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青年画鱼技法的赞美之情。

2.学会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解答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2.这位青年为什么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3.作者为什么赞美这位青年的画技?4.分析课文结构(1)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

5.品词析句(1)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进行品析。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如“他画鱼画了十多年,画了几千张,但他还在不停地画,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6.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7.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勤奋、专注的人或事。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优美语句。

(2)写一篇关于勤奋、专注的短文。

四、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起因:青年勤奋画鱼经过:观察鱼、画鱼结果: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了作者对青年画鱼技法的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鱼游到了纸上》篇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4和第7自然段。

3、体会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空白处,落实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创设情境:板书课题,读题。

2、存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提出的疑问,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2、检查反馈,教师导学: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⑵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紧扣课题,体会“画技高超”1、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朗读,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这段话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吗?⑶再次朗读句子,说说你读懂到了什么?3、引导写话。

4、指名交流。

5、小结过渡。

四、品读“特别”,感受勤奋专注1、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体会“特别”。

2、品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从这句话里,你感觉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其他人来到这美丽的玉泉是怎样看鱼的呢?⑷你觉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静静地,而且是不说一句话吗?再读。

3、出示: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结设疑1、小结。

2、设疑。

3、书写生字。

(机动)【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爱看鱼聋哑青年忘我鱼画鱼《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2《鱼游到了纸上》是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4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4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启疑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天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

再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

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

(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1、孩子们,只有用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

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找一找课文中,有多少个带有“游”字的句子。

把用直线划下来。

明白两个要求了吗?好,开始大声朗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没有。

)①怎么上去的?(青年画上去的。

)②看来是作者写错了,或者是印刷工人印错了,我们还是赶紧把它改过来吧,行吗?(不行。

)③为什么?明明是画上去的啊。

(两个原因,一是游比画更吸引人,二是青年的鱼画的栩栩如生。

)你们的理由挺充分的,我心服口服了,这题目咱不改了。

3、找到课文中带“游”的句子了吗?。

(生汇报)一共有7个带“游”的句子,你都找到了吗?真厉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在用心读课文呢。

4、这“游”字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如果你用心去读得话,你会发现,这7个游字,字是一样的,但他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句的含义。

3、理解“忘我”,体会聋哑青年做事的专注和勤奋。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师: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

”可今天啊,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离开了水,游到了纸上。

(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指说)师:你的脑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师边说边板书:?)指名带着奇怪的语气读课题后齐读(过渡:可是预习过课文后,你还觉得奇怪吗?那是什么促使了这个改变呢?咱们就去课文里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

课文读了几次啊?下面我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

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我的检查?出示词语花港举止厂徽聋哑人忘我(指名读)(师简介花港、玉泉注意“徽”——“微”的字形、字音,扩词:象征国家的徽章我们就叫——国徽;如果有一枚象征学校的徽章我们就叫——校徽;那么代表厂里的徽章我们就叫——厂徽。

这个“徽”字不但难读,也难写。

我来写一个,大家拿出手一起书写。

)清澈见底赏心悦目(指名读——齐读)(读了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到怎样?)齐读所有词语2、师:课文主要写了谁啊?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聋哑青年,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中有三个地方写到他画的鱼游到了纸上,把它们画出来。

三、品读“画鱼”,体会“画技高超”1、师:三句话中最直接最明显的是一个小女孩说的话。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2、谁来读读这句话?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再来读读。

(指名读)3、指名几个学生引读:师:一个“哟”字,就引来了许多游客的目光,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出示:“我挤过去一看……游动。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6篇)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篇1一学习目标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课文。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1 (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

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 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1 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

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 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

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3 尝试朗读。

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

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

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5 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1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2 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指名(师板书)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1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 四人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三重点研读1 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2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对青年画家太平洋的态度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周围人的优秀品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才华。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对青年画家太平洋的态度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欣赏周围人的优秀品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绘画艺术的美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绘画作品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题目《鱼游到了纸上》,引导学生思考: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怎么可能会游到纸上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我”对青年画家太平洋的态度变化。

(2)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绘画艺术的美感,引导学生欣赏周围人的优秀品质。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我”对青年画家太平洋的尊重和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才华。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邀请绘画爱好者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绘画艺术。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

四年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四班级语文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1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的生字,能理解“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内容,体会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到了忘我的境界。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流程:一、导课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鱼游到哪里?自由填。

2、补充课题:纸上,设疑。

3、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1、读课文,自同学字词:徽与微,港(巳)巳为记忆难点,联系巳的运用。

2、解答:鱼游到纸上是什么意思?3、画鱼的人是谁?把描写他的有关句子都找出来。

说说对他留下了哪些印象?4、了解青年:预设:三方面:第一:他的外貌。

(可这一环节随机解决)其次:他是一位聋哑人。

(可这一环节随机解决)第三: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研读,深化探究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⑴顺着你们敏锐的感觉连续讨论课文,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甚至是哪些标点,感受到青年的这些。

读书沟通。

⑴体会青年忘我的爱鱼(看鱼、画鱼)境界。

依据同学回答随机出示:看鱼:“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悄悄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忘我地看鱼)抓住“呆呆地,悄悄地,老是”来体会。

“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成天,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忘我地看鱼)抓住“一成天”“每个星期天”。

适机语句叠加,深化体会。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悄悄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起发想象:假如星期天,风和日丽,他就这样——假如这个星期天,寒风凌烈,他来吗,读──那么假如这个星期天,烈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他照旧──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他都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画鱼:“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悄悄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鱼游到了纸上》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身边的动植物,学会关爱和尊重生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鱼游到了纸上》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鱼缸,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引导学生说出鱼在鱼缸里的样子。

(二)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上台演示生字词的书写。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原因。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

3.教师讲解比喻、拟人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植物,尝试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表达,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课文。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 (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

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 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 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

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 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

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 尝试朗读。

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

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

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 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 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 四人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三重点研读
1 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 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 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 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 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

(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 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 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 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