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生要培养自信心议论文

小学生要培养自信心议论文

小学生要培养自信心议论文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小学生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们首先要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我的理解是对自己充满信心,遇事不乱,处事不惊,相信自己,不对自己说:“我不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做很多事都需要自信,自信,它就是登山的阶梯,过河的木舟;自信,就是理想的风帆,成功的基石,是勇于开拓进取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有所作为的人取得成功的法宝。

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能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荣的法宝就是自信心。

缺乏自信,变得不相信自己,那后果怎样,别人叫你唱支歌,你却说:“我不行,唱不好。

〞不管什么事,你都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是正确的,不相信你能够胜任这件事。

而自信的人,别人叫他弹首曲子,他大胆地走上前,充满自信地弹出优美动听的歌曲,遇到任何事,都相信自己能行。

小学生,要培养自己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张海迪通过自学,去参加高考,获得硕士生学位,她不是天生就聪明,那她靠什么,自信。

如果她没有信心,会去参加高考么,没有信心参加高考,又怎么能获得硕士生学位呢?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

〞“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

〞鲍威曾讲过:“缺乏自信心,是失败的.最大原因。

〞陶玛士.e.威尔逊也说过:“这是百分之九十成功的根基所在------对自己有信心,并全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中。

〞苏格拉底并讲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我们班的同学润婷,就是一个拥有自信心的人,她相信自己,勇于胜任老师交给的任务,勇于担当任何职务。

自信心可使小学生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

鼓励与赞扬对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比方,同学考了高分,我们可以说:“好极了,再努力,下次考总分值。

〞这样同学会觉得自己能行,自信心便会增强。

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之我见摘要: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

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

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

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成为人才。

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

同时,自信心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它既与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相联系,也与平时战胜挫折克服自卑心理的培养有关。

笔者认为自信心的培养也须从幼儿抓起。

一、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孩子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

如果孩子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

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老师、家长要言传身教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

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

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老师、家长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因此,在孩子面前更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

因此,作为老师、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常常会表现为缺乏自信,对许多事无热情,行动消极、被动、不敢当众表达,一些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常把“我不会”“我不行”挂在嘴边。

尤其是小班小朋友,更表现为胆小,就是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也不敢大声说话,没有主见。

古往今来,自信总被看成是成功的秘诀,没有了自信心人便会失去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被自卑和失望的情绪窒息。

只有具有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有可能适应发展的社会。

因此,从小培养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1.教师要充分信任幼儿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首先要信任每个幼儿,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幼儿说:“我相信你能做好”,“你肯定行”,“你真是个好孩子”。

幼儿就从老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

对于幼儿创造性的想法,教师应当鼓励支持,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小班幼儿穿衣服时感到困难,我教幼儿边念儿歌“火车钻山洞”边对孩子穿衣服行为给予指导,练习过程中适时地给予赞许的目光或点头微笑,幼儿就会体会到这是教师的信任和表扬,尽管穿衣穿得不好还是努力自己学着穿,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增强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逐步树立自信心。

2.教师应正确评价幼儿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

美国精神病学者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会由于某个重要人物不经意的、不恰当的评价而丧失自尊和自信。

对幼儿来说,父母、教师就是重要人物,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指责他,那么幼儿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使他形成自卑心理。

而经常得到成人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从成人对他的肯定与鼓励中产生自信心。

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在活动中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的结论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的斥责幼儿。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论文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新蕾幼儿园薛中洋摘要:幼儿期对自信心的培养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自信心能提升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和主动思考能力,使孩子能积极的参加活动,善于与人交往,同时还能保持孩子心情的愉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重视起来。

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关于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造成影响的几种因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与教育;原因;方式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

所谓自信心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做任何事都敢于表现、会表现,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

自信心强的人总对自己充满希望,有“我能行”的信念,这也就为他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反之,缺乏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些孩子不敢当众表现自己,独立活动时不会自己想办法、出主意,爱依赖别人,常有“我不会”“我不知道”之类的话。

这种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常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了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如果孩子严重丧失自信心,还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

那孩子不自信的表现与原因在哪里呢?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的表现1.情绪不太稳定,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快。

2.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

3.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4.不敢主动地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处或独自游戏。

5.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不能努力解决。

6.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

7.在必须完成一件未曾做的或看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时,常常先说:“老师我不会的。

”二、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原因(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家庭环境的健康、温馨、和谐能够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有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或者放松、溺爱孩子、父母离异,都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

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论文就幼儿本身来讲,因为自身的年龄太小,交际能力也有所缺乏,不少的幼儿都有缺少自信心的情况存在。

主要表现出来的行为有:过分依赖家长;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发言;对集体活动内心存在抵触;与别的同学之间关系疏离;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抵触新鲜事物。

致使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不仅仅是其本身存在问题,老师及父母的教育缺失同时也不能无视。

比方说,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全权做主,父母及老师对幼儿缺少肯定评价等。

针对增强幼儿自信心的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自己长时间从事幼儿教育的经历,觉得幼儿老师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在平常生活里,有的父母会把孩子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做完,致使出现有些孩子不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会主动做自己会做的事的状况出现。

在幼儿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会认为自己一件事情也没有做成功,无所作为,不会做别人会做的事情,导致他们的自信心严重受挫。

为了在平常生活里养成好的自信心,老师能够让孩子们去做些不复杂并且他们很容易办到的事。

比方说,在喝水的时候,能够在放置水杯的地方正确找到自己喝水的杯子,在喝完之后,自己把杯子清洗干净然后再放回去。

再者,在吃饭之前洗手的时候,孩子们能够做到独立洗手,并且从放置毛巾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毛巾,用完之后再放回原位。

或者是孩子们玩完玩具之后,能够自己好杂乱的玩具然后放到规定好的地方。

在平常的生活里,老师们应该对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给予鼓励,培育幼儿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自己能力的提高。

只要看到他们主动担任任务,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鼓励,给他们注入“这样做事情是很棒的”,“你去做这件事情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样的思想,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

所有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缺点。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要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发现他们这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长处的舞台,让幼儿在这个展示自身美丽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幼儿期自信心培养论文

幼儿期自信心培养论文

初探幼儿期自信心的培养【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家庭教养;幼儿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包括家庭教养、幼儿园培养两个方面,本文仅就家庭培养幼儿自信心问题,包括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以及培养途径与方法等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要充分认识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认识,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是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自信心应从小开始培养,幼儿阶段是生理机能发育成长很快的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自信心是孩子进步和成长的前提条件,它关心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心到孩子智力的发展,关心到孩子各项协调能力的形成,总之它关心到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显而易见,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必然勇于进取,富有探索精神,他在生活自理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智力方面都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束手无措止步不前。

幼儿时期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在家庭幼儿教育上存在一些影响形成发展自信心的倾向。

一是许多家长片面理解和误读“不要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过分看重孩子智力素质的培养,竞相报读多种智力培训班,使孩子疲于奔命,同时却忽视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二是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忽视对自理能力的培养。

有的孩子到5岁上厕所时还要父母擦屁股,这些都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三是当孩子没有到达家长的预期目标或与周围的孩子出现差距时,有的家长又不能帮助孩子具体分析原因,反而粗暴专横,对孩子进行讽刺和指责,大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当今许多孩子表现胆小懦弱,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不愿勇于举手回答问题,都是家庭不正确的教育分不开的,都是幼儿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应当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2 要努力把家庭打造成培养幼儿健康成长促进自信心发展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对孩子影响最直接的人,是孩子最早的模仿的形象。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论文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论文

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摘要: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自信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引导他们成为21世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鼓励体验成功抗挫能力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confidence is kids grow up to the spirit of the core, is to promote children are full of confidence to face the difficulty, strive to finish his wish... therefore, from a child’s confidence, is to lead them to become successful in the 21 st century of the only road.keywords: children’s self-confidence encourage experience success amid the resistance ability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1、幼儿自身的发展状况是形成自信心的基础由于遗传因素、教育环境以及幼儿实践活动的影响,使幼儿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个体差异。

幼儿能力的强弱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不同。

能力强的幼儿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获得成功的机会相对就会少一些。

成功的体验让幼儿更自信。

2、幼儿的性格不同,自信心的强弱也不同。

幼儿的性格从大体来看,主要分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

大部分人都喜欢外向型的孩子,他们活泼、大方,善于言谈,因此,每天都能受到大家的赞扬,自信心十足。

而相反越是内向的孩子越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他们不喜欢表现自己,不善于言谈,常常被人们遗忘。

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因为常常得不到大家的关注,内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自信心也因此慢慢的丢失了。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论文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论文

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论文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论文摘要:自信心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

当前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很多,想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能力;对幼儿的保护要适度;懂得勉励幼儿;创设机会,培养成功意识;重视幼儿的每一个成绩;以适当的标准,正确评价幼儿。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熟悉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

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熟悉。

一、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今天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

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功能,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在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功能。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范德瓦尔斯,原本是荷兰的一个贫家子弟。

父母勉为其难地供他上中学,但因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

面对困难,他曾一度消沉,动摇。

他的父母虽在物质上难以进行帮助,但在精神上都能给予极大的支持。

范德瓦尔斯在父母的激励下,振作精神,自信自强,奋斗不止,终有建树。

自信心将范德瓦尔斯引上了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正如一句箴言所说摘要:“成就事业的人,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份自信和决心而已”。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在自信中获取成功。

在幼儿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不断发展,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自信而且自强不息,无疑会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的益处,可见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二、自信心缺乏的原因1、过度保护。

现今社会,由于计划生育的关系,每个家庭也基本上只有一个儿女,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父母也就对这位“掌上明珠”使之以最大的保护,并竭尽全力地为其排忧解难,以为这样就做到了关心子女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基石性的作用。

自信心的发展受到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取得成功的体验以及成人的评价与反馈等因素影响。

因此,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多种评价的赏识教育,因材施教,多元化培养平台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措施。

幼儿自信心赏识教育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为幼儿教育的
重要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与孩子打招呼时,时常会发现孩子躲在成人背后不敢说话,只露出一双天真的眼睛盯着人看;要么说话很低声,并不断地用小手搓着衣角,显得非常胆小,非常的不自信;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不敢与人交往,等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幼儿的成长。

因此,笔者在现场观察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一、影响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因素
幼儿自信心的养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幼儿园等。

笔者将从父母教养方式、个人能力发展与成功体验、他人评
价等因素进行分析。

1.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父母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却极大影响着幼儿自信心的养成。

由于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和过度照顾,使得幼儿缺乏必要的生活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更易遭受挫折失败,形成自卑心理。

还有的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对孩子有过高期望,孩子由于受到年龄所限常常很难达到,因而受到父母的否定,进而出现“看看人家的小朋友多么能干”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父母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会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自卑感由此产生。

2.成功体验与幼儿自信心
自信并非与生俱来,是个体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在自信的发展过程中,成功体验对自信的影响是不同的。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活动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基本方式。

活动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往往给幼儿以自信或自卑的客观刺激。

一个在活动中有持续成功经历的幼儿,会预期以后的继续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反之,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就会降低。

这是因为幼儿实践活动的成败经历,往往会伴随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是影响其自信心的直接刺激因素:成功活动的实践经历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到精神振奋从而增强自信心;失
败活动的挫折经历会产生难过、悲伤的情感体验,从而丧失继续活动的勇气,削弱自信心。

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努力,会增强自信心,并保持继续努力的信念;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已尽了努力也无可奈何,那就会降低自信心。

所以,成人能否帮助幼儿对参与活动成败进行正确评价与归因,也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3.他人的评价和反馈
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容易受到成人评价的影响,他们往往把老师和家长等成人对其的语言、态度等作为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

因此,父母和老师的评价和态度对幼儿自信心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你这是画的什么啊”……成人消极的评价和否定的态度使幼儿产生“我很差”“我很笨”等负面评价,自卑也就由此产生。

二、幼儿自信心培养的措施
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1.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要让幼儿有自信的参与各项活动,我们就应为幼儿打造培养自信的环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过:“凡是
儿童能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孩子到1岁时,便已有了强烈的要求“我自己来”的愿望,家长应引势利导,尊重孩子的愿望,相信孩子虽小但是具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

平时,我们要多对幼儿说:“当然可以”“相信你能行”一类的话,多鼓励,多支持,多表扬,坚持正面教育,让幼儿不再生活在一个抱怨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周围到处有赏识的目光,这样才会产生高度的教育自由和轻松的愉快感,才会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有安全感和进取心。

2.多种评价的赏识教育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身为一个教育家,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用我们的敏锐去了解,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帮助孩子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

”作为幼儿人生成长之路上的导师,我们要选择一条正确的途径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赏识教育就是一条引导孩子发展的途径。

孩子从诞生时,是一个弱小的个体,他要生活在一个巨人世界中,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自卑情结。

成人的赏识教育是改变幼儿自卑心理的一剂良药,是提高幼儿自信心的动力。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比如,对孩子的要求要恰如其分,根据孩子自身的素质制定目标;将“你真棒”“你是个好宝宝”“你这样做很好”时常挂在嘴边,并不断地将表扬鼓励
的话语用在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中;当孩子做错事情,我们不要用武力解决,可以抚摸一下孩子的额头,倾听他的心声,善待他们成长的童心。

赏识我们的孩子,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成功的!
3.因材施教,多元化培养平台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幼儿容貌、性格、能力、行为、智力等自身发展水平方面客观上往往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和方式,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活动方案,同时也给孩子提供多种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唱歌、跳舞等,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于那些被忽视、被排斥的幼儿,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改善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让大家肯定、接受他们,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

参考文献:
[1]章剑和.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与对策仁[j].幼儿教育,2002,(6).
[2]夏明珠.成功体验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4).
[3]李春燕.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杨冬玲,孙莹,张晓林.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19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