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课后问题答案

合集下载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逻辑”一词的含义1、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致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民展。

2、虚构、夸张是文学创作必要手段,但它不曾离开现实生活的逻辑,其目的在于更概括、更真实、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答案:1和2中的逻辑分别指中国革命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

3、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信,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4、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线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5、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6、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3、4、5、6中的逻辑均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7、普及逻辑应以而广量大的中学生为重点。

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和接受力强,在他们中普及逻辑收效较大。

8、逻辑并不难于理解,也有办法将所谓的难化为易。

7和8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即普通逻辑)。

二、在下列判断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1)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

2)一切交通事故都是违章造成。

3)一切国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6、10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S都是P。

4)一个统计数字的错误,或者由于材料不可靠,或者由于计算有偏差。

5)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

4和5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或者P,或者Q。

6)一切鸟都是卵生的,一切蝙蝠都不是卵生的,所以一切蝙蝠都不是鸟。

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是偶数。

6和7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P都是M,一切S都不是M,所以,一切S都不是P。

8)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

9)只有充分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

10)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的经济才能兴旺繁荣。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篇一: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作者关老健】练】一、填空: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 2.抽象思维 3.思维的形式结构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 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s是p 2.非p,但q3.或p,或q4.如果非p,那么,非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2.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3.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4.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2【堂上操练】一、填空: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2.内涵,外延3.反变4.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5.定义,划分,限制,概括6.从属7.属加种差法8.二分法 9.确定性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单独概念 2.单独概念 3.单独概念 4.普遍概念5.普遍概念6.单独概念 7.普遍概念 8.单独概念 9.普遍概念10.普遍概念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 2.非集合概念 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4.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正概念2.正概念 3.正概念4.负概念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1.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2.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3.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4.共同犯罪(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1.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

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

2.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

法国是欧洲的一部分。

4.正确,因为颜色是红色的属概念。

普通逻辑_课后答案(符号和课本一样哦!)之欧阳术创编

普通逻辑_课后答案(符号和课本一样哦!)之欧阳术创编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答: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答:指逻辑学。

3. 答:“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答: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答:“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答: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答:“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显然是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答: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答: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答: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答: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答: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普通逻辑试题答案

普通逻辑试题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作者 关老健

普通逻辑学课后答案 作者 关老健

1参考答案【堂上操练】一、填空:1.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2.抽象思维3.思维的形式结构4.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5.逻辑常项,逻辑变项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S是P2.非p,但q3.或p,或q 4.如果非p,那么,非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2.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3.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4.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2【堂上操练】一、填空: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2.内涵,外延3.反变4.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矛盾,反对5.定义,划分,限制,概括6.从属7.属加种差法8.二分法9.确定性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单独概念2.单独概念3.单独概念4.普遍概念5.普遍概念6.单独概念7.普遍概念8.单独概念9.普遍概念10.普遍概念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2.非集合概念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4.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正概念2.正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1.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2.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3.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4.共同犯罪(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1.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

"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

2.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

普通逻辑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参考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是P。

”②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③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⑤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⑥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答案

普通逻辑课后练习答案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4.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表达命题。

虽然它使用的是感叹句,但反映还是十分明确的。

7.不表达命题。

8.不表达命题。

9.不表达命题。

10.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1.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

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

在这个命题中,根据它的语境,它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

因为这个命题的三个选言肢实际反映了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但艺术上没有缺点;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作品艺术上有缺点但政治上没有错误;第三种可能是这些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而且艺术上有缺点。

在这三种情况中,有而且只有一种情况是真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选言命题。

(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表达相容选言命题)2.相容的选言命题。

3.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4.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5.相容的选言命题。

6.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三、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1.充分条件。

2. 充分必要条件。

3.充分必要条件。

4.必要条件。

5. 必要条件。

6.必要条件。

7.充分条件。

8.充分条件。

9.充分必要条件。

10.充分条件。

四、用p、q、r……等分别表示不同内容的简单命题,并用符号表示其逻辑联结词,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1.用p表示“曹丕是文学家”,用q表示“曹植是文学家”,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q”。

普通逻辑练习题和参考答案.pdf

普通逻辑练习题和参考答案.pdf

普通逻辑练习题和参考答案.pdf普通逻辑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逻辑”一词的含义1、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致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民展。

2、虚构、夸张是文学创作必要手段,但它不曾离开现实生活的逻辑,其目的在于更概括、更真实、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答案:1和2中的逻辑分别指中国革命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

3、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信.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4、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线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5、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6、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3、4、5、6中的逻辑均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7、普及逻辑应以而广量大的中学生为重点。

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和接受力强.在他们中普及逻辑收效较大。

8、逻辑并不难于理解.也有办法将所谓的难化为易。

7和8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即普通逻辑)。

二、在下列判断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1)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

2)一切交通事故都是违章造成。

3)一切国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6、10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S都是P。

4)一个统计数字的错误.或者由于材料不可靠.或者由于计算有偏差。

5)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

4和5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或者P.或者Q。

6)一切鸟都是卵生的.一切蝙蝠都不是卵生的.所以一切蝙蝠都不是鸟。

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是偶数。

6和7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P都是M.一切S都不是M.所以.一切S都不是P。

8)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

9)只有充分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
练习题(p 20)
一、指山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写文章要讲逻辑。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2.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3.……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

4.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在这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7.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已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8.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鸟都是有脊椎骨的;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有脊椎骨的。

2.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 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3.只有历史清楚,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4.如果人们要使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5.马丽喜欢滑冰,而且喜欢打网球,而且喜欢游泳。

6.或者张明去参观画展,或者李玲去参观画展。

7.如果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它一定是优秀作品;《芙蓉镇》是获奖作品;所以,它是一部优秀作品。

8.汤姆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9.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现在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所以,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10.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铌是金属;所以,铌是有光泽的。

11.某人只有是无神论者,他才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12.詹妮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而且获得物理竞赛第一名,而且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练习题答案
一、指山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思维规律
2.逻辑学
3.逻辑学
4.客观规律
5.思维规律
6.某种观点、看法
7.逻辑学
8.逻辑学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1.(MAP∧SAM) →SAP
2.p→q
3.p←q
4.p→q
5.p∧q∧r
6.p∨q
7.((p→q) ∧p)→q
8.p∨q
9.((p→q) ∧p)→q
10.(MAP∧SAM) →SAP
11.p←q
12.p∧q∧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