下供下回式,采用四柱640型散热器,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1热负荷计算2.1.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1=aKF(t n-t w)(2-1)式中: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F——围护结构的面积,m2;t n——冬季室内的计算温度,℃;t w——供暖室外的计算温度,℃;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2.2热负荷计算举例以1001房间为例说明热负荷的计算过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查表2-2,查得南外墙传热系数K=0.42W/m2·℃,南外窗传热系数K=3W/m2·℃,西外墙传热系数K=0.42W/ m2·℃,地面传热系数K=0.3W/m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查表2-5,查得西向修正-0.05,南向修正-0.15,西向修正值=0.95,南向修正=0.85;室内设计温度为t n=18℃,室外计算温度为t w′=-16.9℃。

由公式(2-1),计算出该房间的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南外墙:F= 4.2×3.45-1.8×2.6=11.595m2Q1=αKF(t n-t w′)=1×0.42×11.6×(18+16.9)= 169.96W朝向修正后负荷Q1′=144.47W西外墙:F= 6.725×4.2=28.25m2Q2=αKF(t n-t w′)=1×0.42×28.25×(18+16.9)=414.02W朝向修正后负荷Q2′=393.3W南外窗:F=1.8×2.6=4.68m2Q3=αKF(t n-t w′)=1×3×4.68×(20+16.9)=489.9W朝向修正后负荷Q3′=416.5W地面:F=22.27m2Q4=αKF(t n-t w′)=1×0.3×22.27×(18+16.9)=233.19W.最后Q = Q1+ Q2+ Q3,得到房间总耗热量Q =1187W。

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它各房间的热负荷,结果见附录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室内计算温度室外计算温度室内计算温度差温差修正系数基本耗热量耗热量修正房间热负荷(w)名称及方向面积计算面积(㎡)KW/㎡·℃℃℃℃ a Q1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修正值修正后的热量高度附加南外墙16.275-4.6811.595 0.4218-16.934.9 1170.0 -0.150.85 144.50 1187西外墙6.725*4.2 28.245 0.42 414.0 -0.05 0.95 393.3南外窗0.9*2.6*2 4.68 3 490.0 -0.15 0.85 416.5地面6.4*3.48 22.272 0.3 233.2 0 1 233.2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3.1散热器的选择3.1.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能满足供暖系统工作压力的要求,并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考虑,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只要能满足(保证)供暖系统运行时的工作压力即可,并不是越高越好。

2.漏水(汽)的可能少。

主要是指散热器的接口要少及其本身腐蚀漏水的可能性少。

铸铁散热器由于弱环节往往在片与片组合的接口处,所以接口越少,漏水的可能性越少。

钢板散热器,也因型式不同,其腐蚀漏水的严重性不同。

3.耐腐蚀。

包括散热器外腐蚀和内腐蚀。

对潮湿房间,或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应选用防腐能力亦较高的产品。

4.无划伤或碰伤人体的尖角棱刃,壳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5.无毒、无害、无爆炸可能。

包括散热器的专用工质及外表面处理。

3.1.2散热器的选用关于散热器,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热工方面的要求要想使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更好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增大散热器的散热量或是提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增加散热器外壁的散热面积(使外壁上的肋片变多),使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流速加快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的强度等途径。

2.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还受到了经济方面的制约,通过散热器传给房间内的单位热量所需要的金属消耗量越少,则安装成本就越低,经济性相对就越好。

3.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由于是由金属构成,则它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还必须要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还不能太大,占用的房间面积和空间也要少;由于散热器需要大批量生产,则生产工艺还必须满足要求。

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外表不能太粗糙,这样不易积灰便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还应使房间更加美观。

5.使用寿命的要求由于建筑物需要长期使用,则散热器也应不易破损被腐蚀。

综上所述,选用散热器类型时,应在诸如热工、经济、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多加注意。

此外根据环境地点不同等情况,需对某方面有所侧重。

同时,在设计选择散热器时,应注意相关规定。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和联系实际,选择椭四柱640型铸铁散热器3.2散热器的布置选择经济性能和热工性能较好的散热器之后,接下来应该进行散热器的布置。

布置散热器的时候,应该符合相关规定。

在散热器组装好之后,或是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还应该作水压试验,以确保散热器的正常使用。

散热器最好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该有较为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便于维修。

这些都是从建筑物的用途,有利于散热器的安全、适应室内装修的要求、放热以及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的。

盥洗室、贮藏室、厨房、厕所以及走廊的散热器,可以同邻室串联连接,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单独设根立管不方便而且不经济。

应该注意的是,热水供暖系统由两组散热器串联安装的时候,在管道水力计算完毕得出每根立管的温降之后,才能够根据各立管的温降来得出散热量。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应该由单独的立、支管进行供暖。

一般不应将其散热器同临室连接,这样是为了不影响与之相临房间的供暖效果。

而且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

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应房间温度的位置。

本条属于《暖通规范》新增加的条文。

该建筑内散热器采用明装,原则上安装在外窗台下面,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流比较暖和舒适。

如有困难,应考虑暗装或靠墙布置.3.3散热器的计算3.11散热面积的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F按下式计算:该建筑供暖的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70℃,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t pj =(tsg+tsh)/2=(95+70)/2=82.5℃式中 tsg ——散热器进水温度,℃;tsh——散热器出水温度,℃;散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物理概念,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pj与室内气温tn相差1℃时,每m²散热器面积所散出的热量W/ m².℃。

它是散热器散热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它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有上面的表格可知K=7.87W/m².℃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和散热量Q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测定的。

若实际情况与实验条件不同,则应对所测值进行修正。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1(其值选取按照《供热工程》附录2-3)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2值,可按《供热工程》附录2-4取用。

此次设计是采用的简单的同侧上进下出,所以β2=1.00。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3值,安装在房间内的散热器,可有种种方式,如敞开装置、在龛盒内、或加装遮挡罩板等。

附录表2-5,在此次设计为家里、库房、办公室、业务用房就采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高度100mm布置β3=1.02:营业用房、营业厅和楼梯间就安装在墙龛里β3=1.06,厕所就安装在墙上外面加罩β3=1.12。

3.1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在确定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后,现假定β1=1,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n=F/f f——每片或每1m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 此系统的f=0.2 m²,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面积小0.1m²(片数n取整数)以1001工作间散热器计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其他房间的散热器片数,详见附表2。

1001工作间设计热负荷为1187W,室内安装四柱640型散热器,散热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高度100mm。

供暖系统为单管下供下回式。

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室内管道明装,支管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为异侧连接上进下出,求散热器面积及片数。

查附录2—1,对四柱640型散热器 K=6.95W/(㎡℃)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先假定β1=1.05;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4,β2=1.251;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查附录2—5,β3=1.02;根据式F′=Q×β1×β2×β3/(K×△t)=1187×1.02×1.251×1.05/(6.95×72.76)=3.98㎡;四柱640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面积为0.2㎡,计算片数n′为:n′= F′/f=3.98/0.2=20片,因散热器布置在两个窗口各布置10片即可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