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阅览室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图书馆阅览室设计演示文稿

80 地下铁、闹市繁忙交通、距离2英尺的闹钟、介于85至115分贝的汽艇、工厂吵杂声
四 阅览空间的设计规范
1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或针对不同的 读者对象分别设置各类阅览室
2 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 的遮阳措施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 出纳台布置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附录的
三四五层的“内街”立面采用u形玻璃墙间隔布置,使其 获得“街”的立面感,增加内部空间的层次感。在采光井 四周采用半透明玻璃包裹,玻璃下悬至室内顶棚下1m处, 使光就有了形状,也更为柔和、宁静。
分贝指数 声音例子 0 人类可听见的最小声音
?
10 正常呼吸
20 在1.5m内窃窃私语
30 安静的图书馆、轻声细谈 40 客厅、安静的办公室、远离路况的卧室 50 近距离的轻微路况、冰箱、微风
60 距离约6m的冷气机、谈天、缝纫机
70 繁忙交通、办公制表器、吵闹的餐厅; 在此分贝水平下,若经常听到这些嘈杂的声音,或许会影响听觉。
16 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17 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 光设施
18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入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19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书 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20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12 缩微览阅室宜和缩微胶卷片的特藏书库相连通
13 缩微阅读机分散布置时应设置专用阅览桌椅 每座位使用面积不应 小于2.30m2
14 集体和个人使用的音像资料视听室宜自成区域,便于单独使用和 管理,与其他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四 阅览空间的设计规范
1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或针对不同的 读者对象分别设置各类阅览室
2 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 的遮阳措施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 出纳台布置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附录的
三四五层的“内街”立面采用u形玻璃墙间隔布置,使其 获得“街”的立面感,增加内部空间的层次感。在采光井 四周采用半透明玻璃包裹,玻璃下悬至室内顶棚下1m处, 使光就有了形状,也更为柔和、宁静。
分贝指数 声音例子 0 人类可听见的最小声音
?
10 正常呼吸
20 在1.5m内窃窃私语
30 安静的图书馆、轻声细谈 40 客厅、安静的办公室、远离路况的卧室 50 近距离的轻微路况、冰箱、微风
60 距离约6m的冷气机、谈天、缝纫机
70 繁忙交通、办公制表器、吵闹的餐厅; 在此分贝水平下,若经常听到这些嘈杂的声音,或许会影响听觉。
16 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17 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 光设施
18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入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19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书 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20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12 缩微览阅室宜和缩微胶卷片的特藏书库相连通
13 缩微阅读机分散布置时应设置专用阅览桌椅 每座位使用面积不应 小于2.30m2
14 集体和个人使用的音像资料视听室宜自成区域,便于单独使用和 管理,与其他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图书馆》课件PPT

功能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和 开发智力资源等基本功能。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 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中国的藏书 楼等。
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图书 馆经历了从私人藏书楼到公共图书馆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历程。
图书馆的分类与特点
《图书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图书馆概述 • 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 图书馆管理与运营 • 图书馆技术应用与创新 • 图书馆文化与社会责任 • 未来图书馆展望与挑战
01
图书馆概述
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保存 、传播和利用图书、报刊、音像 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献资源的 文化机构。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
未来图书馆将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 将拓展到多媒体、艺术、科技等多元化领域,实 现跨界融合。
未来图书馆的创新方向
空间创新
打造具有吸引力、舒适度和灵活性的阅读空间,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服务创新
提供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服务、线上线下互动等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创新
推广阅读文化。
学科服务
针对特定学科领域,提 供学科导航、定题服务
等专业服务。
图书馆借阅规则与流程
借阅规则
读者需凭借书证借阅图书,一般每次最多可借一定数量的图 书,借期通常为一个月,可续借。逾期未归还的图书将产生 逾期费用。
借阅流程
读者在图书馆选书后,到借书处办理借阅手续,将所选图书 和借书证交给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借出操作。读者还书时, 需将图书归还到指定还书处,由工作人员进行还书处理。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和 开发智力资源等基本功能。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 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中国的藏书 楼等。
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图书 馆经历了从私人藏书楼到公共图书馆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历程。
图书馆的分类与特点
《图书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图书馆概述 • 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 图书馆管理与运营 • 图书馆技术应用与创新 • 图书馆文化与社会责任 • 未来图书馆展望与挑战
01
图书馆概述
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保存 、传播和利用图书、报刊、音像 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献资源的 文化机构。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
未来图书馆将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 将拓展到多媒体、艺术、科技等多元化领域,实 现跨界融合。
未来图书馆的创新方向
空间创新
打造具有吸引力、舒适度和灵活性的阅读空间,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服务创新
提供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服务、线上线下互动等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创新
推广阅读文化。
学科服务
针对特定学科领域,提 供学科导航、定题服务
等专业服务。
图书馆借阅规则与流程
借阅规则
读者需凭借书证借阅图书,一般每次最多可借一定数量的图 书,借期通常为一个月,可续借。逾期未归还的图书将产生 逾期费用。
借阅流程
读者在图书馆选书后,到借书处办理借阅手续,将所选图书 和借书证交给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借出操作。读者还书时, 需将图书归还到指定还书处,由工作人员进行还书处理。
图书馆设计 ppt课件

5
依弗塞斯图书馆
提姆加德图书馆遗址
最初的单一形态:古埃及、希腊罗马帝王、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贵族图书 馆,空间单一,馆藏有限、规模不大,以藏书为主,藏阅一体,功能简单, 空间却极度高大豪华。
6
宗教影响下的发展: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随着大学规 模的扩大.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大学图书馆都以教堂 或修谴院的图书馆为蓝本。典型实例为英国三一学院图书馆。
80
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
81 第四章
图书馆的发展及未来
网络时代,还需要图书馆吗?
来自美国的一篇报导称:随着网络信息的发 展和普及,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中介地 位已发生变化,被日益边缘化了。这篇报导还 讲述了新一代美国年轻人酷爱网络而远离图书 馆的几个实例,它向人们传递着图书馆正日渐 衰落的信息。然而,图书馆真的会逐渐退出历 史舞台?真的会成为新世纪的恐龙吗?
• 环境安静场地干燥、 排水流畅
• 注意日照 及自然通风条件
• 远离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
• 留有必要的扩建余地,以利发展
20
(二) 图书馆建筑的场地设计要求
•因地制宜、结合现状、集中紧凑、功能明确、人流车流 分开、道路布置恰当
•注意馆区、生活区合理布置 •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少年阅览区应有单独的出入口 和室外活动场地 •锅炉房、厨房、车库等建筑应尽量避开书库和阅览区并 用绿化隔离 •馆区以布置绿地、庭院、创造优美的阅览环境。留有足 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
中型图书馆
大型图书馆
藏书量 50-150万册
藏书量 150万册以上
4
第二节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 而产生发展的。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3.5、 垂直交通和运输
书库上、下层之间应有垂直交通相联系, 一般设置专用楼梯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垂直运输主要是运送书籍的提升设备。
书库内楼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m,坡度小 于45度。
二层以上书库应设书籍提升设备,四层及 四层以上的书库,提升设备应不少于两套, 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 梯。
3 、书库设计6
3.1、书库类型 3.2、书架及布置要求 3.3、书库容书量指标 3.4、柱网与层高 3.5、垂直交通和运输 3.6、书库防护
3.1、书库类型
3.1.1、 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即总书库,书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藏 书量大。
3.1.2、 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 采用闭 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书 库,如:借书处、阅览室、参考室、研究 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辅助书库 应与基本书库联系紧密,以便从基本书库 中补充新书,也便于把旧书送回基本书库。
3.6.2、 防湿、防潮 为了防止书刊受潮,书库 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出现结露现象,书库周围 应排水通畅,给排水管道不得从书库地下通过, 以防管道渗漏。
3.6.3、防尘、防有害气体 庭院绿化对防尘具 有积极作用,书库楼、地面应采用坚实耐磨的 面层,库内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光滑、不积灰尘。 特藏书库还要防止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 体的侵蚀。
3.1 、书库类型
3.1.3、 开架书库Open Stacks 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 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此书库除正常的书架外,在 采光良好的区域还设有少量阅览座(厢)供读者使 用。
3.1.4、 特藏书库Special Stacks收藏珍善本图书、 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献资料、对保存条 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不应有阳光直射)
《图书馆设计案例》PPT课件

夹
设计体
层
现了人
书
性化, 方便不
吧
同人的
的
不同需
坡
求
道
• 沿着其中的直 跑楼梯上到由 屋顶形成的平 台花园时,就 到达了第二个 层面的院子, 这是属于中心 阅览室室外的 活动平台
• 它是更加纯粹
意义上的室外
庭院,顶上大
部分透空,侧
面全部开敞,
透过它可以在
两个不同方向
上分别与中央
绿轴和公共教
学楼构成视觉
二 层 平 面 图
• 方形中庭一半 为室内一半在 室外,十字形 的钢柱以 7500mm的方 形柱网形式界 定了整个空间 领域感
室 外 中 庭
休 息 平 台 与 咖 啡 厅
室 内 中 庭
展厅
• 垂直的帆拱型拉 膜在造型上如同
一只只展翅腾飞
的白鹭一般,在 提供遮阳的同时,
其斑驳的光影效
果以及独特的空
面 功
形态造成了一种“悬 浮”着的感觉,恰与 底层完整连续的基座
能
构成一种视觉上的平
分
衡状态。
区
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 大的中庭是贯 穿于整个图书 馆内部的开放 或者说半开放 空间,它既是 室内的也是室 外的“院”, 因它局部有顶 在侧面又基本 开敞,可以说 是将内部和外 部空间进行了 一种类似“拓 扑”式的转换 后的状态。
建 筑 局 部
北立面图 东北立面图
• 图书馆的各功能空间 均采用了统一模数化 设计,在此基础上, 更将9个分类阅览室 以一种“模块”式的 空间划分形成了相对 独立的区间,并与基 本书库和中央阅览室 垂直对位,以最便捷 的交通形成人流及书 流的高效联系。
2024年-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优秀课件(精编)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图书馆以坐北朝南为最 理想,忌东西向。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尽量采 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东西晒的出现。从朝向,自 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采用“一”字 形及其变体的条形平面较好,可以避免东西向, 各主要房间都可朝向南北。对于进深较大的块 状形体,可以适当增设采光中庭解决采光通风 问题。
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 格界限。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 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 一个房间内往往是既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外 借,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6
(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光线和通风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的,它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 条件。
深圳南山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区 4
3,阅览区: 现代图书馆的阅览区是一个开敞的空间,
集阅、藏、借、管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多 种选择性。 阅览区应能容易到达,并且应与基本书库 有方便的联系。空间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适应开架阅览和功能变化的需要。
5
4,藏书区: 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储备书库、和
31
一般在中小型图书馆中常设在底层,在中 型和大型图书馆中常设在2层,而某些大 型图书馆甚至将2、3层都作为主层,而底 层则作为浏览性读者用房,如报刊阅览、 内部业务用房及设备用房或作为对外的公 共活动用房。
32
2.在分层布置时,还应考虑到各部分不同服务对象 的特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分为浏览读者,阅览读者和 研究读者三类。在垂直分区时,一般将无一定借阅 目的、逗留时间短的浏览读者的活动区,如报刊阅 览、期刊阅览等布置在底层;将大量读者所使用的 普通阅览设在主层上。至于人数少,工作时间长的 研究读者的阅览用房,如珍本阅览室及专题研究等, 则可布置在更高的楼层上,从而减少不同人流的交 叉迂回,以创造安静的环境。以上的分层办法可以 说是一般图书馆的布局方式。2223分区方式:
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 格界限。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 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 一个房间内往往是既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外 借,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6
(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光线和通风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的,它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 条件。
深圳南山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区 4
3,阅览区: 现代图书馆的阅览区是一个开敞的空间,
集阅、藏、借、管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多 种选择性。 阅览区应能容易到达,并且应与基本书库 有方便的联系。空间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适应开架阅览和功能变化的需要。
5
4,藏书区: 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储备书库、和
31
一般在中小型图书馆中常设在底层,在中 型和大型图书馆中常设在2层,而某些大 型图书馆甚至将2、3层都作为主层,而底 层则作为浏览性读者用房,如报刊阅览、 内部业务用房及设备用房或作为对外的公 共活动用房。
32
2.在分层布置时,还应考虑到各部分不同服务对象 的特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分为浏览读者,阅览读者和 研究读者三类。在垂直分区时,一般将无一定借阅 目的、逗留时间短的浏览读者的活动区,如报刊阅 览、期刊阅览等布置在底层;将大量读者所使用的 普通阅览设在主层上。至于人数少,工作时间长的 研究读者的阅览用房,如珍本阅览室及专题研究等, 则可布置在更高的楼层上,从而减少不同人流的交 叉迂回,以创造安静的环境。以上的分层办法可以 说是一般图书馆的布局方式。2223分区方式: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休闲区设计
休闲区是供读者休息 、交流和放松的场所 ,应提供多样化的设 施和服务。
休闲区应营造轻松、 愉悦的氛围,满足不 同读者的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咖啡厅 、休息室、阅读角等 设施的布局和适度 。
其他功能区设计
其他功能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技术服务区、报告厅等,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进行 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和相互联系,以及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窗户设计
窗户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应与立面整体设计相协调 ,同时考虑采光和通风的 需求。
立面材料
选择与外观材料相协调的 立面材料,保持整体统一 性。
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
考虑当地的文化、气候、历史背景等元素,使图书馆建筑融入当 地环境。
文化元素
将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如采用具有象征意 义的符号或图案。
现代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 有时代感的图书馆建筑。
PART 05
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性与 绿色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
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尊 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水 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
节约资源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建筑材料和 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适应气候变化
图书馆建筑应具备适应气候变化 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节能、隔热 、通风等措施,提高建筑的舒适
度和节能效果。
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
使用可再生材料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 利用的建筑材料,如木质 、竹质等,减少对有限木 材的依赖。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 ,以及节能型空调、照明 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图书馆设计 ppt课件

•新建、扩建、改建的图书馆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以利发展
21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实例
22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实例
23
第三章 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空 间组织设计
第一节图书馆建筑的基本功能关系及要求
•灵活 合理布置柱网尺寸、层高、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紧凑 合理安排借、阅、藏、管四者之间运行路线及关系
5
依弗塞斯图书馆
提姆加德图书馆遗址
最初的单一形态:古埃及、希腊罗马帝王、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贵族图书 馆,空间单一,馆藏有限、规模不大,以藏书为主,藏阅一体,功能简单, 空间却极度高大豪华。
6
宗教影响下的发展: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随着大学规 模的扩大.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大学图书馆都以教堂 或修谴院的图书馆为蓝本。典型实例为英国三一学院图书馆。
•舒适 改善阅览环境、创造舒适、安静的气氛
•稳定 保持环境的稳定性、适宜的温湿度、杜绝污染 •经济 讲求效率、节约能源
24
生活 区 办公 区 阅览 区
公共 活动 区 情报 中心 区
设备 区
藏书 区
入口 区
表3-1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组成关系
25
藏
书籍运送路线
阅
借
馆员工作路线
读者活动路线
表3-2 图书馆内人流基本流线分析
7
15世纪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继而西方掀起产业革命;当时活字印刷书 籍的大量普及、图书馆藏书倍增、促使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于是便出现了 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厅的屋筑构造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这 在设计、建筑技术上都是很大的迸步。在精神上也给人以宁静肃穆、博大崇高, 置身其中。如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调研汇报
7.3 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
1
(一)图书馆阅览室 相关规范 (二)图书馆阅览室 案例分析
2
(一)图书馆阅览室相关规范
• 一 图书馆阅览室的分类 • 二 图书馆各类用房天然采光标准值 • 三 图书馆内噪声级分区及允许噪声级标准 • 四 阅览空间的设计规范
3
一 图书馆阅览室的分类
1 普通阅览室 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是图书馆中数
41
3照明设 计与灯光
在靠近拱 形玻璃窗 的地方布 置阅览空 间,不仅 具有较好 的采光效 果,而且 具有较好 的视觉效 果,如同 置身于风 景优美的 公园环境 中,在享 受读书的 乐趣的同 时沉醉在 大自4然2 中。
顶面上的圆盘遮住了可见光源, 使光线通过顶面漫反射均匀柔和 地照亮每个角落,桌子和书架上 的台灯,提供学生们看书的照明
16 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17 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
光设施
12
18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入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19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书 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20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量较多的一种阅览室 2 特种阅览室
指音像视听室、缩微阅览室、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等,这类阅览室 读者须借助设备才能从载体中获取信息,对建筑设计有特殊要求 3 开架阅览室
藏书和阅览在同一空间中允许读者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
4
二 图书馆各类用房 天然采光标准值
5
三 图书馆内噪声级分区及允许噪声级标准
6
3.每个阅览分区至少 两个出入口。
32
善本书阅览室与善本 书库集中布置时,两 者之间设分区门。
33
二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34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的主要阅览室设在三至五层。按照业主的要求,
采用了开敞式大空间以求得使用上的灵活性。
设计采用“街道式”的空间组织方式,将一条宽约8m的“L”形中庭
(“内街”)以及三条5m宽的采光井嵌入平行四边形体量中,使光线到
会议 大厅
办公 行政
49
3 功能布局与阅览室形式
• 由于地形的限制,该建筑 有两个入口,
• 其中第一层的入口进入儿 童阅览室及语音阅览室。
第一个主入口
• 绿色圆形部分是阅读组 • 黄色部分是语音室阅读区
会议 大厅
办公 行政
阅读 组
语音 室阅
两者基本上是沿着外围布置,
读区
可见阅读区应该主要通过自
然采光。
80 地下铁、闹市繁忙交通、距离2英尺的闹钟、介于85至115分贝的汽艇、工厂吵杂声
7
四 阅览空间的设计规范
1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或针对不同的 读者对象分别设置各类阅览室
8
2 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 的遮阳措施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 出纳台布置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附录的
59
60
• 基本上,由于采 用玻璃立面,再 通过玻璃的倾斜, 相较于灯光,自 然采光还是比较 主要。
61
62
63
六 博博肯黑德图书馆与市中心大厦肯
64
主要人流 借书、阅读人流 工作人员 工作室人员 安全出口
工作室 借阅区 办公会议 还书处
65
主要人流 借书、阅读人流 工作人员 工作室人员
二层平面 设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区 多媒体阅览区及图书借2阅1 区
三层平面 C1区为中心书库。A3、B2均为借阅区。借22 阅 区朝南。借阅区外设庭院、并有自助学习区。
四层平面 与三层相对应,c2为中心书库, B3A4为阅览区。D3为善本阅览23区
五层平面 大致布局与四层呼应。B4为报刊阅2览4 区
3 阅览区的建筑规开定 间进深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并应考虑 开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 阅览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 印机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 宜小于10m2,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5 阅览区不得被过往人流穿行
9
6 独立使用的阅6览独立空使用间的阅不览空得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达内部空间的深处,同时也将大进深的阅览空间划分成即分又合的多个区
域,提供了多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内街”及采光井也是视线的通廊,
与室外的景观有着确切的对应关系。
35
三四五层的“内街”立面采用u形玻璃墙间隔布置,使其
获得“街”的立面感,增加内部空间的层次感。在采光井
四周采用半透明玻璃包裹,玻璃下悬至室内顶棚下1m处,
43
图书馆内家具设计相当精致,采用 现代感比较强的不规则桌椅,这些 桌椅不仅与图书馆的设计风格相协 调,而且这种不规则的形状给人一 种活力,自由,昭示着年轻人活力 四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4
四 罗宾胡德基金 图书馆
利用方向各异的隔墙、充 满活力的色彩、活泼的家具、 墙壁上连续的画、天花板上的 天空图案、简洁的荧光灯与形 似“飞翔中的鸟”的弯曲金属 箔片等设计元素创造了适宜儿 童身心特征的空间艺术效果。
咨询 借阅区 会议室 儿童区
66
67
68
69
70
71
72
• 竖向分区
第一层为自主学习区(包括自习室、电子阅览室与多功能阅览室等 )。中间层为各种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设于最高层,而现刊阅览室设于 过刊阅览室临近层。
15
透视图
16
入口处透视图
17
功能分区
18
ED C AB
主出入口
A综合区
B,C文科区
实物图及分区
D办公区 古籍阅览区
E综合区
19
一层平面 电子阅览区及多功能学习20 区
设于套间内
各 阅 规 78910使 阅 珍阅 览定舆用 览 善览 空图频 桌 本区 间阅繁 椅 阅老 每览开 排 览年 座室放 列 室人 占应及 使时 的 与能残 用间 最 珍容疾面小长善纳读积间的本大者设隔阅书型的计尺览库阅专计寸室应览用算应宜毗桌阅指符邻邻描览标合近布图座应表门置台席符的厅阅并应合规布览有邻附定置和完近录库整管的房的理之大间出片应纳墙设台面缓布和冲悬置区挂并大设幅分舆区图门的设施
一层平面
50
三层平面
因为靠近门厅,这里 的阅览区布置的比较 开阔比较有动感。尤 其是书柜呈辐射型布 置,同样,阅览区还 是靠外围布置。
第二个主入口
51
我们来看看这里的采光是怎么样的~
52
由于立面的处理,使得 室内的光线呈一种菱形 网格状散落在地面上。 大面积的玻璃使得室内 采光充分,而且由于玻 璃的倾斜,使得向天空 的面积增大,更增强了 采光效果。
45
罗宾胡德基金 图书馆
阅览室平面
罗宾胡德基金 图书馆
阅览室立面
46
五 西雅图图书馆 阅览室
47
1 竖向功能关系
西雅图图书馆一共有 12层,其中有一层是 地下停车场。
48
2 阅览室的位 置
阅览室设置与4到7层, 位于大厅、会议等其他 公共空间的上层,有助 于减少人流、噪声的影 响
阅览室
儿童图 书室
53
四层平面
• 四楼设置了一些相对独 立的阅览室和电子阅览 室,私密性较强。
• 五楼有自习室。
54
• 六层平面
• 螺旋阅览室 • 阅读区域
55
7、8、9层基本如此。
11层是办公区。
57
58
西雅图图书馆阅读区主要采用自然采光, 靠中间的部分使用灯光采光。
使光就有了形状,也更为柔和、宁静。
36
三 日本多摩 美术大学图书馆
37
1 利用书架座椅围合与分割阅览空间
交汇的拱形把空间柔和地划分成不同的 区域,加上书架,不同形状的学习桌以 及可用作公告牌的玻璃隔断等等,给划 分而成的区域带来既有个体性又和整体 空间保持连续的感觉
38
2 书架的设计与作用
装有大本艺术书籍的矮书柜穿插在拱形之 间,在书柜之间是不同大小的学习桌和摆 有复印机的大桌子。人们穿梭在这些拱形 之间会体验到不同的空间感受和变化,从 充满自然光线的修道院到视觉上不可洞穿 的地下隧道
五层平2面5
各楼剖面分区
26
综合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
27
专业阅览室 (文科)
电子阅览室
28
专业阅览室 (文科)
29
善本阅览室
30
专业阅览室 (理科)
31
1.阅览区布置为一般 阅览室形式,临窗布 置阅览桌椅,楼层中 间采光不太好的位置 则设置开架书库。
2.每个阅览分区均设 置卫生间与楼梯间, 往往相邻而设。
21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规定
13
(二)图书馆阅览室案例分析
一 武汉大学图书馆 二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三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四 罗宾胡德基金图书馆 五 西雅图图书馆 六 博博肯黑德图书馆与市中心大厦
14
一 武汉大学图书馆
• 总体布局
院落方式,建筑群体间,水平方向总体分成综合区、文科区、理科 区以及办公区。
7 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的阅
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8 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隔 尺寸应符合表的规定
10
9 珍善本阅览室与珍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阅览和库房之 间应设缓冲区并设分区门
10 舆图阅览室应能容纳大型阅览桌描图台并有完整的 大片墙面和悬挂大幅舆图的设施
11 缩微阅读机集中管理时应设专门的缩微阅览室,室 内家具设施和照明环境应满足缩微阅读的要求
7.3 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
1
(一)图书馆阅览室 相关规范 (二)图书馆阅览室 案例分析
2
(一)图书馆阅览室相关规范
• 一 图书馆阅览室的分类 • 二 图书馆各类用房天然采光标准值 • 三 图书馆内噪声级分区及允许噪声级标准 • 四 阅览空间的设计规范
3
一 图书馆阅览室的分类
1 普通阅览室 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是图书馆中数
41
3照明设 计与灯光
在靠近拱 形玻璃窗 的地方布 置阅览空 间,不仅 具有较好 的采光效 果,而且 具有较好 的视觉效 果,如同 置身于风 景优美的 公园环境 中,在享 受读书的 乐趣的同 时沉醉在 大自4然2 中。
顶面上的圆盘遮住了可见光源, 使光线通过顶面漫反射均匀柔和 地照亮每个角落,桌子和书架上 的台灯,提供学生们看书的照明
16 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17 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
光设施
12
18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入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19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书 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20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量较多的一种阅览室 2 特种阅览室
指音像视听室、缩微阅览室、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等,这类阅览室 读者须借助设备才能从载体中获取信息,对建筑设计有特殊要求 3 开架阅览室
藏书和阅览在同一空间中允许读者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
4
二 图书馆各类用房 天然采光标准值
5
三 图书馆内噪声级分区及允许噪声级标准
6
3.每个阅览分区至少 两个出入口。
32
善本书阅览室与善本 书库集中布置时,两 者之间设分区门。
33
二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34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的主要阅览室设在三至五层。按照业主的要求,
采用了开敞式大空间以求得使用上的灵活性。
设计采用“街道式”的空间组织方式,将一条宽约8m的“L”形中庭
(“内街”)以及三条5m宽的采光井嵌入平行四边形体量中,使光线到
会议 大厅
办公 行政
49
3 功能布局与阅览室形式
• 由于地形的限制,该建筑 有两个入口,
• 其中第一层的入口进入儿 童阅览室及语音阅览室。
第一个主入口
• 绿色圆形部分是阅读组 • 黄色部分是语音室阅读区
会议 大厅
办公 行政
阅读 组
语音 室阅
两者基本上是沿着外围布置,
读区
可见阅读区应该主要通过自
然采光。
80 地下铁、闹市繁忙交通、距离2英尺的闹钟、介于85至115分贝的汽艇、工厂吵杂声
7
四 阅览空间的设计规范
1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或针对不同的 读者对象分别设置各类阅览室
8
2 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 的遮阳措施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 出纳台布置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附录的
59
60
• 基本上,由于采 用玻璃立面,再 通过玻璃的倾斜, 相较于灯光,自 然采光还是比较 主要。
61
62
63
六 博博肯黑德图书馆与市中心大厦肯
64
主要人流 借书、阅读人流 工作人员 工作室人员 安全出口
工作室 借阅区 办公会议 还书处
65
主要人流 借书、阅读人流 工作人员 工作室人员
二层平面 设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区 多媒体阅览区及图书借2阅1 区
三层平面 C1区为中心书库。A3、B2均为借阅区。借22 阅 区朝南。借阅区外设庭院、并有自助学习区。
四层平面 与三层相对应,c2为中心书库, B3A4为阅览区。D3为善本阅览23区
五层平面 大致布局与四层呼应。B4为报刊阅2览4 区
3 阅览区的建筑规开定 间进深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并应考虑 开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 阅览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 印机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 宜小于10m2,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5 阅览区不得被过往人流穿行
9
6 独立使用的阅6览独立空使用间的阅不览空得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达内部空间的深处,同时也将大进深的阅览空间划分成即分又合的多个区
域,提供了多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内街”及采光井也是视线的通廊,
与室外的景观有着确切的对应关系。
35
三四五层的“内街”立面采用u形玻璃墙间隔布置,使其
获得“街”的立面感,增加内部空间的层次感。在采光井
四周采用半透明玻璃包裹,玻璃下悬至室内顶棚下1m处,
43
图书馆内家具设计相当精致,采用 现代感比较强的不规则桌椅,这些 桌椅不仅与图书馆的设计风格相协 调,而且这种不规则的形状给人一 种活力,自由,昭示着年轻人活力 四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4
四 罗宾胡德基金 图书馆
利用方向各异的隔墙、充 满活力的色彩、活泼的家具、 墙壁上连续的画、天花板上的 天空图案、简洁的荧光灯与形 似“飞翔中的鸟”的弯曲金属 箔片等设计元素创造了适宜儿 童身心特征的空间艺术效果。
咨询 借阅区 会议室 儿童区
66
67
68
69
70
71
72
• 竖向分区
第一层为自主学习区(包括自习室、电子阅览室与多功能阅览室等 )。中间层为各种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设于最高层,而现刊阅览室设于 过刊阅览室临近层。
15
透视图
16
入口处透视图
17
功能分区
18
ED C AB
主出入口
A综合区
B,C文科区
实物图及分区
D办公区 古籍阅览区
E综合区
19
一层平面 电子阅览区及多功能学习20 区
设于套间内
各 阅 规 78910使 阅 珍阅 览定舆用 览 善览 空图频 桌 本区 间阅繁 椅 阅老 每览开 排 览年 座室放 列 室人 占应及 使时 的 与能残 用间 最 珍容疾面小长善纳读积间的本大者设隔阅书型的计尺览库阅专计寸室应览用算应宜毗桌阅指符邻邻描览标合近布图座应表门置台席符的厅阅并应合规布览有邻附定置和完近录库整管的房的理之大间出片应纳墙设台面缓布和冲悬置区挂并大设幅分舆区图门的设施
一层平面
50
三层平面
因为靠近门厅,这里 的阅览区布置的比较 开阔比较有动感。尤 其是书柜呈辐射型布 置,同样,阅览区还 是靠外围布置。
第二个主入口
51
我们来看看这里的采光是怎么样的~
52
由于立面的处理,使得 室内的光线呈一种菱形 网格状散落在地面上。 大面积的玻璃使得室内 采光充分,而且由于玻 璃的倾斜,使得向天空 的面积增大,更增强了 采光效果。
45
罗宾胡德基金 图书馆
阅览室平面
罗宾胡德基金 图书馆
阅览室立面
46
五 西雅图图书馆 阅览室
47
1 竖向功能关系
西雅图图书馆一共有 12层,其中有一层是 地下停车场。
48
2 阅览室的位 置
阅览室设置与4到7层, 位于大厅、会议等其他 公共空间的上层,有助 于减少人流、噪声的影 响
阅览室
儿童图 书室
53
四层平面
• 四楼设置了一些相对独 立的阅览室和电子阅览 室,私密性较强。
• 五楼有自习室。
54
• 六层平面
• 螺旋阅览室 • 阅读区域
55
7、8、9层基本如此。
11层是办公区。
57
58
西雅图图书馆阅读区主要采用自然采光, 靠中间的部分使用灯光采光。
使光就有了形状,也更为柔和、宁静。
36
三 日本多摩 美术大学图书馆
37
1 利用书架座椅围合与分割阅览空间
交汇的拱形把空间柔和地划分成不同的 区域,加上书架,不同形状的学习桌以 及可用作公告牌的玻璃隔断等等,给划 分而成的区域带来既有个体性又和整体 空间保持连续的感觉
38
2 书架的设计与作用
装有大本艺术书籍的矮书柜穿插在拱形之 间,在书柜之间是不同大小的学习桌和摆 有复印机的大桌子。人们穿梭在这些拱形 之间会体验到不同的空间感受和变化,从 充满自然光线的修道院到视觉上不可洞穿 的地下隧道
五层平2面5
各楼剖面分区
26
综合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
27
专业阅览室 (文科)
电子阅览室
28
专业阅览室 (文科)
29
善本阅览室
30
专业阅览室 (理科)
31
1.阅览区布置为一般 阅览室形式,临窗布 置阅览桌椅,楼层中 间采光不太好的位置 则设置开架书库。
2.每个阅览分区均设 置卫生间与楼梯间, 往往相邻而设。
21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规定
13
(二)图书馆阅览室案例分析
一 武汉大学图书馆 二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三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四 罗宾胡德基金图书馆 五 西雅图图书馆 六 博博肯黑德图书馆与市中心大厦
14
一 武汉大学图书馆
• 总体布局
院落方式,建筑群体间,水平方向总体分成综合区、文科区、理科 区以及办公区。
7 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的阅
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8 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隔 尺寸应符合表的规定
10
9 珍善本阅览室与珍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阅览和库房之 间应设缓冲区并设分区门
10 舆图阅览室应能容纳大型阅览桌描图台并有完整的 大片墙面和悬挂大幅舆图的设施
11 缩微阅读机集中管理时应设专门的缩微阅览室,室 内家具设施和照明环境应满足缩微阅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