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经典诵读300首 五年级部分试题教材
五年级经典诵读

五年级上篇目录第1编文思泉涌苏东坡1 赠刘景文宋. 苏轼2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3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4 水调歌头宋. 苏轼5 江城子宋. 苏轼第2 编古诗五首1 观沧海三国曹操2次北固山下唐 . 王湾3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4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5木兰花北宋晏殊第3编更上一层楼1 登鹳雀楼唐. 畅当2 登岳阳楼唐杜甫3 黄鹤楼唐崔颢4 滕王阁序唐王勃5 大观楼长联清孙髯翁第4编闲情记趣6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7 咏雪南宋刘义庆8 陈太丘与友期行南宋刘义庆9 杨布打狗列子10 智子疑邻《韩非子.说难》11 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第5编山川之美1 山川之美南朝.梁陶弘景2 《岳阳楼记》节选宋范仲淹3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4 登泰山记.节选清姚鼎5 巴东三峡北朝.北魏郦道元第6编采菊东篱下1 饮酒晋. 陶渊明2 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3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4 五柳先生传晋陶渊明5 桃花源记(节选)晋陶渊明第7编春风花草香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2 咏柳唐贺知章3 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4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5 春日唐朱熹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7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8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9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10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11 渔歌子唐张志和12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第8编伊索寓言1 说谎《伊索寓言》2 鸦狐《伊索寓言》3 豺烹羊《伊索寓言》4 杉苇刚柔《伊索寓言》5 磨牙《伊索寓言》第9编滚滚长江东逝水1 临江仙明杨慎2 旅夜书怀唐杜甫3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4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5 菩萨蛮唐韦庄第10编多情自古伤离别1 谢亭送别唐许浑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3 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4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5 送兄唐七岁女6雨霖铃宋柳永五年级下篇目录第1编山不在高有仙则灵1 陋室铭唐刘禹锡2 爱莲说宋周敦颐3 座右铭汉崔瑗4 养竹记唐白居易5 要做则做清钱泳第2编枯藤老树昏鸦1 四块玉.闲适元关汉卿2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3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4 天净沙.秋元白朴5 天净沙.即事元乔吉第3编未若柳絮因风起1 徐孺子南北朝刘义庆2 钟毓钟会南北朝刘义庆3 孔融二子南北朝刘义庆4 孔文举南北朝刘义庆第4编江山如此多娇1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毛泽东2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4 沁园春.雪毛泽东5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6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第5编山川之美1 观沧海三国曹操2 龟虽寿三国曹操3 燕歌行三国曹丕4 七步诗三国曹植5 白马篇三国曹植第6编成语故事1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2 郑人买履《韩非子》3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4鹬蚌相争《轩亭冤·哭墓》5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第7编问君能有几多愁1 虞美人南唐李煜2 蝶恋花宋晏殊3 鹊桥仙宋秦观4 武陵春宋李清照5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6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第8编大江东去抒豪情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2 诉衷情宋陆游3 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5 念奴娇·登多景楼南宋陈亮第9编道可道非常道1 道可道《老子》2 有物混成《老子》3 天长地久《老子》4 上善若水《老子》5 大成若缺《老子》第10编出师未捷身先死1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2 前出师表(节选)三国.诸葛亮3 后出师表三国.诸葛亮4 蜀相唐.杜甫5 书愤宋.陆游第11编世间已无泰戈尔1 新月集(节选)印度.泰戈尔2 飞鸟集(节选)印度.泰戈尔3 遐想集印度.泰戈尔4 园丁集(节选)印度.泰戈尔第1编文思泉涌苏东坡①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经典诵读(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资料

目录(一)古诗17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雪梅》(宋)卢梅坡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5、《回乡偶书》(唐)贺知章6、《过故人庄》(唐)孟浩然7、《山居秋暝》(唐)王维8、《望岳》(唐)杜甫9、《春望》(唐)杜甫10、《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试1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12、《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3、《登岳阳楼》(唐)杜甫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15、《满江红》(宋)岳飞16、《虞美人》(南唐)李煜17、《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二)成语20条(三)歇后语10条(四)对联10条(五)名人名言10条(六)警句10条现代诗歌5篇(八)现代美文5篇(九)古文5篇(十)推荐阅读书目(一)必背古诗17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注释】沁园春: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最新部编版五下阅读考级试题

五下阅读考级试题《经典诵读三百篇》1。
《过华清宫(其一)》的作者(C )。
A李白B杜甫C杜牧2.表示勤奋好学的诗句(A)。
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的作者(B)。
A王昌龄B王维C王之涣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聊”的意思(B)。
A聊天B 姑且C凭借5.此曲只应天上有,(c)。
A锦城丝管日纷纷B半入江风半入云C人间能得几回闻6.(A),晚云含雨却低徊。
A江北秋阴一半开B忽见千帆隐映来C江雨霏霏江草齐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讲述了()的道理。
A刻苦勤奋B知行合一C善于思考8.“扬州西去是真州,河水清清江水流。
”“真州”指(C)。
A扬州B瓜洲C仪征9.“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词牌是(A)。
A虞美人B西江月C水调歌头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B)。
A苏轼B屈原C文天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选择1.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方德诺小伯爵》B《红字》2.()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伊索德》B《伊利亚特》C《圣经》3.()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圣经》B《麦克佩斯》C《李尔王》4.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A《欧洲史》B《世界史》C《中世纪》5.海伦大学时代所读的书中,比较熟悉的是一些()的文学作品。
A中国B美国C法国、德国6.所有读过的法国作家中,海伦最喜欢()A莫里哀和拉辛B巴尔扎克和梅里美C阿尔弗雷德·缪塞D雨果7.海伦最喜欢()A看书B游泳C乘风远航8.海伦最喜欢的一首诗是()A《学生时代》B《被禁闭的鹦鹉螺》C《赞美上帝》9.如果没有()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卡内基B赫顿C马克·吐温10.海伦就读于哈佛大学的()学院。
201906扬州市五个一百必读与必背篇目年级分解(201906)(1)(1)

向着明亮那方
[日本]金子美铃
30
天真的预示(节选)
[英国]威廉•布莱克
3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32
村夜
唐•白居易
33
五上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
34
石头城
唐•刘禹锡
35
长相思
唐•白居易
36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37
念奴娇•赤壁怀古
38
五下 青玉案•元夕
39
远与近
40
悬崖边的树
宋•苏轼 宋•辛弃疾 顾城 曾卓
《没头脑和不高兴》
任溶溶
二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德]迪米特尔·茵可夫 上
1. 学校要利用橱窗、黑板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梅子涵
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阵
二 《鼹鼠的月亮河》
王一梅
地进行宣传,营造阅读氛围。
下 《绿野仙踪》 《格林童话》
三 《长袜子皮皮》
上 《亲爱的汉修先生》 《夏洛的网》
三 《青草国的鹅》 下
表演、读书笔记展示等多种活 动,交流和展示阅读成果。
7.可与经典影视剧等结合, 阅读名著,观赏影视剧。
五 《我的妈妈是精灵》
陈丹燕
8.各地各校就必读书目的
上 《柳林风声》
[英]格雷厄姆
阅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督查,
26
《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
确保落实到位。
2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28
五 《西顿动物记》
二、背诵一百篇名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及课外阅读调研试题

小学经典诵读及课外阅读调研试题五年级经典诵读部分一、诗词大填空。
(18)1. ,迁客相看泪满衣。
2. ,楼台倒影入池塘。
3. ,入云深处亦沾衣。
4.溟蒙小雨来无际,。
5. ,欲别频啼四五声。
6.百川东到海,。
二、古诗对对碰。
(14)1.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4.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7.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A.归园田居陶渊明B.《山亭夏日》唐代高骈C.春夜闻笛唐李益D.《越中览古》唐李白E.《塞上曲》唐王昌龄F.《过故人庄》唐孟浩然G..《步出城东门》汉无名氏三、千古佳句赏析。
(8)《长歌行》中,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只能留下悲伤、后悔的诗句是。
古诗词中这样的名言警句还有很多,比如颜真卿《劝学》中的,。
《草房子》考查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草房子》的作者是()。
2、秃鹤的本名叫(),大家叫他秃鹤是因为()。
3、()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
4、桑桑得的病是()。
5、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
6、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第二次是因为()。
7、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最喜欢的男老师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纸月临走前,送给桑桑的礼物是( )A.一只鸽子B.一本书C.一个书包D.一封信2. 秃鹤成功演出的戏是( )A.《屠桥》B.《红菱船》C.《手拿碟儿敲起来》D.《洪湖赤卫队》3. 以下不是杜小康所为的是( )A.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B.和桑桑一起玩火C.在芦场养鸭D.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4. 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A.撕下蚊帐作渔网B.拆卸柜橱作鸽子窝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D.帮细马找柳须5. 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A.秃鹤B.桑桑C.杜小康D.纸月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桑乔既是一个名校长,又是一个名导演。
《经典诵读三百篇》(五年级)竞赛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生活的色彩,既不是漆黑幽暗,也不是殷红湛蓝,更不像白鸽的羽毛,孩子,生活的色彩是爱。”举例说明什么是爱?
《经典诵读三百篇》(五年级)竞赛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20分)
1、此曲只应天上有,?
2、,匹夫有责。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飞入寻常百姓家。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人约黄昏后。
7、莫等闲,,空悲切!
8、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
9、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
10、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
A春水碧于天B画船听雨眠C游人只合江南老
4、“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运用了()
A比喻B拟人C排比
5、【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里的“元夕”指()
A元旦B元宵节C中元节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里的“三十”指()
A30个B30岁C30年
7、“梦回吹角连营”的上一句是()
A马作的卢飞快B弓如霹雳弦惊C醉里挑灯看剑
15、“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烟笼”指柳烟笼罩。()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40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的“蜂蝶”指()
A一种蝴蝶B一种蜜蜂C蜜蜂和蝴蝶
2、【唐】崔道融《溪居即事》中的“溪居”中指()
A溪边的村舍B溪边的村子C村舍的溪边
3、“人人尽说江南好”的下一句是()
小学五年级上经典诵读测试题

实验学校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测试卷制卷人:芮云芳审核人:杨小妹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 一日无书,__________ 。
2.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3. ____________ ,善读之可以医愚。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5. 读书有三到,谓。
6.________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
《》7.红军不怕远征难,。
,大渡桥横铁索寒。
《》8. ,她在丛中笑。
《》9.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 。
10.浮云终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寒灯独夜人。
12. ,春生江上几人还?13. ,人在天涯鬓已斑。
14、,;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15.非淡泊无以明志,。
(作者:)16.风雨送春归,。
17.,何须马革裹尸还。
18.露从今夜白,。
二、连线题(每题3分,共15分)世上无难事万事功到自然成宝剑锋从磨砺出处处细留心虚心万事能成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自满十事九空滴水能把石穿透梅花香自苦寒来三、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每空2分,共10分)1、外甥打灯笼——2、小葱拌豆腐——3、上鞋不用锥子——4、四月的冰河——5、隔着门缝吹喇叭——四、默写《泊船瓜洲》和《长相思》(第1首10分,第2首15分,共25分)1、泊船瓜洲朝代:作者:,。
,。
2、长相思朝代:作者:。
五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五年级修订者:目录(一)古诗20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5、《雪梅》(宋)卢梅坡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10、《山居秋暝》(唐)王维11、《望岳》(唐)杜甫12、《春望》(唐)杜甫1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试1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6、《登岳阳楼》(唐)杜甫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18、《满江红》(宋)岳飞19、《虞美人》(南唐)李煜2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二)成语40条(三)歇后语20条(四)对联20条(五)名人名言20条(六)警句20条(七)现代诗歌10篇(八)现代美文10篇(九)古文10篇(十)《增广贤文》节选(一)必背古诗20首1、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⑴一笠一扁舟⑵,一丈丝纶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⑷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作者简介】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
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清顺治十四年(1657)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
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注释】⑴蓑(suō)笠:蓑衣、笠帽。
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
⑵扁舟:小船。
⑶丝纶(lún):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⑷樽(zūn):酒杯。
【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
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纵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实在精彩!细细品味,这些个“一”用得多么贴切又多么有情趣啊! 古人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该深有体会,它是一幅美丽的《秋江独钓图》。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⑴。
暂去还来此,幽期⑵不负言⑶。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浪仙。
范阳(今北京房山)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
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
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
文宗时因飞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
公元840年(开成五年)迁普州司仓参军。
三年后卒于普州。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
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
【注释】⑴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
这里指石根云气。
⑵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⑶言:指期约;不负言:决不食言。
【译文】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
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
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再来拜访,决不食言。
【作品赏析】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
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这两句诗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是写回归路上所见。
“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
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于寻常所见景物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宿新市徐公店⑴【宋】杨万里篱落⑵疏疏⑶一径⑷深⑸,树头⑹花落⑺未⑻成阴⑼。
儿童急走⑽追黄蝶⑾,飞入菜花无处寻⑿。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宋朝杰出的诗人。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
【注释】⑴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宿新市徐公店。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⑵篱落:篱笆。
⑶疏疏:稀稀疏疏。
⑷径:小路。
⑸深:深远。
⑹树头:树枝头上。
⑺花落:新绿。
⑻未:没有。
⑼阴:树叶茂盛浓密。
⑽急走:奔跑走:跑。
⑾黄蝶:黄色的蝴蝶。
⑿寻:寻找。
【译文】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捕蝶图。
《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符合作者的派别风格。
宿建德江⑴【唐】孟浩然移舟⑵泊⑶烟渚⑷,日暮客愁新。
野旷⑸天低树⑹,江清月近⑺人。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代表作品有《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著有《孟浩然集》。
【注释】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靠岸。
⑶泊:停船靠岸。
⑷烟渚(zhǔ):弥漫雾气的沙瓜田洲。
⑸旷:空阔远大。
⑹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⑺近:亲近【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使我又增加一份新哀愁。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十分清澈,映照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作品赏析】《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
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 全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唐】王维言⑵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⑶无百里。
声⑷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⑸泛菱行,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⑹已闭,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⑺上,垂钓将已矣。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存诗约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注释】⑴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
⑵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北。
⑶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⑷声:溪水声。
色:山色。
⑸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泛指水草。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⑹素:一向,向来。
澹:恬静。
⑺盘石:又大又平的石头。
将已矣:将以此终其身。
【译文】走进黄花川,我每每追随青溪的流水。
旅程还不到百里之遥,溪水随着山路万转千回。
它流过山间的乱石,发出喧响轰鸣,流经幽深的松林,又带着林间青色的宁静。
菱角和荇菜荡漾在水上,澄净中央岸的芦苇倒映。
我的心向来淡泊闲静,何况面对着淡泊如我的青溪。
从此留在这巨石之上吧,我将以垂钓来度我的余生。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借清溪之淡泊,喻自身之夙愿安闲。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详的糅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合,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唐】李白吾爱孟夫子⑴,风流⑵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⑶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⑷不事君。
高山⑸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注释】⑴孟夫子: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⑵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⑶白首:白头,指老年。
⑷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⑸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作品赏析】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首联“吾爱孟夫子”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敬仰倾慕之情。
这一联提纲挈领,统领全诗。
中间两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隐卧林泉、风流自得的诗人形象。
“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颈联写了他的隐居生活。
这两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
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⑴,风烟望五津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