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应用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分析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分析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

在本文通过背景介绍将读者带入研究主题,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重点探讨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特点、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深入剖析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在结论部分中,本文强调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最终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为提升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影响因素、研究意义、实证研究、未来研究方向、重要性、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讨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

早产儿在出生后的早期发育阶段往往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其中包括智能发育水平的延迟。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理原因、环境因素以及护理质量等。

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对于改善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水平至关重要。

目前,关于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实际效果,并深入探讨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并对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特点进行分析。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方面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因素,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提升,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母亲育儿认知水平及促进早产儿的体

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母亲育儿认知水平及促进早产儿的体

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母亲育儿认知水平及促进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育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9-04-09T15:12:43.2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4期作者:潘海云[导读] 母亲育儿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而且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改善,有效推动早产儿体格智能发展,值得临床推荐。

(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柳州545001)【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母亲育儿认知水平及促进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展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普通护理)和干预组(延续护理)。

观察两者对促进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结果:两者比较,干预组早产儿身长、体重、头围增长速度与母亲育儿认知水平明显比参照组高,智力及运动发育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间差异显著,符合P<0.05。

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亲育儿认知水平,让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展更进一步,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早产儿;生长发育;母亲育儿认知水平;体格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269-01随着现代化医疗水平的发展,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早产儿出院后的生长发育却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早产儿相对比正常分娩产儿,其各器官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易出现肺透明膜病等并发症,故出院后早产儿患病率高,导致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缓慢[1]。

另外早产儿对于母亲而言,其育儿知识不足,严重影响到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

因此,本研究将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作为样本,给予延续性护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于2017年9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参照组20例,胎龄30-35周,平均(32.55±2.08)周,母亲年龄23-39岁,平均(31.08±5.25)岁;干预组20例,胎龄31-35周,平均(33.08±2.13)周,母亲年龄24-39岁,平均(31.58±5.26)岁。

延伸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延伸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延伸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早产儿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组接受早产儿保健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出院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家属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家属对早产儿护理的熟练程度,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研究组家属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家属基本熟悉掌握了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在护理方面的熟练程度及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患病次数远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回院随访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拓展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标签:早产儿;延伸护理;服务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而是不断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早产儿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是对早产儿出院后护理服务的扩充和拓展,是早产儿护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出院后的早产儿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帮助和护理服务。

为了探讨早产儿延伸护理服务的运行新模式,我科尝试将早产儿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胎龄在32~37周,因出生低体重或并存新生儿肺炎等经治疗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出院体重2.0~2.5 kg。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

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母亲的年龄、文化水平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包括新生儿喂养、保暖、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出院带药服用方法及复诊时间等内容。

研究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早期以医院专业护理为主、家属参与学习为辅,出院后主要以家属护理为主、定期回访为辅,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延续护理对出院早产儿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出院早产儿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出院早产儿的影响作者:黄晶晶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摘; 要】目的:观察出院早产儿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

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90例纳入研究,45例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干预者为观察组,45例出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2个月后发育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延续护理对改善出院早产儿体质,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出院早产儿;延续护理;发育;不良反应;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24-01早产对新生儿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危害极大。

早产儿的组织器官成熟度较差,且功能不完善,易发生相关并发症,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1]。

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降低死亡率。

为此,我院特选取出院早产儿90例展开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早產儿的影响,以便总结和选择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案,现将研究内容整理后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中抽取研究对象,共计90例。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符合早产儿的诊断标准[2];②患儿家属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遗传代谢性疾病;②存在先天畸形及缺血缺氧性脑病;③家属放弃治疗。

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为45例。

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胎龄28-36w,平均胎龄为(30.34±2.21)w,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胎龄29-37w,平均胎龄为(30.63±2.15)w。

延续性护理在早产儿家庭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早产儿家庭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早产儿家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于早产儿家庭的指导作用,帮助家属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方法: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110例早产儿为对象,都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进入本院治疗并达到出院标准,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

对照组55例患者实行传统的早产儿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早产儿出院后体格发育、早产儿家长对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对出院后胎龄6个月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早产儿家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后,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有助于早产儿智力神经发育、体格发育,减少出院后的疾病感染,,帮助早产儿家长掌握护理知识、日常保健知识、常见疾病的观察和处理能力,达到延续性护理在早产儿家庭中的应用目的。

关键词:早产儿家庭;延续性护理;应用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延续性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在护士和病人以及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目的的互助,是住院护理的一种延伸。

随着新生儿医学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出生率和存活率也逐步提升,其生存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康复训练、日常护理等对于早产儿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由医院护理过渡到家庭护理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时就需要在早产儿家庭中应用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应用到早产儿家庭中,可以帮助早产儿在不同场所接受到相同水平的照顾,对改善早产儿的疾病预后及疾病预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一些医学知识和护理方法,帮助早产儿身体、神经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鉴于此,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09月-2020年09月在我院治疗达到出院标准的早产儿,入选的患者共110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110例早产儿为对象,其中男62例,女48例,2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延续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实施效果

延续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实施效果

156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10临着死亡的威胁,因此这些患儿在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都处于非常差的状态,再加上儿童的依从性较低,所以加大了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难度[9]。

而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比较不规范,很难满足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对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患儿进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舒适护理能够从心理、生理和环境等各个层面将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提供给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使其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还能够有效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使其更加配合医院的医护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患儿的治疗效果[10]。

此外,舒适护理的方式还能够营造出舒适的护理环境,使患儿得到贴心的护理服务,因此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更高[11]。

在本次研究中,舒适组各项不舒适度所占比例与普通组相比更低(P<0.05)。

普通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0.0%,舒适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7%。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舒适组高于普通组(P<0.05)。

冉现蕊[12]在研究中发现,实施常规护理的重症监护室患儿组家长满意度为84.0%,舒适护理组家长满意度为98.7%,且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这一结果表明,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十分确切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孔君.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68-269.[2] 李莉,关艳霞. ICU综合征院内和院外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16,23(23):35-39.[3] 谭婷婷,宋青青.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2):117-118.[4] 卓木秀,刘宴伟,徐雪梅. 舒适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74-176.[5] 任艳霞. 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58.[6] 刘莎.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J]. 当代医学,2018,24(7):171-172.[7] 利雪燕,刘东平,姚淑雯,等. 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6):93-94. [8] 王哲. 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251-252.[9] 梅雪瑞. 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13):153.[10] 郑玲. 舒适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2-75.[11] 曾燕.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15.[12] 冉现蕊. 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J]. 大家健康,2015,31(2):184.综上所述,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分析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分析

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改善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

方法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

比较两组早产儿发育商及脑瘫情况。

结果干预组3个月、6个月及1岁时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社交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1岁时脑瘫检出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有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发育商,降低脑瘫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早产儿;智能发育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周以下的新生儿,其体内各器官均未发育成熟,且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胎儿机体免疫力较低下,且出生后易发生感染、缺氧等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虽有效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但部分早产儿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智力障碍,其中脑瘫发生率约占3%,智力低下发生率约占6.7%,严重影响着早产儿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1]。

故为提高早产儿发育商及减少早产儿脑瘫情况,本院近年来对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共300例。

其中男168例,女132例;胎龄29~36周,平均胎龄(32.6±1.8)周;出生体重1600~2450 g,平均出生体重(2100.4±150.3)g;出生时Apgar 评分7.5~9.0分,平均Apgar评分(8.2±0.5)分。

300例早產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50例。

1. 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新生儿喂养、皮肤护理、保暖及母婴健康教育等。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实践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实践

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挑战
01
02
03
家庭支持
早产儿需要家庭成员的密 切支持和照顾,家长需要 了解早产儿的特殊需求和 护理方法。
医疗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可 能不足以满足早产儿的需 求,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 资源。
长期随访
早产儿需要长期的随访和 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04 延续性护理模式 在早产儿生长发 育中的应用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1 2 3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为早产儿提供家庭化的护理环境,促进亲子间 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早产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
提供家长培训与支持
为家长提供早产儿护理、喂养、早期开发等方 面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促进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包括儿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 ,共同为早产儿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支持。
特点
延续性护理模式注重多学科合作,将医疗护理与家庭护理相结合,为早产儿 提供个性化的、全面的支持方案。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重要性
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延续性护理模式通过提供及时、全面的医疗护理,有助于降 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促进生长发育
延续性护理模式关注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通过调整护理方案 ,满足早产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其健 康成长。
Hale Waihona Puke 研究不足与展望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估 标准尚不统一,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此外,应探讨如何优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资 源配置和服务内容,以满足早产儿及其家庭
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当前研究结论主要基于观察性研究和回顾性 分析,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研究的支 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应用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17T09:18:57.983Z 来源:《药物与人》2018年9月作者:饶玉皓
[导读] 目的:针对将院外延续性护理运用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针对将院外延续性护理运用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

方法:开展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7年8月-2018年6月,此时间段内我院纳入治疗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意挑选其中40例患儿采用院外延续性护理为研究组,剩下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为参照组。

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矫正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

结论:将院外延续性护理运用在早产儿的护理保健过程中,能够让患儿的体格得到更好的发育。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院外延续性;效果
早产儿在临床上还被称为未成熟儿,其与正常足月产的胎儿进行比较,早产儿的体重与头围都都有明显的差距[1],且早产儿的适应能力明显比较差,对早产儿展开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让其存活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40例早产儿使用院外延续性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开展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7年8月-2018年6月,此时间段内我院纳入治疗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组合成两组。

研究组中男性患儿的数量为26例,女性患儿的数量为14例,其胎龄分布区间为29-36周,胎龄中间值为(32.5±1.8)周。

参照组中男性患儿的数量为25例,女性患儿的数量为15例,其胎龄分布区间为31-39周,胎龄中间值为(33.6±2.0)周。

两组患儿的临床基础资料展开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实施比较P>0.05。

1.2方法
参与研究的所有患儿均实施监护生命体征、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

而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还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其主要护理内容包含有以下几点。

(1)进行出院前指导。

在患儿准备出院的时候,医护人员组织患儿家属参与到家长课堂当中,在课堂当中事先对一些常规性的护理知识进行学习,并对患儿家属讲解早产儿喂养知识,告诉患儿家属正确的喂养方法,为患儿家属演示正确的早产儿接触方式以及洗澡流程等内容[2],并将早产儿育儿书籍发放到患儿家属中。

(2)进行护理指导。

在患儿出院后由专业的新生儿医护人员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儿家属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给出一定的指导,并耐心回答家属存在的疑问,医护人员按照患儿的实际矫正月龄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家属对患儿展开抬头训练、爬行训练以及协调性训练等功能训练。

(3)构建早产儿育儿微信群。

医护人员将所有早产儿家属都拉到一个微信群中,通过微信群来与患儿家属展开护理的沟通交流[3]。

(4)进行早教护理。

医护人员告知患儿家属可按照矫正月龄对早产儿实施程度不一的早教,超过3月龄的早产儿能够适当的展开抓物训练,超过12月龄的患儿家属可适当的播放一些儿歌和早教动画,以此在患儿的心智发育中起到促进作用。

(5)创造早产儿生长手册。

医护人员让早产儿家属进行定期的随访,并记录下早产儿每个月的头围、体重和身长情况,同时医护人员指导家属将记录下来的数据和0-4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展开对比[4],如果发现异常则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寻找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矫正后的头围、体重与身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展开处理分析,由处理后的数据可知,在护理6月后研究组患儿的矫正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其差异显著,证明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矫正情况( x±s)
组别例数头围(cm)体重(kg)身长(cm)研究组4040.22±3.388.45±0.8365.38±1.38参照组4037.86±1.247.36±1.0261.16±2.18 t--7.4300 1.5102 2.4955 p--0.00000.20240.0053 3.讨论
早产儿和足月儿进行比较,早产儿的适应能力远不如足月儿,因此早产儿需要更为优质的喂养护理来提高其存活率。

在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儿仅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加以院外延续性护理展开医治,医护人员能够通过院外延续性护理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正确的喂养,让患儿家属了解到更多的早产儿育儿知识。

由结果数据可知,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矫正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院外延续性护理运用在早产儿的护理保健过程中,能够让患儿的体格得到更好的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早产儿护理中推荐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傅晓丹, 吴丽晓, 丁志勇. 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7, 24(4):633-635.
[2]林琳.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0):240-240.
[3]米玛拉姆.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研究[J].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6,78(10):00102-00102.
[4]李金花. 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智能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 2017, 4(1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