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孔子感受经典》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完整版)学习孔子思想主题班会教案

(完整版)学习孔子思想主题班会教案

(完整版)学习孔子思想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研究孔子思想主题班会教案1. 班会主题:研究孔子思想2. 班会目标:- 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探索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3. 班会内容:3.1 孔子思想概述- 展示孔子的简要生平和教育成就,引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 介绍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如仁、义、礼、智等。

- 分享孔子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3.2 探索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思考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思想对个人修养、家庭关系、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影响。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3.3 研究孔子经典文本- 选择孔子经典文本中的一篇进行解读,例如《论语》中的某篇章节。

- 分析文本中的故事和言论,帮助学生理解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

- 鼓励学生思考文本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3.4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 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面对一些道德困境,并基于孔子思想提出解决方案。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孔子思想对个人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将孔子思想中的道德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 教学方法:- 主题演讲:教师讲解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子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和言论。

-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孔子思想的应用场景。

5. 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孔子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学生文本解读笔记:评估学生对孔子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运用孔子思想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

6. 教学资源:- 孔子生平及思想资料- 孔子经典文本(如《论语》)- 讨论和角色扮演题目- 讲义和PPT材料7.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孔子思想,了解其他孔子学派的观点。

感悟经典主题班会记录(3篇)

感悟经典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于XX年XX月XX日组织了一场以“感悟经典”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经典文化的学习和讨论,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二、班会时间及地点时间:XX年XX月XX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持主持人:XX老师四、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经典文化知识讲座3. 经典文学作品分享4. 经典音乐欣赏5. 经典电影赏析6. 互动讨论7. 总结发言五、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XX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悟经典文化,为我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2. 经典文化知识讲座由XX老师主讲,她从经典文化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讲座中,XX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典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

3. 经典文学作品分享同学们分组进行了经典文学作品的分享。

他们选取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在分享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热烈,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经典音乐欣赏音乐老师播放了《梁祝》、《梅花三弄》等经典音乐作品,同学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欣赏环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受,认为经典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5. 经典电影赏析同学们观看了《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电影片段。

电影中的精彩画面和深刻内涵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经典电影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能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6. 互动讨论在互动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传承和弘扬经典文化”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二年级学孔子主题班会

二年级学孔子主题班会
我们应该注重道德修养,积极 学习优秀的品德和社交礼仪
如何学习孔子
我们应该多读孔子的经典著作,如《论 语》、《大学》等,深刻理解孔子的思 想
结束语
结束语
本次班会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孔 子的思想,注重道德修养,做 一个优秀的人民子弟。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二年级学孔子主题班会
目录 引言 孔子的人生经历 孔子的思想 如何学习孔子 结束语
引言
引言
欢迎诸位参加本次主题班会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引言人生经 历
孔子的人生经历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 元前479年
孔子年轻时游学四方,成为一 名优秀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孔子的人生经历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社会改革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义、 礼、智、信五个方面
孔子强调仁爱和友善,认为只 有通过仁爱和友善才能实现和 谐社会
孔子的思想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 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如何学习孔子
如何学习孔子
学习孔子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 和行为举止方面入手

孔子主题班会记录总结(2篇)

孔子主题班会记录总结(2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提升道德素养,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了一场以“孔子”为主题的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学习孔子思想,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会开始,班主任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孔子思想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班会,深入了解孔子,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我。

2. 孔子生平介绍接下来,由一位同学担任主讲,为大家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

从孔子出生到逝世,从他的教育理念到政治主张,同学们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 孔子思想解读在了解了孔子的生平后,同学们开始深入学习孔子思想。

主讲同学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对孔子思想进行了详细解读。

同学们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了孔子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4. 互动环节为了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孔子思想,班会设置了互动环节。

同学们分成小组,就“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孔子思想”展开讨论。

各小组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5. 总结发言班会最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他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孔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班会总结1. 活动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学们通过学习孔子思想,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同时,同学们在互动环节中,学会了如何将孔子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养。

2. 存在问题在本次班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同学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讨论环节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此外,班会形式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改进。

3.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孔子思想的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2)丰富班会形式,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

学孔子主题班会教案精编版

学孔子主题班会教案精编版

学孔子主题班会教案精编版
主题介绍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研究孔子。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能够让学生
了解和研究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案内容
活动一:引入
- 通过展示孔子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
是正直,孔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活动二:了解孔子
- 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图片展示,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
些思想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活动三:团队合作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孔子的思想,拟定一
个实际场景,讨论如何在这个场景中应用孔子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 每个小组将在班会结束前汇报他们的成果,可以用简短的演示、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的形式进行。

活动四:总结
- 以小组形式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 引导学生回顾孔子的思想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可以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教学目标
- 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 理解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教学评估
-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对孔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成果。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例如孟子、老子等。

参考资源
- 孔子的名言警句
- 图片展示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 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案例。

学习孔子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孔子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___主题班会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孔子思想,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正确认识人和事的能力。

通过班会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思考与班级共同关注的问题,并通过引用___的经典言论进行讨论和互动。

目标1.了解___的生平背景和重要思想。

2.培养学生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并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

3.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概述___的重要地位和他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

提出学生们对___的了解和看法。

2.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___的生平背景、教育经历和重要著作。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3.学习经典言论(15分钟)选取___的经典言论或教导,通过投影或手写展示给学生。

逐条解读,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理解。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条经典言论,并围绕该言论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自由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汇报讨论成果(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提问题或进行补充。

6.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将___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资源准备1.___的简介和思想资料。

2.___的经典言论展示装置。

3.分组讨论的小黑板或白板。

这份教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___的思想,并引导他们思考人生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讨论和互动,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本次班会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感悟孔子智慧箴言》主题班会教案

《感悟孔子智慧箴言》主题班会教案

《感悟孔子智慧箴言》主题班会教案感悟孔子智慧箴言主题班会教案一、课程概要* 课程名称: 感悟孔子智慧箴言* 课程时长: 1小时* 适用对象: 中学生*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孔子的智慧箴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孔子简介* 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2. 孔子的智慧箴言* 选择几条代表性的智慧箴言,如“不患失道,不贵无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 通过解读这些箴言,引导学生思考其含义和价值。

3. 感悟与分享*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箴言的理解和感悟。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智慧箴言或格言。

三、教学过程1. 引入* 导师简单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引发学生对孔子智慧箴言的兴趣。

2. 研究孔子的智慧箴言* 导师依次介绍选择的智慧箴言,解读其含义和背景。

* 提醒学生划重点,可以记下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对智慧箴言的理解。

* 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 分享与总结*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 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学生的思考和发现。

5. 结束*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体会。

* 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孔子的智慧箴言及其他智慧资源。

四、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程度。

* 学生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分享时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学生思维能力: 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箴言的理解是否具有深度。

* 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改进教学。

走近孔子主题班会活动

走近孔子主题班会活动

走近孔子主题班会活动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圣人。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孔子,我们组织了一次走近孔子的主题班会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学习和探讨孔子的思想,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品德追求,并通过参观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孔子的伟大之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观念。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 学习孔子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学生们将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包括他的教育理念、仁爱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等。

学生们将分组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思考。

2. 孔子实地考察我们组织学生们前往孔庙和孔子家庙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孔子的伟大之处。

在孔庙,学生们将参观孔子的纪念堂、祭坛和礼乐台等,了解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孔子家庙,学生们将参观孔子家族的祠堂和家庭生活所,了解孔子个人的家庭背景和家教。

3. 体验经典礼仪在孔庙,我们将组织学生们进行经典礼仪实践,包括学习负大荷、斋戒、尊师重道等孔子倡导的传统礼仪。

学生们将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到孔子所倡导的尊师重道的思想。

4. 讲解孔子教育的影响我们将邀请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来班会上讲解孔子教育的影响。

这位教育工作者将分享孔子教育的现实意义,包括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启示和借鉴。

5. 学习孔子名言警句我们将组织学生们进行孔子名言警句的学习和背诵。

学生们将选取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通过朗读和解读,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孔子的教育智慧。

三、活动评估和总结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学生们进行评估和总结。

学生们将撰写感想和体会,在班会上进行分享。

我们还将邀请一位老师或专家进行点评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学习。

四、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增强学生对孔子的了解和认知,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孔子感受经典”主题班会
曹金睿:“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司马迁)谁有这样大的人格魅力,让司马迁这样的大历史学家心向往之。

朱玲玉:他就是孔子。

一个圣人,一个君子,同时又是一个有喜有怒的普通人。

他的仁爱如天之涵养,他的智慧如神之微妙。

张翔程:他创立了一个学派——儒学。

千载而下,他的思想仍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他缔造了一个神话,在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伟大和第一,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魏来:让我们穿越历史,走近孔子,去寻找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

曹金睿: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倍尝艰辛。

为生活所迫,孔子从小就干过很多低贱的工作;但可贵的是,无论处在什么境地,他从不放弃学习,“十有五而志于学”,学无常师;“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

朱玲玉:孔子五十岁开始从政,五十五岁因与当政者不合,弃官出走,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恓恓惶惶,席不暇暖,“累累若丧家之狗”,前后达14年之久,虽颠沛流离、处处碰壁而仍矢志不移。

张翔程:《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曹金睿: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朱玲玉:孔子的言与行,留给后人很多的启发。

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结合课下注释研读《论语》六则,疏通文意。

选择对你触动最深的一段文字,写出你的理解以及对你的启发。

50—100字
孙佳宁: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张卉楠: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李璇: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王姝瑀: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郭圣美: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商家硕: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曹金睿:2500年来,孔子光辉的思想和博大的精神,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已经演变为中华生生不息文明洪流的中流砥柱,成为华夏民族持久不衰的思想源泉,2500年间,从来没有人能扑灭这一燃烧着旺盛生命力的文明之火。

朱玲玉:2500年之后,当我们重新走近孔子,去感受一个大时代的强劲脉搏时,希望这种管中窥豹的方式,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能让我们的文化得到传承。

朗读司马迁的《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所慎:齐,战,疾。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

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译文:
关于《论语》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干多篇,等到孔子整理的时候,删去其中重复的,选取可以在礼节仪式中使用的,往上采集歌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的诗篇,中间搜罗叙述殷朝、周朝盛世的诗篇,往下包括记录周幽王、周厉王时礼乐残缺情景的诗篇。

《诗经》书从描写男女关系的诗篇开始,所以说:“《关雎》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为《颂》的第一篇。

”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用琴瑟伴奏而一一歌唱过,以求符合《韶》、《武》、《雅》、《颂》的音律。

礼仪、音乐从此又可得到而称述记录,以此具备了王道的礼乐制度,编成了《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

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编撰《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孔子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连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

他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像这样的话,我对炙周易》就能融会贯通了。


孔子用《诗》、《书》、《礼》、《乐》进行教授,弟子大约有三千,其中一人兼通六经的有七十二人。

像颜浊邹之流的门徒,略微接受过学业的就更加众多了。

孔子设立四种教学内容:文献,行为,忠恕,信用。

戒绝四种陋习:不随意猜测,不固执己见,不孤陋寡闻,不突出自己,他所谨慎对待的有:斋戒,战争,疾病。

孔子对自己很少讲到利益、命运和仁德。

对弟子不到为渴求知识而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就不去启发,不能举一反三,便不再教他。

孔子说:“不行了不行了,君子痛恨活了一辈子而名声不被人们称道。

我的主张不能实行了,我用什么将自己显现给后人呢?”于是利用鲁国史官的记载撰作《春秋》,上溯至鲁隐公,下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包括十二位君主。

以鲁国为中心,以周王室为亲承的前朝,以殷代为隔朝的散旧,将道统贯穿于三代。

简约精炼其中的文辞而意旨博大恢弘。

所以吴国;楚国的君主自称为王,但《春秋》贬称他们为“子”;晋文公在践土的盟会实际上是他召来周天于,但《春秋》避讳此事写作“天王狩于河阳”;推衍这类《春秋》笔法来绳正当时的世道。

《春秋》中褒贬的大义,后代有王者兴起的话,就能推广开来。

《春秋》大义实行之后,那么天下的乱臣贼子便都害怕了。

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

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